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順治康熙兩朝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章金之俊限制滿洲法
金之俊,江南之吳江人也。
明時,官兵部右侍郎。
流賊李自成陷燕京,之俊不能死,被夾拶甚苦。
迨清兵入燕京,之俊又降,仍原官。
旋由尚書而為内院大臣,拜大學士。
康熙元年,始以予告緻仕。
越八年乃卒,谥文通。
蓋之俊之效力于滿清,凡十有八年。
開國方略,鹹出其手。
當因當革,條理井井。
故時人為之語曰:“從明從賊又從清,三朝元老大忠臣。
”蓋醜之也。
然聞其投降時,先遣人謂多爾衮曰:“我有十事,當與爾要。
爾能悉從,則我降,不則有死而已。
”多爾衮令召至,叩其故。
之俊曰:“茲事于滿洲則無損,于漢人則甚願。
爾如許之,将以不從者而餌其從,某度江南不難下矣。
”多爾衮複願聞其詳。
之俊乃提“十不從”之綱曰:“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釋道不從,娼從而優伶不從,仕官從而婚姻不從,國号從而官号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
”多爾衮皆允之,于是之俊降,旋得參機密。
又聞當時定制,凡旗人不得經營商業,王公不得私離京城,内奄出宮者斬。
若斯之類,皆之俊輩為之謀也。
後弘曆始悟其詐,大恨之。
欲盡改革,又以其皆祖制,不敢動。
乃廁其名于《貳臣傳》,以洩憤焉。
○第二章滿洲兵之淫虐 福臨禦極之次年,為順治乙酉歲,憤弘光據守金陵,令多铎等率師攻之。
清兵南下時,先抵揚州,明督師史可法戰死。
多铎縱兵淫虐,其狀有令人不忍言者。
茲就《十日記》中撮其要曰:驅數十人,如驅牛羊,稍不前,即加捶撻,或即殺之。
刀環響處,怆呼吼起,齊聲乞命者,或數十人,或數百人。
遇一卒至,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
至紛紛子女,百口交啼,哀鳴動地,更無論矣。
此以著其虐殺之狀也。
滿卒拘數婦女,必令盡解舊衣,易以新鮮。
諸婦女因威逼不已,遂至裸體,不能掩蓋,羞澀欲死。
換衣華,乃擁諸婦女飲酒食肉,無所不為,不顧廉恥。
反語人曰:“我輩征高麗,擄婦女數萬人,無一人失節者。
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
”以著其奸淫之狀也。
南人何辜,遭此淫虐,蓋亦慘矣。
○第三章錢謙益之痛斥滿洲 多铎之下江南也,明遺民顧亭林先生等早逸去。
惟禮部尚書錢謙益,出城迎多铎,奉表降。
未幾,至燕京,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
繼以疾乞假,馳驿回裡。
福臨疑有異,令巡撫、巡按視其疾以告。
逾年,鳳陽巡撫陳之龍,獲黃毓祺于通州之法寶寺,搜出印信與詩詞,謂欲反清複明也。
并以謙益曾留宿毓祺,且許助盜招兵等詞入奏。
當命總督馬國柱逮訊,謙益力辨其誣。
且自言年已七十,動履藉人挾持,必不敢萌他念,哀籲問官,乞開脫。
适首告謙益之盛名儒,匿不赴質。
毓祺病死于獄,乃以謙益與毓祺素不相識定讠獻。
馬國柱具疏解之,遂得釋歸。
謙益既歸,乃镌前著之《初學集》、《有學集》行世。
集中諸詩文,痛斥滿清之詞,觸目皆是。
綜厥大旨,以剃發及滿洲語為最夥。
如《題菊齡圖》雲:“顧影不須嗟短鬓,黃花猶識晉衣冠。
