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
彼時并未到案質訊焉有供詞此語是否确實該省現有原卷可查如果薛樸元到案必有親供畫押無難即時查對明白若無薛樸元親押即系捏造此種疑窦不一而足。
似此關系人命出入重事外省問刑衙門。
如此任意周内殊出情理之外不可不根訊确實。
以成信谳。
但此案各犯證人數衆多未便提解來京審辦。
胡季堂前經派令赴東審訊平度州民人羅有良一案。
并不以長麟曾任刑部司員。
系伊保舉。
稍存瞻徇。
而穆精阿熟谙刑名。
素日不肯随聲附和。
想不緻有依違袒庇之事。
但胡季堂穆精阿俱系刑部堂官長麟亦系刑部出身。
因思和琳、曆任巡漕。
于一切運務河工。
俱能實心經理。
甚為熟谙。
明年巡視東漕事務。
即仍派伊前往。
以資駕輕就熟。
現在收束湖水。
察看河道閘壩等事。
均關緊要。
本欲令伊即赴東省所有薛對元一案。
即着和琳、會同胡季堂穆精阿秉公确訊均着于明日馳驿前往不必再行請訓其随帶司員亦着一并馳驿抵東後、務當提集犯證卷宗。
将指出各情節逐一查對嚴鞫。
務得實情。
不可稍涉徇庇。
有負委任。
原告薛樸元。
即交胡季堂等帶往。
所有步軍統領衙門原摺。
及薛樸元原呈供詞。
亦着一并發往備質。
○以翰林院侍讀曹城充日講起居注官。
左贊善裴謙、署日講起居注官。
○癸未。
谕向來令各省督撫保舉堪勝知府原以才具資格。
可以勝方面之任者。
方準登之薦剡。
豈可逾格保舉。
以啟越等躁進之漸。
前浦霖将耒陽縣知縣成明保舉知府。
吏部議駁。
經朕準令送部引見。
但思該省直隸州知州同知内豈無守潔才優。
堪膺是選者乃率以知縣越級保薦。
殊屬非是。
昨經吏部帶領引見已令軍機大臣存記遇有知府遺缺。
将該員升用矣嗣後各省督撫保舉知府務當于直隸州知州同知内擇其才具優長操守廉潔者。
秉公保奏。
不得以知縣等官。
濫膺薦牍即知縣中如果有勤幹廉明。
實堪勝任郡守者。
亦不妨奏明。
令其由丞倅漸次升擢。
循序以進。
若以知縣驟保知府。
不但失之過優。
實啟奔競躐等之漸。
浦霖着饬行。
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黎維祁失國内投。
念其祖宗世守藩封。
職貢百有餘年不忍緻令廢絕。
是以降旨加恩令其來京編入漢軍世襲佐領今黎維祁到京供職後。
頗屬謹慎守法。
因念伊妻未曾随同進關。
令于随從女子中。
挑擇一二人以為側室。
而黎維祁以跟随屬下人等。
妻孥俱已散失。
伊不忍一人獨有家室。
并稱親弟黎維祇。
親妹三人及妻妾家眷等。
相别已經二載。
存亡未蔔。
朝夕系念魂夢難安。
不肯遽置媵妾黎維祁本屬懵懂之人。
此事卻不以安樂而忘患難其心可嘉其情翻屬可憫從前黎<亻冋>進關時曾稱黎維祇糾集多人力圖恢複該國人心未去群思推奉黎維祇與阮氏為難。
嗣将黎<亻冋>解京詢問複稱國母尚在伊所。
若在此淹留有負故主托妻寄子之重且稱甯死不易衣冠。
是該國反側之徒。
皆以黎維祁妻弟眷屬尚在該國境内辄思藉以為名糾衆滋擾與阮光平轉多未便不若令阮光平将黎維祁之妻妾弟妹一并派人送出既全黎氏骨月又免該國後患豈不一舉兩得着福康安告知阮光平以黎維祁棄印潛逃失國雖由自取。
大皇帝俯念黎氏舊隸藩封。
恪共臣服。
