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雜記二
關燈
小
中
大
數年入直軍機處。
會廓爾喀酋長侵犯西藏,福嘉勇公為大将軍,奏以荔裳從行。
廓爾喀距碉門萬八千裡,荔裳以書生從事。
自星宿海而外,所曆懸崖絕壑,險阻非人境,層冰山積,人馬驚墜,而荔裳枕戈淅劍,著紙若飛,即成事,撰文紀功,勒石而還。
賜花翎,除侍讀,再擢而至甘肅布政使。
(同上) 相傳洪素人在軍機時,某相國問曰:“汝向人說我剛愎自用,有之乎?”曰:“然。
”相國怒曰:“汝是我門生,乃謗我乎?”謝曰:“老師隻有一‘愎字’,何曾有‘剛’字?門生因師生之誼,故妄加一‘剛’字耳。
”(梧門詩話》) 陸伯少以詞賦稱。
及入軍機,留意朝章典故,金壇于文襄倚重之。
(《松江府志》) 婺源王景南通副居官,恪敬吏事。
在中書,嘗直車機處,在刑部,嘗總辦秋審處,皆躬任勞苦,不急求人知,所建議皆當理(《惜抱軒集》)。
程維嶽,字愛廬,由中書曆禦史。
行走軍機十佘年,為阿文成公所倚重。
充萬壽盛典館提調,兼方略館總纂。
《盛京通志》、《遼》、《金》、《元史》、《南巡盛典》,薩拉爾、台灣、巴勒布等紀略,皆與編纂事。
(《松江府志》) 愛廬少承香樹先生指授,以詩文負異侪偶,珥筆機廷,奏進文字,多其撰拟。
(《梧門詩話》) 胡君時顯以軍功得官,雖曆九卿侍從,未嘗一日得立于朝。
方其以主事入直軍機也,純皇帝悉君才,行大用矣,忽以言語忤要人,即日斥出。
要人所以扼君者不遺餘力,而君之所以抗要人者亦幾不留餘地焉。
卒至不安于位,東西走軍營,而其以公事抗貝子、抗經略者,複如故,亦可謂百折不變者矣。
(《更生齋文集》) 昆明錢南園先生為禦史時,參奏山左撫臣國泰驕縱無度,病國殃民。
高廟命偕大臣往訊,得實,遂以敢言擢通政司參議,遊升至通政使司副使,督學湖南。
會湖南童生有匿喪應考者,又有首告違礙書籍者,為巡撫浦霖所劾,部議甚嚴,上宥之,以主事用。
旋補員外郎,數日複授湖廣道禦史。
時大學士和坤方用事,在軍機不與諸大臣同處辦事,當時無敢言者。
先生獨具奏折數百言,請敕軍機大臣進止仍循舊章。
上覽奏,切責諸大臣,謂所奏甚是,即命在軍機處行走。
和坤甚怒,故以艱巨試之,皆迎刃而解,益為和坤所忌。
是年九月以疾卒,論者惜之。
餘在史館撰《和坤傳》,欲将此疏序入,遍纟番紅本不得,移牒于内閣、軍機處索之,仍不得,蓋和坤用事時早滅其迹矣。
茲于陳孝廉履和處得之,因亟采入焉。
(《滇南采風錄》) 錢君南園始以禦史奏山東巡撫國泰穢亂,高廟命和坤偕君往治之。
君在道衣敝,和坤持衣請君易,君卒辭。
和坤知君不可私幹,故治獄無敢傾陂,得伸國法。
其後君擢至通政使司副使,督學湖南,時和坤已大貴,媒蘖其短不得,乃以湖北鹽政有失,镌君級。
君旋遭艱歸,服終補部曹。
高廟知君直,更擢為禦史,使直軍機處。
君複奏和坤及軍機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诏饬責,謂君言當。
和坤益兼君,而高廟知君賢不可谮,則凡軍機勞苦事多以委君。
君家貧,衣裘薄,常夜入暮出,積勞成疾以殒。
