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一

關燈


    與郴、桂、二州接壤。

    私販多将粵東紅鹽、載出耒陽口。

    及常甯縣招源河口。

    至潛溪寺等處。

    煎成白色。

    另改小包。

    充作淮鹽販賣。

    曆經嚴饬道府。

    督率州縣。

    于扼要地方、時時偵緝等語。

    楚省官引滞銷。

    總由私鹽充斥。

    地方官不能實力查拏所緻。

    今該撫既稱嚴饬所屬、于水陸要隘之處。

    分投躧緝。

    自應私鹽淨絕。

    官引暢銷。

    何以私販尚敢偷越境内。

    可見該撫不過徒托空言。

    仍未實力緝私。

    以緻官鹽尚不能暢銷。

    着傳谕浦霖、督率道府各員。

    明查暗訪。

    嚴密偵緝。

    以期私販絕迹。

    俾淮鹽到岸之引。

    随到随銷。

    無虞壅積。

    不可徒事具文。

    僅以一奏塞責。

    至楚南與川省接壤。

    向聞該省私鹽。

    多從四川一路偷漏入境。

    而粵東産鹽甚少。

    在本省銷售。

    尚多不能充裕。

    又豈能運入楚南。

    今浦霖奏稱、粵東紅鹽。

    從耒陽河口、常甯等處。

    改包販賣。

    自系粵東沿海一帶。

    必有煎曬私鹽處所。

    出沒販運。

    蓋因承辦官鹽。

    必須按引納課。

    而私鹽既不納課。

    又無引額。

    奸徒私自煎運。

    在所不免。

    故粵東官鹽不足。

    而私鹽有餘。

    其弊未必不由于此。

    着傳谕福康安、圖薩布、饬屬于沿海一帶。

    實力訪拏。

    毋使奸徒私自煎曬。

    并粵東紅鹽、是否從耒陽河口載出之處。

    一并留心查緝。

    勿任稍有透漏。

    以杜楚私而裕粵課。

    又谕、前因在密雲途次。

    有叩阍之四川民人馬攀鳳、呈遞伊父馬晏清、所寫策論内。

    有地方官創造非刑等條。

    曾降旨令該督按款訪查。

    并派員搜看該犯家中。

    有無不法字迹。

    一并奏聞矣。

    茲又經軍機大臣将馬攀鳳審訊、于衣服内搜出字迹一本。

    内開達州太平縣枉死人命數條。

    俱有年分姓名。

    是否确實。

    無難逐一根查。

    着将搜出之本。

    鈔寄該督。

    即按照該犯所開各款情節。

    詳悉确查。

    再字本内所開馬波囚禁矮籠一案。

    據馬攀鳳供稱、馬波即伊父馬晏清。

    其五十一年、該州縣究因何事、将該犯囚入矮籠。

    又因何于五十三年釋放。

    此等案件。

    該州縣自必具文申詳。

    該管道府臬司。

    所司何事。

    豈竟毫無見聞。

    着李世傑即嚴行查究。

    一并據實覆奏。

    毋得稍存回護。

    至馬晏清一犯。

    現尚未經拏獲。

    恐或潛回四川原籍。

    亦未可定。

    除行文直隸、并沿途各省查拏外。

    并着李世傑、餘屬在本籍地方嚴密根緝。

    一經就獲。

    即派員解赴行在。

    審明辦理。

    将此傳谕知之。

    吏部議奏、旗員現居外任、因親老改補京職者。

    請先令掣簽。

    分派各衙門行走。

    仍照例按班铨選。

    未經得缺以前。

    照常給予公費。

    不食俸。

    再查此等人員。

    向因陵寝各缺。

    系五百裡以内。

    仍令一同掣補。

    嗣後請以在京各衙門選補。

    所有外任親老改補京職滿洲、蒙古、漢軍、各員。

    并現任陵寝官。

    親年七十五歲以上者、查明照此辦理。

    從之。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雄縣民趙世行妻于氏。

    己酉。

    吏部尚書管理國子監事務彭元瑞等奏、八旗官學生。

    請于查學時、驗其年幼多熟經書。

    文理通順者。

    給與雙分錢糧。

    遇有甄汰缺出歸并。

    每學以十名為限。

    以昭鼓勵。

    得旨、此項官學生額缺。

    每旗于百名内裁去十名。

    添作出色學生膏火。

    以示勸懲。

    固不為多。

    但于其中挑取十人。

    給與雙分錢糧。

    未免過優。

    嗣後如遇甄汰時。

    百名内陸續裁扣十名。

    挑取多熟經書、文理明順者二十名。

    将此十名錢糧。

    分為二十分給予。

    既足以昭鼓勵。

    又可以多育人材。

    較為兩有裨益。

    庚戌。

    谕、前據富綱奏、雲南通海等五州縣、于五月十四日連次地震。

    親往查辦。

    業降旨令該督确實妥辦。

    照乾隆二十八年江川等處地震之例赈給。

    并将應納條公等項。

    一體蠲免矣。

    茲據查明通海等五州縣城垣官署。

    俱有坍壞。

    民居并多倒塌。

    間有傷斃人口之處。

    共赈銀九千九十餘兩。

    需谷一萬九千三百五十餘石。

    各于本處倉存内動支。

    如有不敷。

    照例折銀五錢等語。

    此次通海等處。

    同時地震。

    情形較重。

    小民倉猝被災。

    殊堪轸憫。

    若僅每石折給五錢。

    為數尚少。

    恐不敷買食。

    着再施恩、加倍折給銀一兩。

    所有已經散給者。

    仍即按數補發。

    該督撫當不時查察。

    督同所屬。

    如數補給。

    毋任官吏從中稍有克扣侵漁。

    務使災民均沾實惠。

    其坍塌房屋。

    傷斃人口。

    仍照二十八年之例。

    妥為撫恤。

    該督撫其率屬加意稽查。

    實力辦理。

    以副朕惠恤災黎。

    有加無己至意。

    至各州縣、及佐雜等、衙署坍塌。

    例給銀兩。

    不敷修葺。

    并着準其加倍借給。

    展限扣還。

    以示體恤。

    該部即遵谕速行。

    谕軍機大臣曰、劉峨奏、拏獲行劫多案之兇盜李海等審明定拟一摺。

    已批交軍機大臣、會同行在法司、核拟速奏矣。

    此案盜犯李海等、膽敢糾約多人。

    在多倫諾爾地方、肆行劫掠。

    實屬目無法紀。

    口外地方。

    多系蒙古居住。

    境壤遼闊。

    非口内可比。

    此等疊行搶劫之案。

    在内地已不應有其事。

    今口外亦似此盜劫頻聞。

    蒙古人民。

    皆難安處。

    更屬不成事體。

    着傳谕劉峨、務嚴饬該道府等、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