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年春,帝正月,慕容永冦、洛陽。
夏四月秋七月,改築新廟成。
冬十一月,姚苌擊苻登于安定,傳曰:楊佺期為河南太守,城洛陽慕容永來冦,佺期擊走之,改作太廟,正室十四間,東西儲各一間,合十六間,棟髙八丈四尺,備法駕迎神主于行廟,設脯醢之奠。
姚苌退還安定,苻登圍之,四面大哭,哀聲動人。
苌惡之,乃命三軍亦哭應登。
登乃引退。
苌以登頻戰輙勝,以謂堅神有靈,亦于軍中立。
堅神主請之曰:新平之禍,非苌之罪也。
臣兄襄假路求西,暫見鄉裡,陛下使人要路拒擊之,不遂而沒,使臣行殺,非臣之罪也。
今苻登末族,尚欲複雠,臣為兄報怨,情理何負?陛下雖過世為神,豈假手于苻登而圗臣耶?陛下勿計。
臣過登升樓,遙謂苌曰:安有弑君而反立神象?苌不應,乃斬神象首以送登連戰而苌屢敗經。
太元十七年春,帝正月大赦,除逋租宿債。
夏四月,齊内史蔣喆反。
秋八月,新作東宮。
冬十月丁酉,太白晝見。
辛亥,都督王忱卒。
庚寅,封琅邪王道子為會稽王,封皇子。
徳文為琅邪王,大旱,傳曰:大赦,除逋租救弊之權也。
齊蔣喆殺樂安太守辟闾浚據青州反,平原太守辟闾渾讨平之。
太白晝見。
按星經雲:與日争明強,國必弱,小國必強。
女主昌王忱,字符達,父祎之,尚浔陽公主。
忱是其幼子也。
恃才放酒,效王澄之為人。
鎮州,威風肅然,深得物情。
末年嗜酒,連月不醒。
卒于官,谥曰穆。
會稽王道子琅邪孝王之後也。
累遷至丞相。
皇子徳文封琅邪重祖藩也。
道子徙封會稽杜僣亂也。
大旱不書月日者,自秋至冬不雨,其旱,可知矣。
經太元十八年春,帝正月癸卯,地震。
夏六月,始興三郡大水。
秋七月旱。
冬十月,姚苌死,子興立傳曰:癸夘地震乙,未又地震,是會稽王道子,與帝荒怠,政事信用,小人之應也。
始興南康、廬陵三郡大水,深五丈,漂害民甚也。
秋七月,旱者,境内諸郡不雨傷,稼也。
姚苌死于長安,召太尉姚旻、仆射尹緯、尚書狄伯支受遺輔政,謂其子興曰:有毀此人者,慎勿聽之。
汝當撫骨肉,以仁接大臣以禮待物以信遇民以恩。
乃死。
興嗣位,秘不發喪,乃以叔父緒鎮安定。
碩徳,鎮陰宻弟崇守長安,以尹緯為長史,狄伯支為司馬,興自稱大将軍,率衆伐苻登。
苻登大敗,興乃發喪行服僣,即位于槐裡經。
太元十九年春,帝正月夏六月壬子,追尊鄭妃為皇太後。
秋七月,荊、徐大水。
八月,尊太妃李氏為皇太後,慕容垂寇廪丘,姚興殺苻登,傳曰:鄭太後諱阿春,父恺為安豐太守,後少孤,元帝為琅邪王時,納為夫人,生簡文帝浔陽公主,至是下诏曰:會稽太妃,文母之徳,徽音有融,載誕聖明,光延于晉,先帝追尊聖後,朝議不行。
朕今依陽秋及二漢,故事,上太妃尊号簡文宣太後。
于是立廟于太廟西禮也。
荊州大水傷秋稼,遣使赈恤之。
太妃李氏者簡。
文為會稽王時,使蔔人筮之。
織坊中,得李氏形,長黒色宮人目為昆崘帝召侍寝生孝武帝及會稽王徳文,至是,會稽王道子啟曰:母以子貴皇太妃,啟嘉祚于聖明,嗣徽音于上列,宜詳案舊典,崇正名号。
八月辛巳,帝臨軒,遣太保劉躭尊為太皇後,祔神主于宣太後,宜也。
慕容垂曰:吾不以逆賊累子孫。
乃發歩騎七萬,攻永弟友于晉陽,垂别将慕容農入自壸關。
永杜大行轵關,垂進師天井關,至壸壁,永精騎五萬,阻河西以自固,垂陣于壸壁南,遣别将分為二翼,又設伏于深澗,大戰,垂引軍僞退,永追奔數裡,伏兵斷後,二翼夾擊之,永大敗奔,長子圍之,永奔北門,擒獲斬之。
既平晉陽,乘勝遣其子惡奴冦廪丘東平太守韋簡及垂将尹國戰死之。
姚苌死。
