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八

關燈
部将甘輝進曰:『斷瓜洲,則山東之師可扼;據北固,則兩浙之路不通。

    但須坐鎮于此,南都可不勞而定也』。

    弗納;竟薄金陵至觀音門。

    已而登陸屯嶽廟山,輕敵不備,縱酒為歡。

    煌言與輝并苦谏,以嚴城師老,猝不得拔,必生中變;複不納。

    久之,大軍由儀鳳門穴城出,銜枚疾走,直搗中堅;别以騎兵數萬繞出山後,夾攻之。

    遂大潰;甘輝以數騎奔江口,被執死之。

    成功急麾兵退入于海;攻崇明不下,棄而歸。

    冬十月還島,痛哭甘輝而後入;曰:『試從其言,吾不及此夫』!立廟旌其忠。

     庚子(一六六○)夏,王師進讨,以廣東降将為導;大小數陣,殺傷相當。

    洎戰海上,成功手自搴旗;風吼濤湧,軍士踏浪如飛。

    我軍不谙海性,暈眩不能軍;遂大敗,将軍達素者自殺。

     初,芝龍與群盜出沒台灣;就撫後,為紅夷所據。

    成功自江南敗歸,勢漸蹙,亟思拓地。

    适紅夷甲螺何斌懼罪來降,陳台灣可取狀;乃于辛醜(一六六一)三月百艘泊澎湖,次鹿耳門,潮水驟漲高丈餘,揚帆直達。

    夷人驚怖莫措,遂克赤嵌城;進逼王城(城為荷蘭所居),久不下。

    冬十月,我朝棄芝龍于柴市;鄭氏子孫之在京者,無少長皆伏法。

    十二月,成功悉力攻荷蘭城;曰:『斯為先人故土;所志在城,餘以歸汝』!荷蘭乃出降。

    成功既克台灣,制法律、定職官、興學校、修武備,大起池館,延納名流。

    以赤嵌城為東郡,曰承天府;縣曰天興、萬年。

     康熙元年(壬寅、一六六二)五月,卒;年三十有九。

    長子經嗣立;經卒,長子克■〈臧上土下〉嗣;為其下所殺,次子克塽嗣。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一六八三)秋七月,王師克台灣,克塽降。

    自成功起海上、迄克塽凡三十八年,皆稱永曆年号(事繁不具錄,詳見「延平春秋」及「紀年」)。

     鄭鴻逵,芝龍弟。

    崇祯庚午(一六三○)武舉人,為天津巡撫鄭宗周部将。

    以芝龍平紅夷功,蔭錦衣衛千戶。

    尋中庚辰(一六四○)武進士;故事:勳衛射策甲科加三級,進都指揮使。

    癸未(一六四三),授副總兵。

    弘光帝即位,檄守采石,挂鎮海将軍印。

    尋與從子彩、監軍楊文骢守鎮江。

    乙酉(一六四五)四月,以擊高傑亂兵功,封靖虜伯。

    王師渡江不能禦,由海道入浙。

    遇隆武帝于杭州,大奇之;令副将江美鳌、鄭升衛之入仙霞關,偕芝龍奉以監國。

    鴻逵欲早正大位以系人心,諸大臣以為不可;鴻逵曰:『不正位,無以厭人心而杜後起』!議遂定。

    論翊戴功,與芝龍并進爵為侯,賂号「奉天翊運中興宣力定難守正功臣」。

    上行郊天禮,二鄭稱疾不陪祀;鴻逵又揮扇殿上:為尚書何楷所劾。

    由是,文武不和。

    芝龍以不出師無以厭衆望,乃請以鴻逵出浙東、彩出江西。

    冬十月,上親征;以鴻逵為禦營左先鋒,彩為右先鋒、登壇行推毂禮。

    當授钺時,風雨晦冥;鴻逵出城,馬蹶踣地:識者以為不祥。

    鴻逵出關候饷,未即行。

    明年六月,浙東潰;鴻逵棄關徒跣奔,王師遂抵仙霞。

    事聞,行在大震,削其封爵。

    未幾,以元子誕生,複爵,晉漳國公;尋改定國公。

    芝龍之北降也,鴻逵谏不聽,請備之,亦不聽;乃以其衆入金門。

    冬,王師乘間入安平,朱成功自金門逐我師而守之。

    鴻逵謂『安平彈丸,無險可恃」;勸成功取泉州。

    會師桃花山攻泉州,不克。

    辛卯(一六五一)二月,我鎮将馬得功以成功出師廣東,乘虛襲廈門,成功還救。

    得功扼險不能退。

    舊嘗為鴻逵标下守備,故相識也;計窮,乃冒死駕小船見鴻逵,說之曰:『得功奉令過島;今無舟可渡,必死。

    但恐得功死,此島人民萬不能全耳。

    公兄在京、眷口在安平,乞熟思之』!鴻逵乃逸之去。

    成功以為大恨;既誅守将鄭芝莞,饬鎮将不許赴鴻逵衙署。

    而鴻逵見成功能行其法,殊不為怒;将所部付之,謝權歸隐。

    築寨白沙,構亭沼、藝花木,笙歌自娛。

    後為我将王進功所攻,成功移之居金門。

    丁酉(一六五七)三月,遘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