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
皝自立為燕王,乃上表于成。
帝曰:歴觀前代昏明之主,若親黨後族,必有傾禍。
周之申伯,号稱賢舅,以身藩于外,不握朝權,降及秦昭,委信二舅,幾至亂國。
漢武重田蚡,蚡死後,切齒追恨。
成帝暗弱,外資王舅令王莾坐取帝位,設賢若穰侯,殿王不聞有二主,若其不才,則窦憲、梁冀成敗然矣。
陛下舅庾亮執政輕侮邉,将故蘇峻,祖約不勝其憤,臣與亮氷名位殊班,出處懸邈。
臣獨抗言者為陛下為氷計也。
昔徐福陳霍氏之戒,宣帝不從,緻令忠臣更為逆族。
昔王章、劉向上章,未嘗不斥,王氏、谷永、張禹依違,不對,取譏後世。
臣被法殊俗,位為上将。
臣若不言,誰當言者?又與庾氷書曰:若功就事舉,必享申伯之名;如或不立,将有梁窦之逆。
方今四海有懸倒之急,阙夏有僣逆之寇,吾雖寡薄,早蒙元帝列将之授,一時務農,三時用武,況乃王者之威,豈同年而語哉?氷見書甚懼,遂與何充等奏皝稱燕王,因其封。
裕上谏辭,乃下令曰:百姓無田者,與花圃耕之,貧無資者,賜牛一頭,依魏、晉舊法,中州未平,官不可減,待克平兇。
魏、徐更議之,封生深得蹇蹇王臣之體,賜錢三萬,立東庠于舊宮,行鄉射之禮。
皝自造大上章以代急,就章着典誡十五萹伐髙麗扶,餘皆克之。
其文武才如此。
]經。
鹹康四年春,帝正月二月,石虎敗叚遼。
夏四月,蜀李壽弑其主期,簒其位。
石虎為慕容皝所敗。
六月,王導為丞相。
秋七月冬十月,傳曰石季龍因慕容皝稱藩,請讨叚遼,數為邉患。
季龍至遼敗,未季龍怒,皝不會,軍乃伐皝,皝擊敗之,降叚遼以歸先書石虎敗叚。
遼後書虎為皝所敗者[阙]石,虎成文也。
春秋,列國相伐,據所赴告,而書之[阙]内相伐,無所譏貶。
李壽者,骧之子也。
矯诏廢李期為公期,缢死。
壽卽簒位,改元稱。
漢興元年,經書弑不書缢,貶壽簒逆也。
[按李雄之子皆為壽所殺]。
六月,改司徒之官為丞相,以太傅王導為之[。
按本志,丞相秦官自趙王倫以後,非人臣之稱職。
太宰、太傅、太保周三公名官各屢易,非正名也。
]經鹹康五年春,帝正月三月,廣州刺史鄧嶽伐蜀,執霍彪。
夏五月,征西庾亮擊巴郡,獲李閱黃植。
秋七月,丞相文獻公王導薨。
辛酉,何充録尚書事。
八月,複丞相為司徒。
辛酉,太尉郄鑒薨。
九月,石虎冦沔南、邾城江夏圍石城,略漢東民[阙]幽冀。
冬十二月,琅琊王嶽為司徒,傳曰鄧嶽,字伯山,王導命為從事,讨蘇峻及郭黙,皆有功。
遷交、廣二州刺史、[阙]都督甯州建甯人孟彥者,執李壽将霍彪以降歸鄧嶽,故書伐蜀,大中國也。
[按本志,分益州,置甯州,統八縣,]巴郡為石虎、李壽交侵,為患數矣。
亮代陶侃都督江、荊、豫、益、雍、涼六州,于是遣趙松擊巴陵、江陽,獲石虎将李閱黃,植春秋之法,得君曰:滅得臣曰:獲僖元年十月壬午,公子友率師敗莒師于郦獲。
莒挐傳雲:嘉其獲也。
今書亮獲虎将,亦嘉之義也。
王導,字茂弘,覽之孫也。
