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六

關燈
協領嚴切研鞫。

    務得實情。

    定拟具奏。

    勿任狡飾。

    至此事總由諾穆三等在參局年久。

    盤踞把持。

    而曆任将軍因輕聽該協領等官參不足之言。

    又見借項日多。

    不緻奏出。

    遂緻為所挾制。

    大概不出乎此。

    從前該将軍等因借款無着。

    辄攬向攬頭所得餘參時。

    買補扣抵。

    以緻庫項虧那。

    已有應得之咎。

    而恒秀竟于無幹之民。

    勒令攢湊攤派。

    以緻衆怨沸騰。

    紛紛控訴。

    厥罪尤重。

    并着福康安于定案時。

    分别核辦。

    毋稍回護。

    再諾穆三等所供、三十二年以前。

    曾有散給鋪戶民戶之例。

    此次系援照辦理一節。

    前因恒秀供稱。

    已令戶部查明。

    三十二年吉林參票散給鋪戶民戶之處。

    并未據奏資有案。

    業經降旨令福康安等向恒秀覆訊。

    該處參票。

    如果從前曾經散給辦理。

    即或未經報部。

    吉林必有檔案可稽。

    是何将軍任内之事。

    福康安等當調齊卷案。

    逐一查對。

    如該處并散給鋪戶民戶舊案。

    顯屬恒秀及諾穆三等虛詞狡飾。

    此事最宜明白。

    亦着訊取确供。

    一并覆奏。

    總之此事。

    福康安等務當遵照節次谕旨。

    秉公辦理。

    據實奏聞。

    并乘此次清查。

    将善後事宜。

    通盤籌畫。

    妥定章程。

    俾得永遠遵守。

    杜絕弊端。

    以副委任。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即速回奏。

     ○又谕曰、孫士毅等奏、據峨眉縣知縣王贊武禀報。

    于上年十月内奉委管解台饷出口。

    差竣旋回。

    所帶印信及行李等物。

    令丁役管解。

    随後行走。

    至阿足山地方。

    忽遇賊番。

    割取皮箱。

    将印信及盤費衣服。

    一并失去。

    現在嚴拏未獲等語。

    巴塘裡塘一帶。

    向系夾壩出沒處所。

    最為行李之害。

    前年軍興之際。

    曾經降旨。

    令觀成嚴饬該管地方汛弁。

    實力查拏。

    從重懲治。

    俾賊番斂迹。

    事定未久。

    今阿足山地方。

    何複有賊番等、将出口官員所帶印信行李等物。

    一并劫去。

    實屬肆橫無忌。

    可見該處夾壩。

    尚未查拏淨盡。

    着傳谕孫士毅等、即派委鎮道。

    督率附近汛弁兵丁。

    實力緝拏。

    務将此案賊番。

    按名戈獲。

    其已經拏獲。

    即在該處正法示儆。

    仍将未獲逸犯。

    上緊查拏務獲。

    毋任一名漏網。

     ○是日起。

    上以祭社稷壇。

    齋戒三日。

     ○丙寅。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吏部将調簡盧氏縣知縣閻睿蕖帶領引見。

    已準其調用矣。

    但知縣有民社之責。

    即缺分較簡。

    亦須才具明白。

    方足以資經理。

    今看該員才具平庸。

    着傳谕穆和蔺、于該員到任後。

    仍應留心察看。

    如辦理地方事務。

    未能勝任。

    即應據實奏明。

    改補教職。

    不必以業經調簡。

    稍事姑容。

    緻滋贻誤。

     ○丁卯。

    祭先師孔子。

    遣成親王永瑆行禮。

     ○谕軍機大臣曰、福甯奏、查閱營伍。

    途次經由蒲台、濱州、惠民等處。

    農民尚在望澤等語。

    山東武定所屬。

    目下既盼甘膏。

    直隸大名、河間、天津一帶。

    均與武定毗連。

    自必同殷望澤。

    雖前據梁肯堂奏、河間、大名二府屬。

    于正月初一日得雪一二寸不等。

    天津府屬。

    亦據徵瑞奏于正月二十一日得雪三寸。

    但究恐未能透沾。

    目下東作方興。

    正需雪澤接濟。

    何以未據梁肯堂奏及。

    着傳谕該督。

    即将毗連山東之各州縣。

    現在有無望澤情形。

    并近日曾否續獲雨澤之處。

    查明據實覆奏。

    勿任諱飾。

    至山東蒲台等處。

    此時是否得有雨澤。

    及此外有無望雨之處。

    又河南地方。

    與直隸山東接壤。

    而河北一帶。

    尤與大名相近。

    現在有無望澤情形。

    并着福甯、穆和蔺、一并據實查奏。

    以尉廑注。

    戊辰。

    祭大社。

    大稷。

    上親詣行禮。

     ○幸圓明園。

     ○谕、各部院漢郎中等論俸截取者。

    向例本系二年。

    嗣因太速。

    降旨改定四年。

    原所以慎甄别而杜躁進。

    現在京察及外省記名知府人員。

    已陸續用竣。

    所有各部院應用知府之漢郎中。

    及禦史等。

    着暫照向例。

    令該堂官等、将曆俸已滿二年。

    核其才具堪勝外任者。

    分别繁簡。

    送部截取。

    帶領引見。

    候朕酌量簡用。

     ○又谕、本日因西安府知府調補所遺員缺。

    軍機處記名之員。

    已陸續用竣。

    無人補放。

    命查各省屬員賢否清單。

    各督撫所奏。

    俱至知府而止。

    惟秦承恩奏到單内。

    将直隸州知州列入。

    檢閱單内。

    有商州知州鄧夢琴。

    在任有年。

    且系該撫本年卓薦之員。

    遂将該員簡放。

    但該撫單内列入直隸州知州。

    究與定例未協。

    嗣後年底具奏屬員賢否清單。

    仍着各督撫按照定例。

    将知府以上各員。

    切實出考。

    密行陳奏外。

    此次着各省督撫于所屬直隸州知州、同知内。

    揀選才守兼優。

    老成明幹。

    堪勝方面者。

    各保一二員。

    送部引見。

    豫備簡用。

    該督撫務須秉公遴選。

    不可因有此旨。

    逾數多保。

    緻占特用部選之途。

    尤不得徇情濫舉。

    将不能勝任之員。

    列入充數。

    若各督撫不加慎選。

    将來引見請訓時。

    經朕看出才具平庸。

    及升擢知府後。

    有貪酷劣迹。

    惟該督撫是問。

     ○己巳。

    孝康章皇後忌辰。

    遣官祭孝陵。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惠齡有由驿奏報之摺。

    朕以為系何緊要事件。

    及至拆閱後。

    祇系漕船開幫出境日期。

    此等循例奏聞之事。

    祇須差人赍遞。

    或令該弁在途加緊行走。

    即可無誤。

    乃該撫竟由驿馳報。

    殊屬無謂。

    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