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纓日記(節錄)
關燈
小
中
大
六月(光緒十年)
法人以觀音橋之戰,索中國償費;廷旨不允。
聞前直隸提督一等男劉省三軍門加巡撫銜,督辦台灣防務;台灣鎮、道以下各官,均歸節制--閏五月二十日旨也。
本月十五日,法攻基隆炮台,省帥擊卻之;奉懿旨:賞内帑銀三千兩獎勵将士。
又聞旨:以内閣學士陳寶琛會辦南洋事務、通政使吳大澄會辦北洋事務、侍讀學士張佩綸會辦福建海疆事務。
七月初九日 電報:初三日法輪攻福建馬江,我兵船十一号被毀九号,炮台多毀。
初四日,毀我船廠;法輪亦被我擊損三艘,傷一巨酋。
會辦大臣張佩綸退鼓山,船政大臣何如璋避入省。
法輪退出長門,為穆将軍截擊,破其二艘。
是時閩浙總督為何小宋(璟)、福建巡撫為張友山(兆棟),同守省城;會辦張幼樵自任守前敵馬江,穆将軍守長門。
初三日,法人甫遞戰書,旋即開炮。
我船「揚武」先沈;須臾,九艘并碎。
惟「藝新」、「伏波」兩輪受傷稍輕,亦沈水底。
此非地利之不足守也,由先泥于不戰之說,縱法輪入口,炮台竟成虛設;兵船又未備敵,倉卒間遂緻大挫。
戰事委曲,侯官張茂才記載甚詳,證以人言亦合;而死事者姓名更不可沒也,節錄于後:『天下濱海諸省,獨福州海口奇險天生;當事者苟未雨綢缪,雖鐵脅亦難飛渡,何至令人直搗而入哉!越南之役,中外構釁,識者鹹知法必移禍中國;廣東籌備嚴密,而福州獨疏。
迨張幼樵卿使來閩,始稍整頓。
閏五月中,法兵船直抵馬江,督、撫、卿使共議添勇,而增募粵勇最多。
二十四、五、六等日,均有法輪進口。
有請照萬國公法「兵船入口不得逾兩艘、停泊不得逾兩禮拜,違者即行開仗」;穆将軍欲行是說,何制軍深恐開釁,不從。
因此穆将軍出守長門,張卿使亦出駐馬尾。
「揚武」管駕遊擊張成有口才,張卿使喜之;遂免閩安副将蔡根業而以成署之,仍令管駕「揚武」,統帶兵船。
一切水師聽其調度,陸續調回大小輪船十一号駐泊一處--則「揚武」、「濟安」、「飛雲」、「狀波」、「福星」、「振威」、「藝新」、「永保」、「琛航」、「福勝」、「建勝」是也。
六月十五日,法船在台灣購炭啟釁,攻奪基隆炮台;旋被劉省帥奪回。
法既先行擊我,我即可乘機攻之;彼時法船在馬江不過三、四艘,若以基隆之役責彼甘為戎首,開炮先擊,勢必得手。
乃坐失此機會,豈以基隆非中國之地耶?非福建所屬耶?二何嘗嚴谕水師「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必讓敵炮先開,我方還擊;以故各管駕不敢妄動。
我船所泊地方,皆由張成派定;福州各管駕嘗面請于張成,謂「我船與法船并在一起,倘法先開炮,恐緻全陷;須與蛋船疏密相間,首尾數裡,以便救應。
萬一前船有失,後船亦可接戰」。
而張成不之聽。
張卿使又受其先入之言,遂謂閩人膽怯,不如粵人;不從各管駕之請。
且将戰之船,宜早起椗,便于轉動;張成身為統帶,并此不知,抛錨如故。
七月初一日,法通知英、美兵船将戰;是晚,英領事飛信督署。
初三辰刻,又确接法人戰書,乃不通谕水陸各軍知悉。
午刻,法果舉炮;何船政聞炮先行,張卿使繼避于彭田。
「揚武」首被轟擊,張成令水手起椗不及,凫水而遁。
「福星」水缸、火藥等艙被炮轟毀,管駕陳英與三副王漣同時殒命。
「振威」管駕許壽山與大副梁祖勳立望台督戰,被彈轟飛,其死最慘。
「建勝」全船擊破,管駕林森林亦死。
「福勝」管駕葉琛左喉受彈,猶忍痛力呼「開炮」;複中炮仆。
管駕十一人,閩人五,死其四。
「伏波」、「藝新」幸免,逃至濂浦。
商船十九艘,盡被擊沈。
是時官眷紛行,民間遂無固志;城外南台十徙八、九,城内十去六、七,大局幾不可問。
初五日,法船二艘冒美旗進口,穆将軍察其僞,攻毀其一。
初七、初八兩日,法攻長門,晝夜不息;我軍又毀其一艘。
初九日,法六艘拚力突出長門,攻毀金牌而去。
