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六

關燈
将來州縣規避罰賠。

    必有抑勒事主諱盜。

    及删減贓數情弊。

    而狡狯事主。

    因有官為賠贓。

    豫行浮報贓數。

    圖得便宜。

    均屬勢所不免。

    嗣後各督撫、惟應通饬所屬。

    遇有盜案。

    即行嚴緝正盜。

    審明贓數。

    查追給主。

    如已經獲盜。

    而原贓未能起獲。

    仍遵前旨。

    着該管官罰賠示懲。

    其正盜尚未緝獲。

    贓數無從審明者。

    俱照福康安所奏辦理。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奉天錦州等處洋面行劫盜匪。

    多系籍隸福建。

    當經降旨、令該省督撫饬屬嚴拏。

    茲據伍拉納奏、緝獲行劫錦州等各洋首夥盜犯二十二名。

    已審明正法矣。

    奉天為陪都根本之地。

    民風淳厚。

    從無為匪劫掠之事。

    是以奉天錦州一帶、海洋往來商賈。

    并未聞有被盜疊劫重案。

    乃此次盜犯黃如玉等、糾約多人。

    在錦州、蓋州等處洋面。

    肆行劫掠多次。

    所得贓銀至三千兩。

    其餘貨物甚多。

    實為該處商旅之害。

    該盜犯等。

    俱系籍隸福建。

    必有閩省民人。

    在錦州、蓋州一帶。

    為之串通勾引。

    不可不嚴行查辦。

    以靖洋面而戢盜風。

    朕聞奉天錦州一帶沿海地方。

    竟有閩人在彼搭藔居住。

    漸成村落。

    多至萬餘戶。

    則此次錦州盜案。

    明系此等無業民人。

    作為線目。

    并恐有窩藏隐匿之家。

    以緻該犯等。

    敢于在洋肆劫。

    登岸分贓。

    此皆系地方官。

    以閩人在彼貿易營生。

    藉此多徵商稅。

    遂爾任其居住。

    若不亟行查禁。

    則呼朋引類。

    日聚日多。

    不特勾連盜匪。

    擾害行旅。

    且于陪都風俗淳樸之鄉。

    大有關系。

    但閩人在彼居住。

    已非一日。

    且戶口較多。

    亦未便概行驅逐。

    惟有嚴饬該管旗民員弁。

    編列戶口清冊。

    設立保甲。

    逐一清厘。

    随時查察。

    如有不法滋事。

    勾引盜匪在洋搶劫。

    及窩留代變贓物者。

    即将犯事之家。

    從重處治。

    保甲等亦一體治罪。

    并查明實在戶口。

    造冊後。

    毋許再有加增。

    其有遷移回閩者。

    即于冊内開除。

    務使有減無增。

    庶可漸次禁絕。

    然必須不動聲色。

    設法查辦。

    方為妥善。

    嵩椿、為人疎闊。

    辦事未能精細。

    積拉敏、系新授錦州副都統。

    于該處情形。

    亦未能熟谙。

    因思台斐音在山海關副都統任内。

    訪拏玉田縣逃回匪犯田自相一案。

    并節次查獲私帶人參等犯。

    辦事甚屬認真細緻。

    已明降谕旨、與積拉敏對調矣。

    海、蓋、廣甯、及牛莊等處沿海地方。

    皆系奉天錦州所屬。

    恐皆有閩人居住。

    此事竟責成台斐音。

    遵照谕旨指示之處。

    嚴密設法查辦。

    并着嵩椿、及奉天府尹。

    一體留心。

    幫同整饬。

    總以不滋事而絕盜源。

    使閩人不緻在彼聚集為匪。

    日漸減少為妥。

    複令軍機大臣、詢問前任山海關監督巴甯阿、據稱錦州、蓋州、牛莊等處。

    每年俱有福建商船。

    到彼貿易。

    即有無業閩人。

    在該處居住。

    漸聚漸多。

    或有借打魚為名。

    往來洋面。

    勾通閩盜之處。

    亦未可定等語。

    可見此等寄居貧民。

    與閩盜俱系同鄉。

    彼此聯絡。

    上年錦州等處洋面商船被劫一案。

    該将軍等拏獲李佩等犯。

    即有閩省民人。

    流寓奉省者在内。

    此其明證。

    台斐音赴任後。

    務須會同嵩椿等。

    密訪嚴查。

    為之以漸。

    不可稍涉聲張。

    轉緻閩人等激而生事。

    有負委任。

    台斐音向來辦事奮勉。

    今又委以海洋緝捕之事。

    并着加恩賞戴花翎。

    以示鼓勵。

    将此傳谕台斐音、并谕嵩椿等知之。

    仍着将如何設法查辦之處。

    據實悉心妥議具奏。

    尋台斐音奏、親赴錦屬查勘。

    天橋廠、龍王廟二處、寓居閩人。

    祇一百九十一名。

    因貿易索赈等事。

    以緻羁留。

    現在思歸者衆。

    遇有海船。

    拟即給票回閩。

    其餘安靜願留者。

    向設海正一名。

    及新添正副堡頭二名。

    足資稽查。

    該處領票漁船三十二隻。

    不時偵緝。

    以杜藏奸。

    蓋州、牛莊等處。

    情形大約相同。

    即日至盛京。

    會同将軍、府尹等。

    一并籌辦。

    得旨、好。

    勉為之。

     ○又谕、本日譚尚忠覆奏查辦小錢一摺。

    内稱欲禁小錢。

    宜嚴私鑄。

    現在饬屬訪拏私鑄匪犯。

    提省審辦等語。

    民間攙和小錢。

    節經降旨。

    令各督撫嚴定章程。

    通行禁止。

    并恐官局偷漏舞弊。

    饬令該督撫等嚴查整饬矣。

    今譚尚忠奏稱、欲禁小錢。

    宜嚴私鑄。

    不知民間私鑄。

    得以攙雜流行者。

    皆由局錢不能一律整厚。

    奸徒得以乘機影射。

    不得以小錢未能淨絕。

    悉诿之民間私鑄也。

    今欲肅清積弊。

    必先嚴饬局員。

    将官鑄按照部式分兩。

    毋得稍有偷減。

    則局錢輪郭整厚。

    與私鑄小錢逈别。

    奸民自無所用其弊混。

    方為正本清源之道。

    此時富綱、想已将次回滇。

    着傳谕該督撫、一面饬屬查拏私鑄。

    勒限呈繳。

    一面饬令局員。

    如式鼓鑄。

    嚴查爐戶。

    毋得稍滋弊窦。

    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