是以加恩将黎維祁送京。
編入漢軍。
世為佐領今伊眷屬尚留滞安南。
不免有流離瑣尾之嗟。
且黎<亻冋>等、曾以黎維祇為名。
号召多人希圖滋擾。
今黎<亻冋>等雖已解京監禁。
而爾國心懷叵測之人。
如黎<亻冋>者。
想亦未能盡去。
即黎維祁之妻。
究屬從前該國主母人心思舊。
亦恐有奉之生釁者。
于爾國終非萬全之策此次國王進京祝嘏。
備荷殊施。
大皇帝之于國王不啻家人父子。
恩義兼隆因為國王代計其已故者不必論。
若将黎維祁妻妾弟妹。
及一切親屬人等送出。
如黎氏舊臣。
在安南尚有自作不靖。
為國王素所疑忌者。
亦可乘此送出俟到鎮南關後。
即交廣西巡撫。
派員送京在黎維祁不但室家團聚亦使永絕系戀故邦之念。
而爾國反側之輩。
更無從藉以滋事實為兩得之道。
再暹羅鄭華。
以诏氏所失之土懇求天朝谕令緬甸割還。
大皇帝以暹羅所失三城系诏氏在國時。
被緬甸侵占。
本非鄭氏國土。
相安年久。
自應各守疆界。
況緬甸已經易世。
暹羅又系異姓繼立。
更不當将诏氏失去疆土。
向其争論若再以此非禮幹求。
必當加之嚴譴也。
如此詳悉告知。
并着附報發去蜜餞菓乾一匣。
賞給阮光平。
以備途次食用不必具表謝恩。
以示優眷 ○烏噜木齊都統尚安奏、本年七月初六日夜間。
山水驟漲山溝東南。
所立滿營水磨及磨旁房屋被沖坍塌存貯麥面沉溺當饬知州慶衍借支兵丁一月口糧仍于兵丁每月應領面石内作為一年扣還并于庫貯馬價内、動銀一千八百兩交各該協領将沖坍水磨。
速行修理、以來年官鋪滋生銀兩補還歸款報聞 ○又奏從前昌吉縣南山金廠産金較少經臣奏明移于北山試采。
自募夫立廠以來每月産金數目較南山稍多。
但該處與從前封閉古城瑚圖斯山毗連。
恐夫役越境偷采。
難以巡查請将北山金廠封閉。
新募夫役。
全行徹去。
以靖地方得旨允行。
○甲申。
谕據額勒春奏古州同知董梁、郎岱同知林荔、二員。
堪勝知府之任與督臣劄商。
意見相同會同富綱具奏等語前令各省督撫保舉堪勝知府之員。
原欲督撫等各舉所知登之薦剡。
不必會同商酌譬如令六部保舉司員。
各堂官等自當會同保送。
若有旨令九卿各舉一人。
即應專摺自行具奏不相關會外省巡撫。
與總督不同省會者。
與此無異今額勒春于本省保舉知府之事。
劄商總督。
始行具奏。
殊屬拘泥其餘各省巡撫保舉知府有與總督、會商者均屬非是。
嗣後除各該省保題屬員。
仍舊照例會銜外其特旨令各省保舉人員。
如督撫駐劄隔省俱着自行密保。
毋庸會銜具奏。
○又谕曰、保甯奏、卓克采兇番安布穆等。
圖财害命将投宿民人方志俸。
砍毆身死。
張國漋、餘現明亦皆受傷經該土司耶噶爾布木拏獲兇手禀報。
審明正法。
該土司頭目人等。
雖有約束不嚴之咎。
姑念其一聞喊救。
即親往查辦。
應從寬免議等語。
土司聶噶爾布木。
于所屬番人、逞兇謀命。
即行親往查拏。
将安布穆等拏獲伏法。
正兇不緻漏網。
尚屬奮勉。
不但應寬其失察之罪。
并當加以賞赉。
着保甯即傳旨賞緞二匹。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曰、梁肯堂奏、據天津縣知縣李符清、在北關店内、盤獲假冒理藩院主事楊超铮名字之崔三。
現饬藩臬兩司。
速提該犯來省。
督同嚴審定拟等語。
崔三冒充職官。
膽敢在天津縣署遞送字帖。
