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谕軍機大臣等、
○據成德、鄂輝所奏各摺此事總由鄂輝成德遷延贻誤以緻賊匪逃竄。
今成德節奉谕旨。
始行躧探道路前赴邊界。
鄂輝亦甫由前藏起程。
接應成德。
皆屬緩不及事。
至成德摺内稱、聞喀爾達及第哩朗古通拉山一帶因嚴寒降雪山路、封阻等語。
喀爾達一帶既大雪封山賊匪自不能退回巢穴。
若賊人能往則我亦能往豈有我兵為雪所阻。
而賊匪不為雪阻之理成德已贻誤于前巧辯亦複何益。
此時福康安抵藏。
自能相機進剿惟須察看情形。
如賊匪屯聚尚多轉不必過于欲速。
輕率前進即使連得勝仗收複邊界而賊匪乘間逃逸竄入山谷。
追剿轉為費力。
福康安惟當酌量機宜如兵力未齊。
不妨略為停待。
統俟海蘭察及巴圖魯侍衛章京索倫勁旅等。
接續到齊出其不意。
統領大兵。
奮勇前進。
更可一舉集事迅奏膚功。
○辛己。
祈谷于上帝上親詣行禮。
○壬午。
上詣。
大高殿行禮。
○詣安佑宮行禮。
○幸圓明園。
○是日立春。
順天府進土牛春山寶座。
○癸未。
上禦山高水長。
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回部、番部、并朝鮮、琉球、安南、緬甸國使臣等食。
至乙酉皆如之。
○甲申。
上禦奉三無私殿賜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親王等宴。
○谕軍機大臣等、據哈當阿等奏、拏獲在監滋事。
并搶牛拒捕各犯。
審明辦理二摺台灣府監犯吳兒等。
商謀鬧監越獄。
禁卒陳德在監放飯時。
聽聞吳兒向洪毛悄說。
新提督已經進城。
我們須早定主意之語。
當即回明管監經曆周書鳳。
該經曆恐有鬧監等事即囑守監兵役。
小心防守。
并即報知本府及城守營一面率同提牢禁卒。
進監收封。
适見吳兒等已将鐐金□靠擰斷。
向外跑走。
彼時該府楊紹裘、同參将張無咎已到當将各犯擒獲此案吳兒與洪毛等、商同鬧監滋事。
若非禁卒陳德于放飯時、一聞該犯等商謀之語即行禀報。
則猝不及備。
幾至監禁重犯。
乘間越獄該禁卒陳德、管束監犯。
尚屬留心可嘉着哈當阿等從重給賞。
或拔補名糧。
以示獎勵。
經曆周書鳳、一經禁卒禀知。
即報明該府及營員帶領兵役。
到監查拏。
按名擒獲。
是周書鳳不但無罪尚屬能事着哈當阿、将該員送部引見其台灣府楊紹裘、參将張無咎、督率兵役立擒重犯。
着咨部議叙。
又所奏查辦搶牛拒捕各犯。
據該犯供稱、搶牛時經事主喊叫莊鄰聞聲追趕。
該犯等将莊民吹傷。
躲入蔗園值藍千總帶兵趕拏該犯等拚命抵拒。
将藍千總用刀砍傷因被蔗根絆倒。
将我擒住等語。
該千總藍帶寶帶兵巡查塘卡。
遇見搶牛賊犯即能督率營兵。
拏獲各犯。
并受刀傷尚屬奮勇着哈當可将該千總藍國寶送部引見所有洋盜案内未獲之蔡進等七犯搶牛案内未獲之王夏等四犯。
并着該提督等督饬兵役一體嚴拏。
務期弋獲。
從重辦理毋使一名漏網。
至哈當阿所奏、審訊在洋行劫。
盜犯洪毛等之父。
訊無知情分贓情事應照父兄不能禁約子弟為盜例、杖一百等語台灣地方民情犷猂。
非他處可比。
不可不從重辦理。
此案洪毛等之父洪應等、系兇犯親屬自不應仍留該處。
着杖一百。
流三千裡以示懲儆。
此後台灣地方。
遇有此等行劫拒捕之犯。
該提督等、于拏獲審明後。
即一面奏明。
一面将該犯正法示衆。
不必奏聞請旨。
再行辦理。
以緻遲延。
人不知畏法。
台灣地隔重洋屢有滋事之案。
經奎林在彼實力整饬。
嚴加懲創尚複強劫頻聞。
哈當阿等、惟當照奎林所辦。
認真整頓。
遇事嚴辦。
俟一二年後、盜風稍熄。
民氣漸馴。
方可照内地之例辦理也将此谕令知之。
○乙酉。
上詣安佑宮行禮。
○禦正大光明殿。
賜朝正外藩等宴。
召左翼科爾沁和碩親王恭格喇布坦、旺紮勒多爾濟、巴林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巴圖、喀喇沁親王品級多羅郡王滿珠巴咱爾、奈曼多羅郡王拉旺喇布坦、敖漢固山貝子桑濟紮勒、右翼喀爾喀和碩親王固倫額驸拉旺多爾濟、多羅郡王蘊端多爾濟、阿拉善和碩親王旺沁班巴爾、青海多羅郡王剛噶爾、土默特多羅貝勒索諾木巴勒珠爾、鄂爾多斯固山貝子色旺喇什、至禦座前。
賜酒成禮。
○順天府行鄉飲酒禮。
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 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四
