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誤矣。
」即去。
堡中以為士信已去,來者洛陽亡人,出兵追之。
士信伏兵于道,伺其門開,突入,屠之。
〔伺,相吏翻。
〕 57窦建德之圍幽州也,〔是年五月,建德兵攻幽州。
〕李藝告急于高開道,開道帥二千騎救之,建德兵引去,開道因藝遣使來降。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使,疏吏翻。
降,下江翻。
〕戊申,以開道為蔚州總管,〔蔚州,隋鴈門郡之靈丘、上谷郡之飛狐縣地。
蔚,纡勿翻。
〕賜姓李姓,封北平郡王。
開道有矢镞在頰,召醫出之,醫曰:「镞深,不可出。
」開道怒,斬之。
别召一醫,曰:「出之恐痛。
」又斬之。
更召一醫,醫曰:「可出。
」乃鑿骨,置楔其間,〔楔,先結翻。
〕骨裂寸餘,竟出其镞;開道奏妓進膳不辍。
〔妓,渠绮翻。
〕 58窦建德帥衆二十萬複攻幽州,建德兵已攀堞,〔複,扶又翻。
堞,達協翻。
〕薛萬均、萬徹帥敢死士百人從地道出其背,掩擊之,建德兵潰走,斬首千餘級。
李藝兵乘勝薄其營,建德陳于營中,〔陳,讀曰陣。
〕填塹而出,奮擊,大破之,〔塹,七豔翻。
〕建德逐北,至其城下,攻之不克而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59李密之敗也,〔見一百八十六卷元年九月。
〕楊慶歸洛陽,複姓楊氏。
〔楊慶歸密改姓,事見一百八十四卷義甯元年十一月。
〕及王世充稱帝,〔見上卷本年四月。
〕慶複姓郭氏,世充以為管州總管,妻以兄女。
〔妻,七細翻。
〕秦王世民逼洛陽,慶潛遣人請降,〔降,戶江翻。
〕世民遣總管李世績将兵往據其城。
〔将,即亮翻;下四将、其将同。
〕慶欲與其妻偕來,妻曰:「主上使妾侍巾栉者,〔栉,阻瑟翻,梳也。
〕欲結君之心也。
今君既辜付托,〔辜,負也。
〕徇利求全,妾将如君何!若至長安,則君家一婢耳,君何用為!願送至洛陽,君之惠也。
」慶不許。
慶出,妻謂侍者曰:「若唐遂勝鄭,則吾家必滅;鄭若勝唐,則吾夫必死。
人生至此,何用生為!」遂自殺。
庚戌,慶來降,複姓楊氏,拜上柱國、郇國公。
〔郇,音荀。
〕 時世充太子玄應鎮虎牢,軍于榮、汴之間,〔「榮」,當作「荥」。
言軍于荥澤、汴水之間。
【章:十二行本正作「荥」;張校同。
】〕聞之,引兵趣管城,〔趣,七喻翻,又逡須翻。
〕李世績擊卻之。
使郭孝恪為書說榮州刺史魏陸,〔王世充蓋以荥陽縣置荥州;作「榮」亦誤也。
〕【章:十二行本正作「荥」;孔本同。
】〕陸密請降。
玄應遣大将軍張志就陸征兵,丙辰,陸擒志等四将,舉州來降。
陽城令王雄帥諸堡來降,秦王世民使李世績引兵應之,以雄為嵩州刺史,〔新志:陽城縣屬洛州。
又雲:武德四年,王世充僞令王雄來降,以陽城、嵩陽、陽翟置嵩州。
與此所書稍差二三月。
〕嵩南之路始通。
〔嵩南,謂嵩山以南。
〕魏陸使張志詐為玄應書,停其東道之兵,令其将張慈寶且還汴州,又密告汴州刺史王要漢使圖慈寶,要漢斬慈寶以降。
玄應聞諸州皆叛,大懼,奔還洛陽。
诏以要漢為汴州總管,賜爵郳國公。
〔郳,五稽翻。
〕 60王弘烈據襄陽,上令金州總管府司馬泾陽李大亮安撫樊、鄧以圖之。
