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七

關燈
若幹之處。

    并未指明。

    仍系摭拾浮詞。

    籠統具奏。

    所言本無确據。

    但尹壯圖既請派大臣同伊前往盤查。

    朕亦不肯颟顸了事。

    已派侍郎慶成、帶同尹壯圖前往山西、确切盤查。

    核實辦理。

    以服其心。

    蓋因尹壯圖原奏内稱、現有罰項之督撫。

    即自矢清廉。

    仍不得不望屬員佽助。

    如書麟為督撫之較好者。

    未免尚罹此失等語。

    是以即令其前赴伊所指書麟之省。

    由宣化行走。

    先至大同盤查。

    自北而南。

    直至省城藩庫。

    将有無虧空之處。

    核實盤驗。

    着傳谕書麟、即行迎赴大同。

    聽候查辦。

    至此次派慶成前往晉省。

    自應馳驿。

    按品支予廪給。

    其尹壯圖系自請盤查之員。

    本不應一體由驿行走。

    但恐其自備車馬。

    未免濡遲。

    止着給予驿馬。

    不必支予廪給。

    将此由五百裡傳谕書麟、并谕梁肯堂知之。

     ○又谕曰、伍拉納覆奏、籌辦浙省瑞安洋面盜匪拒捕一摺、内稱本拟于冬間赴浙巡閱。

    今俟撫臣回任交卸撫篆後。

    即先由福甯一帶。

    前赴溫州等處閱兵。

    就近會同提臣陳傑、妥籌辦理等語。

    浙省瑞安、及淡水洋面、盜匪劫奪軍械之案。

    節據陳傑奏報、已降旨令福崧馳往溫州。

    駐紮該處。

    會同陳傑、督率文武各員。

    嚴密緝拏。

    以專責成。

    今伍拉納拟俟交卸福建撫篆後。

    亦前往會辦。

    因思福建地處海疆。

    洋盜及械鬥等案。

    較之浙省。

    更為難辦。

    調任巡撫浦霖、雖任巡撫有年。

    但甫調閩省。

    于該處情形。

    諸未谙悉。

    伍拉納此時未可遽離福建。

    着傳谕該督、俟浦霖到任。

    将該省地方一切情形。

    與之講求熟習。

    俟一二月後。

    伍拉納再往浙省閱兵。

    會辦盜案。

    亦不為遲。

    至瑞安洋面逸盜。

    及淡水洋面盜船拒捕之案。

    前已降旨令福崧、陳傑、嚴速查拏。

    并令将查辦情形。

    迅速覆奏。

    現在曾否獲盜。

    及督緝查辦情形。

    究竟若何。

    未據該撫等奏報。

    并着傳谕福崧、陳傑、遵照前奉谕旨。

    将是否擒獲匪犯。

    迅即覆奏。

    尋福崧奏、盜匪拒傷弁兵。

    實屬不法。

    臣現于十八日由尖山星夜起程。

    馳赴溫州。

    會同提臣嚴行查辦。

    得旨、宜速往嚴拏。

    今獲幾犯否。

     ○以故貴州思南府印江縣屬土縣丞張洪功子希賢、襲職。

     ○己亥。

    谕、昨據尹壯圖奏、各省督撫派交罰項。

    虧空倉庫。

    而商民等蹙額興歎。

    不能樂業。

    因兩次明降谕旨。

    令其指實覆奏。

    并将朕用人行政大端。

    剀切曉谕。

    尹壯圖亦自認措詞失當。

    實不能指出确據。

    奏請治罪。

    是其逞臆妄言。

    陳奏不實。

    自問亦難以解免矣。

    朕之簡用督撫。

    凡棄瑕錄用者。

    或因一時不得其人。

    或所獲之咎。

    并非侵貪骫法。

    始加恩量予從寬。

    以觀後效。

    但以其素餐屍位。

    亦不可不予以薄懲。

    故令罰出養廉充公。

    以贖其虛糜廪祿之罪。

    若如尹壯圖所奏。

    概免罰賠。

    則邀恩起用督撫等。

    如書麟之失察屬員。

    長麟之恃才任性。

    既得免罪複官。

    又可坐享豐厚。

    使曾獲罪戾之人。

    無所儆懼。

    何以饬吏治而肅官方。

    若從前王亶望等之侵貪罹罪。

    實由自取。

    何嘗因有罰項。

    始緻藉詞婪索。

    在尹壯圖之意。