今成德節奉谕旨。
始行躧探道路前赴邊界。
鄂輝亦甫由前藏起程。
接應成德。
皆屬緩不及事。
至成德摺内稱、聞喀爾達及第哩朗古通拉山一帶因嚴寒降雪山路、封阻等語。
喀爾達一帶既大雪封山賊匪自不能退回巢穴。
若賊人能往則我亦能往豈有我兵為雪所阻。
而賊匪不為雪阻之理成德已贻誤于前巧辯亦複何益。
此時福康安抵藏。
自能相機進剿惟須察看情形。
如賊匪屯聚尚多轉不必過于欲速。
輕率前進即使連得勝仗收複邊界而賊匪乘間逃逸竄入山谷。
追剿轉為費力。
福康安惟當酌量機宜如兵力未齊。
不妨略為停待。
統俟海蘭察及巴圖魯侍衛章京索倫勁旅等。
接續到齊出其不意。
統領大兵。
奮勇前進。
更可一舉集事迅奏膚功。
○辛己。
祈谷于上帝上親詣行禮。
○壬午。
上詣。
大高殿行禮。
○詣安佑宮行禮。
○幸圓明園。
○是日立春。
順天府進土牛春山寶座。
○癸未。
上禦山高水長。
賜王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及回部、番部、并朝鮮、琉球、安南、緬甸國使臣等食。
至乙酉皆如之。
○甲申。
上禦奉三無私殿賜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親王等宴。
○谕軍機大臣等、據哈當阿等奏、拏獲在監滋事。
并搶牛拒捕各犯。
審明辦理二摺台灣府監犯吳兒等。
商謀鬧監越獄。
禁卒陳德在監放飯時。
聽聞吳兒向洪毛悄說。
新提督已經進城。
我們須早定主意之語。
當即回明管監經曆周書鳳。
該經曆恐有鬧監等事即囑守監兵役。
小心防守。
并即報知本府及城守營一面率同提牢禁卒。
進監收封。
适見吳兒等已将鐐金□靠擰斷。
向外跑走。
彼時該府楊紹裘、同參将張無咎已到當将各犯擒獲此案吳兒與洪毛等、商同鬧監滋事。
若非禁卒陳德于放飯時、一聞該犯等商謀之語即行禀報。
則猝不及備。
幾至監禁重犯。
乘間越獄該禁卒陳德、管束監犯。
尚屬留心可嘉着哈當阿等從重給賞。
或拔補名糧。
以示獎勵。
經曆周書鳳、一經禁卒禀知。
即報明該府及營員帶領兵役。
到監查拏。
按名擒獲。
是周書鳳不但無罪尚屬能事着哈當阿、将該員送部引見其台灣府楊紹裘、參将張無咎、督率兵役立擒重犯。
着咨部議叙。
又所奏查辦搶牛拒捕各犯。
據該犯供稱、搶牛時經事主喊叫莊鄰聞聲追趕。
該犯等将莊民吹傷。
躲入蔗園值藍千總帶兵趕拏該犯等拚命抵拒。
将藍千總用刀砍傷因被蔗根絆倒。
将我擒住等語。
該千總藍帶寶帶兵巡查塘卡。
遇見搶牛賊犯即能督率營兵。
拏獲各犯。
并受刀傷尚屬奮勇着哈當可将該千總藍國寶送部引見所有洋盜案内未獲之蔡進等七犯搶牛案内未獲之王夏等四犯。
并着該提督等督饬兵役一體嚴拏。
務期弋獲。
從重辦理毋使一名漏網。
至哈當阿所奏、審訊在洋行劫。
盜犯洪毛等之父。
訊無知情分贓情事應照父兄不能禁約子弟為盜例、杖一百等語台灣地方民情犷猂。
非他處可比。
不可不從重辦理。
此案洪毛等之父洪應等、系兇犯親屬自不應仍留該處。
着杖一百。
流三千裡以示懲儆。
此後台灣地方。
遇有此等行劫拒捕之犯。
該提督等、于拏獲審明後。
即一面奏明。
一面将該犯正法示衆。
不必奏聞請旨。
再行辦理。
以緻遲延。
人不知畏法。
台灣地隔重洋屢有滋事之案。
經奎林在彼實力整饬。
嚴加懲創尚複強劫頻聞。
哈當阿等、惟當照奎林所辦。
認真整頓。
遇事嚴辦。
俟一二年後、盜風稍熄。
民氣漸馴。
方可照内地之例辦理也将此谕令知之。
○乙酉。
上詣安佑宮行禮。
○禦正大光明殿。
賜朝正外藩等宴。
召左翼科爾沁和碩親王恭格喇布坦、旺紮勒多爾濟、巴林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巴圖、喀喇沁親王品級多羅郡王滿珠巴咱爾、奈曼多羅郡王拉旺喇布坦、敖漢固山貝子桑濟紮勒、右翼喀爾喀和碩親王固倫額驸拉旺多爾濟、多羅郡王蘊端多爾濟、阿拉善和碩親王旺沁班巴爾、青海多羅郡王剛噶爾、土默特多羅貝勒索諾木巴勒珠爾、鄂爾多斯固山貝子色旺喇什、至禦座前。
賜酒成禮。
○順天府行鄉飲酒禮。
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 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