稱有公事議約。
計圖诓騙情甚狡谲
彼時并未到案質訊焉有供詞此語是否确實該省現有原卷可查如果薛樸元到案必有親供畫押無難即時查對明白若無薛樸元親押即系捏造此種疑窦不一而足。
似此關系人命出入重事外省問刑衙門。
如此任意周内殊出情理之外不可不根訊确實。
以成信谳。
但此案各犯證人數衆多未便提解來京審辦。
胡季堂前經派令赴東審訊平度州民人羅有良一案。
并不以長麟曾任刑部司員。
系伊保舉。
稍存瞻徇。
而穆精阿熟谙刑名。
素日不肯随聲附和。
想不緻有依違袒庇之事。
但胡季堂穆精阿俱系刑部堂官長麟亦系刑部出身。
因思和琳、曆任巡漕。
于一切運務河工。
俱能實心經理。
甚為熟谙。
明年巡視東漕事務。
即仍派伊前往。
以資駕輕就熟。
現在收束湖水。
察看河道閘壩等事。
均關緊要。
本欲令伊即赴東省所有薛對元一案。
即着和琳、會同胡季堂穆精阿秉公确訊均着于明日馳驿前往不必再行請訓其随帶司員亦着一并馳驿抵東後、務當提集犯證卷宗。
将指出各情節逐一查對嚴鞫。
務得實情。
不可稍涉徇庇。
有負委任。
原告薛樸元。
即交胡季堂等帶往。
所有步軍統領衙門原摺。
及薛樸元原呈供詞。
亦着一并發往備質。
○以翰林院侍讀曹城充日講起居注官。
左贊善裴謙、署日講起居注官。
○癸未。
谕向來令各省督撫保舉堪勝知府原以才具資格。
可以勝方面之任者。
方準登之薦剡。
豈可逾格保舉。
以啟越等躁進之漸。
前浦霖将耒陽縣知縣成明保舉知府。
吏部議駁。
經朕準令送部引見。
但思該省直隸州知州同知内豈無守潔才優。
堪膺是選者乃率以知縣越級保薦。
殊屬非是。
昨經吏部帶領引見已令軍機大臣存記遇有知府遺缺。
将該員升用矣嗣後各省督撫保舉知府務當于直隸州知州同知内擇其才具優長操守廉潔者。
秉公保奏。
不得以知縣等官。
濫膺薦牍即知縣中如果有勤幹廉明。
實堪勝任郡守者。
亦不妨奏明。
令其由丞倅漸次升擢。
循序以進。
若以知縣驟保知府。
不但失之過優。
實啟奔競躐等之漸。
浦霖着饬行。
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黎維祁失國内投。
念其祖宗世守藩封。
職貢百有餘年不忍緻令廢絕。
是以降旨加恩令其來京編入漢軍世襲佐領今黎維祁到京供職後。
頗屬謹慎守法。
因念伊妻未曾随同進關。
令于随從女子中。
挑擇一二人以為側室。
而黎維祁以跟随屬下人等。
妻孥俱已散失。
伊不忍一人獨有家室。
并稱親弟黎維祇。
親妹三人及妻妾家眷等。
相别已經二載。
存亡未蔔。
朝夕系念魂夢難安。
不肯遽置媵妾黎維祁本屬懵懂之人。
此事卻不以安樂而忘患難其心可嘉其情翻屬可憫從前黎<亻冋>進關時曾稱黎維祇糾集多人力圖恢複該國人心未去群思推奉黎維祇與阮氏為難。
嗣将黎<亻冋>解京詢問複稱國母尚在伊所。
若在此淹留有負故主托妻寄子之重且稱甯死不易衣冠。
是該國反側之徒。
皆以黎維祁妻弟眷屬尚在該國境内辄思藉以為名糾衆滋擾與阮光平轉多未便不若令阮光平将黎維祁之妻妾弟妹一并派人送出既全黎氏骨月又免該國後患豈不一舉兩得着福康安告知阮光平以黎維祁棄印潛逃失國雖由自取。
大皇帝俯念黎氏舊隸藩封。
恪共臣服。
是以加恩将黎維祁送京。
編入漢軍。
世為佐領今伊眷屬尚留滞安南。
