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八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谥,神至翻。
〕世充以其兄楚王世偉為太保,齊王世恽為太傅,領尚書令。
59六月,庚子,窦建德陷滄州。
〔滄州,隋勃海郡。
〕 60初,易州賊帥宋金剛,有衆萬餘,與魏刀兒連結。
〔易州,上谷郡。
宋白曰:易州,六國時燕地,秦并天下,是為上谷郡。
漢置涿郡。
今州即涿郡故安縣。
地圖經雲:隋初,自今遂城縣所理英雄城,移南營州,居燕之候台,仍改名易州,取州南易水為名。
帥,所類翻。
〕刀兒為窦建德所滅,〔去年十一月建德滅刀兒。
〕金剛救之,戰敗,帥衆四千西奔劉武周。
〔帥,讀曰率。
〕武周聞其善用兵,得之,甚喜,号曰宋王,委以軍事,中分家赀以遺。
〔遺,于季翻。
〕金剛亦深自結,出其故妻,納武周之妹。
因說武周圖晉陽,南向争天下。
〔說,輸芮翻。
〕武周以金剛為西南道大行台,使将兵三萬寇并州。
〔将,即亮翻;下周将、人将同。
〕丁未,武周進逼介州,〔義甯元年,以介休、平遙置介林郡。
武德元年曰介州。
〕沙門道澄以佛幡缒之入城,〔缒,他僞翻。
〕遂陷介州;诏左武衛大将軍姜寶誼、行軍總管李仲文擊之。
武周将黃子英往來雀鼠谷,〔新志:介休縣有雀鼠谷。
将,即亮翻。
〕數以輕兵挑戰,〔數,所角翻。
挑,徒了翻。
〕兵纔接,子英陽不勝而走,如是再三,寶誼、仲文悉衆逐之,伏兵發,唐兵大敗,寶誼、仲文皆為所虜。
〔考異曰:舊裴寂傳雲:「寶誼、仲文相次陷沒。
」按實錄,二人敗處皆在雀鼠谷,賊将黃子英陽不勝以誘之,遇伏而沒,事迹并同,必一時并戰,皆被擒耳。
〕既而俱逃歸,上複使二人将兵擊武周。
〔複,扶又翻。
〕 61己酉,突厥使來告始畢可汗之喪,〔厥,九勿翻。
使,疏吏翻;下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上舉哀于長樂門,〔六典:長安宮城南面三門:中曰承天,東曰長樂,西曰永安。
樂,音洛。
〕廢朝三日,朝,直遙翻。
〕诏百官就館吊其使者。
又遣内史舍人鄭德挺吊處羅可汗,赙帛三萬段。
〔處,昌呂翻。
赙,音附。
〕 62上以劉武周入寇為憂,右仆射裴寂請自行。
癸亥,以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晉州,曹魏之平陽郡,後魏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孝昌中,改為唐州,建義元年,又改為晉州,隋為臨汾郡,唐複為晉州。
〕讨武周,聽以便宜從事。
63秋,七月,初置十二軍,分關内諸府以隸焉,皆取天星為名,〔以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钺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甯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豳州道為招搖車,西麟州道為範遊軍,泾州道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
〕以車騎府統之。
每軍将、副各一人,取威名素重者為之,〔騎,奇寄翻。
将,即亮翻;下同。
〕督以耕戰之務。
由是士馬精強,所向無敵。
64海岱賊帥徐圓朗以數州之地請降,〔言徐圓朗跨據數州,東至海,西距岱。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下同。