方天子仁明,綱紀猶在,大臣雖有所怨惡,不能逐去,第勞辱之而已。
而君遭其困,顧不獲遷延數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論大明之日,俾國得盡其才用,士得盡瞻君子之有為也,悲夫!(《惜抱軒集》) 餘同年友陽湖蔣君熊昌,字澄川。
以才俊仕為戶部郎,直軍機處。
出守颍州府凡八年,有政績。
以事被議歸裡,即不複出。
(同上) 青城山人于四十二年正月入軍機處行走,七月充《平定兩金川方略》館纂修官,除日賜禦書“福”字及麂鹿、風羊、野雉、冰魚諸物。
四十三年五月,閣臣以公勤慎奏聞,奉旨:“關槐賞令即補實缺,不必挨次,以示鼓勵。
”因補内閣撰文中書。
七月扈從興京,塗次撰拟《祭北海神文》,畫《雲壑松崖》畫卷進呈,蒙加獎賜内務府五色文錦一匹。
内廷染翰供職自此始。
次黃旗堡,又命畫北鎮醫無闾山等圖,嗣後懋勤殿交辦書畫之件無間。
抵盛京,與吳公熊光同奉旨恭查曆朝法物及征明時弓矢甲胄之屬。
旋充《大清一統志》纂修、《盛京通志》纂修。
四十四年秋随扈木蘭,入崖口遇雨,山水陡發。
供帳不至,經危嶺峻谷,下臨寨河,公單騎夜行,有獸竄林麓出,馬驚逸,遂溺于河,賴一蒙古卒吏入水援之。
四十五年南巡,駐跸江南靈岩山,命寫《竹爐山房圖》。
時山人以就禮部試留京,旨下,左右以未經扈從對,因寄寫焉。
太常卿劉公謹之有紀事一絕,雲:“窈窕靈岩展畫圖,青旗翠辇麗仙都。
侍臣合有丹青筆,好向山房寫竹爐。
”及榜發中式,額驸福公隆安又為奏聞。
(《青城山人集》) 《霜林秋色圖》,縱七尺,橫二尺二
會廓爾喀酋長侵犯西藏,福嘉勇公為大将軍,奏以荔裳從行。
廓爾喀距碉門萬八千裡,荔裳以書生從事。
自星宿海而外,所曆懸崖絕壑,險阻非人境,層冰山積,人馬驚墜,而荔裳枕戈淅劍,著紙若飛,即成事,撰文紀功,勒石而還。
賜花翎,除侍讀,再擢而至甘肅布政使。
(同上) 相傳洪素人在軍機時,某相國問曰:“汝向人說我剛愎自用,有之乎?”曰:“然。
”相國怒曰:“汝是我門生,乃謗我乎?”謝曰:“老師隻有一‘愎字’,何曾有‘剛’字?門生因師生之誼,故妄加一‘剛’字耳。
”(梧門詩話》) 陸伯少以詞賦稱。
及入軍機,留意朝章典故,金壇于文襄倚重之。
(《松江府志》) 婺源王景南通副居官,恪敬吏事。
在中書,嘗直車機處,在刑部,嘗總辦秋審處,皆躬任勞苦,不急求人知,所建議皆當理(《惜抱軒集》)。
程維嶽,字愛廬,由中書曆禦史。
行走軍機十佘年,為阿文成公所倚重。
充萬壽盛典館提調,兼方略館總纂。
《盛京通志》、《遼》、《金》、《元史》、《南巡盛典》,薩拉爾、台灣、巴勒布等紀略,皆與編纂事。
(《松江府志》) 愛廬少承香樹先生指授,以詩文負異侪偶,珥筆機廷,奏進文字,多其撰拟。
(《梧門詩話》) 胡君時顯以軍功得官,雖曆九卿侍從,未嘗一日得立于朝。
方其以主事入直軍機也,純皇帝悉君才,行大用矣,忽以言語忤要人,即日斥出。
要人所以扼君者不遺餘力,而君之所以抗要人者亦幾不留餘地焉。
卒至不安于位,東西走軍營,而其以公事抗貝子、抗經略者,複如故,亦可謂百折不變者矣。
