卷第二百一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日也。
唐曆亦雲,「壬申無量卒。
」今從實錄。
〕辛酉,命右散騎常侍元行沖整比群書。
〕比,毗至翻。
〕 2侍中宋璟疾負罪而妄訴不已者,悉付禦史台治之。
〔治,直之翻。
〕謂中丞李謹度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其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裡。
一名旱母,遇者得之,投溷中即死。
〕優人作魃狀戲于上前,問魃:「何為出﹖」對曰:「奉相公處分。
」〔相,息亮翻。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又問:「何故﹖」魃曰:「負冤者三百餘人,相公悉以系獄抑之,故魃不得不出。
」上心以為然。
時璟與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蘇颋建議嚴禁惡錢,江、淮間惡錢尤甚,璟以監察禦史蕭隐之充仗括惡錢。
〔監,工銜翻。
使,疏史翻。
〕隐之嚴急煩擾,怨嗟盈路,上于是貶隐之官。
辛巳,罷璟為開府儀同三司,颋為禮部尚書。
〔考異曰:唐曆雲「二十八日辛卯」,舊紀雲「己卯」。
按是月無辛卯。
今從實錄。
〕以京兆尹源幹曜為黃門侍郎,并州長史張嘉為中書侍郎,并同平章事。
于是弛錢禁,惡錢複行矣。
〔複,扶又翻。
〕 3二月,戊戌,皇子敏卒,追立為懷王,〔此懷王以州為國号。
〕谥日哀。
4壬子,敕以役莫重于軍府,一為衛士,六十乃免,宜促其歲限,使百姓更疊為之。
〔更,工衡翻。
〕 5夏,四月,丙午,遣使賜烏長王、骨咄王、俱位王冊命。
三國皆在大姇之西。
〔烏長即烏苌,又曰烏荼。
骨咄在镬沙庂東,或日阿咄羅,治思助建城。
俱位,或曰商彌,治阿賒﨩師多城,在大雪山勃律河北,地寒,冬窟室。
咄,當沒翻。
〕大食欲誘之叛唐,〔誘,音酉。
〕三國不從,故褒之。
6五月,辛酉,複置十道按察使。
〔罷按察見上卷五年。
〕 7丁卯,以源幹曜為侍中,張嘉貞為中書令。
幹曜上言:「形要之家多任京官,使俊父之士沈廢于外。
〔沈,持林翻。
〕臣三子皆在京,請出其二人。
」上從之。
因下制稱幹曜之公,命文武官效之,于是出者百餘人。
張嘉貞吏事強敏,而剛躁自用。
〔躁,則到翻。
〕中書舍人曲延嗣、呂太一、考功員郎員嘉靜,殿中侍禦史崔訓皆嘉貞所引進,常與之議政事。
四人頗招權,時人語曰:「令公四俊,苗、呂、崔、員。
」〔員,音運。
〕 8六月,瀍、谷漲溢,漂溺幾二千人。
〔溺,奴狄翻。
幾,居希翻。
考異曰:實錄雲「沶居人四百餘家」。
舊紀雲:「漂沒九百餘戶,溺死八百餘人,掌閑溺死者千一百餘人。
」今從舊紀人數。
按舊紀,「掌閑」之下有「番兵」二字。
〕 9突厥降戶仆固都督勺磨及硖跌部落散居受降城側,〔降,戶江翻。
勺,職略翻。
硖,奚結翻。
跌,徒結翻。
〕朔方大仗王晙言其陰引突厥,謀陷軍城,密奏請誅之。
誘勺磨等宴于受降城,伏兵悉殺之,河曲降戶殆盡。
