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各鎮。
尋擢兵部主事。
丙戌(一六四六),江上師潰,團練兵縛送我巡撫;訊之,則自稱部院。
曰:『若兩榜乎』?曰:『曾見兩榜不屈者幾人?明朝天下壞于兩榜,監國特用我輩以壓倒之。
今雖就死,亦為諸公作榜樣耳』!叱之跪,不屈;踞坐慢罵。
巡撫怒,令以尺木勒兩頤,深入寸許,使勿能有聲;血流被面。
乃就斬。
楊守程字雪門,蕭山諸生。
丙戌(一六四六),江上師潰,度不可存;乃與妻湯氏及子各抱石投村之去虎池死。
族人雲門者,亦諸生;自經死。
又山陰諸生朱玮、會稽諸生方炯,亦殉難死。
倪文征字舜年,山陰諸生(或曰醫士也);避亂入鄉。
已而自賣藥囊易二缸;以餘赀置酒食,召裡中少年飲。
既酣,曰:『吾明人;今不鬼,鬼不明矣!請以二缸覆我』!諸少年笑其妄;文征跪地抟颡強再三,姑應之。
翌日,舁缸坎祖募旁。
諸少年至,遽躍入;自題句雲:『五湖四海逍遙客,四海無家浪蕩身』!曰:『候至矣,請覆』!少頃,曰:『開,開』!諸少年複大笑出之。
曰:『否!吾坐未正也』。
既正坐,乃覆。
衆環走呼之,初辄應;久之漸微,又久之而絕。
諸少年歎息泣下,封土去。
八十九者,姓沈。
江防既潰,劄寨榆青嶺死守。
久之,殺我一裨将,王師遂合攻之。
乃獨持筤筅鬥,所至披靡;衆弁驚謂曰:『好蠻子!再得十餘人,江東不吾有矣』!戰酣渴甚,趨澗飲;索者從後搠之,堕水死。
同其事者,有張鋸匠,掄大斧為左右翼;以力竭死。
官軍初駐義橋,聞二人死,乃長驅以入。
二人皆蕭山人。
又锺皁隸,會稽人,舊為縣隸。
已從海上赍黃斌卿檄,往山寨團練;事露被縛。
我鎮将責之跪,不聽;撾兩膝,乃坐而向外。
鎮将怒,痛撻之;曰:『輕則斫、重則剮,法不當杖斃也』!檻送省,倔強如故;磔于市。
李山字少華,長洲人;寄家白下。
以廪貢生,教授井裡。
有文名,兼能繪事;及門最盛。
性峭絜笃誠。
官南京太常寺博士。
弘光時,以故官應召。
馬士英詟其名,意頗下之;索所制,不報。
同僚笑之曰:『李山直頑石耳』!因又号「頑石居士」。
士英亦少解畫,嘗面乞為代;不獲已,作郭忠恕「天外數峰」與之。
然心以為恥,挂冠歸。
蔔居吳中之蠡墅,足不踐城市,與徐汧、楊廷樞、顧所受輩訂莫逆交。
族人有名釆者,為我大帥幕府客;偶密示一冊,乃松江兵事株連獄也。
大府屬釆訪實,凡郡中聲望所歸之戶均在列,得三百餘姓;讀之怛然。
會日暮,風雨至,亟呼酒。
釆故善飲,醉如泥;命仆扶置他所卧,就地自火其廬。
及撲滅,釆亦醒;索冊,冊已灰,相對懊歎。
因誡之曰:『安知非天意假火以銷其獄乎!或因此冊而遂有此火乎』!釆悟,棄官揚去。
初,張國維撫吳時,知山名,薦之魯監國;以太常卿召至浙。
未幾,病歸。
及聞國維事敗且殁、監國出海,乃處分家事;曰:『吾将報知己于地下矣』!時汧、廷樞、所受俱殉節,山斷粒九日而終。
子天民,精曆數之學;痛父介節,以浪走四方卒。
劉穆字公岸,山陰人。
貌修偉。
善射,舞大刀;中崇祯丁醜(一六三七)武進士。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知其才,由上海把總檄補江南水師參将。
南都破,募兵五百歸紹興,為魯監國守潭頭。
以功,開府晉爵。
丙戌(一六四六)六月,監國航海去,穆一夕暴卒,目不瞑。
子肇績,行八,字子膚;以遊擊從父軍。
乃與諸弟長跪床下,刺「盡忠報國」四字于腹,涅而誓之;目乃瞑。
肇績之弟曰肇勷者,行九,字子讓;先一年戰死。
勷短悍有膽識,幼亦随父任,識大盜畢昆陽于獄。
昆陽,歙人;善用槍,世稱之為畢家槍。
勷與兄績鹹慕之,日賂守者進以飯,經年不怠。
昆陽出,遂以槍法授。
由是,劉氏兄弟以畢槍名天下。
後從父命,分領一軍守江幹。
乙酉(一六四五)秋,兄弟合兵渡江戰。
肇勷騎而據嶺,連殪十數人;矢盡控弦作霹靂聲,皆反走。
會伏兵起,叢射之;矢集如猬,猶僵立不仆。
肇績号而上者三,勿應;視之,則死矣。
抽矢出镞至鬥許,負以歸。
一時同死者,義士王胤賢、陸建夔、郡吏印玉及掾吏壯士又十六人。
張國紀字羽儀,山陰人。
官都督同知,挂襄毅将軍印。
南都潰,馬士英稱奉母後奔越。
國紀白于長吏,請誅之;不聽。
歎曰:『壞天下事者,必此人也』!恸哭而退。
丙戌(一六四六),江幹兵潰,不食死。
