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七

關燈
戕湖北漢川縣民崔三聘妻戚氏。

     ○癸亥。

    谕、據富尼善等奏、遵朕訓饬。

    将毆死親兄之回子托呼塔立行斬決等語。

    從前富尼善等、奏到此事因摺内将内地及回子之例。

    煩瑣開錄。

    是以将伊等嚴行申饬。

    此次摺内。

    止應将遵辦之處。

    具奏完結。

    乃複拉雜陳奏。

    殊屬不曉事體。

    富尼善等、仍着嚴行申饬。

    再駐劄新疆大臣。

    辦理事務。

    自應揆度事理處置。

    即如回子内苟有親侄殺死親伯叔。

    親弟殺死親兄。

    親侄孫殺死親伯叔祖之事。

    自應照内地律例拟罪。

    若系遠族命案。

    仍應照回子之例辦理。

    不可拘泥内地服制律例。

    概行辦理。

    着通行駐劄新疆大臣。

    一體遵照。

     ○調正藍旗漢軍副都統額勒春、為鑲黃旗漢軍副都統。

    以署散秩大臣田國榮、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旌表守正被戕山東濰縣民姚欽妻高氏。

     ○甲子。

    谕曰、軍機大臣議覆福康安等奏、丹津班珠爾之妻子、呈繳莊田五處。

    準令歸公充用一摺。

    丹津班珠爾、為藏内噶布倫。

    乃于五十三年廓爾喀滋擾藏界一事。

    聽從巴忠指使。

    許銀說合。

    以緻複生釁端。

    實有應得之咎。

    但念其究系聽從指使。

    且事屬已往。

    經朕格外加恩。

    不治其罪。

    今其妻子請繳莊田。

    代為贖愆。

    自應準其呈繳。

    第此次命将出師。

    轉輸軍饷。

    不惜數百萬帑金。

    原為保護衛藏。

    綏輯僧俗番衆。

    俾得永安樂利。

    豈轉于番兵添補支給之需。

    斤斤較量。

    況聞達賴喇嘛、每年錢糧所入。

    并不贍給唐古忒番兵。

    以緻難資其力。

    所有此項呈繳莊田。

    不必歸公。

    即着交駐藏大臣。

    給與達賴喇嘛商上。

    作為養贍唐古忒兵丁差防口糧之用。

    以示體恤。

     ○谕軍機大臣曰、福康安等、訊問鄂輝等大概情形一摺。

    此案前據普福供稱、與雅滿泰聯銜具奏、嚴廷良由廓爾喀回藏日期。

    鄂輝令其寫遲幾日等語。

    是鄂輝竟豫為地步。

    故令普福等具奏、将嚴廷良到藏日期。

    填遲數日。

    以便發覺後。

    借詞起身在前。

    貢到在後。

    希圖诿卸。

    當即降旨令福康安等、訊問鄂輝。

    今福康安等、所訊鄂輝供詞。

    并未據實供出。

    自系因普福在京。

    該處無人質證。

    故爾狡展。

    看來此事。

    竟系鄂輝一人主見。

    俘習渾、雅滿泰、亦俱隐忍因循。

    外番進貢。

    從無責令湊齊件數。

    并需貴重物品。

    方準呈進之理。

    即雲廓爾喀表貢。

    系附嚴廷良帶來。

    未經專使到藏。

    于體制不合。

    亦當一面奏聞。

    何得私自壓擱。

    匿不具奏。

    殊出情理之外。

    再前據和琳奏稱、五十五年秋間。

    廓爾喀遣大頭人蘇必達、多喇拉木。

    同小頭人二名來藏。

    呈遞表貢。

    至冬底方回等語。

    今命軍機大臣訊之普福、據稱五十五年七月内。

    曾有大頭人二名到藏。

    原系貿易之人。

    後嚴廷良回藏時。

    曾說随後另有專差貢使等供。

    廓爾喀既差大頭人蘇必達、多喇拉木、同小頭人二名到藏。

    即系赍貢使人。

    豈有不往見鄂輝之理。

    且向來藏内。

    并未聞有蘇必達、多喇拉木、在藏貿易。

    自即系廓爾喀差使進貢之人。

    若如伊等所供。

    蘇必達、多喇拉木、并非進貢之人。

    則又必須何等樣人。

    方謂之貢使乎。

    此等情節。

    均須切實根究。

    着福康安等、即将鄂輝、照俘習渾之例。

    先監責四十闆。

    再行枷号。

    将節次谕旨指駁之處。

    嚴切訊究。

    勿使再有隐飾。

     ○大學士兩廣總督公福康安等奏、官兵由濟嚨聶拉木徹回。

    道路險仄。

    應分起行走。

    現在各兵按照到藏先後。

    酌定起數。

    除巴塘副土司成勒春丕勒、帶領土兵先回外。

    其由正路行走者。

    索倫達呼爾兵。

    分五起。

    令領隊大臣烏什哈達、乾清門侍衛阿尼雅布、管領。

    四川省标、及建昌兵。

    分五起。

    令副将五十一、參将紮爾杭阿、管領。

    派撥前行。

    其甘肅随征兵、及降畨屯練、并川北等鎮兵。

    分八起。

    令總兵彭承堯、朱射鬥管領。

    接續起程。

    其由草地行走者。

    三襍谷、孔薩、綽斯甲布巴底巴旺、革布什咱、瓦寺、沃日、黨壩等處土兵。

    分六起。

    令總兵諸神保、袁國璜、管領。

    再嚴饬帶兵各員。

    約束安靜。

    不許沿途擾累。

    報聞。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建昌縣民孫趕子妻尹氏。

     ○是月、河東河道總督李奉翰、巡視東漕禦史閻泰和等奏、本年大汛時。

    汶水旺盛。

    塘長各河停淤。

    應請估挑。

    除派額設兵夫。

    挑浚土方外。

    應添募民夫辦理實需銀七千二百四十兩零。

    其汶河入運口門。

    業經堵閉。

    并将蜀山湖之永泰、永安、永定各閘。

    及馬踏湖之李家、徐建等閘開放。

    收水歸湖。

    存濟來春漕運。

    俾應挑河底空乾。

    以便興工。

    報聞。

     ○山西巡撫覺羅長麟奏、河東運鹽餘引。

    向例如有滞銷。

    準令勻撥。

    查本年鳳台、南召、南陽等縣。

    存鹽積滞。

    應将該三縣乾隆五十五六等年餘引五十一名。

    改撥唐縣銷售。

    餘利歸公。

    報聞。

     ○陝西巡撫秦承恩奏、本年鹹甯等州縣被災。

    各該處常平倉所存糧石。

    不敷來春借粜。

    現于盩厔、鄠縣等十六州縣常平倉。

    動撥米麥十六萬三千石。

    鄜州、洛川、宜川三州縣。

    撥米二萬三千石。

    分運接濟。

    報聞。

     ○四川總督惠齡奏、現在進剿廓爾喀官兵凱旋。

    經過川省。

    臣等及兩司道府。

    養廉豐厚。

    應按名分别捐賞。

    酌定索倫達呼爾兵。

    經過成都。

    每名給銀三兩。

    降畨屯土兵。

    回至本寨。

    每名給銀二兩。

    綠營兵丁。

    每名給銀一兩。

    得旨嘉獎。

     卷之一千四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