十一月,庚申,大亮攻樊城鎮,拔之,〔隋志:西城郡,梁置梁州,尋改曰南梁州,西魏改東梁州,尋改金州,置總管府,府置長史、司馬。
舊志:襄州鄧城縣,漢鄧縣,屬南陽郡,古樊城也。
宋改贍養縣。
此時樊城鎮當在贍養縣界。
〕斬其将國大安,下其城栅十四。
〔将,即亮翻。
〕 61蕭銑性褊狹,多猜忌。
諸将恃功恣橫,好專誅殺,〔橫,戶孟翻。
好,呼到翻。
〕銑患之,乃宣言罷兵營農,實欲奪諸将之權。
大司馬董景珍弟為将軍,怨望,謀作亂;事洩,伏誅。
景珍時鎮長沙,〔長沙,潭州治所。
〕銑下诏赦之,召還江陵。
景珍懼,甲子,以長沙來降,〔降,戶江翻。
〕诏峽州刺史許紹出兵應之。
62雲州總管郭子和,〔隋志:定襄郡,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治大利城。
〕先與突厥、梁師都相連結,既而襲師都甯朔城,克之。
〔新志:甯朔縣屬夏州,後周置。
先,悉薦翻。
厥,九勿翻。
〕又诇得突厥釁隙,〔诇,休正翻。
釁,許觐翻。
〕遣使以聞,為突厥候騎所獲。
〔使,疏吏翻。
騎,奇寄翻。
〕處羅可汗大怒,囚其弟子升。
子和自以孤危,請帥其民南徙,〔處,昌呂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帥,讀曰率。
考異曰:子和傳雲:「四年,拔戶口南徙。
」按處羅可汗以今年卒,故置此。
〕诏以延州故城處之。
〔處,昌呂翻。
〕 63張舉、劉旻之降也,〔是年八月,張舉降。
九月,劉旻降。
〕梁師都大懼,遣其尚書陸季覽說突厥處羅可汗曰:「比者中原喪亂,〔說,輸芮翻。
比,毗至翻。
喪,息浪翻。
〕分為數國,勢均力弱,故皆北面歸附突厥。
今定楊可汗既亡,〔是年四月,劉武周敗亡。
〕天下将悉為唐有。
師都不辭灰滅,亦恐次及可汗,不若及其未定,南取中原,如魏道武所為,〔事見晉孝武帝紀。
〕師都請為鄉導。
」〔鄉,讀曰向。
〕處羅從之,謀使莫賀咄設入自原州,〔平涼郡置原州。
處,昌呂翻。
咄,當沒翻。
〕泥步設與師都入自延州,【章:十二行本「州」下有「處羅入自并州」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突利可汗與奚、霫、契丹、靺鞨入自幽州,〔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奚與契丹本皆東胡種,保烏丸山者,其後為奚,保鮮卑山者,其後為契丹。
霫與突厥同俗,保冷陉山,南契丹,東靺鞨,西拔野古。
靺鞨居肅慎地,亦曰把婁,元魏時曰勿吉。
霫,而立翻。
契,欺訖翻,又音吃。
靺,莫撥翻。
鞨,戶割翻。
考異曰:舊突厥傳:「大業中,突利年數歲,始畢遣領東牙之兵,号泥步設,颉利嗣位,以為突利可汗。
」按梁師都傳,此際有泥步設,又有突利可汗。
然則突利處羅時已為小可汗,非颉利嗣位後也。
高祖實錄雲:「處羅欲分兵大掠中國,于懷戎、鴈門、靈武、涼州四道俱入。
」今從舊書梁師都傳。
〕會窦建德之師自滏口西入,會于晉、绛。
〔滏口,滏水之口,在磁州滏陽縣界。
晉州,隋之臨汾郡。
绛州,隋之绛郡。
滏,音釜。
〕莫賀咄者,處羅之弟咄苾也;突利者,始畢之子什咄苾也。
〔咄,當沒翻。
苾,毗必翻。
