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除授二

關燈
時為戶部右侍郎。

     又旨:麟魁著補授總管内務府大臣,毋庸在軍機處行走。

     十二月二十六日旨:工部左侍郎杜翰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旨:文慶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謹按:文慶時為戶部尚書,旋協辦大學士,是年冬補大學士。

     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旨:戶部尚書柏棱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旨:吏部左侍郎匡源、内閣學士署刑部左侍郎文祥均著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九年十月初五日旨:匡源、文祥均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初七日旨:杜翰著署吏部右侍郎,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十年六月初十日谕:大學土彭蘊章精力漸不如前,著毋庸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以示體恤。

     十月二十八日旨:焦佑瀛著補授太常寺少卿,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十一年十月初一日旨:恭親工奕訴著授為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

     又旨:戶部左侍郎文祥著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又旨:大學士桂良、戶部尚書沈兆霖、戶部右侍郎寶簽均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鴻胪寺少卿曹毓瑛著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謹按:沈兆霖于是月奉命赴陝西查辦事件,逾年署陝甘總督。

     同治元年閏八月十三日旨:都察院左都禦吏李棠階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十四日渝:李棠階奏“瀝陳下悃,懇請收回成命”一折,都察院左都禦吏李棠階,經特簡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當此時事多艱,李棠階受特達之知不次超擢,自應竭盡悃忱,以資倚畀,其毋庸固辭。

     十月初十日旨:曹毓瑛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四年四月十四日旨:恭親王著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十一月十一日旨:李鴻藻著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仍兼弘德殿行走。

     十二日渝:内閣學士李鴻藻,昨經降旨,著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仍兼弘德殿行走。

    茲據李鴻藻奏稱“軍機處為政令所出。

    方今時勢關系甚重,恐難勝任,請收回成命,俾得專心在弘德殿行走”等語,覽奏具見悃忱。

    現值軍事末蒇,庶政殷繁,是以特簡李鴻藻進參樞務。

    李鴻藻惟當勉圖報稱,以副委任,毋許固辭。

     五年三月二十九日旨:李鴻藻著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又旨:都察院左副都禦史胡家玉著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

     七月初九日慈安皇太後、慈禧皇太後懿旨:戶部右侍郎李鴻藻之母姚氏,秉性淑慎,教子成名,今以疾終,深可轸恻。

    朝廷優禮大臣,推恩賢母,著賜祭一壇,賞銀二千兩經理喪事,由廣儲司給發,以示眷懷。

    李鴻藻事母至孝,哀痛必切,朝廷以孝治天下,原應聽其照例終制,以遂孝思。

    第該侍郎膺文宗顯皇帝特簡,授皇帝讀,盡心啟沃,迄今六年,夙夜罔懈。

    皇帝春秋鼎盛,緝熙典學,功修正笃,李鴻藻諄諄納海,皇帝樂從,誠不可或離左右,且軍務未乎,兼資翊贊。

    溯查雍正、乾隆年間,大臣如孫嘉淦、朱轼、嵇留筠、蔣炳、于敏中等,皆奉特旨在任守制,或開缺辦事入直内廷;近今如曾國藩、胡林翼、閻敬銘,亦皆奪情起用。

    李鴻藻著開戶部右侍郎缺,守孝百日後,即赴弘德殿授讀,仍在軍機處行走,凡遇朝會,不必與列。

    此系遵照列朝成憲,權宜辦理,目前召見醇郡王、倭仁、徐桐、翁同,再三垂詢,均已深喻此意。

    朝廷不得已之苦衷,中外臣工應能共諒。

    李鴻藻當思輔導皇帝,弼成聖德,移孝作忠,莫大于是。

    其勉抑私情,以副先皇帝簡任之恩,朝廷倚畀之重,勿以守禮固辭。

     十六日慈安皇太後、慈禧皇太後懿旨:前因戶部右侍郎李鴻藻之母病終,推恩賜祭賞銀,以示榮寵。

    并令李鴻藻于守孝百日後,仍赴弘德殿授讀,在軍機處行走,原系酌遵成憲,從權辦理。

    茲據吏部奏稱,轉據李鴻藻呈稱,該侍郎母氏“苦節多年,拊育教誨之恩纖毫未報,一旦慘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