    實亦知此。

    苐欲督撫等見伊此奏。

    以為見好市惠之地耳。

    至于天下官吏。

    自督撫以至州縣。

    人數衆多。

    賢愚不等。

    若謂其中竟無一貪婪玩法之人。

    朕原不敢深信。

    即小民等愛憎之口。

    或因吏胥侵擾。

    或因偶挾微嫌。

    間有一二人怨其守令。

    亦屬事所難免。

    若謂普天之下。

    民不堪命。

    竟至疾首蹙額。

    互相告語。

    怨及朕躬。

    則斷斷無此情理。

    朕實不肯受其咎。

    我朝自定鼎以來。

    深仁厚澤。

    浃洽人心。

    朕覽國史。

    順治年間、睿親王攝政。

    曾欲于邊外築城避暑。

    加派直隸等省銀二百四十九萬餘兩。

    以輸工用。

    逮世祖章皇帝親政。

    即降旨将所加賦稅。

    盡抵是年額徵錢糧。

    概免派累。

    聖祖仁皇帝禦宇六十一年。

    德政及民。

    恩周寰宇。

    曾免天下錢糧三次。

    漕糧二次。

    稽之史冊。

    隆古未聞。

    我皇考愛養黎元。

    整肅綱紀。

    十三年中。

    惠民實政。

    不能殚述。

    朕誕膺景命。

    丕紹宏圖。

    保赤誠求。

    無時不以愛民為念。

    普蠲天下錢糧者四。

    普免各省漕糧者二。

    偏災赈恤。

    蠲貸兼施。

    以及修築海塘河工。

    為民禦災捍患。

    為數何止數千萬萬。

    今已年跻八旬。

    勵精圖治。

    孚惠益下。

    猶日孜孜。

    罔敢暇逸。

    敬惟我國家聖聖相承。

    前猷式廓。

    惠此兆民。

    有加無已。

    朕自缵緒以來。

    益隆繼述。

    凡澤民之事。

    敷錫愈多。

    恩施愈溥。

    此不特勝國所無。

    即上溯三代。

    下訖宋元。

    亦複罕有倫比。

    惟願我萬世子孫。

    以朕之心為心。

    以朕之政為政。

    勤求民瘼。

    益廣仁恩。

    于惠民之政。

    總能有增無減。

    俾我大清億萬年景祚綿長。

    天下臣民。

    亦永荷無疆之福。

    此實朕之深願也。

    夫以朕之愛養斯民。

    如此其厚。

    天下萬民。

    無不身被醲膏。

    共知感戴。

    尹壯圖于朕愛民勤政之意。

    懵然罔覺。

    忍為此蹙額興歎之語。

    幾于搖惑人心。

    豈伊自外生成。

    獨非大清之民乎。

    且如迩日各省叩阍呈控者。

    不一而足。

    無不欽差大臣。

    前往審辦。

    皆因朕平日愛民如子。

    未嘗加派一縣。

    枉刑一人。

    即民間鼠牙雀角之争。

    亦不令稍有冤抑。

    故赴愬求理。

    接踵而來。

    曾有人言。

    朕于此等小民不啻如慈父之養驕子者。

    是愚民感激深恩尚能鹹喻朕意。

    尹壯圖身為大員。

    曾鄉曲小民之不若矣。

    今已令侍郎慶成、帶伊前往所指書麟管理之山西省、切實盤查。

    若果有倉庫虧缺。

    即當追問虧缺之由。

    嚴加究辦。

    倘有代完巡撫罰項情弊。

    朕必将書麟、及佽助之屬員、從重治罪。

    若所盤查倉庫。

    毫無虧缺。

    則是尹壯圖以捕風捉影之談。

    為沽譽邀名之舉。

    不但誣地方官以貪污之罪。

    并将天下億兆民人、感戴真誠。

    全為泯沒。

    而朕五十五年以來、子惠元元之實政實心。

    幾等于暴斂橫征之世。

    試令尹壯圖清夜扪心。

    亦何忍為此耶。

    着将朕辦理庶務之苦心。

    及尹壯圖莠言亂政之處。

    通谕知之。

     ○又谕、本年齊齊哈爾田苗。

    被旱歉收。

    着加恩照都爾嘉等所奏、官屯人等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