〕 處羅又欲取并州以居楊政道,〔楊政道時居定襄。
〕其群臣多谏,處羅曰:「我父失國,賴隋得立,〔事見一百七十八卷隋開皇十九年。
〕此恩不可忘。
」将出師而卒。
〔卒,子恤翻。
〕義成公主以其子奧射設醜弱,廢之,更立莫賀咄設,〔更,工衡翻。
〕号颉利可汗。
乙酉,颉利遣使告處羅之喪,〔使,疏吏翻。
〕上禮之如始畢之喪。
〔去年四月始畢卒。
〕 64戊子,安撫大使李大亮取王世充沮、華二州。
〔襄州南漳縣,後周置沮州。
南漳,漢之臨沮縣也。
隋廢沮州。
蓋王世充複置。
漢南縣,宋置華山郡,西魏廢郡,王世充蓋取宋郡名而置華州也。
漢南縣,唐貞觀八年省并入宜城。
沮,子魚翻。
華,戶化翻。
〕 65是月,窦建德濟河擊孟海公。
〔考異曰:實錄在十二月丙午。
蓋于時唐始聞之,遣劉世讓攻洺州之日也。
今從革命記。
〕 初,王世充侵建德黎陽,建德襲破殷州以報之。
〔殷州治獲嘉,此皆去年冬事。
〕自是二國交惡,信使不通。
及唐兵逼洛陽,世充遣使求救于建德。
〔使,疏吏翻。
考異曰:隋季革命記曰:「世充亦自遣使求救于建德雲:『夏王或率領軍師來相救援。
王取東都、河、洛之地,北收并、汾,南盡揚、越,充乃取京師、蒲、绛以西,通蜀、荊、襄之境,并據山河之險,長為弟兄之國。
』按世充止有河、洛之地,豈肯遽以賂建德!借有是言,建德亦何由肯信!今從河洛記。
〕建德中書侍郎劉彬說建德曰:「天下大亂,唐得關西,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勢。
今唐舉兵臨鄭,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鄭地日蹙,唐強鄭弱,勢必不支,鄭亡,則夏不能獨立矣。
〔說,輸芮翻。
夏,戶雅翻。
〕不如解仇除忿,發兵救之,夏擊其外,鄭攻其内,破唐入矣。
唐師既退,徐觀其變,若鄭可取則取之,并二國之兵,乘唐師之老,天下可取也!」建德從之,遣使詣世充,許以赴援。
又遣其禮部侍郎李大師等詣唐,請罷洛陽之兵,秦王世民留之,不答。
66十二月,辛卯,王世充許、亳等十一州皆請降。
〔許州,隋之颍川郡。
亳州,隋之谯郡。
亳,蒲博翻。
降,戶江翻。
〕 67壬辰,燕郡王李藝又擊窦建德軍于籠火城,破之。
〔燕,因肩翻。
〕 68辛醜,王世充随州總管徐毅舉州降。
〔随州,隋之漢東郡。
〕 69癸卯,峽州刺史許紹攻蕭銑荊門鎮,拔之。
〔荊門,在荊州長林縣。
〕紹所部與梁、鄭鄰接,〔峽州北境接鄭之襄州,東境接梁之荊門。
〕二境得紹士卒,皆殺之,紹得二境士卒,皆資給遣之。
敵人愧感,不複侵掠,境内以安。
〔複,扶又翻。
〕 70蕭銑遣其齊王張繡攻長沙,董景珍謂繡曰:「『前年醢彭越,往年殺韓信』,卿不見之乎,何為相攻!」〔引漢高祖殺功臣事,以恐動繡。
〕繡不應,進兵圍之,景珍欲潰圍走,為麾下所殺;銑以繡為尚書令。
繡恃功驕橫,〔橫,戶孟翻。
〕銑又殺之。
由是功臣諸将皆有離心,兵勢益弱。
〔史言蕭銑将亡。
〕 71王世充遣其兄子代王琬、長孫安世詣窦建德報聘,且乞師。
〔長,知兩翻。
〕 72突厥倫特勒在并州,大為民患,〔是年六月,突厥留倫特勒于并州。
厥,九勿翻。
〕并州總管劉世讓設策擒之。
上聞之,甚喜。
張道源從窦建德在河南,〔去年九月,道源為建德所執。