拔曳固、同羅諸部在大同、橫野軍之側者,聞之皆忷懼。
〔大同軍即大武軍,武後大足元年更名。
杜佑曰:在代州北三百裡,去并州八百餘裡。
晙,子峻翻。
誘,音酉。
忷,許拱翻。
〕秋,并州長史、天兵節度大使張說吊二十騎,持節即其部落慰撫之,〔說,讀曰悅。
騎,奇寄翻。
〕因宿其帳下;副仗李憲以虜情難信,馳書止之。
說複書曰:「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北人謂麆為黃羊。
〕血非野,必不畏刺。
〔非人家及貛牧所畜而自孳生于野者,謂之野馬。
〕士見危緻命,〔論語載子張之言。
〕此吾效死之秋也。
」拔曳固、同羅由是遂安。
10冬,十月,辛巳,上行卅長春宮;壬午,畋于下邽。
11上禁約諸王,不仗與群臣交結。
光祿少卿驸馬都尉裴虛己與岐王範遊宴,仍私挾谶緯;〔谶,楚谮翻。
緯,于貴翻。
戊子,流虛己于新州,離其公主。
〔睿宗女霍國公主,下嫁虛己。
舊志:新州至京師五千五十二裡。
〕萬年尉劉庭琦、太祝張谔〔唐太常寺有太祝六人,正九品上。
〕數與範飲酒賦詩,貶庭琦雅州司戶,谔山茌丞。
〔山茌縣,漢、晉屬泰山,邵宋屬東太原郡,隋廢入濟州長清縣;武德元年分罝山茌縣,屬齊州。
數,所角翻。
〕然待範如故,謂左右曰:「吾兄弟自無間,但趨競之徒強相托附耳。
〔間,古苋翻。
強,其兩翻。
〕吾終不以此責兄弟也。
」上嘗不豫,薛王業妃弟内直郎韋賓〔唐六典:東宮有内直局,内直郎二人,掌符玺、傘扇、幾案、衣服之事,職拟尚辇奉禦。
〕與殿中監皇甫恂私議休咎;事覺,賓杖死,恂貶錦州剌史。
武後垂拱二年以辰州麻陽縣地及開山洞置錦州。
〕業與妃惶懼待罪,上降階執業手曰:「石若有心猜兄弟者,天地實殛之。
」即與之宴飲,仍慰谕妃,令複位。
12十一月,乙卯,上還京師。
13辛未,突厥寇甘、涼等州,〔涼州西至甘州五百裡。
考異曰:唐曆,突厥寇涼州在九月。
舊突厥傳雲:「八年冬,禦史大夫王晙為朔方大總管,奏請西微拔悉密,東發奚、契丹兩蕃,期以明年秋初,引朔方兵數道俱入,掩突厥牙帳于稽落河上。
」按王晙此月為幽州都督,今從實錄、舊紀。
〕敗河西節度仗楊敬述,〔敗,補邁翻。
〕掠契苾部落而去。
〔貞觀中,契苾來降,處其部落于涼州。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先是,朔方大總管王唆奏請西發拔悉密,〔拔悉密酋長姓阿史那氏,蓋亦突厥之種也,居北庭。
先,悉薦翻。
東發奚、契丹,期以今秋掩毗伽牙帳于稽落水上;〔稽落水蓋導源稽落山。
〕毗伽聞之,大懼。
暾欲谷曰:「不足畏木。
拔悉密在北庭,與奚、契丹相去絕遠,劫不相及;朔方兵計亦不能來此。
若必能來,俟其垂至,徒牙帳北行三日,唐兵食盡自去矣。
且拔悉密輕而好利,〔輕,牽正翻。
好,呼到翻。
〕得王晙之約,必喜而先至。
晙張張嘉貞不相悅,奏請多不相應,必不敢出兵。
〔史言在廷在邊之謀不謟,為夷狄所窺。
晙兵不出,拔悉密獨至,擊而取之,勢甚易耳。
」〔易,以豉翻。
〕 既而拔悉密困發兵逼突厥牙帳,而朔方及奚、契丹兵不至,拔悉密懼,引退。
毗伽欲擊之,暾欲谷曰:「此屬去家千裡,将死戰,未石擊也。
不如以兵蹑之。
