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九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 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五年。

    庚戌。

    七月。

    甲午。

    朝鮮國正使黃仁點、副使徐浩修等入觐。

    上禦卷阿勝境召見。

    同扈從王、貝勒、貝子、公、大臣、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回部王、公、伯克安南國王、及陪臣、緬甸國、南掌國使臣、金川土司、台灣生番等、賜食。

    至丁酉皆如之。

     ○谕軍機大臣曰、梁肯堂奏、委勘永平府城。

    及天津、朝陽、兩縣被水情形一摺。

    内稱、灤州、樂亭、豐潤、玉田等州縣。

    并天津四鄉。

    及口外朝陽俱因六月下旬。

    陰雨連綿。

    河水陡發。

    窪地田禾。

    間被淹浸。

    民房多有坍塌。

    現在饬委道員分往查勘等語。

    永平、天津等處。

    因夏雨稍多。

    河流漲發。

    民房廬舍。

    不無被淹坍塌。

    其低窪地畝亦間有損壞之處。

    自應詳晰履勘。

    加意撫綏即一隅偏災。

    亦不可稍存諱飾。

    梁肯堂現在派委道員。

    分往查勘撫恤。

    俾災黎均沾實惠。

    毋使一夫失所。

    至上年天津、青縣、靜海等處。

    亦因春夏雨水較多。

    以緻田禾受淹。

    此次被災情形。

    較上年輕重若何。

    究于秋成有無妨礙。

    并上年被水各歉收之處。

    一并詳悉查明。

    據實速奏。

    以慰廑注。

     ○又谕曰、劉秉恬奏北倉截卸漕糧事宜業已完竣。

    現在回至通州。

    辦理收兌事宜。

    俟全漕告竣。

    即趨赴行在叩觐等語。

    本年全漕抵通。

    較上年連閏月共早至兩月一切起卸回空辦理雖屬從容但現值兌收江廣幫船漕米而督饬回空等事在在均關緊要若該倉場于此時前赴行在瞻觐不能親身督率料理。

    恐江廣尾幫起卸回空。

    不無遲滞。

    着傳谕蘇淩阿、劉秉恬、務須趕緊驗收。

    使江廣漕糧。

    及早兌交。

    俾得迅速回空。

    方為妥善。

    不必前來行在。

    仍照例于朕回銮時。

    在南石槽接駕叩觐。

    亦不為遲。

     ○乙未。

    谕吐魯番二等台吉丕爾敦、乃額敏和卓之子。

    年來亦頗奮勉。

    着加恩作為一等台吉以示朕惠愛宣力舊回仆之意。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安陽縣民閻榮山女閻氏。

