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六

關燈
給耔種口糧。

    俾資接濟。

    該撫務須督饬所屬。

    實心經理。

    俾沾實惠。

    其被災地方。

    勘明核辦。

    切忌稍存諱飾。

    俾小民口食有資。

    不緻一夫失所。

    以副朕轸念民依至意。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大兵克複濟嚨。

    痛殲賊匪一摺。

    覽奏欣慰。

    不禁以手加額。

    叩謝天恩。

    福康安等之摺。

    系五月十一日所發。

    距今計已一月。

    濟嚨為進兵要路。

    一得此處。

    軍威大振。

    必當勢如破竹。

    此次官兵冒雨攻圍。

    人人鼓勇。

    可憐可嘉。

    而福康安等分兵攻撲。

    使賊不能相顧。

    是行軍正策。

    一切布置調度。

    俱合機宜。

    着賞福康安、本日禦制攻克濟嚨志喜詩書扇一柄。

    禦用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四個。

    鼻煙壺一個。

    小刀一把。

    火鐮袋一個。

    海蘭察、惠齡、各賞大小荷包。

    鼻煙壺。

    小刀。

    火鐮袋。

    用示優眷。

    其打仗出力将弁。

    已另降谕旨。

    分别擢用。

    加恩賞巴圖魯名号。

    官兵賞給一月錢糧。

    統俟大功告蒇。

    凱旋宴勞。

    再沛酬庸之典。

    此時賊匪連次敗竄。

    又經官兵殲擒千餘名之多。

    自己聞風膽落。

    日就窮蹙。

    或喇特納巴都爾、巴都爾薩野等。

    自知罪在不赦。

    差人前赴軍營。

    遞禀乞降。

    亦未可定。

    但受降完事。

    系萬不得已之辦法。

    現在大兵連次克捷。

    所向披靡。

    功在垂成。

    諒福康安等必力圖上策也。

    前據福康安奏。

    附近廓爾喀之布魯克巴、作木朗、披楞三處部落。

    概令發兵攻賊。

    又西藏帕克裡邊外哲孟雄、宗木等部落。

    現與賊打仗。

    将該二處地方奪回。

    并谕令各該部落。

    乘勝幫同剿賊等語。

    彼時官兵尚未進剿。

    遽檄谕各部落。

    約期發兵。

    所辦未免太早。

    今大兵連得勝仗。

    克複濟嚨。

    即乘勢直趨陽布。

    各該部落、聞知官兵屢次克捷。

    自必衆心踴躍。

    亟思出力助剿。

    福康安等、檄令會攻。

    正在此時。

    着福康安檄谕各部落。

    以大兵攻克陽布在即。

    賊匪勢窮。

    該部落正當乘此機會。

    合力進兵。

    即使爾等自揣兵力不敷。

    亦當于各界上緊嚴密堵截。

    設喇特納巴都爾、巴都爾薩野、沙瑪爾巴助惡頭人等。

    竄至爾境。

    即行縛獻。

    亦可仰邀恩賞等語。

    如此詳晰曉谕。

    即不能得各部落協剿之力。

    而賊匪首惡頭人。

    亦可不慮其乘間竄逸也。

    至福康安等奏。

    現在帶兵直趨陽布。

    軍火糧饷等項。

    雖不能待川省運來。

    惟應俟福康安在藏購辦之項運到。

    以資接濟等語。

    福康安于肅清邊境後。

    乘銳深入。

    糧饷火藥。

    事不容緩。

    其購辦之項。

    曾否已經解到軍營。

    濟嚨以外。

    皆為賊境。

    應用軍需。

    尤為緊要。

    本日據孫士毅奏。

    已抵察木多。

    前已有旨。

    令其直到前藏。

    往來督催。

    該署督接奉後。

    自必遵照前往。

    藏中糧運。

    有和琳悉心經理。

    設法趱催。

    已可不誤。

    孫士毅到彼後。

    與和琳商辦一切。

    自更得力。

    其自藏至濟嚨軍糧等項。

    自可源源接濟。

    迅到軍營。

    至濟嚨以外。

    前有旨責成惠齡、在适中地方。

    往來督率趱運。

    本日福康安奏到摺内。

    惠齡尚在随同打仗。

    自因前旨尚未接到。

    此時軍營已不乏人。

    惠齡竟可不必在彼帶兵。

    惟當遵照前旨。

    在濟嚨以外一帶。

    督催糧運。

    以期不誤軍需。

    又據孫士毅參奏。

    不将偷竊軍火要犯管解之知縣趙震等。

    已明降谕旨。

    分别辦理。

    噶噶哇等三犯。

    膽敢偷竊火藥。

    情罪甚為可惡。

    商卓特巴等、懇請領回處死。

    其言不實。

    至骲頭一犯。

    據商卓特巴等稱業經打死。

    亦不可信。

    孫士毅、惟當遵照前旨。

    務獲噶噶哇。

    并究出骲頭、結滾。

    審明後一并正法示衆。

    俾番衆知所畏懼。

    斷不宜稍存寬貸也。

    再現在審訊解到之紮薩克喇嘛噶勒桑丹津等供稱、前此達賴喇嘛。

    叫我們帶去元寶三百五十個。

    被賊搶去一百八十個。

    其餘一百七十個。

    現在脅噶爾廟内等語。

    着和琳、鄂輝、查明此項元寶。

    如尚存廟内。

    即交與達賴喇嘛、并谕以此系商上銀兩。

    未便存留廟内。

    仍即發往。

    以示體恤。

     ○禦制福康安奏攻得濟嚨。

    賊寨詩以志喜六韻。

    詩曰、擦木瑪噶以次舉。