」去北庭二百裡,暾欲谷分兵間道先圍北庭,〔間,古苋翻。
〕因縱兵擊拔悉密,大破之。
拔悉密衆潰走,,趨北庭,不得入,趨,逡喻翻。
〕盡為突厥所虜。
暾欲谷引兵,還出赤亭,掠涼州羊馬,楊敬述遣裨将盧公利、判官元澄将兵邀擊之。
〔将,即亮翻。
暾欲谷謂其衆曰:「吾乘勝而來,敬述出兵,破之必矣。
」公利等至删丹,〔删丹縣,漢屬張掖郡,後漢、晉屬西郡,後魏曰山丹,隋複曰删丹,屬甘州。
與暾欲谷遇,唐兵大敗,公利、澄脫身走。
毗伽由是大振,盡有默啜之衆。
14契丹牙官可突幹骁勇得衆心,李娑固猜畏,欲去之。
〔骁,堅堯翻。
娑,素何翻。
去,羌呂翻。
〕是歲,可突幹舉兵擊娑固,娑固敗奔營州。
營州都督許欽澹遣安東都護薛泰帥骁勇五百與奚王李大酺奉娑固以讨之,戰敗,娑固、李大酺皆為可突幹所殺,帥,讀曰率。
酺,音蒲。
〕生擒薛泰,營州震恐。
許欽澹移軍入汽關,可突幹立娑固從父弟郁幹為主,遣使請罪。
上赦可突幹之罪,以郁幹為松漠都督,以李大酺之弟魯蘇為饒樂都督。
〔使,疏吏翻;下同。
樂,音洛。
九年〔(辛酉、七二一)〕 1春,正月,制削楊敬述官爵,〔以删丹之敗也。
〕以白衣檢校涼州都督,仍充諸使。
〔諸使,謂節度、支度、營田等使也。
〕 2丙辰,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官僚,一準京兆、河南。
3丙寅,上幸骊山溫湯;乙亥,還宮。
4監察禦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戶口逃移,巧僞甚衆,請加檢括。
融,鹱之玄孫也,〔宇文鹱,見一百七十二卷陳宣帝太建七年。
監,古銜翻。
上,時掌翻。
鹱,古鹱字。
〕源幹曜素愛其才,贊成之。
二月,乙酉,敕有司議招集流移、按诘巧僞之法以聞。
〔诘,去吉翻。
〕 5丙戌,突厥毗伽複使來求和,上賜書,谕以「曩昔國家與突厥和親,華、夷安逸,甲兵休;息國家買突厥羊馬,突厥受國家缯帛,彼此豐給,自數十年來,不複如舊,正由默啜無信,口和心叛,數出盜兵,寇抄邊鄙,人怨神怒,隕身喪元,複,扶又翻;下今複同。
數,所角翻。
喪,息浪翻。
元,首也。
斬默嗓,事見上卷四年。
〕吉兇之驗,皆可汗所見。
今複蹈前迹,掩襲甘、涼,随遣使人,更來求好國家如天之覆,如海之容,〔好,呼到翻。
覆,敷又翻。
〕但取來情,不追往咎。
可汗果有誠心,則共休遐福;不然,無煩使者徒爾往來。
若其侵邊,亦有以待。
可汗其審圖之!」 6丁亥,制:「州縣逃妄戶口聽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歸故鄉,各從所欲。
過期不首,〔首,式又翻。
〕即加檢括,谪徙邊州;公私敢容庇者抵罪。
」以宇文融充使,括逃移戶口及籍外田,所獲巧僞甚衆。
〔使,疏吏翻。
〕遷兵部員外郎兼侍禦史。
融奏置勸農判官十人,〔通典及新書并雲二十九人,通典且列其姓名。
〕并攝禦史,分行天下。
其新附客戶,免六年賦調。
〔調,徒吊翻。
〕使者競為刻急,州縣承風勞擾,百姓苦之。
陽翟尉皇甫憬上疏言其狀;〔陽翟縣,漢屬穎川郡,晉屬河南郡,後魏置陽翟郡,隋郡,隋廢郡為縣,屬襄城郡,唐初屬嵩州,貞觀元年屬許州,龍朔二年度屬洛州為畿縣。
