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經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經:晉懷帝永嘉元年春帝正月帝卽位,改元永嘉,立王氏為皇太後,梁氏為皇後,南陽王模誅司馬颙,隰羨為司徒,王衍為司空[無傳]诏除三族刑。
二月東萊王彌賊起。
三月将軍周馥讨陳敏平之。
庚午立豫章王诠為皇太子,劉淵陷并州。
五月汲桑陷邺城,殺新蔡王騰,洛陽地陷,有二鵝出。
秋七月琅邪王睿鎮建邺。
冬十一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汲桑賊平,越矯诏囚清河王覃殺之。
傳曰:懷帝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
惠帝崩,帝以太弟入踐祚于光熈元年十二月卽位,明年改元永嘉,始書卽位,謹始也[元經取元年正月書卽位,皆端本正始之義]。
王氏,懷帝母也,諱媛姬,早卒,追尊為皇太後。
梁氏,本王妃也,至是立為皇後,正也。
南陽王模誅颙者何?曰颙自立逼惠帝遷長安,将謀簒奪,擅廢太子覃,與成都王颕相表裡。
及為東軍所敗,走南山,複守長安。
南陽王模遣其将梁臣車上扼殺之。
書曰誅,正其罪也。
削王書姓,絶其親也。
除三族,刑古之道也。
唐虞典刑,罰不及嗣。
末世慘酷,遂有夷族之說。
今除此刑,雖衰世未能治平,亦帝者之心,書為後法可也[帝因諸葛攻周穆下此诏]。
東萊人王彌者,魏玄莵太守颀之孫也,因劉栢根賊起于青徐卒亂天下,書曰賊起,言晉禍自此盛也。
陳敏,廬江人,自廣陵度支破石氷有功,為廣陵相。
惠帝西遷敏據江東,及周馥讨之會稽郡悉平。
故曰平之。
太子诠,新都王遐之子,覃之弟也。
初襲封豫章王,至是立為皇嗣,正也[诠後奔茍睎,沒于石勒]。
劉淵入并州,劉琨獨保晉陽,諸郡皆陷于淵,書并州陷,則諸郡可知。
汲桑者,馬牧帥也,寇魏郡陷邺城,遂殺新蔡王騰。
騰者髙宻王泰子也,迎惠帝歸洛陽,以功封新蔡,汲桑賊攻邺,騰不能守,而輕騎出走,為賊所害。
罪不能守也。
洛陽歩廣地陷,有二鵝出,蒼者沖天,白者不能飛,說者謂二鵝晉封為二之象也。
蒼沖天,應琅邪王興晉也;白者不能飛,應西晉卒不振矣。
七月琅邪王睿鎮建邺,特書于經,明晉祚猶長也。
諸王出鎮無足稱者,多不書故也。
九月戊申茍晞破汲桑,至十二月并州人斬桑于樂陵。
書平者,喜賊平也。
東海王越将謀簒逆,今年囚清河王覃于金墉城,明年害之,不書王,貶矯诏也。
經:永嘉二年春帝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無傳]。
二月石勒寇常山。
五月王彌犯洛陽,司徒王衍禦之。
冬十月劉淵僣号漢。
十一月尚書令髙光薨。
傳曰:石勒,上黨羯人也,初居武鄉山,草木有鐵騎象。
永安初,并州刺史司馬騰虜群胡賣于冀州,兩胡連一枷,勒在其中,與汲桑同起。
歸劉淵,後亦僣号稱趙。
寇常山,書始為亂也。
王彌自寇來山入許昌,開府庫取器仗,有衆數萬,進逼洛陽,京師大震,城門晝閉。
诏司徒帥百官距守,彌屯軍七裡澗,王師進擊,大破之。
彌奔劉淵。
書曰禦之,不能擒賊也。
劉淵,字符海,永興元年反于離石,至是僣稱漢。
下令曰:昔我髙祖,神武應期,文帝以文德升明,武帝拓土攘夷。