〕拜兖州總管,〔兖州,隋之魯郡。
禹貢之兖州,東南據濟,西北距河,封域廣矣。
後漢以來,兖州所治,不常厥邑,所部亦廣。
至是始專以魯郡為兖州。
〕封魯國公。
65王世充遣其将羅士信寇谷州,士信帥其衆千餘人來降。
〔帥,讀曰率;下同。
〕先是,士信從李密擊世充,兵敗,為世充所得,〔先,悉薦翻。
〕世充厚禮之,與同寝食。
既而得邴元真等,待之如士信,士信恥之。
士信有駿馬,世充兄子趙王道詢欲之,不與,世充奪之以賜道詢;士信怒,故來降。
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章:十二行本「勞」下有「賜帛五千段」五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廪食其所部,〔食,祥吏翻。
〕以士信為陝州道行軍總管。
〔陝,失冉翻。
宋白曰:陝州,即周二伯分陝之地。
後魏太和十一年置陝州。
〕世充左龍骧将軍臨泾席辯〔新志:臨泾縣屬泾州。
骧,思将翻。
〕與同列楊虔安、李君義皆帥所部來降。
〕 66丙子,王世充遣其将郭士衡寇谷州,刺史任緕大破之,俘斬且盡。
〔任,音壬。
緕,古回翻。
〕 甲申,行軍總管劉弘基遣其将種如願襲王世充河陽城,〔種,音沖。
〕毀其河橋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 67乙酉,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高昌王曲伯雅各布遣使入貢。
初,西突厥曷娑那可汗入朝于隋,隋人留之,國人立其叔父,号射匮可汗。
〔事見一百八十一卷炀帝大業七年。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娑,素何翻。
朝,直遙翻。
〕射匮者,達頭可汗之孫也,既立,拓地東至金山,〔按開元中以西州為金山都督府。
又,突厥之先,興于金山,在高昌西北,則知是山近高昌。
〕西至海,〔此西海也。
〕遂與北突厥為敵,建庭于龜茲北三彌山。
〔龜茲,音丘慈。
〕射匮卒,子統葉護立。
統葉護【章:十二行本「護」下有「可汗」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勇而有謀,北并鐵勒,控弦數十萬,據烏孫故地,又移庭于石國北千泉;〔石國,唐居枝庶之分王者也,治柘折城,漢時大宛北鄙也。
〕西域諸國皆臣之,葉護各遣吐屯監之,督其征賦。
〔監,工銜翻。
〕 68辛卯,宋金剛寇浩州,浃旬而退。
〔唐初改西河郡為浩州。
浃,子協翻。
〕 69八月,丁酉,酅公薨,〔酅,奚圭翻。
〕谥曰隋恭帝;無後,以族子行基嗣。
〔嗣,祥吏翻。
〕 70窦建德将兵十餘萬趣洺州,〔洺州,隋之武安郡。
〕淮安王神通帥諸軍退保相州。
己亥,建德兵至洺州城下。
〔将,即亮翻;下充将、禮将軍。
趣,七喻翻;下同。
洺,音名。
帥,讀曰率;下同。
相,息亮翻。
〕 71丙午,将軍秦武通軍至洛陽,敗王世充将葛彥璋。
〔敗,補邁翻。
〕 72丁未,窦建德陷洺州,總管袁子幹降之。
〔降,戶江翻。
考異曰:實錄作「甲子」,蓋奏到之日。
今從革命記。
〕乙卯,引兵趣相州,淮安王神通聞之,帥諸軍就李世績于黎陽。
73梁師都與突厥合數千騎寇延州,〔延州,隋之延安郡。
騎,奇寄翻。
厥,九勿翻。
〕行軍總管段德操兵少不敵,閉壁不戰,伺師都稍怠,九月,丙寅,遣副總管梁禮将兵之。
師都與禮戰方酣,德操以輕騎多張旗幟,掩擊其後,〔少,詩沼翻。
伺,相吏翻。