苻登聞之,喜曰:姚興小兒,吾将折杖以笞之。
于是盡衆而東,為興所敗,登奔平涼,興追而殺之。
經太元二十年春,帝正月,尚書令陸納卒。
三月庚辰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秋七月冬十一月,魏王拓跋珪伐慕容寳于黍谷,敗之。
傳曰陸納,字祖言,玩之子也。
少有清操。
嘗為吳興太守,至姑孰,辭桓溫因問溫飲酒曰:飲三升便醉,卿飲如何?納曰:可二升。
于是邀溫一醉。
王坦之刁彛在坐,惟酒一鬥鹿肉一柈坐,客愕然。
納曰:明公之飲三升,納可二升,今有一鬥,以備杯酌餘瀝耳。
納至郡,不受俸祿。
久之,征拜左民尚書,臨發惟有被幞而已。
餘并還官。
遷吏部尚書,謝安詣納設茶果而已。
俄轉尚書令,貞固不渝,尋卒。
庚辰,日蝕。
帝昏,淫之應也。
慕容寳者,垂子也。
既平晉陽,乘勝讨魏、魏,徙河西以避之。
寳次參合,[參合陂也。
]是夜,魏師潛至,寳軍奔潰,寳與慕容農複舉兵走天門,踰青山,襲魏平城,陷之。
寳至雲中,魏來攻寳,大敗之。
經太元二十一年春,帝正月夏四月,慕容垂死,子寳嗣位。
六月,呂光僣王。
秋九月庚申,帝醉自崩。
傳曰:慕容寳伐魏,至雲中,聞父垂死,遺令謂寳曰:強冦伺隙,秘勿發喪至京,然後行服。
寳乃即位。
呂光既平西域,至髙昌,乃稱天王改元飛。
龍帝崩,年三十五,溺于酒色,多為長夜之飲。
長星見帝于華林園,以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豈有萬歲天子耶?連年水旱災變,帝無醒日,旁無正人,竟不能自改,所幸張貴人,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
貴人怒。
是夕,帝醉暴崩。
時會稽王道子亦昏惑,竟不推其罪。
書曰:帝醉自崩,言非天年,乃自殒爾。
夏四月秋七月,改築新廟成。
冬十一月,姚苌擊苻登于安定,傳曰:楊佺期為河南太守,城洛陽慕容永來冦,佺期擊走之,改作太廟,正室十四間,東西儲各一間,合十六間,棟髙八丈四尺,備法駕迎神主于行廟,設脯醢之奠。
姚苌退還安定,苻登圍之,四面大哭,哀聲動人。
苌惡之,乃命三軍亦哭應登。
登乃引退。
苌以登頻戰輙勝,以謂堅神有靈,亦于軍中立。
堅神主請之曰:新平之禍,非苌之罪也。
臣兄襄假路求西,暫見鄉裡,陛下使人要路拒擊之,不遂而沒,使臣行殺,非臣之罪也。
今苻登末族,尚欲複雠,臣為兄報怨,情理何負?陛下雖過世為神,豈假手于苻登而圗臣耶?陛下勿計。
臣過登升樓,遙謂苌曰:安有弑君而反立神象?苌不應,乃斬神象首以送登連戰而苌屢敗經。
太元十七年春,帝正月大赦,除逋租宿債。
夏四月,齊内史蔣喆反。
秋八月,新作東宮。
冬十月丁酉,太白晝見。
辛亥,都督王忱卒。
庚寅,封琅邪王道子為會稽王,封皇子。
徳文為琅邪王,大旱,傳曰:大赦,除逋租救弊之權也。
齊蔣喆殺樂安太守辟闾浚據青州反,平原太守辟闾渾讨平之。
太白晝見。
按星經雲:與日争明強,國必弱,小國必強。
女主昌王忱,字符達,父祎之,尚浔陽公主。
忱是其幼子也。
恃才放酒,效王澄之為人。
鎮州,威風肅然,深得物情。
末年嗜酒,連月不醒。
卒于官,谥曰穆。
會稽王道子琅邪孝王之後也。
累遷至丞相。
皇子徳文封琅邪重祖藩也。
道子徙封會稽杜僣亂也。
大旱不書月日者,自秋至冬不雨,其旱,可知矣。
經太元十八年春,帝正月癸卯,地震。
夏六月,始興三郡大水。
秋七月旱。
冬十月,姚苌死,子興立傳曰:癸夘地震乙,未又地震,是會稽王道子,與帝荒怠,政事信用,小人之應也。