    濟嚨咫尺弗為遐。

    破宵冒雨乘無備。

    直進分班策肯差。

    賊竟抗顔以死敵。

    師争刃血更雄加。

    據其要險鸮失翼。

    遂克中堅蟲洗沙。

    報至喜翻成欲泣。

    念馳憐切讵惟嘉。

    複番境已壓寇境。

    陽布摧枯望不賒。

     ○庚辰。

    谕軍機大臣等、據長麟奏、董二供出之李老三。

    查明已經病故。

    往查墳墓。

    及傳訊地鄰人等。

    佥供李老三病故屬實等語。

    此案節經該撫将王疼疼子、高好手子等解到。

    令軍機大臣分别嚴鞫。

    該犯等俱供并未出外。

    堅不承認。

    尋常小竊到案。

    尚思狡賴。

    況謀逆重情。

    自未肯即行供認。

    但案情重大。

    非實有确據。

    豈可遽入人以叛逆之罪。

    此事朕毫無成見。

    并不稍有偏袒。

    現已思得辦法。

    昨經降旨。

    交吉慶親往查勘王倫祖父墳墓。

    是否确在東省壽張地方。

    從前派員刨掘之處。

    有何憑證。

    并王倫原籍有無田産。

    當時雖已入官。

    亦必有冊籍可稽。

    該處耆老裡書人等。

    均可訪詢而得。

    俟吉慶奏到。

    真僞自明。

    如王倫實系山東土着。

    則董二挾嫌誣告。

    事屬顯然。

    雖所控之人。

    尚未的實。

    但拖累多人。

    亦當按律拟以重辟。

    入于情實。

    倘王倫竟系外來流寓。

    則董二所告。

    不為無因。

    是晉省地方回護。

    不實不盡。

    亦未可定。

    必須兩處質證。

    徹底根訊。

    以成信谳。

    不能颟顸了事也。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和琳奏、前奉谕旨。

    管事商卓特巴。

    應令達賴喇嘛、與駐藏大臣驗放。

    已向達賴喇嘛宣示等語。

    所辦皆好。

    惟當益加奮勉。

    實力整頓。

    使向來積習。

    日就肅清。

    目今大兵連次克捷。

    已将濟嚨收複。

    乘勝直入。

    一切軍器糧饷等項。

    關系緊要。

    務須速行運至。

    以應急需。

    昨據福康安等奏。

    軍營火藥弓箭饷銀等項。

    不能待川省運來者應用。

    須俟福康安在藏購辦之項運到濟嚨。

    以資接濟等語。

    大兵乘勝直前。

    事不容緩。

    所需軍火弓箭等項。

    已經福康安先行在藏購辦。

    解到後尚可敷用。

    至軍饷一項。

    尤為要需。

    今軍營并無解到銀兩。

    支用竭蹷。

    所關甚重。

    上年秋間。

    即已降旨。

    在川省附近省分。

    撥給銀二百萬兩。

    嗣又部撥銀一百萬兩。

    續據孫士毅奏報不敷。

    又賞撥銀二百萬兩。

    前後五百萬兩。

    不為不多。

    即後起所撥銀兩。

    運解需時。

    其前次所撥銀三百萬兩。

    閱時已久。

    早應陸續運到軍營。

    前據孫士毅奏。

    所有運送出口軍火饷銀等項。

    俱已掃數趕送前途。

    毫無停積。

    何以前後藏及軍營并無解到者。

    是孫士毅從前奏報情形。

    竟為站員等所愚。

    并非确實。

    孫士毅現赴前藏。

    着即嚴行督察。

    實力催趱。

    務須星速趕運。

    毋任解員等。

    沿途遲緩。

    緻誤軍行要需。

    着和琳、鄂輝、于解到前藏時。

    迅速趱運。

    務期早到軍營。

    以資應用。

     ○豁免雲南運京沉失銅。

    四萬四千三十斤有奇。

     ○旌表守正捐軀廣西容縣民陳成宇妻黃氏。

     ○辛巳。

    谕曰、姚棻現丁母憂。

    江西巡撫員缺。

    着陳淮調補。

    所遺貴州巡撫員缺。

    着馮光熊補授。

    馮光熊、甫在熱河召見回京。

    且系素知之人。

    着即赴新任。

    不必前來行在請訓。

    陳淮未到任之前。

    其江西巡撫印務。

    着托倫暫行護理。

     ○軍機大臣議準、直隸提督慶成奏稱、河屯協兵。

    遇有差遣盤費。

    向系自捐。

    該營駐劄熱河。

    差務稍繁。

    請将提标庫存節省銀九百餘兩。

    再于節濟兵米銀、并備辦麸豆銀内。

    賞借三千兩。

    共四千兩。

    交熱河道發典生息。

    以為兵丁差費。

    得旨允行。

     ○壬午。

    谕軍機大臣等、現在糧饷火藥。

    運送濡遲。

    總由察木多以西至前藏台站官員。

    辦理疲軟。

    一任商卓特巴等。

    支吾延緩。

    并不實力督饬查催。

    率以接續運解禀報。

    而孫士毅駐劄省城。

    及打箭爐一帶。

    相距較遠。

    鞭長莫及。

    以緻為其所愚。

    似此任意玩延。

    又不據實禀報。

    設法趱催。

    豈不贻誤要需。

    孫士毅此時已抵前藏。

    将停積糧饷等項。

    督率嚴趱。

    迅速運送前途。

    其前此遲誤之站員。

    仍着孫士毅于事竣後。

    嚴切查明。

    據實參奏。

    以示懲儆。

     卷之一千四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