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七

關燈
行出示曉谕。

    俾各安居複業。

    仍速勘明災分戶口。

    分别加赈。

    及酌借耔種口糧等事。

    實力撫恤。

    其固關以外平定州所屬地方。

    已早經有旨。

    令蔣兆奎确查妥辦。

    一體按例加兩倍給予賞恤。

    該撫惟當遵照前旨。

    實心經理。

    俾小民均沾實惠。

    以副朕轸念災區、優加恩恤至意。

     ○吏部奏、江蘇巡撫奇豐額、于巴甯阿交結商人。

    并不據實參奏。

    請旨革職。

    得旨、此案書麟已革職來京。

    候部定罪。

    奇豐額厥罪維均。

    但書麟在總督任内有年。

    于地方要務。

    并未整饬一事。

    且伊兼管鹽務。

    其咎較重。

    奇豐額系巡撫。

    專管地方事件。

    尚可從寬。

    姑念一時乏人。

    奇豐額、着加恩改為革職從寬留任。

    令其帶罪圖功。

    俟八年無過。

    方準開複。

     ○刑部議覆、陝甘總督勒保奏稱、糾衆誦經回犯馬恒、馬源等十名。

    請發往黑龍江。

    給索倫等為奴。

    得旨、此等人犯發往。

    索倫等自不入教。

    該處回民甚多。

    難保無煽惑情事。

    着交明亮等嚴行管束。

    倘有引誘回衆入教之事。

    即行審明正法。

    以示懲儆。

     ○壬子。

    谕、本日刑部等衙門。

    将乳母徐許氏壓扪幼孩身死一案。

    問拟絞候。

    固屬照例辦理。

    已照簽發下矣。

    但似此乳經壓死幼孩之案。

    如訊系所乳幼孩之外。

    别有子嗣。

    而壓扪緻死。

    又實出于無心。

    自應照舊問拟。

    臨時尚可免勾。

    若其家祇此幼孩一線。

    别無他子。

    此等蠢愚乳母。

    不知小心撫養。

    竟至扪壓身死。

    甚且挾嫌懷怨。

    有心緻斃。

    以緻其家因此絕嗣。

    不可不分别核辦。

    嗣後凡遇此等案件。

    若乳母壓死之幼孩。

    訊系獨子。

    以緻其家絕嗣。

    即使出于無心。

    亦應入于秋審情實辦理。

    以昭平允。

     ○谕軍機大臣等、據内務府衙門覆奏、遵化州應交五十八年分租銀錢文。

    及五十六七兩年所欠租錢三百餘串。

    屢催未解。

    該州惟以原佃潛逃。

    租額過重。

    招佃無人申覆等語。

    此項租銀。

    俱系供支陵寝。

    及修理行宮牆垣橋座之用。

    自應依限完解。

    不得遲延挂欠。

    乃遵化州應交租銀。

    及園租京錢。

    經該衙門屢次嚴催。

    仍拖欠未交。

    并以租額過重。

    招佃無人。

    藉詞搪塞。

    實屬玩忽。

    梁肯堂此時雖在查辦災務。

    但此項租息銀兩。

    亦關緊要。

    豈可即置不問。

    一任該州延宕。

    着該督即嚴饬該州、将應交租銀欠項。

    照例如數作速賠補。

    克期完解。

    以充公用。

    若再支吾延宕。

    必将該州及該督、一并治罪。

    所有此項園地。

    并着委員确勘。

    是否實在荒蕪。

    及租額過重。

    應行酌減之處。

    據實具奏。

    毋得稍有含混。

    緻幹咎戾。

    再此次梁肯堂辦理災赈。

    已據奏請撥帑四十萬兩備用。

    該省被水州縣。

    業經降旨。

    将本年應納秋糧。

    概行豁免。

    此外未經被水州縣。

    自仍可一律有收。

    小民鄉裡。

    本有相通之義。

    彼此原可通融赒濟。

    其被水災黎。

    更當不至失所。

    現在各該州縣災分戶口。

    諒已查勘明确。

    得有眉目。

    着該督約略計算。

    實在需用若幹。

    請領帑項是否足用。

    即行據實先行具奏。

    并着将該省本年收成。

    除被水各州縣外。

    均勻牽算。

    實在約有幾分之處。

    一并查明覆奏。

    以慰廑注。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伍拉納等奏、拏獲義烏縣匪案在逃要犯王元、審明後即恭請王命。