酣,戶江翻。
幟,昌志翻。
〕師都軍潰,逐北二百裡,破其魏州,〔新志:綏州城平縣,置魏州,因魏平關而名。
〕虜男女二千餘口。
德操,孝先之子也。
〔段孝先柄用于高齊之手。
〕 74蕭銑遣其将道生寇峽州,刺史許紹擊破之。
銑又遣其将陳普環帥舟師上峽,規取巴、蜀。
〔将,即亮翻。
上,時掌翻。
〕紹遣其子智仁及錄事參軍李弘節等追至西陵,大破之,〔夷陵,孫吳之西陵,世謂之步闡壘。
唐貞觀九年,峽州徙治焉。
隋之峽州,本治下牢戍,在步闡壘西南二十八裡。
水經:江水徑夷陵縣南,又東徑流頭灘、狼尾灘、黃牛山之黃牛灘,而後徑西陵峽,出峽東南流,而後徑步闡壘。
此蓋自下牢追至西陵峽也。
〔擒普環。
銑遣兵戍安蜀城及荊門城。
〔安蜀城在公安縣界,荊門城在長林縣界,皆荊州西南要地。
〕 先是,上遣開府李靖詣夔州經略〔巴東郡舊置信州,是年改夔州。
杜佑曰:避皇外祖獨孤信諱改之。
先,悉薦翻。
〕蕭銑。
〔句斷。
〕靖至峽州,阻銑兵,久不得進。
上怒其遲留,陰敕許紹斬之;〔不以明诏而陰敕,猶欲以宿憾殺之。
〕紹惜其才,為之奏請,獲免。
〔為,于僞翻。
〕 75己巳,窦建德陷相州,殺刺史呂。
〔相,息亮翻。
考異曰:實錄作「庚辰」,蓋亦奏到之日。
今從革命記。
〕 76民部尚書魯公劉文靜,自以才略功勳在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
每廷議,寂有所是,文靜必非之,數侵侮寂,〔數,所角翻;下同。
〕由是有隙。
文靜與弟通直散騎常侍文起飲,酒酣怨望,拔刀擊柱曰:「會當斬裴寂首!」家數有妖,〔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妖,于驕翻。
〕文起召巫于星下被發銜刀為厭勝。
〔被,皮義翻。
厭,于葉翻。
〕文靜有妾無寵,使其兄上變告之。
〔上,時掌翻。
〕上以文靜屬吏,〔屬,之欲翻。
〕遣裴寂、蕭瑀問狀,文靜曰:「建義之初,悉為司馬,計與長史位望略同。
〔長,知兩翻。
〕今寂為仆射,據甲第;〔甲第,甲于諸第也。
〕臣官賞不異衆人,東西征讨,老母留京師,風雨無所庇,實有觖望之心,〔觖望,怨望也。
觖,苦穴翻。
〕因醉怨言,不能自保。
」上謂群臣曰:「觀文靜此言,反明白矣。
」李綱、蕭瑀皆明其不反,秦王世民為之固請曰:「昔在晉陽,文靜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事見一百八十四卷隋恭帝義甯元年。
為,于僞翻。
〕及克京城,任遇懸隔,令文靜觖望則有之,〔令,力丁翻。
〕非敢謀反。
」裴寂言于上曰:「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複粗險,〔冠,古玩翻。
複,扶又翻。
〕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贻後患。
」上素親寂,低回久之,卒用寂言。
〔卒,子恤翻。
考異曰:高祖實錄、唐書、唐曆等皆以文靜之死由于裴寂。
今據實錄,裴寂此年六月為晉州道行軍總管,讨劉武周,此月丁醜,為宋金剛敗于介州,去文靜死才七日,此時不當在京師。
實錄曰:「高祖低回者久之。
」蓋寂未行時,先有此言,高祖未忍殺,至是乃決意耳。
〕辛未,文靜及文起坐死,籍沒其家。
77沈法興既克毗陵,〔克毗陵見一百八十五卷元年三月。
〕謂江、淮之南指撝可定,〔撝,與麾同。
〕自稱梁王,都毗陵,改元延康,置百官。
性殘忍,專尚威刑,将士小有過,即斬之,由是其下離怨。
時杜伏威據曆陽,陳棱據江都,李子通據海陵,俱有窺江表之心。