憬,居永翻。
〕上方任融,貶憬盈川尉。
州縣希旨,務于獲多,虛張其數,或以實戶為客,凡得戶八十餘萬,田亦稱是。
〔稱,尺證翻。
〕 7蘭池州胡康待賓誘諸降戶同反,夏,四月,攻陷六胡州,〔誘,音酉。
降,戶江翻。
高宗調露元年,于靈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魯州、麗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為刺史,謂之六胡州,長安二年并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置蘭池都督府,分六州為縣。
宋曰:六胡州在夏州德靜縣北。
考異曰:實錄:「四月庚寅,康待賓反,命王晙讨平之,斬于都市。
五月丁巳,既誅康待賓,下诏雲雲。
壬寅,叛胡康符賓僞稱葉護安慕容以叛,七月,己酉,王晙擒康待寡至京師,腰斬之。
」前後重複,交錯相違。
今從舊紀。
〕有衆七萬進逼夏州;〔夏,戶雅翻。
〕命朔方大總管王晙、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共讨之。
8戊戌,敕;「京官五碞以上,外官刺史、四府上佐,〔四府,請京兆府、河南府、河中府、太原府。
各舉縣命一人,視其政善惡,為舉者賞罰。
」 9以太仆卿王毛仲為朔方道防禦讨擊大使,與王晙及天兵軍節度大使張說相知讨康待賓。
10六月,己卯,罷中都,複為蒲州。
〔複,扶又翻。
〕 蒲州刺史陸象先政尚寬簡使民有罪,多曉谕遣之。
州錄事言于象先曰:「明公不施棰撻,何以示威!!」〔唐上州置錄事三人,正九品上,中下州各一人,下州從九品下,棰,止垂翻。
〕象先日:「人情不遠,此屬豈不解吾言邪!〔解,戶買翻,曉也。
〕必欲棰撻以示威,當從汝始!」錄事慚而退。
象先嘗謂人曰:「天下本無事,但庸人擾之耳。
苟清其源,何憂不治!」〔治,直吏翻。
〕 11秋,七月,己酉,王晙大康待賓,生擒之,殺叛胡萬五千人。
辛西,集四夷酋長,腰斬康待賓于西市。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先是,叛胡潛與黨項通謀,攻銀城、連谷,據其倉庾,〔後周置銀城縣,後改日銀城防。
貞觀四年以銀城屬銀州,八年屬勝州;又以隋連谷戌置連谷縣,亦屬勝州。
杜佑曰:銀城、連谷皆漢圁陰縣地,漢光祿塞在今縣北。
先,悉薦翻。
黨,底朗翻。
〕張說将步騎萬人出合河關掩擊,大破之。
〕岚州合河縣北有合河關。
宋白曰:合河縣城下有蔚汾水,西與沰合,故日合河。
趙珣聚米圖經:合河閞在府州南二百裡。
将,即亮翻。
騎,奇寄翻。
〕。
追至駱駝堰,〔堰,于扇翻。
〕黨項乃更與胡戰,胡衆潰,西走入鐵建山。
說安集黨項,使複其居業。
讨擊使阿史那獻以黨項翻覆,請并誅之,說曰:「王者之師,當伐叛柔服,豈可殺已降邪!」因奏置麟州,以鎮撫黨項餘衆。
〔分勝州銀城、連谷置麟州,又置新秦縣為麟州治所。
杜佑曰:麟州,漢新秦中地。