〕密遣人詣長安,請出兵攻洺州以震山東。
〔窦建德都洺州。
洛,音名。
〕丙午,诏世讓為行軍總管,使将兵出土門,趣洺州。
〔新志:恒州鹿泉縣有故井陉關,一名土門關。
鹿泉,漢之石邑也。
〕 73己酉,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執骠騎将軍達奚暠,〔瓜州,隋之敦煌郡。
騎,奇寄翻。
骠,匹妙翻。
暠,古老翻。
〕舉兵反。
74是歲,李子通渡江攻沈法興,取京口。
〔京口時屬揚州延陵縣。
〕法興遣其仆射蔣元超拒之,戰于庱亭,〔庱亭在毗陵西北。
庱,醜拯翻,又恥陵翻。
〕元超敗死,法興棄毗陵,奔吳郡。
〔毗陵至吳郡百八十裡。
〕于是丹陽、毗陵等郡皆降于子通。
〔降,戶江翻。
〕子通以法興府掾李百藥為内史侍郎、國子祭酒。
〔掾,于絹翻。
〕 杜伏威遣行台左仆射輔公祏〔祏,音石。
〕将卒數千攻子通,〔将,即亮翻。
〕以将軍阚棱、王雄誕為之副。
公祏渡江攻丹陽,克之,進屯溧水,〔隋志:丹陽郡治江甯;溧水以縣屬焉,本溧陽縣,開皇十八年更名。
自丹陽至溧水二百四十裡。
溧,音栗。
〕子通帥衆數萬拒之。
〔帥,讀曰率。
〕公祏簡精甲千人,執長刀為前鋒,〔簡,選也,分别也。
〕又使千人踵其後,曰:「有退者即斬之。
」自帥餘衆,複居其後。
〔帥,讀曰率。
複,扶又翻;下同。
〕子通為方陳而前,〔陳,讀曰陣。
〕公祏前鋒千人殊死戰,公祏複張左右翼以擊之,子通敗走,公祏逐庂,反為所敗,〔敗,補邁翻。
〕還,閉壁不出。
王雄誕曰:「子通無壁壘,又狃于初勝,〔狃,女九翻。
〕乘其無備,擊之可破也。
」公祏不從。
雄誕以其私屬數百人夜出擊之,〔私屬親兵不在大軍名籍者。
〕因風縱火
」即去。
堡中以為士信已去,來者洛陽亡人,出兵追之。
士信伏兵于道,伺其門開,突入,屠之。
〔伺,相吏翻。
〕 57窦建德之圍幽州也,〔是年五月,建德兵攻幽州。
〕李藝告急于高開道,開道帥二千騎救之,建德兵引去,開道因藝遣使來降。
〔帥,讀曰率。
騎,奇寄翻。
使,疏吏翻。
降,下江翻。
〕戊申,以開道為蔚州總管,〔蔚州,隋鴈門郡之靈丘、上谷郡之飛狐縣地。
蔚,纡勿翻。
〕賜姓李姓,封北平郡王。
開道有矢镞在頰,召醫出之,醫曰:「镞深,不可出。
」開道怒,斬之。
别召一醫,曰:「出之恐痛。
」又斬之。
更召一醫,醫曰:「可出。
」乃鑿骨,置楔其間,〔楔,先結翻。
〕骨裂寸餘,竟出其镞;開道奏妓進膳不辍。
〔妓,渠绮翻。
〕 58窦建德帥衆二十萬複攻幽州,建德兵已攀堞,〔複,扶又翻。
堞,達協翻。
〕薛萬均、萬徹帥敢死士百人從地道出其背,掩擊之,建德兵潰走,斬首千餘級。
李藝兵乘勝薄其營,建德陳于營中,〔陳,讀曰陣。
〕填塹而出,奮擊,大破之,〔塹,七豔翻。
〕建德逐北,至其城下,攻之不克而還。
〔還,從宣翻,又音如字。
〕 59李密之敗也,〔見一百八十六卷元年九月。
〕楊慶歸洛陽,複姓楊氏。
〔楊慶歸密改姓,事見一百八十四卷義甯元年十一月。
〕及王世充稱帝,〔見上卷本年四月。
〕慶複姓郭氏,世充以為管州總管,妻以兄女。
〔妻,七細翻。
〕秦王世民逼洛陽,慶潛遣人請降,〔降,戶江翻。
〕世民遣總管李世績将兵往據其城。
〔将,即亮翻;下四将、其将同。