法興軍數敗;會子通圍棱于江都,棱送質求救于法興〔将,即亮翻;下同。
數,所角翻。
質,音緻。
〕及伏威,法興使其子綸将兵數萬與伏威共救之。
伏威軍清流,綸軍揚子,相去數十裡。
〔舊志:清流縣,漢全椒縣地,梁置南谯州,居桑根山之朝陽,在今縣西南八十裡,南谯州故城是也。
北齊自南谯故城徙治于新昌郡城,今滁州治清流縣是也。
隋志,江都郡帶江陽縣,有江都宮、揚子宮。
康永淳元年,始分江都縣置揚子縣,今真州治其地。
宋白曰:清流縣因縣東清流水為名,隋文帝更梁新昌縣為清流縣。
〕子通納言毛文深獻策,募江南人詐為綸兵,夜襲伏威營,伏威怒,複遣兵襲綸。
〔複,扶又翻。
〕由是二人相疑,莫敢先進。
子通得盡銳攻江都,克之,棱奔伏威。
子通入江都,因縱擊綸,大破之,伏威亦引去。
子通即皇帝位,國号吳,改元明政。
丹陽賊帥樂伯通帥衆萬餘降之,〔丹陽郡,隋初之蔣州。
賊帥,所類翻。
通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子通以為左仆射。
78杜伏威請降,以伏威為淮南安撫大使、和州總管。
〔和州,漢曆陽縣地,九江都尉治所。
晉氏南渡,置戍守以防江。
侯景之亂,江西皆入高齊,置和州于曆陽,以南北通笸,往來之津要也。
大業廢州為曆陽郡,今複以曆陽郡為和州。
使,疏吏翻。
〕 79裴寂至介休,〔介休,漢古縣,因介子推介山而名,時為介州。
〕宋金剛據城拒之。
寂軍于度索原,營中飲澗水,金剛絕之,士卒渴乏。
寂欲移營就水,金剛縱兵擊之,寂軍遂潰,失亡略盡;寂一日一夜馳至晉州。
先是,劉武周屢遣兵攻西河,浩州刺史劉贍拒之,〔浩州,隋之西河郡。
先,悉薦翻。
贍,而豔翻。
〕李仲文引兵就之,與共守西河。
及裴寂敗,自晉州以北城鎮俱沒,淮西河獨存。
姜寶誼複為金剛所虜,謀逃歸,金剛殺之。
〔複,扶又翻。
〕裴寂上表謝罪,〔上,時掌翻。
〕上慰谕之,複使鎮撫河東。
〔劉文靜淺水原之敗,貶落不偶以至于誅;裴寂度索原之敗,位任如故:唐高祖以賞罰馭臣,上下其手矣。
〕 劉武周進并州,齊王元吉绐其司馬劉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強兵出戰。
」
〕世充以其兄楚王世偉為太保,齊王世恽為太傅,領尚書令。
59六月,庚子,窦建德陷滄州。
〔滄州,隋勃海郡。
〕 60初,易州賊帥宋金剛,有衆萬餘,與魏刀兒連結。
〔易州,上谷郡。
宋白曰:易州,六國時燕地,秦并天下,是為上谷郡。
漢置涿郡。
今州即涿郡故安縣。
地圖經雲:隋初,自今遂城縣所理英雄城,移南營州,居燕之候台,仍改名易州,取州南易水為名。
帥,所類翻。
〕刀兒為窦建德所滅,〔去年十一月建德滅刀兒。
〕金剛救之,戰敗,帥衆四千西奔劉武周。
〔帥,讀曰率。
〕武周聞其善用兵,得之,甚喜,号曰宋王,委以軍事,中分家赀以遺。
〔遺,于季翻。
〕金剛亦深自結,出其故妻,納武周之妹。
因說武周圖晉陽,南向争天下。
〔說,輸芮翻。
〕武周以金剛為西南道大行台,使将兵三萬寇并州。
〔将,即亮翻;下周将、人将同。
〕丁未,武周進逼介州,〔義甯元年,以介休、平遙置介林郡。
武德元年曰介州。
〕沙門道澄以佛幡缒之入城,〔缒,他僞翻。
〕遂陷介州;诏左武衛大将軍姜寶誼、行軍總管李仲文擊之。
武周将黃子英往來雀鼠谷,〔新志:介休縣有雀鼠谷。
将,即亮翻。
〕數以輕兵挑戰,〔數,所角翻。
挑,徒了翻。
〕兵纔接,子英陽不勝而走,如是再三,寶誼、仲文悉衆逐之,伏兵發,唐兵大敗,寶誼、仲文皆為所虜。
〔考異曰:舊裴寂傳雲:「寶誼、仲文相次陷沒。
」按實錄,二人敗處皆在雀鼠谷,賊将黃子英陽不勝以誘之,遇伏而沒,事迹并同,必一時并戰,皆被擒耳。