元帝為琅琊王,導奉帝渡江,謂從兄敦曰:宜有以康濟者。
呉人紀瞻顧榮,乃相率拜于道左。
導乃進,計以結人心,躬造賀,循顧榮,賓禮之。
及洛京傾覆,導收賢人,君子,荊揚晏安,朝野傾心矣。
歴事三朝,累遷至太傅。
薨,年六十四。
舉哀[阙],依漢博陸侯故事葬之,谥曰文獻。
薨而書谥[阙]。
元老中,興大功,非群臣所比,故書谥異常典也。
何充字次道。
王導、庾亮言于帝曰:何充噐局方槩,有萬夫之望。
由是拜命為副時望故書複丞相為司徒,[阙]導,薨故複舊郄。
鑒字道微,髙平人。
躬耕隴畆,以[阙]著名,與千餘家,避難于峄山。
元帝假鑒龍骧,将軍[阙]。
帝立王敦專政仗,鑒為外援。
及平蘇峻,诏進為司空,至太尉,上疏遜位舉蔡谟薨,年七十一。
喪事如溫峤,故事,書薨,禮也。
石虎遣其将夔安冦、沔南張貉冦邾 城皆陷之。
又冦江夏義[阙],我太守毛寳、樊俊、鄭進為王師諱也。
且傷寳俊進以志死也。
遷民于幽冀,譏時主,不能主也。
春秋之義,有諱有譏,有歸于懲惡,勸善元經亦然耳。
琅琊王嶽卽康帝之母弟也,為司徒,言歴試也。
琅琊元帝始興之國,故先經始事,文見此焉。
[謂建元元年,康帝為嗣張本]經。
鹹康六年春正月庚子,庾亮薨。
二月庚辰,有星孛于太微。
夏四月秋七月,聽政于東堂。
傳曰:庾亮,字符規,明穆皇後之兄也。
風格峻整。
明帝卽位,以亮為中書監。
成帝立進中書令。
太後臨朝政事,一決于亮,先朝遣诏不及。
陶侃。
祖約以此失人心。
及平蘇峻、王敦皆有功。
遷司空。
薨,年五十二,谥曰文康。
書薨,禮也。
[經不書,谥]星孛太微本志甘氏雲:孛彗所當之國,受其殃。
春秋有星孛于東方,不言宿者,不加宿也。
今加于太微者,天子之庭,五帝之座也。
[阙]日[阙],微為衡衡,主平言天庭,理法平也。
有妖孛于太微,天庭,各各應之。
故明年,杜皇後崩次年,帝崩之兆,聽政東堂,依中興故事也。
元帝朔,望坐東堂經。
鹹康七年春,帝正月甲午朔,日有蝕之,[無傳]。
三月,[阙]戍,杜皇後崩。
夏四月,葬恭皇後。
秋八月,東海王沖薨。
冬十二月,司空陸玩薨。
傳曰:杜後諱陵陽。
崩,年二十一。
無子,谥曰恭書,塟禮全于終也。
東海王沖,字道讓,元帝之子也。
帝以東海王越無子,乃以沖嗣薨,年三十一。
陸玩,字士瑤,呉人也。
初,王敦逼以軍期,溫峤上表申理之,得不坐,累遷至尚書令。
司空。
玩旣拜命,有人詣之,索杯酒寫梁柱間,祝曰:當今乏材,以爾為柱石,莫傾人梁棟耶?玩笑曰:感卿良箴。
旣而謂賓佐曰:我為三公,是天下無人。
談者,以謂知言玩誘納,後進謙若布衣缙紳莫不蔭其德宇。
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經。
鹹康八年春,帝正月己未,日有蝕之。
夏六月癸巳,帝崩于西堂,年二十二。
葬興平陵。
傳曰:正月日蝕。
六月,帝崩之應也。
帝少為庾氏舅族所制,及長,頗留心萬幾,雖無雄武之度,而有恭儉之德。
