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四

關燈
臻穩固等語。

    所奏未免張大其詞。

    伏秋大汛。

    黃沁等河。

    疊次長水。

    其勢固為旺盛。

    但驟長之水。

    旋長旋消。

    斷無積而久待之理。

    是統計長水尺寸。

    雖有丈餘。

    其實所存底水。

    不過數尺。

    若如該河督等所奏。

    竟似有長無消。

    積高至一丈四五尺。

    一齊下注。

    有是理乎。

    且似此建瓴高漲。

    則下遊何以消納。

    李奉翰等不過欲以水勢盛漲。

    見其搶護出力。

    各工得以保固。

    遂不覺張大其詞。

    但該河督等在工督率搶辦。

    水勢安瀾。

    朕早經降旨甄叙。

    又何必為此誇詞。

    自叙勤勞。

    以駭觀聽耶。

    嗣後該河督等奏報水勢增長情形。

    務當分晰聲叙。

    将長水若幹。

    消落若幹。

    二次又長水若幹。

    除初長之水業經消落外。

    現存底水若幹尺寸。

    據實奏聞。

    毋得仍前重疊牽算。

    過事張皇。

    緻駭聽聞也。

    将此谕令知之。

     ○癸酉。

    萬壽節。

    遣官祭太廟後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泰東陵。

     ○遣官祭孝賢皇後陵。

     ○遣官祭顯佑宮、東嶽廟、城隍廟。

     ○上禦澹泊敬誠殿。

    扈從王公大臣官員、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并緬甸國、<口英>咭唎國使臣等、行慶賀禮。

    禦卷阿勝境賜食。

    至乙亥皆如之。

     ○甲戌。

    谕曰、長麟奏、本年浙省杭州紹興等各府。

    早禾收成。

    總計實有九分。

    現在晚禾亦長發青蔥。

    秋收可望豐稔。

    惟湖州府屬之烏程、歸安等五縣。

    因五月間。

    雨水較多。

    湖河鋪泛。

    禾苗不免受傷等語。

    湖州府屬烏程、歸安等五縣。

    沿湖沿河田畝。

    本屬低窪。

    今歲夏雨較多。

    湖河緻有泛溢。

    禾苗受傷。

    雖現已補種雜糧。

    農民僅敷糊口。

    若将應完漕糧。

    一并令其輸納。

    小民未免拮據。

    所有烏程、歸安、長興、德清、武康等五縣。

    補種雜糧田畝應徵漕米。

    及新舊錢糧。

    俱着加恩緩徵。

    統于來年秋成後。

    分作二年。

    帶徵全完。

    以纾民力。

    該撫務須實力妥辦。

    俾闾閻均沾實惠。

    毋任胥吏弊混。

    以副朕惠愛黎元。

    優加轸恤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據勒保等奏、廓爾喀所進馴象馬匹。

    派員出口照料。

    并令沿途各蒙古番族。

    豫備牛羊烏拉應用。

    按數給價。

    嗣據紮薩克等聲稱應需羊隻等項。

    所值無幾。

    不敢收領價值。

    現已準其辦供等語。

    廓爾喀進貢象馬。

    經過青海地方。

    該紮薩克等、豫備羊隻等項。

    并據稱不敢請領價值。

    踴躍急公。

    出于至誠。

    殊屬可嘉。

    紮薩克貝勒濟克默特伊什、貝子車登多爾濟、公拉特納錫第、俱着加恩各賞給緞二匹。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奏浙江省每年完欠錢糧實數一摺。

    閱其所開單内。

    五十七年分未完地丁銀。

    至五十四萬一百餘兩。

    未完漕白等銀至十一萬七千餘兩。

    五十六年分。

    亦尚未完地丁銀十九萬三千餘兩。

    未完漕白等銀二萬九千餘兩。

    又五十五年未完漕白等銀三千餘兩。

    而五十七年應徵南糧等米。

    亦尚未完四萬五千餘石。

    計節年欠項銀米。

    共九十餘萬。

    此等皆系額徵正賦。

    何至積欠如許之多。

    從前浙江省倉庫虧缺。

    應徵款項。

    積壓拖延。

    經張若震在藩司任内。

    實力催繳。

    始能掃數清完。

    近年以來。

    又複拖欠累累。

    愈積愈多。

    此等地丁漕米。

    遇有歉歲時。

    或尚可藉詞延緩。

    今浙省連年收成。

    俱屬豐稔。

    小民自應輸将恐後。

    即稍有拖欠。

    地方官亦當按限催徵。

    江浙等省為财賦之區。

    乃似此任意積欠。

    正賦宕懸。

    日複一日。

    伊于何底。

    此皆由曆任撫藩因循廢弛。

    長麟在任。

    亦未能認真董饬。

    甚或地方州縣。

    竟有已徵未報等弊。

    不可不力加整頓。

    長麟已升授兩廣總督。

    應俟吉慶到浙。

    方行交代。

    起程尚需時日。

    仍應督率地方官實力經徵。

    不可存五日京兆之見。

    怠玩從事。

    吉慶到任後。

    地方錢糧系其專責。

    尤當督率所屬。

    核實查催。

    應徵各項。

    毋誤奏銷例限。

    方為不負委任。

    将此傳谕長麟、并谕吉慶知之。

     ○乙亥。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富綱奏、緬甸貢使孟幹。

    禀請賞給舊印一節。

    茲該使臣孟幹到來。

    又經禀請當令軍機大臣傳知孟幹以伊所請賞給舊印。

    系明末桂藩逃竄雲南時所給。

    印上所鑄之字。

    系屬詹事官銜。

    并非土司字樣。

    為前明廢印。

    若賞給钤用。

    不足以昭信守。

    特加恩敕部另行鑄給蠻暮宣撫司印信賞給。

    俾得永遠遵守。

    以昭寵榮。

    傳谕後。

    孟幹倍深感激。

    并經軍機大臣面加詢問。

    據稱前此懇請賞給舊印。

    曾經禀知該國王等語。

    但所存舊印。

    既不便賞給。

    現在另鑄印信頒賞之處。

    該國王未能知悉。

    恐其心生疑惑。

    着富綱接奉此旨。

    傳谕該國王。

    将孟幹前此所請舊印。

    系前明廢印。

    未便賞給。

    該處木邦土司。

    即系天朝頒給印信。

    今另給孟幹蠻暮宣撫司之印。

    與木邦土司。

    同受天朝恩典。

    仍為該國所屬。

    更增榮寵。

    詳晰檄知該國王。

    俾其益加感戴。

    免緻生疑。

    方為妥善。

    将此谕令知之。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