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自立國号齊經。
大統十七年,帝崩,經西魏廢。
帝[欽]元年,[從周制,立稱元年]。
春正月即位經。
二年,陳覇先誅侯景梁蕭繹立于江陵。
經三年,帝為宇文泰所廢,崩經西魏恭帝[廓文帝第二子]元年,以宇文泰為太師。
經二年,蕭詧立于江陵,号後梁。
經三年,宇文泰卒,子覺立弑。
帝崩,經周闵帝[覺]。
元年春,帝正月,即位,陳覇先簒梁自立。
宇文護弑帝崩,經周明帝毓武成元年春,帝正月即位經。
武成元年,陳覇先卒。
高洋卒。
經武成二年,宇文護弑帝崩,經周武帝[邕]。
保定元年,高演卒北齊經保定二年,蕭詧卒。
經保定三年,經保定四年,經保定五年,[改天和]經。
天和元年,陳文帝卒。
北齊高緯大亂,經天和二年,經天和三年,經天和四年, 經天和五年,經天和六年,[改元建徳]經。
建德元年,遣使聘陳經。
建德二年,經建德三年經建德四年,經建德五年經。
建德六年,舉師伐邺,高緯亡[,改宣政]經。
宣政元年,伐陳,獲吳徹帝崩,[改元大象]經,周宣帝[赟]。
大象元年春,帝正月即位,[改元]經。
大象二年春,帝禅位于太子衍曰靜帝經周靖帝[衍]。
大定元年,楊堅輔政伐陳,盡取淮南經。
大定二年,禅位于隋經隋文帝[堅]。
開皇元年春,帝即位,封子廣晉王經。
開皇二年,陳宣帝卒。
經開皇三年,蘇孝綽置藉田 經。
開皇四年,後梁蕭巋來朝,經開皇五年正月朔,日有蝕之,立義倉經。
開皇六年,築長城經。
開皇七年,後梁蕭琮來朝,國亡經。
開皇八年,出師五十萬,伐陳鎮星,入東井經。
開皇九年春正月,白虹夾日,晉、宋、齊、梁、陳亡王凝問:元經書陳亡而具五國,何也?子曰:江東中國之舊也,衣冠禮樂之所就也。
永嘉之後,江東貴焉。
[懐帝永嘉二年,中國大亂,而元帝渡江中,興衣冠徃依之。
]卒。
不貴者,無人也。
[元帝明帝成帝,賴王導為輔,至康穆之世,晉祚不衰,至孝武賴謝安為之佐。
後桓玄簒劉裕興賢,故衰也。
]齊梁、陳不與其為國也。
[宋嘗有樹晉之功,故君子猶與之。
至齊、梁、陳無複及中國,但自相簒立,故君子不與其為國]。
及其亡也,則君子猶懐之[,自齊、梁陳三國之亡,吾猶懐晉、宋也。
]故書曰:晉、宋齊梁陳亡,具五以歸其國,[歸晉舊國],且言其國亡也。
[言自亡矣。
]凝曰:晉、宋先亡,今具之,何也?子曰:衣冠文物之舊,不欲其先亡也。
故具晉宋,齊梁陳以歸其國也。
其未亡,則君子責其國焉。
曰:中國之禮,樂安在?[曰:君子責齊,梁陳之詞也。
不修禮樂,但自相簒而已。
]責。
及其已亡,則君子與其國焉,曰:猶我中國之遺人也。
[曰者,君子猶懐書宋之詞也。
言齊梁陳,亦晉、宋之遺人也。
]此元經所以書也。
文中子曰:春秋以天道終乎?故止獲麟[,麟不遇時,天命窮矣。
]元經以人事終乎?故止陳亡[先王之道,掃地是人事極矣。
]薛收曰:何謂也?曰:天人相與之際,其可畏也。
故君子備之。
續元經。
後二十八年,終[如春秋。
左傳至孔子卒,]。
大統十七年,帝崩,經西魏廢。
帝[欽]元年,[從周制,立稱元年]。
春正月即位經。
二年,陳覇先誅侯景梁蕭繹立于江陵。
經三年,帝為宇文泰所廢,崩經西魏恭帝[廓文帝第二子]元年,以宇文泰為太師。
經二年,蕭詧立于江陵,号後梁。
經三年,宇文泰卒,子覺立弑。
帝崩,經周闵帝[覺]。
元年春,帝正月,即位,陳覇先簒梁自立。
宇文護弑帝崩,經周明帝毓武成元年春,帝正月即位經。
武成元年,陳覇先卒。
高洋卒。
經武成二年,宇文護弑帝崩,經周武帝[邕]。
保定元年,高演卒北齊經保定二年,蕭詧卒。
經保定三年,經保定四年,經保定五年,[改天和]經。
天和元年,陳文帝卒。
北齊高緯大亂,經天和二年,經天和三年,經天和四年, 經天和五年,經天和六年,[改元建徳]經。
建德元年,遣使聘陳經。
建德二年,經建德三年經建德四年,經建德五年經。
建德六年,舉師伐邺,高緯亡[,改宣政]經。
宣政元年,伐陳,獲吳徹帝崩,[改元大象]經,周宣帝[赟]。
大象元年春,帝正月即位,[改元]經。
大象二年春,帝禅位于太子衍曰靜帝經周靖帝[衍]。
大定元年,楊堅輔政伐陳,盡取淮南經。
大定二年,禅位于隋經隋文帝[堅]。
開皇元年春,帝即位,封子廣晉王經。
開皇二年,陳宣帝卒。
經開皇三年,蘇孝綽置藉田 經。
開皇四年,後梁蕭巋來朝,經開皇五年正月朔,日有蝕之,立義倉經。
開皇六年,築長城經。
開皇七年,後梁蕭琮來朝,國亡經。
開皇八年,出師五十萬,伐陳鎮星,入東井經。
開皇九年春正月,白虹夾日,晉、宋、齊、梁、陳亡王凝問:元經書陳亡而具五國,何也?子曰:江東中國之舊也,衣冠禮樂之所就也。
永嘉之後,江東貴焉。
[懐帝永嘉二年,中國大亂,而元帝渡江中,興衣冠徃依之。
]卒。
不貴者,無人也。
[元帝明帝成帝,賴王導為輔,至康穆之世,晉祚不衰,至孝武賴謝安為之佐。
後桓玄簒劉裕興賢,故衰也。
]齊梁、陳不與其為國也。
[宋嘗有樹晉之功,故君子猶與之。
至齊、梁、陳無複及中國,但自相簒立,故君子不與其為國]。
及其亡也,則君子猶懐之[,自齊、梁陳三國之亡,吾猶懐晉、宋也。
]故書曰:晉、宋齊梁陳亡,具五以歸其國,[歸晉舊國],且言其國亡也。
[言自亡矣。
]凝曰:晉、宋先亡,今具之,何也?子曰:衣冠文物之舊,不欲其先亡也。
故具晉宋,齊梁陳以歸其國也。
其未亡,則君子責其國焉。
曰:中國之禮,樂安在?[曰:君子責齊,梁陳之詞也。
不修禮樂,但自相簒而已。
]責。
及其已亡,則君子與其國焉,曰:猶我中國之遺人也。
[曰者,君子猶懐書宋之詞也。
言齊梁陳,亦晉、宋之遺人也。
]此元經所以書也。
文中子曰:春秋以天道終乎?故止獲麟[,麟不遇時,天命窮矣。
]元經以人事終乎?故止陳亡[先王之道,掃地是人事極矣。
]薛收曰:何謂也?曰:天人相與之際,其可畏也。
故君子備之。
續元經。
後二十八年,終[如春秋。
左傳至孔子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