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等、此次福康安帶兵遠讨廓爾喀。
畏罪投誠。
所有善後事宜。
又遵照朕旨。
逐一清厘整頓。
從此邊隅永靖衛藏敉甯。
是以福康安自藏起程時。
達賴喇嘛等、先期下山。
于十裡外恭設方幄。
跪遞哈達。
恭請朕安。
此極好事。
且其真心感激。
懇福康安代奏。
至于泣下。
尤為可憐可嘉。
又據另片奏、吹忠法術。
原屬不堪等語。
此事更有辦法。
巳降旨嗣後前後藏、暨各蒙古。
應出呼畢勒罕時。
俱令各自尋找呈報理藩院。
駐藏大臣選擇數名。
入瓶簽掣。
則吹忠積弊。
可漸革除。
此時亦不必過急。
又據奏、丹達山風雪最大向難行走。
官兵經過時。
天氣晴明。
風雪不作。
得以安行無阻。
以成大功。
請入祀典以昭靈贶等語。
巳照所請降旨敕封。
并書扁額發往。
以答靈贶。
至福康安此次懋着勤勞。
原欲于事竣後、令其來京瞻觐。
并順省伊母。
俾遂私情。
不意福康安之母。
于上年臘月患病。
維時福康安遠在藏地。
相隔萬數千裡。
若福康安得信雖星夜遄馳。
斷不能克期趕到。
徒增懸念。
嗣于本年正月内。
福康安之母。
病體漸就痊愈。
适值安南阮光平物故。
恐該國人心反側。
滋生事端。
必得福康安親往彈壓。
可以就近體察籌辦。
是以又令福康安取道楚南徑赴廣西。
俟該國人心鎮靜。
再于冬十一月到京。
可以公私兩盡。
讵近日福康安之母病勢複發。
纏綿增劇、竟至不起福康安于三月十三日甫抵邊壩。
趕抵成都尚需五十日計到京已在六月下旬。
不特不能躬視含斂。
且百日将滿已屬無及。
而福康安系國家出力之人屢着勞績。
現因奉差在外。
以緻伊母大事。
不獲躬親料理。
為之恻然。
福康安若到京朕心轉不忍與之相見。
因思康熙雍正年間。
邊疆事務緊要。
督撫原有在任守制之例。
現在廣西邊隘。
關系甚重。
而兩廣總督。
一時亦難得其人。
福康安應仿照舊例。
在途次成服。
辦理廣西事竣後。
即赴廣東。
在任守制。
今年冬季。
并可不必來京。
俟過一二年。
朕酌量降旨令其來京時。
再行遵旨赴阙。
此時福康安惟當以公事為重途次固不必急于趱程緻有勞頓。
尤不可過于悲戚。
以緻毀傷。
務宜勉自節哀慎加珍衛為國愛身。
以副朕慰谕諄切至意。
着随報賞給禦用奶餅一匣。
以示轸念。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壬申谕據知貢舉瑚圖禮、周興岱奏、本年會試舉子内。
有自七十歲至八十歲以上者共六十七名。
俱三場完竣未經中式等語。
此次各省舉子。
年老應試者。
多至六十餘人。
龐眉皓首。
踴躍觀光。
洵為昇平人瑞。
除七十歲以上之邵利達姜價陶炜、業于前次會試後賞給國子監學正職銜外。
所有年屆八十以上之馬元倬、胡自勉、張應楫、鄭元谟、武宅鎬、劉家修、郭塽、劉儒鈞、張懷禮、劉其倬、蕭友望、王克惠、薛生麟、段芳洲、宋守祀、王夢熊、王潤、張丕顯、王二曜、姬儒楷、牛溥、李恪、曹逢庚、張懷姬、景烜、張灏、王棟、王坤善、甯鳳集、梁複堂、章敬修、來壽昌、沈念祖、郭景兆、陳菼、沉志超、黃敏、徐由湘、熊定飛、黃鴻翥、蕭經魁、王聿中、陳際成、陳存遠、唐紫瑞、胡述發、李如湘、文承發、黃佑啟、張寬、熊文炳、俱着賞給翰林院檢讨銜。
又董繼允于七十歲時已賞給國子監學正銜。
今該舉子年逾八十。
并着一體改賞翰林院檢讨銜。
其七十歲以上之穆彬、高大文、劉素位、崔九州、高瑛、米裕如、謝立吉、張瑞兆、蕭洤、陳際丙、李統賢、羅有麒俱着賞給國子監學正銜其八十以上者。
各加賞緞二匹。
七十以上者各加賞緞一匹。
并年在七十以上。
前經賞給職銜之邵利達等三名。
亦着一體賞給緞匹以示朕嘉惠耆老壽世作人至意 ○又谕曰松筠着授為内務府大臣。
在禦前侍衛上行走 ○又谕曰、德福不稱山海關專阃之職。
山海關副都統着綿佐補授保興、着調補鑲白旗滿洲副都統。
所遺員缺。
着德福調補。
○癸酉上幸靜宜園駐跸至丁醜皆如之。
○谕、本日幸靜宜園所有随從濕衣之王大臣侍衛官員等着各賞給紀錄一次。
拜唐阿、校尉、管街護軍、健銳營接駕兵丁番子等俱着賞給半月錢糧墊道步甲等每人着賞銀一兩。
○兵部議準陝甘總督勒保<锍-釒>稱、涼州鎮屬莊浪營。
舊設參将一員兼轄鎮羌營、俄蔔嶺營、遊擊二員并各營堡都司、守備、千把、外委、四十一員。
兵一千一百五十一名。