〕既而俱逃歸,上複使二人将兵擊武周。
〔複,扶又翻。
〕 61己酉,突厥使來告始畢可汗之喪,〔厥,九勿翻。
使,疏吏翻;下同。
可,從刊入聲。
汗,音寒。
〕上舉哀于長樂門,〔六典:長安宮城南面三門:中曰承天,東曰長樂,西曰永安。
樂,音洛。
〕廢朝三日,朝,直遙翻。
〕诏百官就館吊其使者。
又遣内史舍人鄭德挺吊處羅可汗,赙帛三萬段。
〔處,昌呂翻。
赙,音附。
〕 62上以劉武周入寇為憂,右仆射裴寂請自行。
癸亥,以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晉州,曹魏之平陽郡,後魏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孝昌中,改為唐州,建義元年,又改為晉州,隋為臨汾郡,唐複為晉州。
〕讨武周,聽以便宜從事。
63秋,七月,初置十二軍,分關内諸府以隸焉,皆取天星為名,〔以萬年道為參旗軍,長安道為鼓旗軍,富平道為玄戈軍,醴泉道為井钺軍,同州道為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甯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平道軍,豳州道為招搖車,西麟州道為範遊軍,泾州道為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
〕以車騎府統之。
每軍将、副各一人,取威名素重者為之,〔騎,奇寄翻。
将,即亮翻;下同。
〕督以耕戰之務。
由是士馬精強,所向無敵。
64海岱賊帥徐圓朗以數州之地請降,〔言徐圓朗跨據數州,東至海,西距岱。
帥,所類翻。
降,戶江翻;下同。
〕拜兖州總管,〔兖州,隋之魯郡。
禹貢之兖州,東南據濟,西北距河,封域廣矣。
後漢以來,兖州所治,不常厥邑,所部亦廣。
至是始專以魯郡為兖州。
〕封魯國公。
65王世充遣其将羅士信寇谷州,士信帥其衆千餘人來降。
〔帥,讀曰率;下同。
〕先是,士信從李密擊世充,兵敗,為世充所得,〔先,悉薦翻。
〕世充厚禮之,與同寝食。
既而得邴元真等,待之如士信,士信恥之。
士信有駿馬,世充兄子趙王道詢欲之,不與,世充奪之以賜道詢;士信怒,故來降。
上聞其來,甚喜,遣使迎勞,【章:十二行本「勞」下有「賜帛五千段」五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張校同;退齋校同。
】〔使,疏吏翻。
勞,力到翻。
〕廪食其所部,〔食,祥吏翻。
〕以士信為陝州道行軍總管。
〔陝,失冉翻。
宋白曰:陝州,即周二伯分陝之地。
後魏太和十一年置陝州。
〕世充左龍骧将軍臨泾席辯〔新志:臨泾縣屬泾州。
骧,思将翻。
〕與同列楊虔安、李君義皆帥所部來降。
〕 66丙子,王世充遣其将郭士衡寇谷州,刺史任緕大破之,俘斬且盡。
〔任,音壬。
緕,古回翻。
〕 甲申,行軍總管劉弘基遣其将種如願襲王世充河陽城,〔種,音沖。
〕毀其河橋而還。
〔還,從宣翻,又如字。
〕 67乙酉,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高昌王曲伯雅各布遣使入貢。
初,西突厥曷娑那可汗入朝于隋,隋人留之,國人立其叔父,号射匮可汗。
〔事見一百八十一卷炀帝大業七年。
厥,九勿翻。
可,從刊入聲。
娑,素何翻。
朝,直遙翻。
〕射匮者,達頭可汗之孫也,既立,拓地東至金山,〔按開元中以西州為金山都督府。
又,突厥之先,興于金山,在高昌西北,則知是山近高昌。
〕西至海,〔此西海也。