海防僅長門一所幸完,其餘皆殘破不堪問矣』。
請纓客曰:閩口之挫
聞前直隸提督一等男劉省三軍門加巡撫銜,督辦台灣防務;台灣鎮、道以下各官,均歸節制--閏五月二十日旨也。
本月十五日,法攻基隆炮台,省帥擊卻之;奉懿旨:賞内帑銀三千兩獎勵将士。
又聞旨:以内閣學士陳寶琛會辦南洋事務、通政使吳大澄會辦北洋事務、侍讀學士張佩綸會辦福建海疆事務。
七月初九日 電報:初三日法輪攻福建馬江,我兵船十一号被毀九号,炮台多毀。
初四日,毀我船廠;法輪亦被我擊損三艘,傷一巨酋。
會辦大臣張佩綸退鼓山,船政大臣何如璋避入省。
法輪退出長門,為穆将軍截擊,破其二艘。
是時閩浙總督為何小宋(璟)、福建巡撫為張友山(兆棟),同守省城;會辦張幼樵自任守前敵馬江,穆将軍守長門。
初三日,法人甫遞戰書,旋即開炮。
我船「揚武」先沈;須臾,九艘并碎。
惟「藝新」、「伏波」兩輪受傷稍輕,亦沈水底。
此非地利之不足守也,由先泥于不戰之說,縱法輪入口,炮台竟成虛設;兵船又未備敵,倉卒間遂緻大挫。
戰事委曲,侯官張茂才記載甚詳,證以人言亦合;而死事者姓名更不可沒也,節錄于後:『天下濱海諸省,獨福州海口奇險天生;當事者苟未雨綢缪,雖鐵脅亦難飛渡,何至令人直搗而入哉!越南之役,中外構釁,識者鹹知法必移禍中國;廣東籌備嚴密,而福州獨疏。
迨張幼樵卿使來閩,始稍整頓。
閏五月中,法兵船直抵馬江,督、撫、卿使共議添勇,而增募粵勇最多。
二十四、五、六等日,均有法輪進口。
有請照萬國公法「兵船入口不得逾兩艘、停泊不得逾兩禮拜,違者即行開仗」;穆将軍欲行是說,何制軍深恐開釁,不從。
因此穆将軍出守長門,張卿使亦出駐馬尾。
「揚武」管駕遊擊張成有口才,張卿使喜之;遂免閩安副将蔡根業而以成署之,仍令管駕「揚武」,統帶兵船。
一切水師聽其調度,陸續調回大小輪船十一号駐泊一處--則「揚武」、「濟安」、「飛雲」、「狀波」、「福星」、「振威」、「藝新」、「永保」、「琛航」、「福勝」、「建勝」是也。
六月十五日,法船在台灣購炭啟釁,攻奪基隆炮台;旋被劉省帥奪回。
法既先行擊我,我即可乘機攻之;彼時法船在馬江不過三、四艘,若以基隆之役責彼甘為戎首,開炮先擊,勢必得手。
乃坐失此機會,豈以基隆非中國之地耶?非福建所屬耶?二何嘗嚴谕水師「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必讓敵炮先開,我方還擊;以故各管駕不敢妄動。
我船所泊地方,皆由張成派定;福州各管駕嘗面請于張成,謂「我船與法船并在一起,倘法先開炮,恐緻全陷;須與蛋船疏密相間,首尾數裡,以便救應。
萬一前船有失,後船亦可接戰」。
而張成不之聽。
張卿使又受其先入之言,遂謂閩人膽怯,不如粵人;不從各管駕之請。
且将戰之船,宜早起椗,便于轉動;張成身為統帶,并此不知,抛錨如故。
七月初一日,法通知英、美兵船将戰;是晚,英領事飛信督署。
初三辰刻,又确接法人戰書,乃不通谕水陸各軍知悉。
午刻,法果舉炮;何船政聞炮先行,張卿使繼避于彭田。
「揚武」首被轟擊,張成令水手起椗不及,凫水而遁。
「福星」水缸、火藥等艙被炮轟毀,管駕陳英與三副王漣同時殒命。
「振威」管駕許壽山與大副梁祖勳立望台督戰,被彈轟飛,其死最慘。
「建勝」全船擊破,管駕林森林亦死。
「福勝」管駕葉琛左喉受彈,猶忍痛力呼「開炮」;複中炮仆。
管駕十一人,閩人五,死其四。
「伏波」、「藝新」幸免,逃至濂浦。
商船十九艘,盡被擊沈。
是時官眷紛行,民間遂無固志;城外南台十徙八、九,城内十去六、七,大局幾不可問。
初五日,法船二艘冒美旗進口,穆将軍察其僞,攻毀其一。
初七、初八兩日,法攻長門,晝夜不息;我軍又毀其一艘。
初九日,法六艘拚力突出長門,攻毀金牌而去。
海防僅長門一所幸完,其餘皆殘破不堪問矣』。
請纓客曰:閩口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