〕 12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13康待賓之反也,诏郭知運與王晙相知讨之;晙上言,朔方兵自有餘力,請敕知運還本軍。
〔上,時掌翻。
〕未報,知運已至,由是與晙不協。
晙所招降者,知運複縱兵擊之
唐曆亦雲,「壬申無量卒。
」今從實錄。
〕辛酉,命右散騎常侍元行沖整比群書。
〕比,毗至翻。
〕 2侍中宋璟疾負罪而妄訴不已者,悉付禦史台治之。
〔治,直之翻。
〕謂中丞李謹度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其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裡。
一名旱母,遇者得之,投溷中即死。
〕優人作魃狀戲于上前,問魃:「何為出﹖」對曰:「奉相公處分。
」〔相,息亮翻。
處,昌呂翻。
分,扶問翻。
〕又問:「何故﹖」魃曰:「負冤者三百餘人,相公悉以系獄抑之,故魃不得不出。
」上心以為然。
時璟與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蘇颋建議嚴禁惡錢,江、淮間惡錢尤甚,璟以監察禦史蕭隐之充仗括惡錢。
〔監,工銜翻。
使,疏史翻。
〕隐之嚴急煩擾,怨嗟盈路,上于是貶隐之官。
辛巳,罷璟為開府儀同三司,颋為禮部尚書。
〔考異曰:唐曆雲「二十八日辛卯」,舊紀雲「己卯」。
按是月無辛卯。
今從實錄。
〕以京兆尹源幹曜為黃門侍郎,并州長史張嘉為中書侍郎,并同平章事。
于是弛錢禁,惡錢複行矣。
〔複,扶又翻。
〕 3二月,戊戌,皇子敏卒,追立為懷王,〔此懷王以州為國号。
〕谥日哀。
4壬子,敕以役莫重于軍府,一為衛士,六十乃免,宜促其歲限,使百姓更疊為之。
〔更,工衡翻。
〕 5夏,四月,丙午,遣使賜烏長王、骨咄王、俱位王冊命。
三國皆在大姇之西。
〔烏長即烏苌,又曰烏荼。
骨咄在镬沙庂東,或日阿咄羅,治思助建城。
俱位,或曰商彌,治阿賒﨩師多城,在大雪山勃律河北,地寒,冬窟室。
咄,當沒翻。
〕大食欲誘之叛唐,〔誘,音酉。
〕三國不從,故褒之。
6五月,辛酉,複置十道按察使。
〔罷按察見上卷五年。
〕 7丁卯,以源幹曜為侍中,張嘉貞為中書令。
幹曜上言:「形要之家多任京官,使俊父之士沈廢于外。
〔沈,持林翻。
〕臣三子皆在京,請出其二人。
」上從之。
因下制稱幹曜之公,命文武官效之,于是出者百餘人。
張嘉貞吏事強敏,而剛躁自用。
〔躁,則到翻。
〕中書舍人曲延嗣、呂太一、考功員郎員嘉靜,殿中侍禦史崔訓皆嘉貞所引進,常與之議政事。
四人頗招權,時人語曰:「令公四俊,苗、呂、崔、員。
」〔員,音運。
〕 8六月,瀍、谷漲溢,漂溺幾二千人。
〔溺,奴狄翻。
幾,居希翻。
考異曰:實錄雲「沶居人四百餘家」。
舊紀雲:「漂沒九百餘戶,溺死八百餘人,掌閑溺死者千一百餘人。
」今從舊紀人數。
按舊紀,「掌閑」之下有「番兵」二字。
〕 9突厥降戶仆固都督勺磨及硖跌部落散居受降城側,〔降,戶江翻。
勺,職略翻。
硖,奚結翻。
跌,徒結翻。
〕朔方大仗王晙言其陰引突厥,謀陷軍城,密奏請誅之。
誘勺磨等宴于受降城,伏兵悉殺之,河曲降戶殆盡。