〕慶欲與其妻偕來,妻曰:「主上使妾侍巾栉者,〔栉,阻瑟翻,梳也。
〕欲結君之心也。
今君既辜付托,〔辜,負也。
〕徇利求全,妾将如君何!若至長安,則君家一婢耳,君何用為!願送至洛陽,君之惠也。
」慶不許。
慶出,妻謂侍者曰:「若唐遂勝鄭,則吾家必滅;鄭若勝唐,則吾夫必死。
人生至此,何用生為!」遂自殺。
庚戌,慶來降,複姓楊氏,拜上柱國、郇國公。
〔郇,音荀。
〕 時世充太子玄應鎮虎牢,軍于榮、汴之間,〔「榮」,當作「荥」。
言軍于荥澤、汴水之間。
【章:十二行本正作「荥」;張校同。
】〕聞之,引兵趣管城,〔趣,七喻翻,又逡須翻。
〕李世績擊卻之。
使郭孝恪為書說榮州刺史魏陸,〔王世充蓋以荥陽縣置荥州;作「榮」亦誤也。
〕【章:十二行本正作「荥」;孔本同。
】〕陸密請降。
玄應遣大将軍張志就陸征兵,丙辰,陸擒志等四将,舉州來降。
陽城令王雄帥諸堡來降,秦王世民使李世績引兵應之,以雄為嵩州刺史,〔新志:陽城縣屬洛州。
又雲:武德四年,王世充僞令王雄來降,以陽城、嵩陽、陽翟置嵩州。
與此所書稍差二三月。
〕嵩南之路始通。
〔嵩南,謂嵩山以南。
〕魏陸使張志詐為玄應書,停其東道之兵,令其将張慈寶且還汴州,又密告汴州刺史王要漢使圖慈寶,要漢斬慈寶以降。
玄應聞諸州皆叛,大懼,奔還洛陽。
诏以要漢為汴州總管,賜爵郳國公。
〔郳,五稽翻。
〕 60王弘烈據襄陽,上令金州總管府司馬泾陽李大亮安撫樊、鄧以圖之。
十一月,庚申,大亮攻樊城鎮,拔之,〔隋志:西城郡,梁置梁州,尋改曰南梁州,西魏改東梁州,尋改金州,置總管府,府置長史、司馬。
舊志:襄州鄧城縣,漢鄧縣,屬南陽郡,古樊城也。
宋改贍養縣。
此時樊城鎮當在贍養縣界。
〕斬其将國大安,下其城栅十四。
〔将,即亮翻。
〕 61蕭銑性褊狹,多猜忌。
諸将恃功恣橫,好專誅殺,〔橫,戶孟翻。
好,呼到翻。
〕銑患之,乃宣言罷兵營農,實欲奪諸将之權。
大司馬董景珍弟為将軍,怨望,謀作亂;事洩,伏誅。
景珍時鎮長沙,〔長沙,潭州治所。
〕銑下诏赦之,召還江陵。
景珍懼,甲子,以長沙來降,〔降,戶江翻。
〕诏峽州刺史許紹出兵應之。
62雲州總管郭子和,〔隋志:定襄郡,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治大利城。
〕先與突厥、梁師都相連結,既而襲師都甯朔城,克之。
〔新志:甯朔縣屬夏州,後周置。
先,悉薦翻。
厥,九勿翻。
〕又诇得突厥釁隙,〔诇,休正翻。
釁,許觐翻。
〕遣使以聞,為突厥候騎所獲。
〔使,疏吏翻。
騎,奇寄翻。
〕處羅可汗大怒,囚其弟子升。
子和自以孤危,請帥其民南徙,〔處,昌呂翻。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帥,讀曰率。
考異曰:子和傳雲:「四年,拔戶口南徙。
」按處羅可汗以今年卒,故置此。
〕诏以延州故城處之。
〔處,昌呂翻。
〕 63張舉、劉旻之降也,〔是年八月,張舉降。
九月,劉旻降。
〕梁師都大懼,遣其尚書陸季覽說突厥處羅可汗曰:「比者中原喪亂,〔說,輸芮翻。
比,毗至翻。
喪,息浪翻。
〕分為數國,勢均力弱,故皆北面歸附突厥。
今定楊可汗既亡,〔是年四月,劉武周敗亡。
〕天下将悉為唐有。
師都不辭灰滅,亦恐次及可汗,不若及其未定,南取中原,如魏道武所為,〔事見晉孝武帝紀。