皝自立為燕王,乃上表于成。
帝曰:歴觀前代昏明之主,若親黨後族,必有傾禍。
周之申伯,号稱賢舅,以身藩于外,不握朝權,降及秦昭,委信二舅,幾至亂國。
漢武重田蚡,蚡死後,切齒追恨。
成帝暗弱,外資王舅令王莾坐取帝位,設賢若穰侯,殿王不聞有二主,若其不才,則窦憲、梁冀成敗然矣。
陛下舅庾亮執政輕侮邉,将故蘇峻,祖約不勝其憤,臣與亮氷名位殊班,出處懸邈。
臣獨抗言者為陛下為氷計也。
昔徐福陳霍氏之戒,宣帝不從,緻令忠臣更為逆族。
昔王章、劉向上章,未嘗不斥,王氏、谷永、張禹依違,不對,取譏後世。
臣被法殊俗,位為上将。
臣若不言,誰當言者?又與庾氷書曰:若功就事舉,必享申伯之名;如或不立,将有梁窦之逆。
方今四海有懸倒之急,阙夏有僣逆之寇,吾雖寡薄,早蒙元帝列将之授,一時務農,三時用武,況乃王者之威,豈同年而語哉?氷見書甚懼,遂與何充等奏皝稱燕王,因其封。
裕上谏辭,乃下令曰:百姓無田者,與花圃耕之,貧無資者,賜牛一頭,依魏、晉舊法,中州未平,官不可減,待克平兇。
魏、徐更議之,封生深得蹇蹇王臣之體,賜錢三萬,立東庠于舊宮,行鄉射之禮。
皝自造大上章以代急,就章着典誡十五萹伐髙麗扶,餘皆克之。
其文武才如此。
]經。
鹹康四年春,帝正月二月,石虎敗叚遼。
夏四月,蜀李壽弑其主期,簒其位。
石虎為慕容皝所敗。
六月,王導為丞相。
秋七月冬十月,傳曰石季龍因慕容皝稱藩,請讨叚遼,數為邉患。
季龍至遼敗,未季龍怒,皝不會,軍乃伐皝,皝擊敗之,降叚遼以歸先書石虎敗叚。
遼後書虎為皝所敗者[阙]石,虎成文也。
春秋,列國相伐,據所赴告,而書之[阙]内相伐,無所譏貶。
李壽者,骧之子也。
矯诏廢李期為公期,缢死。
壽卽簒位,改元稱。
漢興元年,經書弑不書缢,貶壽簒逆也。
[按李雄之子皆為壽所殺]。
六月,改司徒之官為丞相,以太傅王導為之[。
按本志,丞相秦官自趙王倫以後,非人臣之稱職。
太宰、太傅、太保周三公名官各屢易,非正名也。
]經鹹康五年春,帝正月三月,廣州刺史鄧嶽伐蜀,執霍彪。
夏五月,征西庾亮擊巴郡,獲李閱黃植。
秋七月,丞相文獻公王導薨。
辛酉,何充録尚書事。
八月,複丞相為司徒。
辛酉,太尉郄鑒薨。
九月,石虎冦沔南、邾城江夏圍石城,略漢東民[阙]幽冀。
冬十二月,琅琊王嶽為司徒,傳曰鄧嶽,字伯山,王導命為從事,讨蘇峻及郭黙,皆有功。
遷交、廣二州刺史、[阙]都督甯州建甯人孟彥者,執李壽将霍彪以降歸鄧嶽,故書伐蜀,大中國也。
[按本志,分益州,置甯州,統八縣,]巴郡為石虎、李壽交侵,為患數矣。
亮代陶侃都督江、荊、豫、益、雍、涼六州,于是遣趙松擊巴陵、江陽,獲石虎将李閱黃,植春秋之法,得君曰:滅得臣曰:獲僖元年十月壬午,公子友率師敗莒師于郦獲。
莒挐傳雲:嘉其獲也。
今書亮獲虎将,亦嘉之義也。
王導,字茂弘,覽之孫也。
元帝為琅琊王,導奉帝渡江,謂從兄敦曰:宜有以康濟者。
呉人紀瞻顧榮,乃相率拜于道左。