”《題丁老畫像》雲:“發短心長笑鏡絲,摩挲皤腹帽檐垂。
不知人世衣冠異,隻道科頭岸接籬。
”《西湖雜感》雲:“青衣苦效侏亻離語,紅粉欣看回鹘人。
”《飲酒雜詩》雲:“夢得朱囑書,旁行寫複複。
不辨科鬥文,神官為我讀。
”舉此一二,可既其餘矣。
雖然,謙益以痛斥滿清之詞刊入集中,蓋欲借此以掩其失節之羞也。
既知失節之可羞,當初何不自高其節,乃至首先降清耶?進退無據,君子病之。
厥後弘曆既毀其版,禁其書,且竄其名于《貳臣傳》雲。
○第四章多爾衮之盜嫂 洪承疇之降于清也,以福臨母博爾濟吉特氏勸誘之功居多。
故皇太極立為後,并愛其子福臨。
逾所,皇太極死,福臨立,一切政事,悉委其叔多爾衮任之。
迨多爾衮入關,擊走李自成,乘勢進燕京,踞明宮殿,又遣人迎福臨至,得為中原主。
于是多爾衮之功,與博爾濟吉特氏相埒。
雖号稱攝政王,推帝位于其侄,而内外上下,鹹知有多爾衮,而不知有福臨也。
多爾衮由是志益驕,出入宮禁,時與嫂侄居處,如家人父子然。
福臨本藐小無知,而博爾濟吉特氏且年盛,獨居寡歡,以為彼功多,且讓帝位而不居,非以身報之,曷足以極其功?以是遂通焉。
一時朝野為之語曰:“唐烏龜,宋鼻涕,清邋遢。
”又曰:“清朝沒有幹淨人。
”蓋言牆茨之不可掃也。
未幾,多爾衮又謀殺皇太極長子豪格,而奪其妻為妃。
尋以宣淫緻疾,乃獵于塞外而死,年僅三十有九耳。
逾年,福臨親政,年已十四,稍知人事,聞而恥之。
乃托以謀叛,追削其封。
越三傳至弘曆,思掩其迹,仍複之。
○第五章太後下嫁攝政王 方皇太極之甫殁也,有欲援立多爾衮,為以弟承兄之舉者。
多爾衮心為之動。
及将臨朝,服冠袍,對鏡自視,以為不稱,因奉福臨登位,且首先下拜。
其時外廷諸人見其誠意推戴,遂相與高呼,而福臨之位于是定。
未幾,多爾衮入關,仍不以帝位自居,遣使迎福臨至。
舉朝鹹為福臨
明時,官兵部右侍郎。
流賊李自成陷燕京,之俊不能死,被夾拶甚苦。
迨清兵入燕京,之俊又降,仍原官。
旋由尚書而為内院大臣,拜大學士。
康熙元年,始以予告緻仕。
越八年乃卒,谥文通。
蓋之俊之效力于滿清,凡十有八年。
開國方略,鹹出其手。
當因當革,條理井井。
故時人為之語曰:“從明從賊又從清,三朝元老大忠臣。
”蓋醜之也。
然聞其投降時,先遣人謂多爾衮曰:“我有十事,當與爾要。
爾能悉從,則我降,不則有死而已。
”多爾衮令召至,叩其故。
之俊曰:“茲事于滿洲則無損,于漢人則甚願。
爾如許之,将以不從者而餌其從,某度江南不難下矣。
”多爾衮複願聞其詳。
之俊乃提“十不從”之綱曰:“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釋道不從,娼從而優伶不從,仕官從而婚姻不從,國号從而官号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
”多爾衮皆允之,于是之俊降,旋得參機密。
又聞當時定制,凡旗人不得經營商業,王公不得私離京城,内奄出宮者斬。
若斯之類,皆之俊輩為之謀也。
後弘曆始悟其詐,大恨之。
欲盡改革,又以其皆祖制,不敢動。
乃廁其名于《貳臣傳》,以洩憤焉。
○第二章滿洲兵之淫虐 福臨禦極之次年,為順治乙酉歲,憤弘光據守金陵,令多铎等率師攻之。
清兵南下時,先抵揚州,明督師史可法戰死。
多铎縱兵淫虐,其狀有令人不忍言者。
茲就《十日記》中撮其要曰:驅數十人,如驅牛羊,稍不前,即加捶撻,或即殺之。
刀環響處,怆呼吼起,齊聲乞命者,或數十人,或數百人。
