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七十

關燈
吳尚敏、現年一百三歲。

    五世同堂。

    懇恩旌表等語。

    着照所請。

    所有應行賞赉、及建坊旌表之處。

    着該部照例辦理。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長麟奏、遭風琉球難夷護送歸國一摺。

    内稱據通州詳報、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初二日、東七甲港口有外來船一隻。

    查系琉球國人。

    運送粟米。

    遇風漂至港口泊住。

    詳經孫士毅、福崧、批饬妥為撫恤。

    令将如何遣回本國之處。

    查議具詳。

    茲據查明該難夷願坐原船回國。

    即移會陳大用撥兵護送至閩歸國等語。

    朕閱此摺。

    乃知上年九月間即經通州詳報。

    孫士毅等既已據詳饬查。

    自應将該難夷遭風情節。

    一面奏聞。

    一面查辦。

    乃直至長麟到任後。

    查明具奏。

    殊屬遲緩。

    朕辦理庶務。

    惟以爽速為要。

    着傳谕孫士毅、嗣後遇有此等事件。

    即一面饬查。

    一面奏聞。

    将此傳谕孫士毅、并令長麟知之。

    又谕、前據梁肯堂奏、盤獲謀财害命兇犯劉松、供出山西壺關縣民楊便、倡立三皇老祖邪教。

    因降旨令書麟查緝。

    茲經書麟将楊便等拏獲。

    供稱、俱系務農良民。

    并無倡教斂錢之事。

    因楊便寄居史窰村種地時。

    劉松在彼砍柴。

    被楊便驅逐。

    是以挾嫌誣扳等語。

    楊便等既堅供無倡立邪教之事。

    搜查各家。

    又無圖像歌單等不法事迹。

    所供尚屬可信。

    且書麟續又準梁肯堂咨會。

    覆訊劉松、已自認挾嫌誣控是實。

    所帶歌單。

    系焦園村人高三、言及壺關縣神焦廟道士廣息、曾傳歌詞。

    因收該犯為徒。

    轉行傳給。

    并非得自楊便。

    是此項歌單。

    為高三廣息二犯所傳。

    供詞甚屬确鑿。

    着傳谕書麟、詳悉詢明楊便等、實系誣扳。

    即行省釋。

    以免拖累。

    其神焦廟道士廣息、焦園村人高三、二犯。

    并着該撫饬屬查拏務獲。

    從嚴究辦。

    将此并谕梁肯堂知之。

    戊子。

    谕、據譚尚忠奏、新興縣民陳管、現年八十八歲。

    建水縣民婦楊馬氏、現年一百一歲。

    均五世同堂。

    請予旌賞等語。

    着照所請。

    該壽民等所有應行賞赉、及建坊旌表之處、該部照例辦理。

     ○己醜。

    上禦奉三無私殿。

    賜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諸王等宴。

    谕、向來各省民人赴京呈控案件。

    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

    不敢壅于上聞。

    即行據呈轉奏。

    朕勤求民隐。

    惟恐鄉曲小民。

    含冤莫訴。

    每遇來京具控之案。

    無不特派大臣。

    前往審辦。

    其中屈抑者固有。

    而近日不安本分之徒。

    見來京者控無不準。

    準無不辦。

    赴愬求理者。

    遂覺接踵而來。

    及欽差大臣、提集案犯。

    認真研鞫。

    所控情節。

    多屬子虛。

    不過挾嫌逞忿。

    妄砌誣捏之詞。

    冀遂其拖累之計。

    即被控之人。

    訊明省釋。

    而輾轉審解。

    拘禁囹圄。

    胥役等又複借事生風。

    從中吓詐。

    事雖得白。

    而身家已破。

    情形殊堪憐憫。

    且欽差大臣經過地方。

    徒勞驿馬。

    糜費供支。

    于沿途驿站。

    亦恐不無擾累。

    此等刁健訟棍。

    各省多有。

    而湖北湖南為尤甚。

    若不嚴加懲創。

    則枉累無辜。

    藉端傾陷之風。

    伊于何底。

    所有本日吉慶等奏到、審拟湖南長沙縣保正王澤遠、誣控勒買倉谷一案。

    及富綱等奏到、審拟貴州桐梓縣民人傅志榮、誣控傅志舜串通書役斃命搶奪一案。

    俱着交刑部核覆時。

    量行加重定拟。

    以示懲儆。

    嗣後着各省督撫、轉饬所屬。

    剀切出示。

    谕以小民等如果實有冤抑。

    地方官不為審理。

    原不禁其赴京具控。

    但若稍涉虛誣。

    亦必加倍治罪。

    務使家喻戶曉。

    鹹懷儆惕。

    庶告讦刁風。

    漸知斂戢。

    而良善鄉民。

    免緻株累。

    亦整饬風俗人心之一端也。

    又谕、據譚尚忠奏、保山縣民姬良王□每、河西縣民婦解羅氏、昆明縣民婦楊李氏、均年屆百齡。

    請予旌表等語。

    着照所請。

    該壽民等所有應行賞赉、及建坊旌表之處。

    該部照例辦理。

     ○直隸總督梁肯堂奏、籌議護送銅船章程。

    查銅鉛船隻。

    自景州入境、至天津。

    系天津道所轄。

    自武清至通州。

    為通永道所轄。

    駐劄既近。

    呼應較靈。

    請嗣後銅鉛一入景州。

    即責令天津道督同向例所派丞倅參遊、及地方官護送。

    至武清地方。

    交通永道督催。

    并令天津鎮就近彈壓照料。

    下部知之。

     ○庚寅。

    上詣安佑宮行禮。

    禦正大光明殿。

    賜朝正外藩等宴。

    召左翼、科爾沁和碩親王恭格喇布坦。

    多羅郡王喇什端羅布。

    喇什噶勒當。

    巴林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巴圖。

    固山貝子和碩額驸德勒克。

    奈曼多羅郡王拉旺喇布坦。

    土默特多羅貝勒索諾木巴勒珠爾。

    翁牛特多羅貝勒濟克濟紮布。

    敖漢固山貝子桑濟紮勒。

    右翼、科爾沁和碩親王旺紮勒多爾濟。

    喀喇沁親王品級多羅郡王多羅額驸滿珠巴咱爾。

    浩齊特多爾郡王敏珠爾多爾濟。

    喀爾喀多羅郡王桑齋多爾濟。

    固山貝子遜都布多爾濟。

    回部郡王品級多羅貝勒哈第爾。

    烏珠穆沁多羅貝勒旺楚克。

    鄂爾多斯多羅貝勒棟羅布色棱。

    哈薩克汗斡裡素勒坦之弟多索裡素勒坦。

    至禦座前。

    賜酒成禮。

     ○順天府行鄉飲酒禮。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