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七

關燈
竣。

    回至保定時。

    審明定拟等語。

    此案如果孫芳準、曾倩宋勳臣代倩詩文。

    許給銀兩。

    大幹法紀。

    自應嚴加審訊。

    俾無遁飾。

    現據該督将人犯提省。

    自必由京城經過。

    着傳谕梁肯堂、即饬委員。

    将案内應訊犯證。

    截留送京。

    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嚴審定拟具奏。

     ○以散秩大臣宗室慶怡、為歸化城副都統。

     ○丁巳。

    上幸瀛台。

     ○谕、據恒秀等奏稱、遣往巡察南海烏蘇哩德克登依等處官兵。

    拆毀木架窩鋪二座。

    拏獲人犯八名等語。

    現在拏獲八人。

    俱系背負口糧。

    自系欲往挖參。

    是以搭蓋木架窩鋪。

    此等人犯。

    自應照偷挖私參人犯之例治罪。

    失察巡哨員弁。

    亦應議處。

    今恒秀等奏摺内稱未暇挖參。

    未曾過冬之語。

    顯系從輕辦理。

    卸脫人罪。

    恒秀等着申饬。

    現在拏獲人犯八名。

    即着照例治罪。

    其失察巡哨員弁。

    亦着照例議處。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侍衛安祿等。

    将丹津班珠爾等解到。

    當令軍機大臣詳悉詢問。

    其所供許銀說和各情節。

    大略俱已明悉。

    前此藏内兩次滋事。

    皆由達賴喇嘛、諸事惟聽左右近侍親族。

    及噶布倫等專擅。

    率意徑行。

    以緻屢生事端。

    向來噶布倫缺出。

    達賴喇嘛、皆于東科爾家道殷實内挑補。

    往往贻誤公事。

    噶布倫系承辦藏務之人。

    必須論其才幹能否辦事。

    方可拔補。

    豈得專取世族、及家赀豐裕者。

    濫行補用。

    若不論其賢否。

    而辄以世家富戶充補。

    是猶内地世族。

    鹽商大賈。

    俱可擢用顯秩。

    有是理乎。

    前已節次降旨、遇有噶布倫缺出。

    令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

    秉公揀選。

    奏請補放。

    惟視其才具之優長。

    不在世族家道之貧富。

    方為公當。

    但此次噶布倫、現在詢之丹津班珠爾。

    俱稱每年并無得項。

    惟商上給與糌粑酥油等項。

    亦無定額。

    其噶布倫内有官爵職銜者。

    向由理藩院發給銀兩俸緞等語。

    噶布倫等、既在藏辦事。

    豈無用度。

    其有官爵職銜者。

    每年祇藉商上酌給糌粑酥油。

    該噶布倫等、或藉稱用度不敷。

    借端婪索。

    皆所不免。

    立法未為允協。

    福康安等、當商之達賴喇嘛。

    或于商上空閑地畝内。

    酌量撥給所收稞麥。

    分給若幹。

    作為定額。

    如回疆阿奇木伯克之例。

    俾該噶布倫辦公有資。

    無可藉口。

    自酌定得項後。

    如噶布倫等再有借端婪索之事。

    即可将伊治罪示懲。

    辦理方為妥善。

    再藏内設立噶布倫四缺。

    原俱系從民人内挑補。

    嗣後班第奏明參用喇嘛一人。

    由商上畢七克齊四人。

    内擇其有才具者充補。

    但此等喇嘛噶布倫。

    訊據丹津班珠爾稱、不過管理達賴喇嘛零星事件。

    其藏内應辦事件。

    俱系畨民挑補之噶布倫管理等語。

    是噶布倫喇嘛一缺。

    并不得力。

    而該喇嘛與達賴喇嘛親近易于進言。

    若達賴喇嘛能知大體。

    尚不緻為其所惑。

    如系庸懦無識者。

    惟其言是聽。

    遇有缺出。

    即可将伊親族徇私充補。

    諸弊叢生似與藏務無益。

    現在喇嘛噶布倫一缺。

    已據孫士毅、和琳奏明。

    照例将紮薩克喇嘛堅巴多布丹補授。

    此時亦無庸更換。

    俟将來該喇嘛噶布倫出缺時。

    竟當于畨民内挑補。

    将喇嘛充當噶布倫之處。

    永遠停止。

    以上二條。

    着福康安等、于辦理善後章程内。

    一并議入。

    又前次福康安等、将廓爾喀繳回紮什倫布物件。

    開單進呈。

    當交軍機大臣分别解京變價。

    及留給駐防兵丁經費。

    并給還紮什倫布各款。

    發交福康安等照辦。

    今思濟嚨等處。

    既不駐兵。

    無需經費。

    且廓爾喀前搶紮什倫布物件。

    除零星抛散。

    及伊手下人等隐匿外。

    現在繳回之物。

    不過十分之一。

    此次軍務所費帑金。

    不下钜萬。

    亦何必計此區區耶。

    着傳谕福康安等、除已解京外。

    所有元寶銀器。

    俱着賞還班禅商上。

    其應行變價者。

    亦毋庸變價。

    同緞匹等物。

    一件賞還紮什倫布。

    聽其料理。

    以示體恤。

    再丹津班珠爾紮什敦珠布。

    從前向廓爾喀許銀說和。

    原有應得之罪。

    但念伊人尚明白。

    今事屬既往。

    不加深究。

    應俟年班遞丹舒克堪布喇嘛回藏時。

    即令伴送之員。

    帶回藏内。

    惟是丹津班珠爾、被廓爾喀裹去。

    在陽布居住年餘。

    難保無屈體懇求等事。

    到藏後斷不可再令充當噶布倫。

    俟數年後無過。

    或令充當第巴等缺。

    尚屬可行。

    着交和琳等存記。

    留心酌辦。

    又閱福康安等前次所奏、拉特納巴都爾、呈出之原立合同内。

    有每年唐古忒人、前往陽布朝搭、抹拭白土一節。

    現在辦理善後事宜。

    此事竟可永行停止。

    又所有唐古忒與廓爾喀交通貿易之事。

    前已有旨交駐藏大臣。

    官為經理。

    限定次數。

    不得任聽私自交易。

    前因廓爾喀既已悔罪投誠。

    令福康安等、于善後事宜内。

    許其仍通貿易。

    官為經理。

    每年或分作四次、或兩次交易。

    今思此事不可遽行允準。

    福康安等、于廓爾喀乞降時。

    應俟其再四懇求開市。

    方行允許。

    庶可以斷葛藤而杜釁端。

     ○軍機大臣等議覆、大學士兩廣總督公福康安等奏、陽八井廟宇。

    前經奏準賞給濟嚨呼圖克圖。

    現在派撥喇嘛四十名焚修。

    請将陽八井莊田内、地名江洛井一處。

    每年應收稞一百三十三石。

    給與養贍。

    應如所請。

    從之。

     ○以故一等鎮國将軍洞福子德文泰、襲職。

     ○戊午。

    谕曰、窦光鼐、學問尚優。

    着在阿哥書房總師傅上行走。

     ○己未。

    上幸瀛台。

     ○谕曰、西安等四處考試候補筆帖式試卷。

    内有江甯試卷二十八本。

    所繙甚屬錯謬。

    而且字句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