導乃進,計以結人心,躬造賀,循顧榮,賓禮之。
及洛京傾覆,導收賢人,君子,荊揚晏安,朝野傾心矣。
歴事三朝,累遷至太傅。
薨,年六十四。
舉哀[阙],依漢博陸侯故事葬之,谥曰文獻。
薨而書谥[阙]。
元老中,興大功,非群臣所比,故書谥異常典也。
何充字次道。
王導、庾亮言于帝曰:何充噐局方槩,有萬夫之望。
由是拜命為副時望故書複丞相為司徒,[阙]導,薨故複舊郄。
鑒字道微,髙平人。
躬耕隴畆,以[阙]著名,與千餘家,避難于峄山。
元帝假鑒龍骧,将軍[阙]。
帝立王敦專政仗,鑒為外援。
及平蘇峻,诏進為司空,至太尉,上疏遜位舉蔡谟薨,年七十一。
喪事如溫峤,故事,書薨,禮也。
石虎遣其将夔安冦、沔南張貉冦邾 城皆陷之。
又冦江夏義[阙],我太守毛寳、樊俊、鄭進為王師諱也。
且傷寳俊進以志死也。
遷民于幽冀,譏時主,不能主也。
春秋之義,有諱有譏,有歸于懲惡,勸善元經亦然耳。
琅琊王嶽卽康帝之母弟也,為司徒,言歴試也。
琅琊元帝始興之國,故先經始事,文見此焉。
[謂建元元年,康帝為嗣張本]經。
鹹康六年春正月庚子,庾亮薨。
二月庚辰,有星孛于太微。
夏四月秋七月,聽政于東堂。
傳曰:庾亮,字符規,明穆皇後之兄也。
風格峻整。
明帝卽位,以亮為中書監。
成帝立進中書令。
太後臨朝政事,一決于亮,先朝遣诏不及。
陶侃。
祖約以此失人心。
及平蘇峻、王敦皆有功。
遷司空。
薨,年五十二,谥曰文康。
書薨,禮也。
[經不書,谥]星孛太微本志甘氏雲:孛彗所當之國,受其殃。
春秋有星孛于東方,不言宿者,不加宿也。
今加于太微者,天子之庭,五帝之座也。
[阙]日[阙],微為衡衡,主平言天庭,理法平也。
有妖孛于太微,天庭,各各應之。
故明年,杜皇後崩次年,帝崩之兆,聽政東堂,依中興故事也。
元帝朔,望坐東堂經。
鹹康七年春,帝正月甲午朔,日有蝕之,[無傳]。
三月,[阙]戍,杜皇後崩。
夏四月,葬恭皇後。
秋八月,東海王沖薨。
冬十二月,司空陸玩薨。
傳曰:杜後諱陵陽。
崩,年二十一。
無子,谥曰恭書,塟禮全于終也。
東海王沖,字道讓,元帝之子也。
帝以東海王越無子,乃以沖嗣薨,年三十一。
陸玩,字士瑤,呉人也。
初,王敦逼以軍期,溫峤上表申理之,得不坐,累遷至尚書令。
司空。
玩旣拜命,有人詣之,索杯酒寫梁柱間,祝曰:當今乏材,以爾為柱石,莫傾人梁棟耶?玩笑曰:感卿良箴。
旣而謂賓佐曰:我為三公,是天下無人。
談者,以謂知言玩誘納,後進謙若布衣缙紳莫不蔭其德宇。
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經。
鹹康八年春,帝正月己未,日有蝕之。
夏六月癸巳,帝崩于西堂,年二十二。
葬興平陵。
傳曰:正月日蝕。
六月,帝崩之應也。
帝少為庾氏舅族所制,及長,頗留心萬幾,雖無雄武之度,而有恭儉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