宣帝搜揚俊乂。
今天誘其衷,悔禍皇漢,使司馬氏疊相殘滅。
孤為群公所推,紹修祖業,不失舊物,追尊劉禅為孝懷皇帝。
書淵僣号,載記僞主,淵為首也[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起稱漢,後九年石勒稱趙,後十一年張重華稱涼,後一年冉闵稱魏,後一年慕容隽稱燕,後三十一年慕容垂稱後燕,後二年慕容沖稱燕,是歲乞伏國仁稱秦,呂光稱涼,後十二年慕容德稱南燕,秃發烏孤稱南涼,後二年李元盛稱西涼,後二年沮渠蒙遜又自稱涼,後四年谯宋稱成都王,後三年赫連勃勃稱大夏,後二年馮跋稱北燕。
其戰國者一百三十六歲,凡十六國,而元海為僣首]。
髙光者孰謂?魏太尉柔之子,惠帝西遷,朝臣奔散,惟光侍帝。
及帝還洛,以光為少傅轉尚書令,以疾薨卒,書官而薨,嘉忠臣也。
經:永嘉三年春帝正月甲午彭城王釋薨。
三月戊申髙宻王略薨。
丁巳越入京師,于帝側收中書令缪播害之。
四月丁卯太尉劉寔退老,積弩将軍叛奔于劉淵。
七月戊辰當陽地裂三所。
九月南陽王模破芒蕩鬥叟并平之。
傳曰:彭城王釋,穆王權之孫也,襲封彭城。
髙宻王略,文獻王泰之子,小心下士,有父風。
愍懷初立,選子弟有名稱者為賓友,略侍太子左右,累遷開府,襲封髙宻。
書薨,禮也。
東海王越害缪播何也?播字宣則,光祿悅之子,初越遣播詣長安,說河間王颙,令奉帝還洛。
颙将張方言于颙不可,播複說颙斬方以謝東諸侯。
及帝卽位,以播為中書令,掌诏命。
越惡播盡忠于國,慮為己患,因入朝以兵執播于帝側,帝謂曰:亂臣賊子無世無之,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哀哉。
起執播手,歔欷不能禁。
越害之,朝野憤惋,皆曰:善人國之紀也,而越殺之,其能終乎。
越不書王,貶專殺忠臣
二月東萊王彌賊起。
三月将軍周馥讨陳敏平之。
庚午立豫章王诠為皇太子,劉淵陷并州。
五月汲桑陷邺城,殺新蔡王騰,洛陽地陷,有二鵝出。
秋七月琅邪王睿鎮建邺。
冬十一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汲桑賊平,越矯诏囚清河王覃殺之。
傳曰:懷帝諱熾,字豐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
惠帝崩,帝以太弟入踐祚于光熈元年十二月卽位,明年改元永嘉,始書卽位,謹始也[元經取元年正月書卽位,皆端本正始之義]。
王氏,懷帝母也,諱媛姬,早卒,追尊為皇太後。
梁氏,本王妃也,至是立為皇後,正也。
南陽王模誅颙者何?曰颙自立逼惠帝遷長安,将謀簒奪,擅廢太子覃,與成都王颕相表裡。
及為東軍所敗,走南山,複守長安。
南陽王模遣其将梁臣車上扼殺之。
書曰誅,正其罪也。
削王書姓,絶其親也。
除三族,刑古之道也。
唐虞典刑,罰不及嗣。
末世慘酷,遂有夷族之說。
今除此刑,雖衰世未能治平,亦帝者之心,書為後法可也[帝因諸葛攻周穆下此诏]。
東萊人王彌者,魏玄莵太守颀之孫也,因劉栢根賊起于青徐卒亂天下,書曰賊起,言晉禍自此盛也。
陳敏,廬江人,自廣陵度支破石氷有功,為廣陵相。
惠帝西遷敏據江東,及周馥讨之會稽郡悉平。
故曰平之。
太子诠,新都王遐之子,覃之弟也。
初襲封豫章王,至是立為皇嗣,正也[诠後奔茍睎,沒于石勒]。
劉淵入并州,劉琨獨保晉陽,諸郡皆陷于淵,書并州陷,則諸郡可知。