〕遂與北突厥為敵,建庭于龜茲北三彌山。
〔龜茲,音丘慈。
〕射匮卒,子統葉護立。
統葉護【章:十二行本「護」下有「可汗」二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
】勇而有謀,北并鐵勒,控弦數十萬,據烏孫故地,又移庭于石國北千泉;〔石國,唐居枝庶之分王者也,治柘折城,漢時大宛北鄙也。
〕西域諸國皆臣之,葉護各遣吐屯監之,督其征賦。
〔監,工銜翻。
〕 68辛卯,宋金剛寇浩州,浃旬而退。
〔唐初改西河郡為浩州。
浃,子協翻。
〕 69八月,丁酉,酅公薨,〔酅,奚圭翻。
〕谥曰隋恭帝;無後,以族子行基嗣。
〔嗣,祥吏翻。
〕 70窦建德将兵十餘萬趣洺州,〔洺州,隋之武安郡。
〕淮安王神通帥諸軍退保相州。
己亥,建德兵至洺州城下。
〔将,即亮翻;下充将、禮将軍。
趣,七喻翻;下同。
洺,音名。
帥,讀曰率;下同。
相,息亮翻。
〕 71丙午,将軍秦武通軍至洛陽,敗王世充将葛彥璋。
〔敗,補邁翻。
〕 72丁未,窦建德陷洺州,總管袁子幹降之。
〔降,戶江翻。
考異曰:實錄作「甲子」,蓋奏到之日。
今從革命記。
〕乙卯,引兵趣相州,淮安王神通聞之,帥諸軍就李世績于黎陽。
73梁師都與突厥合數千騎寇延州,〔延州,隋之延安郡。
騎,奇寄翻。
厥,九勿翻。
〕行軍總管段德操兵少不敵,閉壁不戰,伺師都稍怠,九月,丙寅,遣副總管梁禮将兵之。
師都與禮戰方酣,德操以輕騎多張旗幟,掩擊其後,〔少,詩沼翻。
伺,相吏翻。
酣,戶江翻。
幟,昌志翻。
〕師都軍潰,逐北二百裡,破其魏州,〔新志:綏州城平縣,置魏州,因魏平關而名。
〕虜男女二千餘口。
德操,孝先之子也。
〔段孝先柄用于高齊之手。
〕 74蕭銑遣其将道生寇峽州,刺史許紹擊破之。
銑又遣其将陳普環帥舟師上峽,規取巴、蜀。
〔将,即亮翻。
上,時掌翻。
〕紹遣其子智仁及錄事參軍李弘節等追至西陵,大破之,〔夷陵,孫吳之西陵,世謂之步闡壘。
唐貞觀九年,峽州徙治焉。
隋之峽州,本治下牢戍,在步闡壘西南二十八裡。
水經:江水徑夷陵縣南,又東徑流頭灘、狼尾灘、黃牛山之黃牛灘,而後徑西陵峽,出峽東南流,而後徑步闡壘。
此蓋自下牢追至西陵峽也。
〔擒普環。
銑遣兵戍安蜀城及荊門城。
〔安蜀城在公安縣界,荊門城在長林縣界,皆荊州西南要地。
〕 先是,上遣開府李靖詣夔州經略〔巴東郡舊置信州,是年改夔州。
杜佑曰:避皇外祖獨孤信諱改之。
先,悉薦翻。
〕蕭銑。
〔句斷。
〕靖至峽州,阻銑兵,久不得進。
上怒其遲留,陰敕許紹斬之;〔不以明诏而陰敕,猶欲以宿憾殺之。
〕紹惜其才,為之奏請,獲免。
〔為,于僞翻。
〕 75己巳,窦建德陷相州,殺刺史呂。
〔相,息亮翻。
考異曰:實錄作「庚辰」,蓋亦奏到之日。
今從革命記。
〕 76民部尚書魯公劉文靜,自以才略功勳在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
每廷議,寂有所是,文靜必非之,數侵侮寂,〔數,所角翻;下同。
〕由是有隙。
文靜與弟通直散騎常侍文起飲,酒酣怨望,拔刀擊柱曰:「會當斬裴寂首!」家數有妖,〔散,悉亶翻。
騎,奇寄翻。
妖,于驕翻。
〕文起召巫于星下被發銜刀為厭勝。
〔被,皮義翻。
厭,于葉翻。
〕文靜有妾無寵,使其兄上變告之。
〔上,時掌翻。
〕上以文靜屬吏,〔屬,之欲翻。
〕遣裴寂、蕭瑀問狀,文靜曰:「建義之初,悉為司馬,計與長史位望略同。
〔長,知兩翻。
〕今寂為仆射,據甲第;〔甲第,甲于諸第也。
〕臣官賞不異衆人,東西征讨,老母留京師,風雨無所庇,實有觖望之心,〔觖望,怨望也。
觖,苦穴翻。
〕因醉怨言,不能自保。