〕師都請為鄉導。
」〔鄉,讀曰向。
〕處羅從之,謀使莫賀咄設入自原州,〔平涼郡置原州。
處,昌呂翻。
咄,當沒翻。
〕泥步設與師都入自延州,【章:十二行本「州」下有「處羅入自并州」六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突利可汗與奚、霫、契丹、靺鞨入自幽州,〔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奚與契丹本皆東胡種,保烏丸山者,其後為奚,保鮮卑山者,其後為契丹。
霫與突厥同俗,保冷陉山,南契丹,東靺鞨,西拔野古。
靺鞨居肅慎地,亦曰把婁,元魏時曰勿吉。
霫,而立翻。
契,欺訖翻,又音吃。
靺,莫撥翻。
鞨,戶割翻。
考異曰:舊突厥傳:「大業中,突利年數歲,始畢遣領東牙之兵,号泥步設,颉利嗣位,以為突利可汗。
」按梁師都傳,此際有泥步設,又有突利可汗。
然則突利處羅時已為小可汗,非颉利嗣位後也。
高祖實錄雲:「處羅欲分兵大掠中國,于懷戎、鴈門、靈武、涼州四道俱入。
」今從舊書梁師都傳。
〕會窦建德之師自滏口西入,會于晉、绛。
〔滏口,滏水之口,在磁州滏陽縣界。
晉州,隋之臨汾郡。
绛州,隋之绛郡。
滏,音釜。
〕莫賀咄者,處羅之弟咄苾也;突利者,始畢之子什咄苾也。
〔咄,當沒翻。
苾,毗必翻。
〕 處羅又欲取并州以居楊政道,〔楊政道時居定襄。
〕其群臣多谏,處羅曰:「我父失國,賴隋得立,〔事見一百七十八卷隋開皇十九年。
〕此恩不可忘。
」将出師而卒。
〔卒,子恤翻。
〕義成公主以其子奧射設醜弱,廢之,更立莫賀咄設,〔更,工衡翻。
〕号颉利可汗。
乙酉,颉利遣使告處羅之喪,〔使,疏吏翻。
〕上禮之如始畢之喪。
〔去年四月始畢卒。
〕 64戊子,安撫大使李大亮取王世充沮、華二州。
〔襄州南漳縣,後周置沮州。
南漳,漢之臨沮縣也。
隋廢沮州。
蓋王世充複置。
漢南縣,宋置華山郡,西魏廢郡,王世充蓋取宋郡名而置華州也。
漢南縣,唐貞觀八年省并入宜城。
沮,子魚翻。
華,戶化翻。
〕 65是月,窦建德濟河擊孟海公。
〔考異曰:實錄在十二月丙午。
蓋于時唐始聞之,遣劉世讓攻洺州之日也。
今從革命記。
〕 初,王世充侵建德黎陽,建德襲破殷州以報之。
〔殷州治獲嘉,此皆去年冬事。
〕自是二國交惡,信使不通。
及唐兵逼洛陽,世充遣使求救于建德。
〔使,疏吏翻。
考異曰:隋季革命記曰:「世充亦自遣使求救于建德雲:『夏王或率領軍師來相救援。
王取東都、河、洛之地,北收并、汾,南盡揚、越,充乃取京師、蒲、绛以西,通蜀、荊、襄之境,并據山河之險,長為弟兄之國。
』按世充止有河、洛之地,豈肯遽以賂建德!借有是言,建德亦何由肯信!今從河洛記。
〕建德中書侍郎劉彬說建德曰:「天下大亂,唐得關西,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勢。
今唐舉兵臨鄭,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鄭地日蹙,唐強鄭弱,勢必不支,鄭亡,則夏不能獨立矣。
〔說,輸芮翻。
夏,戶雅翻。
〕不如解仇除忿,發兵救之,夏擊其外,鄭攻其内,破唐入矣。
