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撫将帥屯銳師于要害以策應之,寬則耕屯為食,急則荷戈乘墉:一方有警,前後救授,長河不足守也。
汴梁義勇,臣聯絡已定,旬日可集十餘萬衆;稍給糗糧,容臣自将,臣當荷戈先驅、諸藩鎮為後勁,則河南五郡可盡複。
五郡既複,畫河為固;南聯荊、楚,西控秦關,北臨趙、衛,上之則恢複可望、下之則江淮永安:此今日至計也。
兩淮之上,何事多兵!督撫紛纭,并為虛設。
若不思外拒,專事退守,舉土地、甲兵之利委之他人,臣恐江淮亦未可保也』!是時開封、汝甯間列寨百數,劉洪起最大;南陽列寨數十,蕭應訓最大;洛陽列寨亦數十,李際遇最大。
諸帥中,獨洪起志在效忠;潛夫請予挂印為将軍。
馬士英不聽,而用其妹夫越其傑巡撫河南。
潛夫自九月入觐,便道省親五日;即馳還河上。
所建白皆不用,諸鎮兵亦無至者。
其傑老憊不知兵;兵部尚書張缙彥總督河南、山東軍務,止提空名,不能馭諸将。
他寨聞潛夫來,頗有歸意。
十月,蕭應訓複南陽及泌陽、舞陽、桐柏諸縣,遣其子三傑來獻捷。
潛夫飲之酒,為授告身,鼓吹旌旗前導出;三傑喜過望。
谒其傑,其傑謂其勢衰而來附也,故為尊嚴、倨辭色以見之;且诋為賊。
三傑泣而出;大恨,萌異心。
潛夫按行,諸寨皆列旗帳、铙吹迎送;其傑間過之,諸寨閉門不出。
其傑恚,謂潛夫實使之,日夜谮于士英;士英怒,歲終召潛夫還,以淩駉代。
潛夫亦遭外艱,歸。
明年三月,給事中林有本疏劾禦史彭遇颽,并及潛夫;遇颽為士英私人,置不問,令議潛夫罪。
上之遣迎太後于河南也,潛夫奏童妃故在,上不問;妃詣其傑自陳,劉良佐具禮送之。
會潛夫至壽州,見車馬驺從傳呼「皇後來」,亦稱臣朝谒;上謂其妄谒妖婦,逮治。
南京潰,脫歸。
魯王監國紹興,潛夫往谒;複故官,加太仆寺少卿,監軍浙西。
乃自募三百人,與孫、熊諸家軍列營江上。
尋改大理寺,兼禦史如故。
丙戌(一六四六)夏五月,防江師潰,潛夫與其妻二孟氏投化龍橋下死;年僅三十有七。
監國賜谥「忠襄」。
我朝賜通谥,曰「忠節」(二孟氏自有傳)。
吳從魯字金堂,山陰人;萬曆丙辰(一六一六)進士。
由南陽知縣,曆任監司。
丙戌(一六四六)春,禮部侍郎王思任薦之,補通政司左參議。
浙東不守,野服避入山。
設棺于庭,曰:『有蹤迹我者,即蓋棺』!旋病,栉沐衣冠,含笑入卧;命家人蓋之,氣絕。
谥「襄愍」。
何宏仁字仲淵,山陰人;劉宗周弟子也。
崇祯丁醜(一六三七)進士;由知縣授禦史,監江上軍。
越破,追扈監國不及。
過關山嶺,書衣帶間曰:『有心扶日月,無計鞏河山。
宏仁間關奔行在,聞台又失守;已矣,無複可為!身非吾身,吾何家為!為我子者,食貧守節而已。
明禦史何宏仁絕筆』。
遂投嶺下死(或曰:宏仁死而複蘇,有士人負之入陶介山;削發苦行,往來缙雲、義烏諸山間。
尋病卒;遺命暴骸三日,野火焚之)。
傅日炯字仲黃,諸暨人;劉宗周弟子。
于江上師潰,遍别所親,赴池死。
叔平公,與日炯誓同死,其母不許;乃養日炯母終身。
高岱字魯瞻,會稽人。
崇祯中,以武學生舉順天鄉試,被黜;久之,辨複。
魯王監國,授兵部職方主事;禁兵伍打糧、送劄等弊,民賴以蘇。
及紹興失守,慨然曰:『上恩厚矣!國家重文輕武,占哔小生持議廟堂,而戮力疆場者指為麤人,以緻神州陸沈。
我武學授文職,尚不能以一死報國乎』!絕粒八日。
薙發令下,子朗泣辭其父曰:『大人決志棄世,兒願先往泉下掃除』!岱瞠目曰:『有是哉!若能先我乎』?朗巾服北面再拜,躍入海;舟子入水救之,齧臂始脫。
帻欹,複出水正巾而沒。
岱聞之,一笑而絕。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朗妻潘氏以節稱(自有傳)。
葉汝■〈艹恒〉字衡生,會稽人;崇祯庚午(一六三○)舉人。
浙東監國,授行人;監軍江上,加職方主事。
與高岱同裡,每抵掌共言忠孝事。
聞變,偕妻王氏出居桐塢墓所。
岱送之,曰:『君殆隐是乎』?曰:『非也。
我無城守責,我死墓耳』!謂其妻曰:『吾得死所,子奈何』?氏曰:『我豈不能從子』!汝■〈艹恒〉遽投地拜之曰:『成吾者,子也』!乃同赴水。
氏被救,裡人勸以食;不可。
越日,複投水死。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謝震龍字雲生,會稽人。