     ○丙申谕、據嵩椿等奏、大淩河河水漫溢。

    錦州九關台旗民房屋被水等語。

    本年六月。

    因雨水較大。

    河水漫溢。

    錦州九關台旗民房屋被水殊屬可憫。

    窮檐口食不繼。

    未免失所。

    着加恩無論旗民。

    統各賞給兩月口糧。

    且似此災黎。

    理宜急速救援。

    一面赈發。

    一面具奏。

    乃嵩椿等尚以暫行貸給。

    秋後追償為請。

    候命下日始行赈發等語。

    甚屬拘泥。

    竟不曉事體之緩急嵩椿等俱着嚴行申饬。

    現在九關台地方被水甚重。

    嵩椿着不必來京。

    于何處接奉此旨即速赴九關台宜興亦着赴錦州九關台地方一同查勘辦理。

    此事妥協後。

    伊二人再回盛京。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奏、平原、禹城等縣。

    自六月二十四日起。

    至七月初七八日雨水連綿馬頰等河水勢盛漲。

    漫溢田禾房舍間被淹浸臨邑陵縣等處。

    低窪地面。

    田禾亦有浸傷。

    長麟現在馳赴各處查勘等語本年東省雨水調勻。

    田禾暢茂。

    可望收成豐稔。

    今因六月二十四、至七月初七八等日。

    陰雨較多。

    平原、禹城、及臨邑、陵縣等處。

    村莊田禾間被淹損。

    殊為可惜。

    長麟聞禀。

    即親往各處查勘務須妥為撫恤。

    俾災黎均沾實惠。

    其被淹田禾。

    将來或緻成災。

    不可稍有諱飾。

    至坍塌房屋。

    無力貧民俱應酌給修費。

    積水處所亦應設法疏消。

    着該撫詳确履勘實力妥辦毋使一夫失所。

    以副朕轸念災黎至意并将如何酌量撫恤。

    各該處被水輕重情形。

    田禾是否可望有收之處。

    即行迅速覆奏。

    以慰廑注。

     ○丁酉。

    谕、大淩河馬廠着派伊齡阿、于八月底。

    大田刈獲後。

    前赴該處秉公查勘。

    辦理具奏。

     ○谕軍機大臣曰、琅玕奏、據禀報耆民王萬春等六十名。

    現交進京便員。

    照料起程等語。

    前恐各省耆民等情殷葵向。

    思欲遠來效悃祝厘。

    此等年老之人。

    正須頤養。

    跋涉辛勤。

    轉非朕安老引年之意。

    特明降谕旨。

    令各督撫轉饬地方官。

    出示曉谕。

    不必來京。

    琅玕自應遵照辦理。

    乃以浙省耆民。

    情詞懇切。

    難以阻止。

    準其進京叩祝。

    殊不曉事。

    但該耆民等。

    業已啟程前來此時亦不便令其中途轉回。

    俟到京後查照向例。

    酌予恩赉。

    第恐附近京城各省督撫。

    聞知離京較遠之浙江老民。

    尚準其進京慶祝。

    而江南、山東、直隸等省。

    皆欲從而效尤。

    各處年老之人。

    跋涉遠來。

    未免長途勞頓。

    或因水土不服。

    偶生疾病。

    豈體恤高年至意。

    況前次恩诏内。

    已令各省查明。

    赉以粟布銀兩。

    是耆民俱經溥被恩施。

    各督撫等、務須仰體朕懷。

    不得因浙省耆民。

    業已來京。

    辄思踵事。

    即老民等再三籲請。

    亦應将前降谕旨内優加體念之意諄切曉谕。

    斷不可令其前來徒滋勞頓。

    除就近傳谕梁肯堂外。

    将此傳谕江蘇、安徽、江西、湖廣、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督撫。

    并谕琅玕知之。

     ○又谕、據蘇淩阿等奏現在湖廣軍船。

    業已全數起竣。

    止餘江西漕船四幫。

    趕緊辦理。

    不日即可竣事統俟起卸全完。

    再趨赴行在叩觐等語。

    前以起卸回空等事。

    在在均關緊要。

    雖本年全漕抵通。

    較上年早至兩月。

    辦理盡屬從容。

    而該倉場等必須親身在彼督率。

    趕緊驗收。

    方能使江廣尾幫。

    及早回空受兌。

    是以谕令該侍郎等照例在南石槽接駕。

    不必前赴行在叩觐。

    着再傳谕蘇淩阿、劉秉恬、務須遵照前旨将現在抵壩軍船。

    竭力起卸。

    一面即委員押催回空南下。

    俾得早回一日。

    即早兌一日新漕。

    方為妥善。

    該侍郎等、總不必急欲趨赴行在以緻收兌稽遲也。

     ○又谕、據夢吉等奏、本月十五日。

    接得穆和蔺題本一箱。

    本箱破損封鎖不全。

    當堂查閱。

    惟有批文一紙。

    内注寫正副各六本。

    查點并無本章。

    其随本揭帖點單内開二十封。

    此外短少部科等、衙門揭帖五封。

    一面咨明直隸。

    沿途挨查。

    一面咨照河南補行題咨等語。

    各省具題本章。

    事關緊要。

    何緻到通政司衙門、竟有本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