尋擢兵部主事。
丙戌(一六四六),江上師潰,團練兵縛送我巡撫;訊之,則自稱部院。
曰:『若兩榜乎』?曰:『曾見兩榜不屈者幾人?明朝天下壞于兩榜,監國特用我輩以壓倒之。
今雖就死,亦為諸公作榜樣耳』!叱之跪,不屈;踞坐慢罵。
巡撫怒,令以尺木勒兩頤,深入寸許,使勿能有聲;血流被面。
乃就斬。
楊守程字雪門,蕭山諸生。
丙戌(一六四六),江上師潰,度不可存;乃與妻湯氏及子各抱石投村之去虎池死。
族人雲門者,亦諸生;自經死。
又山陰諸生朱玮、會稽諸生方炯,亦殉難死。
倪文征字舜年,山陰諸生(或曰醫士也);避亂入鄉。
已而自賣藥囊易二缸;以餘赀置酒食,召裡中少年飲。
既酣,曰:『吾明人;今不鬼,鬼不明矣!請以二缸覆我』!諸少年笑其妄;文征跪地抟颡強再三,姑應之。
翌日,舁缸坎祖募旁。
諸少年至,遽躍入;自題句雲:『五湖四海逍遙客,四海無家浪蕩身』!曰:『候至矣,請覆』!少頃,曰:『開,開』!諸少年複大笑出之。
曰:『否!吾坐未正也』。
既正坐,乃覆。
衆環走呼之,初辄應;久之漸微,又久之而絕。
諸少年歎息泣下,封土去。
八十九者,姓沈。
江防既潰,劄寨榆青嶺死守。
久之,殺我一裨将,王師遂合攻之。
乃獨持筤筅鬥,所至披靡;衆弁驚謂曰:『好蠻子!再得十餘人,江東不吾有矣』!戰酣渴甚,趨澗飲;索者從後搠之,堕水死。
同其事者,有張鋸匠,掄大斧為左右翼;以力竭死。
官軍初駐義橋,聞二人死,乃長驅以入。
二人皆蕭山人。
又锺皁隸,會稽人,舊為縣隸。
已從海上赍黃斌卿檄,往山寨團練;事露被縛。
我鎮将責之跪,不聽;撾兩膝,乃坐而向外。
鎮将怒,痛撻之;曰:『輕則斫、重則剮,法不當杖斃也』!檻送省,倔強如故;磔于市。
李山字少華,長洲人;寄家白下。
以廪貢生,教授井裡。
有文名,兼能繪事;及門最盛。
性峭絜笃誠。
官南京太常寺博士。
弘光時,以故官應召。
馬士英詟其名,意頗下之;索所制,不報。
同僚笑之曰:『李山直頑石耳』!因又号「頑石居士」。
士英亦少解畫,嘗面乞為代;不獲已,作郭忠恕「天外數峰」與之。
然心以為恥,挂冠歸。
蔔居吳中之蠡墅,足不踐城市,與徐汧、楊廷樞、顧所受輩訂莫逆交。
族人有名釆者,為我大帥幕府客;偶密示一冊,乃松江兵事株連獄也。
大府屬釆訪實,凡郡中聲望所歸之戶均在列,得三百餘姓;讀之怛然。
會日暮,風雨至,亟呼酒。
釆故善飲,醉如泥;命仆扶置他所卧,就地自火其廬。
及撲滅,釆亦醒;索冊,冊已灰,相對懊歎。
因誡之曰:『安知非天意假火以銷其獄乎!或因此冊而遂有此火乎』!釆悟,棄官揚去。
初,張國維撫吳時,知山名,薦之魯監國;以太常卿召至浙。
未幾,病歸。
及聞國維事敗且殁、監國出海,乃處分家事;曰:『吾将報知己于地下矣』!時汧、廷樞、所受俱殉節,山斷粒九日而終。
子天民,精曆數之學;痛父介節,以浪走四方卒。
劉穆字公岸,山陰人。
貌修偉。
善射,舞大刀;中崇祯丁醜(一六三七)武進士。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知其才,由上海把總檄補江南水師參将。
南都破,募兵五百歸紹興,為魯監國守潭頭。
以功,開府晉爵。
丙戌(一六四六)六月,監國航海去,穆一夕暴卒,目不瞑。
子肇績,行八,字子膚;以遊擊從父軍。
乃與諸弟長跪床下,刺「盡忠報國」四字于腹,涅而誓之;目乃瞑。
肇績之弟曰肇勷者,行九,字子讓;先一年戰死。
勷短悍有膽識,幼亦随父任,識大盜畢昆陽于獄。
昆陽,歙人;善用槍,世稱之為畢家槍。
勷與兄績鹹慕之,日賂守者進以飯,經年不怠。
昆陽出,遂以槍法授。
由是,劉氏兄弟以畢槍名天下。
後從父命,分領一軍守江幹。
乙酉(一六四五)秋,兄弟合兵渡江戰。
肇勷騎而據嶺,連殪十數人;矢盡控弦作霹靂聲,皆反走。
會伏兵起,叢射之;矢集如猬,猶僵立不仆。
肇績号而上者三,勿應;視之,則死矣。
抽矢出镞至鬥許,負以歸。
一時同死者,義士王胤賢、陸建夔、郡吏印玉及掾吏壯士又十六人。
張國紀字羽儀,山陰人。
官都督同知,挂襄毅将軍印。
南都潰,馬士英稱奉母後奔越。
國紀白于長吏,請誅之;不聽。
歎曰:『壞天下事者,必此人也』!恸哭而退。
丙戌(一六四六),江幹兵潰,不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