唐師既退,徐觀其變,若鄭可取則取之,并二國之兵,乘唐師之老,天下可取也!」建德從之,遣使詣世充,許以赴援。
又遣其禮部侍郎李大師等詣唐,請罷洛陽之兵,秦王世民留之,不答。
66十二月,辛卯,王世充許、亳等十一州皆請降。
〔許州,隋之颍川郡。
亳州,隋之谯郡。
亳,蒲博翻。
降,戶江翻。
〕 67壬辰,燕郡王李藝又擊窦建德軍于籠火城,破之。
〔燕,因肩翻。
〕 68辛醜,王世充随州總管徐毅舉州降。
〔随州,隋之漢東郡。
〕 69癸卯,峽州刺史許紹攻蕭銑荊門鎮,拔之。
〔荊門,在荊州長林縣。
〕紹所部與梁、鄭鄰接,〔峽州北境接鄭之襄州,東境接梁之荊門。
〕二境得紹士卒,皆殺之,紹得二境士卒,皆資給遣之。
敵人愧感,不複侵掠,境内以安。
〔複,扶又翻。
〕 70蕭銑遣其齊王張繡攻長沙,董景珍謂繡曰:「『前年醢彭越,往年殺韓信』,卿不見之乎,何為相攻!」〔引漢高祖殺功臣事,以恐動繡。
〕繡不應,進兵圍之,景珍欲潰圍走,為麾下所殺;銑以繡為尚書令。
繡恃功驕橫,〔橫,戶孟翻。
〕銑又殺之。
由是功臣諸将皆有離心,兵勢益弱。
〔史言蕭銑将亡。
〕 71王世充遣其兄子代王琬、長孫安世詣窦建德報聘,且乞師。
〔長,知兩翻。
〕 72突厥倫特勒在并州,大為民患,〔是年六月,突厥留倫特勒于并州。
厥,九勿翻。
〕并州總管劉世讓設策擒之。
上聞之,甚喜。
張道源從窦建德在河南,〔去年九月,道源為建德所執。
〕密遣人詣長安,請出兵攻洺州以震山東。
〔窦建德都洺州。
洛,音名。
〕丙午,诏世讓為行軍總管,使将兵出土門,趣洺州。
〔新志:恒州鹿泉縣有故井陉關,一名土門關。
鹿泉,漢之石邑也。
〕 73己酉,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執骠騎将軍達奚暠,〔瓜州,隋之敦煌郡。
騎,奇寄翻。
骠,匹妙翻。
暠,古老翻。
〕舉兵反。
74是歲,李子通渡江攻沈法興,取京口。
〔京口時屬揚州延陵縣。
〕法興遣其仆射蔣元超拒之,戰于庱亭,〔庱亭在毗陵西北。
庱,醜拯翻,又恥陵翻。
〕元超敗死,法興棄毗陵,奔吳郡。
〔毗陵至吳郡百八十裡。
〕于是丹陽、毗陵等郡皆降于子通。
〔降,戶江翻。
〕子通以法興府掾李百藥為内史侍郎、國子祭酒。
〔掾,于絹翻。
〕 杜伏威遣行台左仆射輔公祏〔祏,音石。
〕将卒數千攻子通,〔将,即亮翻。
〕以将軍阚棱、王雄誕為之副。
公祏渡江攻丹陽,克之,進屯溧水,〔隋志:丹陽郡治江甯;溧水以縣屬焉,本溧陽縣,開皇十八年更名。
自丹陽至溧水二百四十裡。
溧,音栗。
〕子通帥衆數萬拒之。
〔帥,讀曰率。
〕公祏簡精甲千人,執長刀為前鋒,〔簡,選也,分别也。
〕又使千人踵其後,曰:「有退者即斬之。
」自帥餘衆,複居其後。
〔帥,讀曰率。
複,扶又翻;下同。
〕子通為方陳而前,〔陳,讀曰陣。
〕公祏前鋒千人殊死戰,公祏複張左右翼以擊之,子通敗走,公祏逐庂,反為所敗,〔敗,補邁翻。
〕還,閉壁不出。
王雄誕曰:「子通無壁壘,又狃于初勝,〔狃,女九翻。
〕乘其無備,擊之可破也。
」公祏不從。
雄誕以其私屬數百人夜出擊之,〔私屬親兵不在大軍名籍者。
〕因風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