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二

關燈
奉谕旨。

    回赴浙江。

    審辦石門縣吳清來、呈控該縣折漕一案。

    現添派淮揚道谷廷珍。

    同浙省原委文武各員。

    押解福崧進京等語。

    前因福崧罪無可逭。

    已明降谕旨、令慶桂于何處接奉。

    即于該處、會同各該督撫。

    監視正法。

    今慶桂既回浙江。

    審辦控漕一案。

    福崧交道員谷廷珍等解京。

    諒此時已入山東境内。

    但恐慶桂接奉将福崧正法谕旨。

    又複拘泥轉回辦理。

    饬令解員、在江南境内等候。

    亦未可定。

    着傳谕吉慶、奇豐額、如接奉此旨時。

    福崧業已解至東境。

    即着吉慶、迎往監視處斬。

    如尚在江南境内。

    即着奇豐額、趕赴前途監視。

    并面向福崧、谕以伊兩任浙江巡撫。

    受恩深重。

    乃不知感激圖報。

    任意乖張。

    驕縱自大。

    并妄思升擢。

    若操守廉潔。

    已失小心敬事之道。

    況現經慶桂等、審明婪索多贓。

    供證确鑿。

    是自蹈重辟。

    所有吳清來控告折漕一案。

    未經批發。

    尚其罪之至輕者。

    今明正典刑。

    還有何說。

    令其登答。

    一面具奏。

    一面即将福崧遵旨正法。

    以昭炯戒。

    不必等候慶桂、緻有遲延。

    将此由六百裡傳谕吉慶、奇豐額、并谕慶桂知之。

     ○乙亥。

    蠲緩河南安陽、湯陰、臨漳、林縣、武安、涉縣、内黃、汲縣、新鄉、輝縣、獲嘉、淇縣、延津、滑縣、浚縣、封邱、考城、河内、濟源、修武、武陟、孟縣、溫縣、原武、陽武等二十五縣、乾隆五十七年旱災額賦有差。

     ○丙子。

    谕軍機大臣等、據富綱奏、緬甸國王孟隕、虔備表貢。

    專差親信大頭目孟幹等。

    恭赍到關。

    懇請赴京叩祝萬壽。

    現在檄令三月間緩行來省。

    俟奉到谕旨。

    另派妥幹文武伴送前進等語。

    緬甸國王自納款輸誠以來。

    疊加恩錫。

    該國王情深感激。

    複遣使陳謝。

    赍表進貢。

    懇請赴京祝厘。

    閱其譯出表文。

    情詞甚為恭順。

    該督等即可于貢使到省時。

    派員伴送。

    緩程前進。

    計至七月内到京。

    為期尚寬。

    盡可從容行走。

    前經郭世勳奏。

    西洋<口英>咭唎國。

    遣使進貢。

    由海道至天津。

    赴京叩祝。

    約計夏秋間亦可到京。

    适與緬甸貢使同時并集正可偕外藩蒙古王公等。

    共與筵宴。

    以昭重譯梯航之盛。

    至該督奏。

    緬甸國王咨文内稱。

    近因暹羅又來侵擾。

    拟親自帶兵。

    前往堵禦當經谕知孟幹。

    以鄰國總要彼此和好。

    少動兵戈。

    各安地界等語。

    所檄尚為得體。

    該國與暹羅争界興兵。

    由來已久。

    事關外夷。

    祇可置之不問也。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

    據明亮将各省海捕逃犯。

    及由黑龍江逃逸遣犯數目。

    彙奏前來。

    此項遣犯脫逃。

    若彼時上緊派委妥員追緝。

    斷不至遠揚不獲。

    即各省海捕人犯。

    嚴饬留心查緝。

    亦無有不獲者。

    今閱未獲人犯四百六十餘名。

    皆因逃時并未實力追緝。

    而别省咨捕之犯亦視為通行海捕具文耳。

    着傳谕該将軍等。

    嗣後遇該省有逃犯時。

    必須上緊派員追捕。

    毋令越境遠揚。

    惟恃鄰省代為緝捕。

    即别省通行咨捕人犯。

    亦須嚴饬留心查緝。

     ○刑部等衙門議奏。

    兩江總督署江蘇巡撫書麟奏。

    江蘇上海縣祖師堂僧德見。

    因師僧文照。

    奸宿伊母。

    忿斃文照一案。

    依律拟絞。

    得旨。

    此案僧德見。

    因僧文照與其母張王氏通奸。

    留住在廟。

    經僧德見将伊母勸回。

    僧文照複肆行辱罵。

    僧德見一時忿激。

    攜取柴斧。

    将文照連砍斃命。

    該督撫将僧德見。

    依親屬捉奸非登時殺死奸夫例。

    拟以絞候。

    援例本為失當。

    經刑部改依罪人不拒捕而擅殺例拟絞。

    雖屬照例辦理。

    但張王氏與僧文照通奸。

    經德見禁阻不止。

    嗣竟留宿在廟。

    複經德見屢次苦勸。

    方始回家。

    德見心懷忿激。

    欲控官究治。

    又恐連累其母是德見頗具愛其父母之心。

    而其母淫賤無恥。

    絕無顧子之意。

    迨僧文照。

    因德見将伊母勸回。

    複肆行詈罵。

    并聲言将來接伊母長住廟内。

    不怕不依。

    是文照既奸其母。

    又複任意欺淩。

    更何有師徒之分。

    德見情急難堪。

    用斧将文照連砍斃命。

    實屬出于義忿。

    其情甚為可憫。

    此而問拟絞候。

    則淫惡者罔知顧忌。

    而義忿者轉無以自伸。

    于情法殊未允協。

    此案僧德見。

    着交刑部改照秋審可矜之例。

    減等發落。

     ○丁醜。

    谕軍機大臣等。

    據明亮奏。

    查明尼布楚城。

    雅克薩城原委一摺。

    該處境地。

    既經松鄂托。

    與俄羅斯使臣。

    議以雅克薩城内屬。

    尼布楚城屬俄羅斯。

    并令将向住雅克薩之俄羅斯。

    盡徹回伊察罕汗地方。

    現在雅克薩。

    曾否設卡撥人駐守。

    着傳谕明亮等。

    查明遇便奏聞。

     ○戊寅谕據英善奏。

    上年四川省鄉試。

    年逾八十之附生王灏等七名。

    俱三場完竣未經中式等語。

    該生等年臻耄耋。

    志切觀光洵屬藝林盛事所有廪生趙之隽。

    附生王灏。

    莊廷重。

    劉果行。

    莫秀榮吳人瑞。

    唐昌文。

    俱着加恩賞給舉人。

    準其一體會試。

    以彰壽世作人至意。

     ○又谕曰。

    陳淮奏。

    拏獲黔省淫惡脫逃兇犯。

    審明辦理一摺。

    已批交該部知道矣。

    此案李老五一犯。

    因奸謀殺本夫。

    複将屍首燒埋滅迹。

    拏獲到官。

    膽敢複行脫逃。

    實屬不法已極。

    該撫因在貴州巡撫任内。

    曾經審辦。

    調任江西後。

    以該犯原籍臨川。

    即饬該縣嚴密查緝。

    獲犯正法。

    俾兇徒不緻漏網。

    尚屬留心。

    陳淮。

    着交部議叙。

    其拏獲兇犯之臨川縣典史任治。

    督同縣役擒獲報解。

    亦屬認真。

    着送部引見。

    以示鼓勵 ○旌表守正捐軀四川眉州民吳開泰妻蒲氏。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