拔曳固、同羅諸部在大同、橫野軍之側者,聞之皆忷懼。
〔大同軍即大武軍,武後大足元年更名。
杜佑曰:在代州北三百裡,去并州八百餘裡。
晙,子峻翻。
誘,音酉。
忷,許拱翻。
〕秋,并州長史、天兵節度大使張說吊二十騎,持節即其部落慰撫之,〔說,讀曰悅。
騎,奇寄翻。
〕因宿其帳下;副仗李憲以虜情難信,馳書止之。
說複書曰:「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北人謂麆為黃羊。
〕血非野,必不畏刺。
〔非人家及貛牧所畜而自孳生于野者,謂之野馬。
〕士見危緻命,〔論語載子張之言。
〕此吾效死之秋也。
」拔曳固、同羅由是遂安。
10冬,十月,辛巳,上行卅長春宮;壬午,畋于下邽。
11上禁約諸王,不仗與群臣交結。
光祿少卿驸馬都尉裴虛己與岐王範遊宴,仍私挾谶緯;〔谶,楚谮翻。
緯,于貴翻。
戊子,流虛己于新州,離其公主。
〔睿宗女霍國公主,下嫁虛己。
舊志:新州至京師五千五十二裡。
〕萬年尉劉庭琦、太祝張谔〔唐太常寺有太祝六人,正九品上。
〕數與範飲酒賦詩,貶庭琦雅州司戶,谔山茌丞。
〔山茌縣,漢、晉屬泰山,邵宋屬東太原郡,隋廢入濟州長清縣;武德元年分罝山茌縣,屬齊州。
數,所角翻。
〕然待範如故,謂左右曰:「吾兄弟自無間,但趨競之徒強相托附耳。
〔間,古苋翻。
強,其兩翻。
〕吾終不以此責兄弟也。
」上嘗不豫,薛王業妃弟内直郎韋賓〔唐六典:東宮有内直局,内直郎二人,掌符玺、傘扇、幾案、衣服之事,職拟尚辇奉禦。
〕與殿中監皇甫恂私議休咎;事覺,賓杖死,恂貶錦州剌史。
武後垂拱二年以辰州麻陽縣地及開山洞置錦州。
〕業與妃惶懼待罪,上降階執業手曰:「石若有心猜兄弟者,天地實殛之。
」即與之宴飲,仍慰谕妃,令複位。
12十一月,乙卯,上還京師。
13辛未,突厥寇甘、涼等州,〔涼州西至甘州五百裡。
考異曰:唐曆,突厥寇涼州在九月。
舊突厥傳雲:「八年冬,禦史大夫王晙為朔方大總管,奏請西微拔悉密,東發奚、契丹兩蕃,期以明年秋初,引朔方兵數道俱入,掩突厥牙帳于稽落河上。
」按王晙此月為幽州都督,今從實錄、舊紀。
〕敗河西節度仗楊敬述,〔敗,補邁翻。
〕掠契苾部落而去。
〔貞觀中,契苾來降,處其部落于涼州。
契,欺訖翻。
苾,毗必翻。
先是,朔方大總管王唆奏請西發拔悉密,〔拔悉密酋長姓阿史那氏,蓋亦突厥之種也,居北庭。
先,悉薦翻。
東發奚、契丹,期以今秋掩毗伽牙帳于稽落水上;〔稽落水蓋導源稽落山。
〕毗伽聞之,大懼。
暾欲谷曰:「不足畏木。
拔悉密在北庭,與奚、契丹相去絕遠,劫不相及;朔方兵計亦不能來此。
若必能來,俟其垂至,徒牙帳北行三日,唐兵食盡自去矣。
且拔悉密輕而好利,〔輕,牽正翻。
好,呼到翻。
〕得王晙之約,必喜而先至。
晙張張嘉貞不相悅,奏請多不相應,必不敢出兵。
〔史言在廷在邊之謀不謟,為夷狄所窺。
晙兵不出,拔悉密獨至,擊而取之,勢甚易耳。
」〔易,以豉翻。
〕 既而拔悉密困發兵逼突厥牙帳,而朔方及奚、契丹兵不至,拔悉密懼,引退。
毗伽欲擊之,暾欲谷曰:「此屬去家千裡,将死戰,未石擊也。
不如以兵蹑之。
」去北庭二百裡,暾欲谷分兵間道先圍北庭,〔間,古苋翻。
〕因縱兵擊拔悉密,大破之。