魯監國時,以舌辯授官,命聯絡
汴梁義勇,臣聯絡已定,旬日可集十餘萬衆;稍給糗糧,容臣自将,臣當荷戈先驅、諸藩鎮為後勁,則河南五郡可盡複。
五郡既複,畫河為固;南聯荊、楚,西控秦關,北臨趙、衛,上之則恢複可望、下之則江淮永安:此今日至計也。
兩淮之上,何事多兵!督撫紛纭,并為虛設。
若不思外拒,專事退守,舉土地、甲兵之利委之他人,臣恐江淮亦未可保也』!是時開封、汝甯間列寨百數,劉洪起最大;南陽列寨數十,蕭應訓最大;洛陽列寨亦數十,李際遇最大。
諸帥中,獨洪起志在效忠;潛夫請予挂印為将軍。
馬士英不聽,而用其妹夫越其傑巡撫河南。
潛夫自九月入觐,便道省親五日;即馳還河上。
所建白皆不用,諸鎮兵亦無至者。
其傑老憊不知兵;兵部尚書張缙彥總督河南、山東軍務,止提空名,不能馭諸将。
他寨聞潛夫來,頗有歸意。
十月,蕭應訓複南陽及泌陽、舞陽、桐柏諸縣,遣其子三傑來獻捷。
潛夫飲之酒,為授告身,鼓吹旌旗前導出;三傑喜過望。
谒其傑,其傑謂其勢衰而來附也,故為尊嚴、倨辭色以見之;且诋為賊。
三傑泣而出;大恨,萌異心。
潛夫按行,諸寨皆列旗帳、铙吹迎送;其傑間過之,諸寨閉門不出。
其傑恚,謂潛夫實使之,日夜谮于士英;士英怒,歲終召潛夫還,以淩駉代。
潛夫亦遭外艱,歸。
明年三月,給事中林有本疏劾禦史彭遇颽,并及潛夫;遇颽為士英私人,置不問,令議潛夫罪。
上之遣迎太後于河南也,潛夫奏童妃故在,上不問;妃詣其傑自陳,劉良佐具禮送之。
會潛夫至壽州,見車馬驺從傳呼「皇後來」,亦稱臣朝谒;上謂其妄谒妖婦,逮治。
南京潰,脫歸。
魯王監國紹興,潛夫往谒;複故官,加太仆寺少卿,監軍浙西。
乃自募三百人,與孫、熊諸家軍列營江上。
尋改大理寺,兼禦史如故。
丙戌(一六四六)夏五月,防江師潰,潛夫與其妻二孟氏投化龍橋下死;年僅三十有七。
監國賜谥「忠襄」。
我朝賜通谥,曰「忠節」(二孟氏自有傳)。
吳從魯字金堂,山陰人;萬曆丙辰(一六一六)進士。
由南陽知縣,曆任監司。
丙戌(一六四六)春,禮部侍郎王思任薦之,補通政司左參議。
浙東不守,野服避入山。
設棺于庭,曰:『有蹤迹我者,即蓋棺』!旋病,栉沐衣冠,含笑入卧;命家人蓋之,氣絕。
谥「襄愍」。
何宏仁字仲淵,山陰人;劉宗周弟子也。
崇祯丁醜(一六三七)進士;由知縣授禦史,監江上軍。
越破,追扈監國不及。
過關山嶺,書衣帶間曰:『有心扶日月,無計鞏河山。
宏仁間關奔行在,聞台又失守;已矣,無複可為!身非吾身,吾何家為!為我子者,食貧守節而已。
明禦史何宏仁絕筆』。
遂投嶺下死(或曰:宏仁死而複蘇,有士人負之入陶介山;削發苦行,往來缙雲、義烏諸山間。
尋病卒;遺命暴骸三日,野火焚之)。
傅日炯字仲黃,諸暨人;劉宗周弟子。
于江上師潰,遍别所親,赴池死。
叔平公,與日炯誓同死,其母不許;乃養日炯母終身。
高岱字魯瞻,會稽人。
崇祯中,以武學生舉順天鄉試,被黜;久之,辨複。
魯王監國,授兵部職方主事;禁兵伍打糧、送劄等弊,民賴以蘇。
及紹興失守,慨然曰:『上恩厚矣!國家重文輕武,占哔小生持議廟堂,而戮力疆場者指為麤人,以緻神州陸沈。
我武學授文職,尚不能以一死報國乎』!絕粒八日。
薙發令下,子朗泣辭其父曰:『大人決志棄世,兒願先往泉下掃除』!岱瞠目曰:『有是哉!若能先我乎』?朗巾服北面再拜,躍入海;舟子入水救之,齧臂始脫。
帻欹,複出水正巾而沒。
岱聞之,一笑而絕。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朗妻潘氏以節稱(自有傳)。
葉汝■〈艹恒〉字衡生,會稽人;崇祯庚午(一六三○)舉人。
浙東監國,授行人;監軍江上,加職方主事。
與高岱同裡,每抵掌共言忠孝事。
聞變,偕妻王氏出居桐塢墓所。
岱送之,曰:『君殆隐是乎』?曰:『非也。
我無城守責,我死墓耳』!謂其妻曰:『吾得死所,子奈何』?氏曰:『我豈不能從子』!汝■〈艹恒〉遽投地拜之曰:『成吾者,子也』!乃同赴水。
氏被救,裡人勸以食;不可。
越日,複投水死。
我朝賜通谥,曰「節愍」。
謝震龍字雲生,會稽人。
魯監國時,以舌辯授官,命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