始興南康、廬陵三郡大水,深五丈,漂害民甚也。
秋七月,旱者,境内諸郡不雨傷,稼也。
姚苌死于長安,召太尉姚旻、仆射尹緯、尚書狄伯支受遺輔政,謂其子興曰:有毀此人者,慎勿聽之。
汝當撫骨肉,以仁接大臣以禮待物以信遇民以恩。
乃死。
興嗣位,秘不發喪,乃以叔父緒鎮安定。
碩徳,鎮陰宻弟崇守長安,以尹緯為長史,狄伯支為司馬,興自稱大将軍,率衆伐苻登。
苻登大敗,興乃發喪行服僣,即位于槐裡經。
太元十九年春,帝正月夏六月壬子,追尊鄭妃為皇太後。
秋七月,荊、徐大水。
八月,尊太妃李氏為皇太後,慕容垂寇廪丘,姚興殺苻登,傳曰:鄭太後諱阿春,父恺為安豐太守,後少孤,元帝為琅邪王時,納為夫人,生簡文帝浔陽公主,至是下诏曰:會稽太妃,文母之徳,徽音有融,載誕聖明,光延于晉,先帝追尊聖後,朝議不行。
朕今依陽秋及二漢,故事,上太妃尊号簡文宣太後。
于是立廟于太廟西禮也。
荊州大水傷秋稼,遣使赈恤之。
太妃李氏者簡。
文為會稽王時,使蔔人筮之。
織坊中,得李氏形,長黒色宮人目為昆崘帝召侍寝生孝武帝及會稽王徳文,至是,會稽王道子啟曰:母以子貴皇太妃,啟嘉祚于聖明,嗣徽音于上列,宜詳案舊典,崇正名号。
八月辛巳,帝臨軒,遣太保劉躭尊為太皇後,祔神主于宣太後,宜也。
慕容垂曰:吾不以逆賊累子孫。
乃發歩騎七萬,攻永弟友于晉陽,垂别将慕容農入自壸關。
永杜大行轵關,垂進師天井關,至壸壁,永精騎五萬,阻河西以自固,垂陣于壸壁南,遣别将分為二翼,又設伏于深澗,大戰,垂引軍僞退,永追奔數裡,伏兵斷後,二翼夾擊之,永大敗奔,長子圍之,永奔北門,擒獲斬之。
既平晉陽,乘勝遣其子惡奴冦廪丘東平太守韋簡及垂将尹國戰死之。
姚苌死。
苻登聞之,喜曰:姚興小兒,吾将折杖以笞之。
于是盡衆而東,為興所敗,登奔平涼,興追而殺之。
經太元二十年春,帝正月,尚書令陸納卒。
三月庚辰朔,日有蝕之。
夏四月秋七月冬十一月,魏王拓跋珪伐慕容寳于黍谷,敗之。
傳曰陸納,字祖言,玩之子也。
少有清操。
嘗為吳興太守,至姑孰,辭桓溫因問溫飲酒曰:飲三升便醉,卿飲如何?納曰:可二升。
于是邀溫一醉。
王坦之刁彛在坐,惟酒一鬥鹿肉一柈坐,客愕然。
納曰:明公之飲三升,納可二升,今有一鬥,以備杯酌餘瀝耳。
納至郡,不受俸祿。
久之,征拜左民尚書,臨發惟有被幞而已。
餘并還官。
遷吏部尚書,謝安詣納設茶果而已。
俄轉尚書令,貞固不渝,尋卒。
庚辰,日蝕。
帝昏,淫之應也。
慕容寳者,垂子也。
既平晉陽,乘勝讨魏、魏,徙河西以避之。
寳次參合,[參合陂也。
]是夜,魏師潛至,寳軍奔潰,寳與慕容農複舉兵走天門,踰青山,襲魏平城,陷之。
寳至雲中,魏來攻寳,大敗之。
經太元二十一年春,帝正月夏四月,慕容垂死,子寳嗣位。
六月,呂光僣王。
秋九月庚申,帝醉自崩。
傳曰:慕容寳伐魏,至雲中,聞父垂死,遺令謂寳曰:強冦伺隙,秘勿發喪至京,然後行服。
寳乃即位。
呂光既平西域,至髙昌,乃稱天王改元飛。
龍帝崩,年三十五,溺于酒色,多為長夜之飲。
長星見帝于華林園,以酒祝之曰:長星勸汝一杯酒,自古豈有萬歲天子耶?連年水旱災變,帝無醒日,旁無正人,竟不能自改,所幸張貴人,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
貴人怒。
是夕,帝醉暴崩。
時會稽王道子亦昏惑,竟不推其罪。
書曰:帝醉自崩,言非天年,乃自殒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