拔悉密衆潰走,,趨北庭,不得入,趨,逡喻翻。
〕盡為突厥所虜。
暾欲谷引兵,還出赤亭,掠涼州羊馬,楊敬述遣裨将盧公利、判官元澄将兵邀擊之。
〔将,即亮翻。
暾欲谷謂其衆曰:「吾乘勝而來,敬述出兵,破之必矣。
」公利等至删丹,〔删丹縣,漢屬張掖郡,後漢、晉屬西郡,後魏曰山丹,隋複曰删丹,屬甘州。
與暾欲谷遇,唐兵大敗,公利、澄脫身走。
毗伽由是大振,盡有默啜之衆。
14契丹牙官可突幹骁勇得衆心,李娑固猜畏,欲去之。
〔骁,堅堯翻。
娑,素何翻。
去,羌呂翻。
〕是歲,可突幹舉兵擊娑固,娑固敗奔營州。
營州都督許欽澹遣安東都護薛泰帥骁勇五百與奚王李大酺奉娑固以讨之,戰敗,娑固、李大酺皆為可突幹所殺,帥,讀曰率。
酺,音蒲。
〕生擒薛泰,營州震恐。
許欽澹移軍入汽關,可突幹立娑固從父弟郁幹為主,遣使請罪。
上赦可突幹之罪,以郁幹為松漠都督,以李大酺之弟魯蘇為饒樂都督。
〔使,疏吏翻;下同。
樂,音洛。
九年〔(辛酉、七二一)〕 1春,正月,制削楊敬述官爵,〔以删丹之敗也。
〕以白衣檢校涼州都督,仍充諸使。
〔諸使,謂節度、支度、營田等使也。
〕 2丙辰,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官僚,一準京兆、河南。
3丙寅,上幸骊山溫湯;乙亥,還宮。
4監察禦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戶口逃移,巧僞甚衆,請加檢括。
融,鹱之玄孫也,〔宇文鹱,見一百七十二卷陳宣帝太建七年。
監,古銜翻。
上,時掌翻。
鹱,古鹱字。
〕源幹曜素愛其才,贊成之。
二月,乙酉,敕有司議招集流移、按诘巧僞之法以聞。
〔诘,去吉翻。
〕 5丙戌,突厥毗伽複使來求和,上賜書,谕以「曩昔國家與突厥和親,華、夷安逸,甲兵休;息國家買突厥羊馬,突厥受國家缯帛,彼此豐給,自數十年來,不複如舊,正由默啜無信,口和心叛,數出盜兵,寇抄邊鄙,人怨神怒,隕身喪元,複,扶又翻;下今複同。
數,所角翻。
喪,息浪翻。
元,首也。
斬默嗓,事見上卷四年。
〕吉兇之驗,皆可汗所見。
今複蹈前迹,掩襲甘、涼,随遣使人,更來求好國家如天之覆,如海之容,〔好,呼到翻。
覆,敷又翻。
〕但取來情,不追往咎。
可汗果有誠心,則共休遐福;不然,無煩使者徒爾往來。
若其侵邊,亦有以待。
可汗其審圖之!」 6丁亥,制:「州縣逃妄戶口聽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歸故鄉,各從所欲。
過期不首,〔首,式又翻。
〕即加檢括,谪徙邊州;公私敢容庇者抵罪。
」以宇文融充使,括逃移戶口及籍外田,所獲巧僞甚衆。
〔使,疏吏翻。
〕遷兵部員外郎兼侍禦史。
融奏置勸農判官十人,〔通典及新書并雲二十九人,通典且列其姓名。
〕并攝禦史,分行天下。
其新附客戶,免六年賦調。
〔調,徒吊翻。
〕使者競為刻急,州縣承風勞擾,百姓苦之。
陽翟尉皇甫憬上疏言其狀;〔陽翟縣,漢屬穎川郡,晉屬河南郡,後魏置陽翟郡,隋郡,隋廢郡為縣,屬襄城郡,唐初屬嵩州,貞觀元年屬許州,龍朔二年度屬洛州為畿縣。
憬,居永翻。