    将該犯淩遲枭示一摺。

    已批交該部知道矣。

    至摺内稱、搜獲王元所帶字條。

    系編造不法邪言。

    有出兵成功等語。

    前此伍拉納鈔進逆詞。

    所稱招主發兵之語。

    尚系假借樓德新名字。

    不過希圖惑衆騙錢。

    混行編造。

    至現在搜出字條。

    竟有主公天下。

    出兵成功等字樣。

    非謀叛而何。

    乃吉慶前次起出逆詞後。

    既未據實呈奏。

    嗣據伍拉納到浙會審。

    又祇将樓德新所編逆詞進呈。

    而于現在搜獲字條。

    并未切實究出。

    豈有該犯王元于事發逃竄後。

    尚藏匿身畔。

    而首犯樓德新等到案時。

    轉無此等字條、随身攜帶之理。

    乃伍拉納等并不切實究明。

    立時搜獲。

    即将各該犯等先後正法。

    以緻此時搜出逆詞。

    其主謀起意之人。

    及逆詞内所稱各情節。

    無可根究。

    可見前此辦理草率。

    多有不實不盡。

    伍拉納等、俱着傳旨嚴行申饬。

    仍着将會審時。

    何以并不詳悉究出緣由。

    明白回奏。

    至建甯縣知縣吳尊盤、于該犯王元潛匿境内。

    即帶同差役。

    親往拏獲。

    尚屬認真。

    并着該督等咨部議叙。

    以示鼓勵。

    尋吉慶奏、前此起出逆詞。

    未即呈覽。

    與督臣伍拉納會審時。

    據吳阿成供、系樓德新、何世來、王元、三人編造。

    又未将王元身藏不法字樣。

    立時搜出。

    遽将該犯正犯。

    實屬糊塗。

    得旨、此後一切留心。

     ○癸醜。

    谕、今歲雨水較多。

    道路泥濘。

    且朕八旬有四。

    非疇昔馳馬射獵時可比。

    現已停止本年進哨矣。

    蒙古王公台吉等、着照去年。

    于八月二十日。

    送朕啟銮。

    即令各回遊牧。

    且不久即值年班。

    伊等俱可至京。

    但上圍蒙古等。

    雖未起程前來。

    究已豫備。

    着加恩照前年例。

    減半實赉。

    明歲六十年。

    亦不進哨。

    仍在熱河舉行慶典。

    禮畢進京。

    俟丙辰歸政。

    稱太上皇帝時。

    朕仍進哨。

    不必乘馬射獵。

    惟安坐看城。

    以觀嗣皇帝率領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台吉、及外藩人等行圍。

    實千古罕觏之盛事。

    惟爾臣仆。

    恭遇嘉祥。

    亦必共相歡忭也。

     ○又谕曰、伍拉納奏、汀州鎮總兵格繃額、染患風痰。

    請令回旗調理等語。

    格繃額、着準其回旗調理。

    所有福建汀州鎮總兵員缺。

    着特靈額補授。

     ○谕軍機大臣等、本年直隸山東河南等省。

    因雨水稍多。

    河流漲發。

    漫水所注。

    多有淹損地畝、坍塌民居之處。

    而直隸之河間、天津、正定、順德、廣平、大名、山東之臨清、東昌、德州、河南之衛輝、彰德、懷慶等屬。

    春間因被旱歉收。

    今又被水淹浸。

    受災較重。

    節經降旨。

    優加撫恤。

    并将被水各州縣。

    本年應徵秋糧。

    一體加恩豁免。

    小民口食有資。

    自可安居複業。

    第念甫經被水之區。

    雖現已得沾恩恤。

    但節年尚有因災未完緩徵帶徵等項。

    于來歲收成後。

    尚須按限輸納。

    小民或不免以官欠未償。

    心存顧慮。

    仍未得遂其含哺之樂。

    竟應将各該處節年緩徵帶徵銀米。

    概予寬免。

    俾災黎得免追呼。

    将來水退後。

    補種所獲糧石。

    可以自耕自食。

    生計益為寬裕。

    着傳谕梁肯堂、穆和蔺、福甯、将各該省被水較重處所。

