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八

關燈
辦處撥給。

    仍将前項舊炮送部。

    得旨、熱河應換炮位。

    着照例撥給。

    其損壞舊炮。

    即交熱河工程處。

    镕銷備用。

    毋庸送部。

     ○以察哈爾部落領隊大臣那延、厄魯特部落領隊大臣讷音、對調。

     ○兩廣總督公福康安疏報、墾築廣東隆澳廠鹽田二十四漏。

    升課如例。

     ○是日起。

    上以祭社稷壇。

    齋戒三日。

     ○丙辰。

    春分。

    朝日于東郊。

    上親詣行禮。

     ○兩廣總督公福康安奏、查廣西各府安插黎維祁等三百七十二名口。

    遵旨祥加酌核。

    内将黎維祁、黎維□□安等六十一名口、為一起。

    其丁迓衡、潘啟德、阮廷沛、潘孟賢等一百八名口、分三起解送進京。

    此外閉阮□□恭。

    黃廷球、阮賢、阮廷建、黃德鄧、黎允俊、閉阮王□允。

    段旺等二百三名口、安置江南等省。

    若于此數起内酌留粵西。

    恐安南壤境毗連。

    日久仍生事端。

    自應全數解送編管。

    又查解京人口。

    除着名之人。

    其餘各名下。

    俱有弟兄親族。

    可分為數十戶。

    編一佐領。

    現京城建蓋房屋。

    足資栖止。

    報聞。

     ○丁巳。

    祭先師孔子。

    上親詣行禮。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福康安奏、湯雄業将安南國王阮光平寄阮宏匡等書信拆閱。

    系屬照例辦理。

    福康安因書已拆閱。

    有囑令使臣購買人參之事。

    未便作為不知。

    已備參四兩。

    專繕照會。

    發交湯雄業、委員馳送諒山等語。

    所辦俱好。

    向來外藩遞送書函進口。

    例由管轄大臣拆閱。

    今湯雄業在彼駐劄。

    見阮光平有寄伊陪臣書信。

    不稍拘泥。

    照例拆閱。

    并将原書寄遞福康安等轉奏。

    尚為得體。

    至阮光平因伊母年老。

    氣體稍衰。

    意欲購覓人參。

    不敢遽行入告。

    而又料及所寄書信。

    必經内地拆閱。

    希冀奏達後。

    自必蒙恩賞赉。

    阮光平殊屬巧于用心。

    福康安即給參四兩。

    俾該國王将母有資。

    安心入觐。

    雖與朕意符合。

    但人參為内地貴重之物。

    前于孫永清奏到時。

    朕加恩賞給一斤。

    福康安又先酌給四兩。

    若似此有求必遂。

    無所節制。

    伊轉視為泛常無足輕重。

    福康安亦不可不稍為留意。

    俾阮光平知人參實非易得。

    而天朝格外優赉。

    更可堅其向化之誠也。

    将此谕令知之。

     ○湖廣總督畢沅、湖北巡撫惠齡奏、臣等前奏築潛江縣仙人舊堤。

    經軍機大臣議令覆查。

    奏明請旨。

    今查潛江在鄖襄下遊。

    漢江之水。

    建瓴東注。

    上年夏秋異漲。

    宣洩不及。

    倒漾而西。

    江陵、監利、荊門、俱受淹浸。

    臣與藩司熟籌。

    易家拐堤。

    頂沖迎溜。

    現已沖成深潭。

    難以施工。

    是以将該處讓去。

    修複仙人廢堤。

    以資保障。

    應懇照臣前奏。

    酌發修費。

    迅速辦理。

    工完後、仍于潛江、江陵、監利、荊門等州縣。

    分三年攤徵還款。

    計此時距汛期已近。

    現派分段趕築。

    勒限四月完竣。

    報聞。

     ○戊午。

    祭大社、大稷。

    上親詣行禮。

     ○谕曰、梁肯堂奏、武士鋐等未完分賠青龍岡等處漫工銀兩。

    請旨分别叩抵等語。

    此項分賠銀兩。

    本應如數追繳。

    第念武士鋐雖現署守備。

    究系微末武員。

    崔見龍孫自祥之子。

    均屬河營末弁。

    一時無力完交。

    所有未完銀兩。

    着加恩免其追繳。

    其應得廉俸。

    俱不準支給。

    所扣廉俸扺完賠項之後。

    再準支領。

    張際望、王可立、業經身故。

    現無子嗣居官。

    俱着全行豁免。

    更不必分賠矣。

    該部知道。

     ○步軍統領衙門奏、湖北廣濟縣民楊漋霏、呈控該縣重徵勒折。

    請派大員往審。

    得旨、此案着派韓鑅、玉德、馳驿前往。

    秉公嚴審定拟具奏。

    所有随帶司員。

    着一并馳驿。

    原告民人楊漋霏、着照例解往備質。

     ○己未。

    上啟銮。

    谒東陵、西陵。

    巡幸山東。

    命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颙琰、皇十七子永璘、随駕。

     ○谕、朕祗谒兩陵。

    巡幸山東。

    道經畿甸。

    當春行慶。

    首塗所及。

    宜沛恩膏。

    着将直隸經過州縣。

    本年應徵地丁錢糧。

    加恩蠲免十分之三。

     ○又谕、據勒保奏、甘肅固原州監生陳蕣、十世同居。

    一門男婦大小一百三十餘人等語。

    陳蕣合族同居。

    業經十世。

    兄弟歡愉。

    孫曾蕃衍。

    洵為盛世休徵。

    特制詩章。

    并書扁額以賜。

    所有應行旌表之處。

    着該部照例具題。

     ○禦制詩曰。

    去歲肯堂七世報。

    今春勒保更三加。

    古楊今許已稱盛。

    昨豫茲甘較匪□□段。

    弗以多辭欣俗厚。

    肯稱祥即信時嘉。

    載咨大小長民吏。

    崇實相将漫瑞誇。

     ○禦制扁曰。

    聚順延祺。

     ○谕軍機大臣等、據長麟奏、濱州舉人薛對元、與貢生杜宜豐尋釁。

    經杜宜豐具控該州。

    即差役緝獲薛宗孟、薛棟等解州審辦。

    薛對元複糾人奪犯。

    毆傷差役。

    現将薛宗孟等複行拏獲。

    惟薛對元連夜逃走。

    赴京會試。

    已飛咨直隸、并提督衙門、一體查拏務獲等語。

    薛對元身系舉人。

    與杜宜豐尋釁争毆。

    已屬生事。

    及該州緝獲案内人犯。

    複敢于中途奪犯。

    擅行釋放。

    毆傷差役。

    尤為不法。

    必須嚴密緝拏務獲究辦。

    雖據該犯家屬供稱、現已潛赴京會試。

    但該犯自知罪重。

    竄迹潛逃。

    豈有将實在蹤迹。

    向人告知之理。

    或竟系在鄰省、及附近地方潛匿。

    串捏此供。

    以為诓诿漏網之計。

    亦未可定。

    長麟何以未見及此。

    僅咨直隸一帶查拏。

    緻稽疎縱。

    着傳谕綿恩、及順天府尹、直隸、河南江南、各督撫。

    一體嚴拏。

    緝獲後、一面速行解赴山東。

    一面奏聞。

    并着長麟嚴饬所屬各州縣。

    實力躧緝。

    毋任遠揚。

     ○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