遇一卒至,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
至紛紛子女,百口交啼,哀鳴動地,更無論矣。
此以著其虐殺之狀也。
滿卒拘數婦女,必令盡解舊衣,易以新鮮。
諸婦女因威逼不已,遂至裸體,不能掩蓋,羞澀欲死。
換衣華,乃擁諸婦女飲酒食肉,無所不為,不顧廉恥。
反語人曰:“我輩征高麗,擄婦女數萬人,無一人失節者。
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
”以著其奸淫之狀也。
南人何辜,遭此淫虐,蓋亦慘矣。
○第三章錢謙益之痛斥滿洲 多铎之下江南也,明遺民顧亭林先生等早逸去。
惟禮部尚書錢謙益,出城迎多铎,奉表降。
未幾,至燕京,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
繼以疾乞假,馳驿回裡。
福臨疑有異,令巡撫、巡按視其疾以告。
逾年,鳳陽巡撫陳之龍,獲黃毓祺于通州之法寶寺,搜出印信與詩詞,謂欲反清複明也。
并以謙益曾留宿毓祺,且許助盜招兵等詞入奏。
當命總督馬國柱逮訊,謙益力辨其誣。
且自言年已七十,動履藉人挾持,必不敢萌他念,哀籲問官,乞開脫。
适首告謙益之盛名儒,匿不赴質。
毓祺病死于獄,乃以謙益與毓祺素不相識定讠獻。
馬國柱具疏解之,遂得釋歸。
謙益既歸,乃镌前著之《初學集》、《有學集》行世。
集中諸詩文,痛斥滿清之詞,觸目皆是。
綜厥大旨,以剃發及滿洲語為最夥。
如《題菊齡圖》雲:“顧影不須嗟短鬓,黃花猶識晉衣冠。
”《題丁老畫像》雲:“發短心長笑鏡絲,摩挲皤腹帽檐垂。
不知人世衣冠異,隻道科頭岸接籬。
”《西湖雜感》雲:“青衣苦效侏亻離語,紅粉欣看回鹘人。
”《飲酒雜詩》雲:“夢得朱囑書,旁行寫複複。
不辨科鬥文,神官為我讀。
”舉此一二,可既其餘矣。
雖然,謙益以痛斥滿清之詞刊入集中,蓋欲借此以掩其失節之羞也。
既知失節之可羞,當初何不自高其節,乃至首先降清耶?進退無據,君子病之。
厥後弘曆既毀其版,禁其書,且竄其名于《貳臣傳》雲。
○第四章多爾衮之盜嫂 洪承疇之降于清也,以福臨母博爾濟吉特氏勸誘之功居多。
故皇太極立為後,并愛其子福臨。
逾所,皇太極死,福臨立,一切政事,悉委其叔多爾衮任之。
迨多爾衮入關,擊走李自成,乘勢進燕京,踞明宮殿,又遣人迎福臨至,得為中原主。
于是多爾衮之功,與博爾濟吉特氏相埒。
雖号稱攝政王,推帝位于其侄,而内外上下,鹹知有多爾衮,而不知有福臨也。
多爾衮由是志益驕,出入宮禁,時與嫂侄居處,如家人父子然。
福臨本藐小無知,而博爾濟吉特氏且年盛,獨居寡歡,以為彼功多,且讓帝位而不居,非以身報之,曷足以極其功?以是遂通焉。
一時朝野為之語曰:“唐烏龜,宋鼻涕,清邋遢。
”又曰:“清朝沒有幹淨人。
”蓋言牆茨之不可掃也。
未幾,多爾衮又謀殺皇太極長子豪格,而奪其妻為妃。
尋以宣淫緻疾,乃獵于塞外而死,年僅三十有九耳。
逾年,福臨親政,年已十四,稍知人事,聞而恥之。
乃托以謀叛,追削其封。
越三傳至弘曆,思掩其迹,仍複之。
○第五章太後下嫁攝政王 方皇太極之甫殁也,有欲援立多爾衮,為以弟承兄之舉者。
多爾衮心為之動。
及将臨朝,服冠袍,對鏡自視,以為不稱,因奉福臨登位,且首先下拜。
其時外廷諸人見其誠意推戴,遂相與高呼,而福臨之位于是定。
未幾,多爾衮入關,仍不以帝位自居,遣使迎福臨至。
舉朝鹹為福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