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一

關燈
帖式。

    發往熱河。

    不作罪人。

    令其披甲當差。

    若果能奮勉向上。

    再行挑充别項差使。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奏、訪拏收藏小錢之黃甲一犯。

    訊系此項小錢。

    從湖北開張緞店之屈恒太、鐘嘉茂處得來。

    查驗背面清字。

    多系寶黔、寶雲、寶源字樣。

    現在咨明湖廣雲貴各省。

    确查嚴辦等語。

    所辦好。

    小錢攙雜流行。

    于錢法大有關礙。

    節經降旨。

    通谕各督撫。

    一體認真嚴禁。

    乃黃甲、屈恒太等并不遵例繳銷。

    膽敢輾轉藏寄。

    若各省奸商、從而效尤。

    則官為收買查禁之例。

    仍屬有名無實。

    不可不嚴究以絕根株。

    其小錢背面所鑄寶黔寶雲字樣。

    自系雲貴二省私鑄。

    由湖廣流行到蘇。

    該二省向來有私鑄小錢之弊。

    雖經上年嚴定章程。

    通行禁止。

    而地方官奉行不力。

    積弊未能一時肅清。

    着譚尚忠、額勒春、嚴饬所屬。

    上緊查拏。

    勒限呈繳。

    如再視為具文。

    該處奸商。

    仍将小錢私行販賣。

    一經查出系寶黔寶雲字樣。

    惟該省督撫是問。

    至寶源系工部錢局字樣。

    官鑄斷無此等小錢。

    想系奸商等、見通行錢文内有寶源字樣。

    私銷仿鑄。

    并着湖廣督撫、逐一根查。

    此樣小錢。

    究竟何處私鑄。

    嚴辦示儆。

    又據孫士毅等另片稱、拏獲盜匪丁士隴等五起。

    系在浙江甯波秀水等處行劫。

    并獲曳刀匪犯虎牙等五名。

    現在嚴切究審等語。

    盜匪棍徒。

    為害行旅。

    擾累市集。

    最為地方之患。

    孫士毅等、能密饬各屬。

    拏獲多名。

    足見實心任事。

    務須将現獲各盜犯。

    嚴行訊究夥盜姓名。

    一并嚴拏。

    速行審辦。

    不可稽延。

    其曳刀匪犯虎牙等。

    妄立诨号。

    結黨成群。

    亦當速為根究。

    有無夥黨。

    按名訪獲。

    從重懲治。

    以安良善而靖地方。

    将此各傳谕知之。

     ○調熊嶽副都統烏什哈達、為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荊州副都統隆興、為熊嶽副都統。

    以成都協領成德、為荊州副都統。

     ○辛醜。

    谕曰、馮光熊奏、幹蘭珍、李年略、湯有德、方成章、何天衢、歐陽易氏、邱陳氏等、或年臻耄耋。

    或壽衍期頤。

    俱五世同堂。

    請予旌赉等語。

    該壽民壽婦等、所有應行建坊旌赉之處。

    交部照例辦理。

     ○兩江總督孫士毅奏、籌議護送京銅章程。

    銅船自湖北蕲州地方。

    即與江西九江府屬德化縣交界。

    經安徽之池州、太平、江蘇之江甯、揚州、淮安、徐州、方始出境。

    道裡迢遙。

    江面居其大半。

    若僅派道府一員押送。

    耳目難周。

    且恐非本屬。

    呼應不靈。

    臣悉心籌議。

    除江甯巡道本有經理換船之責。

    江甯府即令該道專查督運。

    其餘責成該管知府各于所轄地方。

    接替押送。

    所有楚黔、粵等省辦運京鉛點錫、及各省采買銅鉛過境亦一體辦理。

    其運自浙閩等省銅鉛、及各省在蘇采買洋銅。

    應由鎮江、常州、蘇州者、亦責成該府知府押送。

    均嚴察妥護。

    不令任意逗留。

    如有偷賣沉溺等事。

    嚴參罰賠示儆。

    得旨、好。

    實力為之。

     ○陝甘總督勒保疏報、烏噜木齊頭屯安插民戶墾田一頃八十畝有奇。

     ○癸卯。

    上還宮。

     ○谕、各省彙奏事件内。

    盜案竊案已未緝獲、及命盜己未審結拏獲尋常案犯等款。

    向由各該督撫、将緝獲審辦各數、造冊送部查核。

    并令該部按照功過等差。

    定立處分以示懲勸但近年殊未見各部查奏。

    此因奉行日久。

    承緝承審人員意存疎懈。

    内而各部。

    外而督撫。

    皆視為海捕具文。

    以緻塵案久懸。

    要犯逃匿。

    殊非核實辦公之道。

    所有查拏人犯。

    審辦案件等款。

    應如何再行酌定處分之處。

    着軍機大臣、會同該部、查照向例。

    酌量核加定議具奏。

    并定以各部。

    不行以時奏聞。

    科道如何查參之例。

     ○谕軍機大臣曰、梁肯堂奏、複将劉松嚴加刑鞫。

    據供歌單實是高三傳給。

    而高三又系得自神焦廟道士廣息。

    我與高三廣息并無仇隙。

    何肯憑空誣扳等語。

    昨據穆和蔺奏、将高三拏獲到案。

    該犯年逾六十。

    雙目俱瞽。

    搜查家内。

    并無不法字迹堅供與劉松素不相識。

    令梁肯堂訊據劉松所供之高三。

    約四十五六歲。

    面麻微須。

    并非瞽目。

    與現在豫省所拏之高三。

    年貌既屬不符。

    況劉松所供、高三住址家口年貌。

    确鑿可據。

    是此項歌單、竟系高三傳給劉松。

    而高三亦實有其人。

    明系豫省地方官、恐幹失察邪教處分。

    意欲化有為無。

    或另拏一名姓相同之人。

    輙以訊不知情。

    希圖将就了事。

    均未可定。

    穆和蔺甫經委任。

    不應出此。

    已據梁肯堂、将高三的确住址、咨明豫省。

    着再傳谕穆和蔺、務須密委幹員。

    按照直隸所開高三住居地方。

    跟蹤緝獲。

    毋得一任屬員朦混。

    僅将現獲之高三搪塞定案。

    緻幹咎戾。

    至晉省神焦廟道士廣息。

    前據書麟覆奏實無其人。

    亦不可信并着書麟、照梁肯堂咨文所開廣息年貌。

    一體再行嚴緝務獲。

    歸案審辦。

    毋任遠揚漏網。

    将此傳谕穆和蔺、書麟、并谕梁肯堂知之。

     ○甲辰。

    谕曰、戶部議駁四川調撥協剿巴勒布綠營官兵借支行裝銀兩。

    未便照換防台藏官兵之例。

    邀請減扣一摺。

    系屬照例議駁。

    但念該官兵等、遠涉衛藏。

    往返二萬餘裡。

    雖未經打仗。

    即日凱旋。

    而長途不無勞苦。

    所有此項官兵借支銀兩。

    着加恩照所請免其十分之六。

    餘着分季扣還。

    以示格外體恤。

     ○谕軍機大臣等、據伍拉納奏、拏獲崖州洋面拒捕傷官案内、盜犯鄧全、吳佑、同續獲各犯内已解到省之梁麟等七犯。

    一并解粵審辦。

    其未經解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