不免有流離瑣尾之嗟。
且黎<亻冋>等、曾以黎維祇為名。
号召多人希圖滋擾。
今黎<亻冋>等雖已解京監禁。
而爾國心懷叵測之人。
如黎<亻冋>者。
想亦未能盡去。
即黎維祁之妻。
究屬從前該國主母人心思舊。
亦恐有奉之生釁者。
于爾國終非萬全之策此次國王進京祝嘏。
備荷殊施。
大皇帝之于國王不啻家人父子。
恩義兼隆因為國王代計其已故者不必論。
若将黎維祁妻妾弟妹。
及一切親屬人等送出。
如黎氏舊臣。
在安南尚有自作不靖。
為國王素所疑忌者。
亦可乘此送出俟到鎮南關後。
即交廣西巡撫。
派員送京在黎維祁不但室家團聚亦使永絕系戀故邦之念。
而爾國反側之輩。
更無從藉以滋事實為兩得之道。
再暹羅鄭華。
以诏氏所失之土懇求天朝谕令緬甸割還。
大皇帝以暹羅所失三城系诏氏在國時。
被緬甸侵占。
本非鄭氏國土。
相安年久。
自應各守疆界。
況緬甸已經易世。
暹羅又系異姓繼立。
更不當将诏氏失去疆土。
向其争論若再以此非禮幹求。
必當加之嚴譴也。
如此詳悉告知。
并着附報發去蜜餞菓乾一匣。
賞給阮光平。
以備途次食用不必具表謝恩。
以示優眷 ○烏噜木齊都統尚安奏、本年七月初六日夜間。
山水驟漲山溝東南。
所立滿營水磨及磨旁房屋被沖坍塌存貯麥面沉溺當饬知州慶衍借支兵丁一月口糧仍于兵丁每月應領面石内作為一年扣還并于庫貯馬價内、動銀一千八百兩交各該協領将沖坍水磨。
速行修理、以來年官鋪滋生銀兩補還歸款報聞 ○又奏從前昌吉縣南山金廠産金較少經臣奏明移于北山試采。
自募夫立廠以來每月産金數目較南山稍多。
但該處與從前封閉古城瑚圖斯山毗連。
恐夫役越境偷采。
難以巡查請将北山金廠封閉。
新募夫役。
全行徹去。
以靖地方得旨允行。
○甲申。
谕據額勒春奏古州同知董梁、郎岱同知林荔、二員。
堪勝知府之任與督臣劄商。
意見相同會同富綱具奏等語前令各省督撫保舉堪勝知府之員。
原欲督撫等各舉所知登之薦剡。
不必會同商酌譬如令六部保舉司員。
各堂官等自當會同保送。
若有旨令九卿各舉一人。
即應專摺自行具奏不相關會外省巡撫。
與總督不同省會者。
與此無異今額勒春于本省保舉知府之事。
劄商總督。
始行具奏。
殊屬拘泥其餘各省巡撫保舉知府有與總督、會商者均屬非是。
嗣後除各該省保題屬員。
仍舊照例會銜外其特旨令各省保舉人員。
如督撫駐劄隔省俱着自行密保。
毋庸會銜具奏。
○又谕曰、保甯奏、卓克采兇番安布穆等。
圖财害命将投宿民人方志俸。
砍毆身死。
張國漋、餘現明亦皆受傷經該土司耶噶爾布木拏獲兇手禀報。
審明正法。
該土司頭目人等。
雖有約束不嚴之咎。
姑念其一聞喊救。
即親往查辦。
應從寬免議等語。
土司聶噶爾布木。
于所屬番人、逞兇謀命。
即行親往查拏。
将安布穆等拏獲伏法。
正兇不緻漏網。
尚屬奮勉。
不但應寬其失察之罪。
并當加以賞赉。
着保甯即傳旨賞緞二匹。
以示獎勵。
○谕軍機大臣曰、梁肯堂奏、據天津縣知縣李符清、在北關店内、盤獲假冒理藩院主事楊超铮名字之崔三。
現饬藩臬兩司。
速提該犯來省。
督同嚴審定拟等語。
崔三冒充職官。
膽敢在天津縣署遞送字帖。
稱有公事議約。
計圖诓騙情甚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