駐劄平番縣城距涼州鎮三百四
畏罪投誠。
所有善後事宜。
又遵照朕旨。
逐一清厘整頓。
從此邊隅永靖衛藏敉甯。
是以福康安自藏起程時。
達賴喇嘛等、先期下山。
于十裡外恭設方幄。
跪遞哈達。
恭請朕安。
此極好事。
且其真心感激。
懇福康安代奏。
至于泣下。
尤為可憐可嘉。
又據另片奏、吹忠法術。
原屬不堪等語。
此事更有辦法。
巳降旨嗣後前後藏、暨各蒙古。
應出呼畢勒罕時。
俱令各自尋找呈報理藩院。
駐藏大臣選擇數名。
入瓶簽掣。
則吹忠積弊。
可漸革除。
此時亦不必過急。
又據奏、丹達山風雪最大向難行走。
官兵經過時。
天氣晴明。
風雪不作。
得以安行無阻。
以成大功。
請入祀典以昭靈贶等語。
巳照所請降旨敕封。
并書扁額發往。
以答靈贶。
至福康安此次懋着勤勞。
原欲于事竣後、令其來京瞻觐。
并順省伊母。
俾遂私情。
不意福康安之母。
于上年臘月患病。
維時福康安遠在藏地。
相隔萬數千裡。
若福康安得信雖星夜遄馳。
斷不能克期趕到。
徒增懸念。
嗣于本年正月内。
福康安之母。
病體漸就痊愈。
适值安南阮光平物故。
恐該國人心反側。
滋生事端。
必得福康安親往彈壓。
可以就近體察籌辦。
是以又令福康安取道楚南徑赴廣西。
俟該國人心鎮靜。
再于冬十一月到京。
可以公私兩盡。
讵近日福康安之母病勢複發。
纏綿增劇、竟至不起福康安于三月十三日甫抵邊壩。
趕抵成都尚需五十日計到京已在六月下旬。
不特不能躬視含斂。
且百日将滿已屬無及。
而福康安系國家出力之人屢着勞績。
現因奉差在外。
以緻伊母大事。
不獲躬親料理。
為之恻然。
福康安若到京朕心轉不忍與之相見。
因思康熙雍正年間。
邊疆事務緊要。
督撫原有在任守制之例。
現在廣西邊隘。
關系甚重。
而兩廣總督。
一時亦難得其人。
福康安應仿照舊例。
在途次成服。
辦理廣西事竣後。
即赴廣東。
在任守制。
今年冬季。
并可不必來京。
俟過一二年。
朕酌量降旨令其來京時。
再行遵旨赴阙。
此時福康安惟當以公事為重途次固不必急于趱程緻有勞頓。
尤不可過于悲戚。
以緻毀傷。
務宜勉自節哀慎加珍衛為國愛身。
以副朕慰谕諄切至意。
着随報賞給禦用奶餅一匣。
以示轸念。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壬申谕據知貢舉瑚圖禮、周興岱奏、本年會試舉子内。
有自七十歲至八十歲以上者共六十七名。
俱三場完竣未經中式等語。
此次各省舉子。
年老應試者。
多至六十餘人。
龐眉皓首。
踴躍觀光。
洵為昇平人瑞。
除七十歲以上之邵利達姜價陶炜、業于前次會試後賞給國子監學正職銜外。
所有年屆八十以上之馬元倬、胡自勉、張應楫、鄭元谟、武宅鎬、劉家修、郭塽、劉儒鈞、張懷禮、劉其倬、蕭友望、王克惠、薛生麟、段芳洲、宋守祀、王夢熊、王潤、張丕顯、王二曜、姬儒楷、牛溥、李恪、曹逢庚、張懷姬、景烜、張灏、王棟、王坤善、甯鳳集、梁複堂、章敬修、來壽昌、沈念祖、郭景兆、陳菼、沉志超、黃敏、徐由湘、熊定飛、黃鴻翥、蕭經魁、王聿中、陳際成、陳存遠、唐紫瑞、胡述發、李如湘、文承發、黃佑啟、張寬、熊文炳、俱着賞給翰林院檢讨銜。
又董繼允于七十歲時已賞給國子監學正銜。
今該舉子年逾八十。
并着一體改賞翰林院檢讨銜。
其七十歲以上之穆彬、高大文、劉素位、崔九州、高瑛、米裕如、謝立吉、張瑞兆、蕭洤、陳際丙、李統賢、羅有麒俱着賞給國子監學正銜其八十以上者。
各加賞緞二匹。
七十以上者各加賞緞一匹。
并年在七十以上。
前經賞給職銜之邵利達等三名。
亦着一體賞給緞匹以示朕嘉惠耆老壽世作人至意 ○又谕曰松筠着授為内務府大臣。
在禦前侍衛上行走 ○又谕曰、德福不稱山海關專阃之職。
山海關副都統着綿佐補授保興、着調補鑲白旗滿洲副都統。
所遺員缺。
着德福調補。
○癸酉上幸靜宜園駐跸至丁醜皆如之。
○谕、本日幸靜宜園所有随從濕衣之王大臣侍衛官員等着各賞給紀錄一次。
拜唐阿、校尉、管街護軍、健銳營接駕兵丁番子等俱着賞給半月錢糧墊道步甲等每人着賞銀一兩。
○兵部議準陝甘總督勒保<锍-釒>稱、涼州鎮屬莊浪營。
舊設參将一員兼轄鎮羌營、俄蔔嶺營、遊擊二員并各營堡都司、守備、千把、外委、四十一員。
兵一千一百五十一名。
駐劄平番縣城距涼州鎮三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