(《更生齋文集》) 昆明錢南園先生為禦史時,參奏山左撫臣國泰驕縱無度,病國殃民。
高廟命偕大臣往訊,得實,遂以敢言擢通政司參議,遊升至通政使司副使,督學湖南。
會湖南童生有匿喪應考者,又有首告違礙書籍者,為巡撫浦霖所劾,部議甚嚴,上宥之,以主事用。
旋補員外郎,數日複授湖廣道禦史。
時大學士和坤方用事,在軍機不與諸大臣同處辦事,當時無敢言者。
先生獨具奏折數百言,請敕軍機大臣進止仍循舊章。
上覽奏,切責諸大臣,謂所奏甚是,即命在軍機處行走。
和坤甚怒,故以艱巨試之,皆迎刃而解,益為和坤所忌。
是年九月以疾卒,論者惜之。
餘在史館撰《和坤傳》,欲将此疏序入,遍纟番紅本不得,移牒于内閣、軍機處索之,仍不得,蓋和坤用事時早滅其迹矣。
茲于陳孝廉履和處得之,因亟采入焉。
(《滇南采風錄》) 錢君南園始以禦史奏山東巡撫國泰穢亂,高廟命和坤偕君往治之。
君在道衣敝,和坤持衣請君易,君卒辭。
和坤知君不可私幹,故治獄無敢傾陂,得伸國法。
其後君擢至通政使司副使,督學湖南,時和坤已大貴,媒蘖其短不得,乃以湖北鹽政有失,镌君級。
君旋遭艱歸,服終補部曹。
高廟知君直,更擢為禦史,使直軍機處。
君複奏和坤及軍機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诏饬責,謂君言當。
和坤益兼君,而高廟知君賢不可谮,則凡軍機勞苦事多以委君。
君家貧,衣裘薄,常夜入暮出,積勞成疾以殒。
方天子仁明,綱紀猶在,大臣雖有所怨惡,不能逐去,第勞辱之而已。
而君遭其困,顧不獲遷延數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論大明之日,俾國得盡其才用,士得盡瞻君子之有為也,悲夫!(《惜抱軒集》) 餘同年友陽湖蔣君熊昌,字澄川。
以才俊仕為戶部郎,直軍機處。
出守颍州府凡八年,有政績。
以事被議歸裡,即不複出。
(同上) 青城山人于四十二年正月入軍機處行走,七月充《平定兩金川方略》館纂修官,除日賜禦書“福”字及麂鹿、風羊、野雉、冰魚諸物。
四十三年五月,閣臣以公勤慎奏聞,奉旨:“關槐賞令即補實缺,不必挨次,以示鼓勵。
”因補内閣撰文中書。
七月扈從興京,塗次撰拟《祭北海神文》,畫《雲壑松崖》畫卷進呈,蒙加獎賜内務府五色文錦一匹。
内廷染翰供職自此始。
次黃旗堡,又命畫北鎮醫無闾山等圖,嗣後懋勤殿交辦書畫之件無間。
抵盛京,與吳公熊光同奉旨恭查曆朝法物及征明時弓矢甲胄之屬。
旋充《大清一統志》纂修、《盛京通志》纂修。
四十四年秋随扈木蘭,入崖口遇雨,山水陡發。
供帳不至,經危嶺峻谷,下臨寨河,公單騎夜行,有獸竄林麓出,馬驚逸,遂溺于河,賴一蒙古卒吏入水援之。
四十五年南巡,駐跸江南靈岩山,命寫《竹爐山房圖》。
時山人以就禮部試留京,旨下,左右以未經扈從對,因寄寫焉。
太常卿劉公謹之有紀事一絕,雲:“窈窕靈岩展畫圖,青旗翠辇麗仙都。
侍臣合有丹青筆,好向山房寫竹爐。
”及榜發中式,額驸福公隆安又為奏聞。
(《青城山人集》) 《霜林秋色圖》,縱七尺,橫二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