」上謂群臣曰:「觀文靜此言,反明白矣。
」李綱、蕭瑀皆明其不反,秦王世民為之固請曰:「昔在晉陽,文靜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事見一百八十四卷隋恭帝義甯元年。
為,于僞翻。
〕及克京城,任遇懸隔,令文靜觖望則有之,〔令,力丁翻。
〕非敢謀反。
」裴寂言于上曰:「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複粗險,〔冠,古玩翻。
複,扶又翻。
〕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贻後患。
」上素親寂,低回久之,卒用寂言。
〔卒,子恤翻。
考異曰:高祖實錄、唐書、唐曆等皆以文靜之死由于裴寂。
今據實錄,裴寂此年六月為晉州道行軍總管,讨劉武周,此月丁醜,為宋金剛敗于介州,去文靜死才七日,此時不當在京師。
實錄曰:「高祖低回者久之。
」蓋寂未行時,先有此言,高祖未忍殺,至是乃決意耳。
〕辛未,文靜及文起坐死,籍沒其家。
77沈法興既克毗陵,〔克毗陵見一百八十五卷元年三月。
〕謂江、淮之南指撝可定,〔撝,與麾同。
〕自稱梁王,都毗陵,改元延康,置百官。
性殘忍,專尚威刑,将士小有過,即斬之,由是其下離怨。
時杜伏威據曆陽,陳棱據江都,李子通據海陵,俱有窺江表之心。
法興軍數敗;會子通圍棱于江都,棱送質求救于法興〔将,即亮翻;下同。
數,所角翻。
質,音緻。
〕及伏威,法興使其子綸将兵數萬與伏威共救之。
伏威軍清流,綸軍揚子,相去數十裡。
〔舊志:清流縣,漢全椒縣地,梁置南谯州,居桑根山之朝陽,在今縣西南八十裡,南谯州故城是也。
北齊自南谯故城徙治于新昌郡城,今滁州治清流縣是也。
隋志,江都郡帶江陽縣,有江都宮、揚子宮。
康永淳元年,始分江都縣置揚子縣,今真州治其地。
宋白曰:清流縣因縣東清流水為名,隋文帝更梁新昌縣為清流縣。
〕子通納言毛文深獻策,募江南人詐為綸兵,夜襲伏威營,伏威怒,複遣兵襲綸。
〔複,扶又翻。
〕由是二人相疑,莫敢先進。
子通得盡銳攻江都,克之,棱奔伏威。
子通入江都,因縱擊綸,大破之,伏威亦引去。
子通即皇帝位,國号吳,改元明政。
丹陽賊帥樂伯通帥衆萬餘降之,〔丹陽郡,隋初之蔣州。
賊帥,所類翻。
通帥,讀曰率。
降,戶江翻。
〕子通以為左仆射。
78杜伏威請降,以伏威為淮南安撫大使、和州總管。
〔和州,漢曆陽縣地,九江都尉治所。
晉氏南渡,置戍守以防江。
侯景之亂,江西皆入高齊,置和州于曆陽,以南北通笸,往來之津要也。
大業廢州為曆陽郡,今複以曆陽郡為和州。
使,疏吏翻。
〕 79裴寂至介休,〔介休,漢古縣,因介子推介山而名,時為介州。
〕宋金剛據城拒之。
寂軍于度索原,營中飲澗水,金剛絕之,士卒渴乏。
寂欲移營就水,金剛縱兵擊之,寂軍遂潰,失亡略盡;寂一日一夜馳至晉州。
先是,劉武周屢遣兵攻西河,浩州刺史劉贍拒之,〔浩州,隋之西河郡。
先,悉薦翻。
贍,而豔翻。
〕李仲文引兵就之,與共守西河。
及裴寂敗,自晉州以北城鎮俱沒,淮西河獨存。
姜寶誼複為金剛所虜,謀逃歸,金剛殺之。
〔複,扶又翻。
〕裴寂上表謝罪,〔上,時掌翻。
〕上慰谕之,複使鎮撫河東。
〔劉文靜淺水原之敗,貶落不偶以至于誅;裴寂度索原之敗,位任如故:唐高祖以賞罰馭臣,上下其手矣。
〕 劉武周進并州,齊王元吉绐其司馬劉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強兵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