汲桑者,馬牧帥也,寇魏郡陷邺城,遂殺新蔡王騰。
騰者髙宻王泰子也,迎惠帝歸洛陽,以功封新蔡,汲桑賊攻邺,騰不能守,而輕騎出走,為賊所害。
罪不能守也。
洛陽歩廣地陷,有二鵝出,蒼者沖天,白者不能飛,說者謂二鵝晉封為二之象也。
蒼沖天,應琅邪王興晉也;白者不能飛,應西晉卒不振矣。
七月琅邪王睿鎮建邺,特書于經,明晉祚猶長也。
諸王出鎮無足稱者,多不書故也。
九月戊申茍晞破汲桑,至十二月并州人斬桑于樂陵。
書平者,喜賊平也。
東海王越将謀簒逆,今年囚清河王覃于金墉城,明年害之,不書王,貶矯诏也。
經:永嘉二年春帝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無傳]。
二月石勒寇常山。
五月王彌犯洛陽,司徒王衍禦之。
冬十月劉淵僣号漢。
十一月尚書令髙光薨。
傳曰:石勒,上黨羯人也,初居武鄉山,草木有鐵騎象。
永安初,并州刺史司馬騰虜群胡賣于冀州,兩胡連一枷,勒在其中,與汲桑同起。
歸劉淵,後亦僣号稱趙。
寇常山,書始為亂也。
王彌自寇來山入許昌,開府庫取器仗,有衆數萬,進逼洛陽,京師大震,城門晝閉。
诏司徒帥百官距守,彌屯軍七裡澗,王師進擊,大破之。
彌奔劉淵。
書曰禦之,不能擒賊也。
劉淵,字符海,永興元年反于離石,至是僣稱漢。
下令曰:昔我髙祖,神武應期,文帝以文德升明,武帝拓土攘夷。
宣帝搜揚俊乂。
今天誘其衷,悔禍皇漢,使司馬氏疊相殘滅。
孤為群公所推,紹修祖業,不失舊物,追尊劉禅為孝懷皇帝。
書淵僣号,載記僞主,淵為首也[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起稱漢,後九年石勒稱趙,後十一年張重華稱涼,後一年冉闵稱魏,後一年慕容隽稱燕,後三十一年慕容垂稱後燕,後二年慕容沖稱燕,是歲乞伏國仁稱秦,呂光稱涼,後十二年慕容德稱南燕,秃發烏孤稱南涼,後二年李元盛稱西涼,後二年沮渠蒙遜又自稱涼,後四年谯宋稱成都王,後三年赫連勃勃稱大夏,後二年馮跋稱北燕。
其戰國者一百三十六歲,凡十六國,而元海為僣首]。
髙光者孰謂?魏太尉柔之子,惠帝西遷,朝臣奔散,惟光侍帝。
及帝還洛,以光為少傅轉尚書令,以疾薨卒,書官而薨,嘉忠臣也。
經:永嘉三年春帝正月甲午彭城王釋薨。
三月戊申髙宻王略薨。
丁巳越入京師,于帝側收中書令缪播害之。
四月丁卯太尉劉寔退老,積弩将軍叛奔于劉淵。
七月戊辰當陽地裂三所。
九月南陽王模破芒蕩鬥叟并平之。
傳曰:彭城王釋,穆王權之孫也,襲封彭城。
髙宻王略,文獻王泰之子,小心下士,有父風。
愍懷初立,選子弟有名稱者為賓友,略侍太子左右,累遷開府,襲封髙宻。
書薨,禮也。
東海王越害缪播何也?播字宣則,光祿悅之子,初越遣播詣長安,說河間王颙,令奉帝還洛。
颙将張方言于颙不可,播複說颙斬方以謝東諸侯。
及帝卽位,以播為中書令,掌诏命。
越惡播盡忠于國,慮為己患,因入朝以兵執播于帝側,帝謂曰:亂臣賊子無世無之,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哀哉。
起執播手,歔欷不能禁。
越害之,朝野憤惋,皆曰:善人國之紀也,而越殺之,其能終乎。
越不書王,貶專殺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