    所有節年因災緩徵帶徵未完銀米數目。

    各行詳晰迅速查明。

    開列清單具奏。

    候朕降旨加恩。

    該督等務須詳查确勘。

    據實辦理。

    毋得隐飾含混。

     ○又谕曰、慶成奏、堵築漫口。

    現在加緊趕辦。

    月内即可鑲做堅實。

    拟于八月初五日以内合龍等語。

    已于摺内批示。

    至所稱、前抵工次時。

    兩壩新工。

    共有一十餘丈。

    初經披閱。

    竟似該處漫口。

    祇有十餘丈。

    及閱所奏。

    又稱半月以來。

    督催儹辦。

    西壩已築成三十餘丈。

    東壩築成六十餘丈。

    是兩處合算。

    竟有百丈。

    而從前塌定漫口。

    共有若幹丈。

    現在所堵漫口。

    實已築成若幹丈尚有若幹丈未經堵築。

    摺内均未明晰聲叙。

    所奏殊屬牽混。

    圖内亦未貼說聲明。

    着傳谕慶成、将南頭工段。

    從前原塌漫口。

    共若幹丈。

    已陸續堵築若幹丈。

    現在漫口。

    尚有若幹丈未經鑲做之處。

    詳悉據實具奏。

    毋再含混。

    至該工口門日漸收窄。

    溜勢自必益加湍急。

    尤當慎重辦理。

    夯硪堅實。

    不可過于欲速。

    緻有草率浮松之患。

    又閱圖内新挑引河形勢。

    自當得力。

    即日合龍下埽。

    大溜緊逼之時。

    務須将河頭挑開。

    俾得建瓴下注。

    吸動大溜。

    漫口方可易于堵合。

    慶成等尤當慎妥為之。

    以期一舉成功。

    永臻鞏固。

    方為妥善。

     ○又谕、本日吉慶奏、浙江省錢糧完欠一摺。

    内稱、乾隆五十七年分地丁漕白等銀。

    尚有民欠未完銀二十二萬七千三百三十餘兩。

    五十八年分地丁屯饷驿站漕白等項。

    民欠未完銀二十七萬一千五百二十餘兩。

    又未完額徵南米四萬八千二百六十二石零。

    現在嚴催完報等語。

    江浙兩省。

    連歲以來。

    雨旸時若。

    均獲有收。

    非他省之偶有災歉者可比。

    此等錢糧。

    俱系正賦。

    在小民具有天良。

    得遇連年豐稔。

    自無不踴躍輸将。

    按期交納。

    乃浙省節年未完銀米。

    尚有四五十萬之多。

    即江蘇省前據奇豐額奏到。

    本年應徵新賦。

    雖已全完。

    而帶徵停緩等項。

    尚有應俟屆限催完者。

    看來此等未完銀米。

    其實欠在民者。

    不過什之二三。

    自系經徵官吏。

    任意侵蝕。

    居其七八。

    迨至奏銷期限。

    辄又捏稱民欠。

    藉詞延緩。

    似此年複一年。

    伊于何底。

    着傳谕該撫等、所有額徵地丁等項。

    并該年應徵帶緩等項銀糧。

    務須實力稽查。

    依限完繳。

    毋任官侵吏蝕。

    任意拖欠。

    以緻正賦延宕。

    倘有前項情弊。

    一經發覺。

    必将經徵各員及該撫等。

    一并從重治罪。

    決不稍為寬貸也。

     ○是月。

    調任戶部右侍郎倉場侍郎景安奏、北倉截卸漕糧。

    計十四萬餘石。

    每石給抗錢八九文不等。

    每日貧民一人。

    可得錢二百餘文。

    甚有裨益。

    得旨嘉獎。

     ○浙江巡撫覺羅吉慶、暫署兩淮鹽政全德奏、履勘仁和、錢塘、二縣城垣。

    應行修整。

    實需銀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兩。

    俟至冬月興工。

    認真督辦。

    下部知之。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