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八

關燈
、駐跸煙郊行宮。

     ○庚申。

    谕、據那奇泰奏稱、發遣奴犯顧越即蕭二元、薛文、二人脫逃。

    已派委弁兵。

    嚴行緝拏等語。

    此等人犯。

    俱系身罹重罪。

    免死發遣為奴重犯。

    該将軍等平日。

    理宜不時留心。

    嚴加管朿。

    毋緻脫逃。

    即或脫逃。

    如果迅速派委員弁。

    于本境要隘處所。

    嚴行截拏。

    該犯等甫經逃走。

    斷不能越境遠揚。

    必緻拏獲。

    該将軍等平日怠玩從事。

    并未加意嚴行管朿。

    及脫逃後。

    又不速行派人于境内嚴拏。

    惟賴咨行鄰省原籍。

    代為捕緝。

    以緻東三省發遣人犯。

    不時逃竄。

    現在脫逃發遣為奴人犯顧越即蕭二元、薛文二名。

    着交那奇泰等、即行派委妥幹弁兵。

    于境内各處。

    嚴行搜緝務獲外。

    并将此饬谕東三省将軍副都統等、各将此等人犯。

    務須嚴行管束。

    遇有脫逃者。

    即行派委弁兵。

    于境内邀截嚴緝。

    斷不可如此怠玩從事。

    惟藉他處代為緝拏也。

     ○谕軍機大臣等、上年據蘇淩阿、劉秉恬奏、請挑浚通惠河、大通橋護城河、并修砌朝陽門外卸米泊岸。

    特派金簡、會同估計興修。

    即日開工辦理。

    此時早應全竣。

    朕昨出朝陽門見護城河尚未放水。

    石砌泊岸。

    亦未完工。

    所辦均屬遲滞。

    此項工程系上年九月内勘估。

    迄今已及五月。

    去冬天氣暄和。

    尚少冱寒凝凍之時。

    一交春令。

    土脈已融。

    原非向年可比。

    何以直至二月初旬。

    猶未奏報工竣。

    着交部議處。

    現在東豫二省漕船。

    多已抵通。

    南糧亦俱銜尾前進。

    趕緊北上。

    若抵通後、因等候工程。

    不能起卸。

    以緻遲誤漕運。

    更屬不成事體。

    昨已面谕蘇淩阿、劉秉恬、令其即日回赴工所。

    勒限迅速督催。

    自初九日起、限至十三日。

    将泊岸河道。

    一律趱完。

    候朕遣人前往勘視。

    并着金簡、于十四日趕赴南苑舊衙門。

    将辦過工程。

    詳細繪圖貼說。

    并将是否不誤漕運之處。

    據實面奏。

    其承辦護城河、及卸米泊岸遲滞之監督等官。

    并着金簡等查開職名。

    分别議處。

    再朕閱所挑河工。

    竟似乾溝。

    若不能一律深通。

    挑河最易滋弊。

    多緻有名無實。

    着金簡等照原估丈尺。

    酌量再加落深。

    以利漕運。

    不得因估計在前。

    稍存回護。

    挑竣後、務須逐段查量。

    屆期再行放水。

    如新舊泊岸。

    彼時尚未乾透。

    莫若将河身内挖起泥土。

    幫培泊岸之旁。

    既可作護岸之用。

    又得省運遠之費。

    豈不一舉兩得。

    金簡何以未見及此。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是日、駐跸白澗行宮。

     ○辛酉谕、朕此次東巡。

    所有經過直隸地方各營汛兵丁。

    有派辦差務者。

    俱着查明、賞給兩月錢糧。

     ○谕軍機大臣等、據湖北學政李長森奏、廣濟縣生員張植藻、私赴李長森原籍家内。

    面晤伊侄李振镛、批點課文。

    并呈出詩稿名帖。

    顯有夤緣撞騙情弊。

    現已行學斥革。

    并咨明督撫、饬提該犯嚴審治罪等語。

    張植藻系湖北生員。

    膽敢至該省學政原籍家内。

    呈送詩稿。

    希圖夤緣鑽剌。

    殊屬不法。

    着畢沅等即行提訊該犯。

    嚴究辦理。

    因思上年在密雲縣地方。

    有遣人投遞策論之馬晏清一犯。

    在逃未獲。

    前據李世傑查奏馬晏清年貌。

    據稱該犯一名張國安又名張代文。

    系湖北松滋縣人。

    又稱江陵人。

    在建始縣訓蒙度日。

    曾傳谕畢沅等嚴密查拏。

    迄今未經弋獲。

    該犯屢易姓名。

    蹤迹詭秘。

    今在李長森家内呈送詩卷之犯。

    亦系張姓。

    籍隸湖北。

    或即系馬晏清所冒托。

    亦未可定。

    着傳谕該督等、向該犯嚴切訊究。

    若果即系馬晏清。

    則是自投法網。

    前案即可完結也。

     ○是日、駐跸隆福寺行宮。

     ○壬戌。

    上谒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

    俱未至碑亭。

    即降輿恸哭。

    步入隆恩門。

    詣寶城前行禮。

    躬奠哀恸。

    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随行禮 ○至孝賢皇後陵酹酒。

     ○孝康章皇後忌辰。

    遣官祭孝陵。

     ○谕、據全德奏、江西鹽價短少緣由。

    實因省店每遇滞銷。

    勢不能不跌價出售。

    而報官不敷定價。

    恐幹駁诘。

    又不得不以定價具報。

    是以報價與賣價多有不同。

    并非該護道押令虛報。

    省店亦無影射情弊等語。

    前因全德具奏、江西銷鹽價值不符。

    朕即以出售銀數。

    較報價短少。

    而于官引課項。

    并無虧绌。

    自系該商等通融酌辦。

    其中似無他弊。

    嗣據書麟、何裕城、查明商人等減價速售。

    希圖廣銷取利。

    以緻不符定價。

    具奏參差。

    所言自屬确實。

    節經傳谕該鹽政。

    秉公詳查。

    不可因參奏在前。

    欲實前言。

    稍存回護。

    茲據查明銷售價值不符之處。

    與書麟等所奏相同。

    并稱該護道及省店商人。

    均無影射情弊。

    果不出朕之所料。

    從前全德辦理此事。

    未免過刻。

    全德着傳旨申饬。

     ○是日、駐跸桃花寺行宮。

     ○癸亥。

    谕、本日惠倫幫轎行走。

    問伊有無子嗣。

    據稱現有一子名伯樞等語。

    奎林系朕滿洲世仆。

    與伊子孫起名。

    自當擇取清語。

    伊孫呼為伯樞。

    殊近漢習。

    甚屬可厭。

    朕已令改名伯奇圖。

    遇便着将奎林申饬。

     ○又谕、據奎舒奏、章嘉呼圖克圖之呼畢勒罕、于本年正月出痘。

    身體甚為妥善等語。

    前世章嘉呼圖克圖、久居京師。

    廣闡黃教。

    現今呼畢勒罕出世。

    聞其禀質聰敏。

    但以未經出痘。

    不能來京。

    深為懸念。

    茲聞出痘妥順。

    朕心欣悅。

    特派乾清門侍衛佛。

    爾卿額、馳驿前赴西藏。

    赍朕常佩護身吉祥佛一尊。

    并禦用珍珠記念琥珀數珠一串。

    表一枚。

    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四個。

    賞與呼畢勒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