〕上方任融,貶憬盈川尉。
州縣希旨,務于獲多,虛張其數,或以實戶為客,凡得戶八十餘萬,田亦稱是。
〔稱,尺證翻。
〕 7蘭池州胡康待賓誘諸降戶同反,夏,四月,攻陷六胡州,〔誘,音酉。
降,戶江翻。
高宗調露元年,于靈夏南境以降突厥置魯州、麗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以唐人為刺史,謂之六胡州,長安二年并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置蘭池都督府,分六州為縣。
宋曰:六胡州在夏州德靜縣北。
考異曰:實錄:「四月庚寅,康待賓反,命王晙讨平之,斬于都市。
五月丁巳,既誅康待賓,下诏雲雲。
壬寅,叛胡康符賓僞稱葉護安慕容以叛,七月,己酉,王晙擒康待寡至京師,腰斬之。
」前後重複,交錯相違。
今從舊紀。
〕有衆七萬進逼夏州;〔夏,戶雅翻。
〕命朔方大總管王晙、隴右節度使郭知運共讨之。
8戊戌,敕;「京官五碞以上,外官刺史、四府上佐,〔四府,請京兆府、河南府、河中府、太原府。
各舉縣命一人,視其政善惡,為舉者賞罰。
」 9以太仆卿王毛仲為朔方道防禦讨擊大使,與王晙及天兵軍節度大使張說相知讨康待賓。
10六月,己卯,罷中都,複為蒲州。
〔複,扶又翻。
〕 蒲州刺史陸象先政尚寬簡使民有罪,多曉谕遣之。
州錄事言于象先曰:「明公不施棰撻,何以示威!!」〔唐上州置錄事三人,正九品上,中下州各一人,下州從九品下,棰,止垂翻。
〕象先日:「人情不遠,此屬豈不解吾言邪!〔解,戶買翻,曉也。
〕必欲棰撻以示威,當從汝始!」錄事慚而退。
象先嘗謂人曰:「天下本無事,但庸人擾之耳。
苟清其源,何憂不治!」〔治,直吏翻。
〕 11秋,七月,己酉,王晙大康待賓,生擒之,殺叛胡萬五千人。
辛西,集四夷酋長,腰斬康待賓于西市。
〔酋,慈由翻。
長,知兩翻。
先是,叛胡潛與黨項通謀,攻銀城、連谷,據其倉庾,〔後周置銀城縣,後改日銀城防。
貞觀四年以銀城屬銀州,八年屬勝州;又以隋連谷戌置連谷縣,亦屬勝州。
杜佑曰:銀城、連谷皆漢圁陰縣地,漢光祿塞在今縣北。
先,悉薦翻。
黨,底朗翻。
〕張說将步騎萬人出合河關掩擊,大破之。
〕岚州合河縣北有合河關。
宋白曰:合河縣城下有蔚汾水,西與沰合,故日合河。
趙珣聚米圖經:合河閞在府州南二百裡。
将,即亮翻。
騎,奇寄翻。
〕。
追至駱駝堰,〔堰,于扇翻。
〕黨項乃更與胡戰,胡衆潰,西走入鐵建山。
說安集黨項,使複其居業。
讨擊使阿史那獻以黨項翻覆,請并誅之,說曰:「王者之師,當伐叛柔服,豈可殺已降邪!」因奏置麟州,以鎮撫黨項餘衆。
〔分勝州銀城、連谷置麟州,又置新秦縣為麟州治所。
杜佑曰:麟州,漢新秦中地。
〕 12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13康待賓之反也,诏郭知運與王晙相知讨之;晙上言,朔方兵自有餘力,請敕知運還本軍。
〔上,時掌翻。
〕未報,知運已至,由是與晙不協。
晙所招降者,知運複縱兵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