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七

關燈
○安慶巡撫趙國麟奏、安省緝盜事宜。

    得旨、盜賊之風。

    甚不可長。

    汝其竭力捕獲。

    以安地方。

    切不可因循怠緩。

    則将來贻誤地方。

    汝不勝其咎矣。

     ○大學士管浙江總督嵇曾筠奏、欽奉朱谕。

    近日聞卿署中。

    卿子與家奴輩。

    頗不安分。

    物議紛紛。

    在卿分地。

    自然無庸朕谕。

    然愚子癡奴。

    若不嚴加約束。

    将來恐于卿名望有損。

    此并非出于妒卿者之口。

    雖甚愛卿者。

    亦雲莫若令其還閣。

    以全晚節雲去。

    卿其知之。

    即舊歲惰民一事。

    尤招物議。

    欽此。

    臣跪讀之下。

    無地自容。

    仰蒙聖恩。

    委曲矜全。

    諄切訓誨。

    俾得稽查約束。

    遵将兒子家奴。

    細加察訊。

    俱各茫然。

    并密詢司道各員。

    據雲實無其事。

    再容臣悉心訪查。

    如各有不安分之處。

    臣即盡法重處。

    斷不稍為姑息。

    至辦理會稽縣、惰民一案。

    經兩司審拟招解。

    臣逐一研訊無異。

    加看具題。

    所有上年奏摺。

    及本年題參題結各本。

    聖明賜覽。

    自蒙昭雪。

    得旨覽。

    朕之待人。

    從來開誠布公。

    有所聞、必欲置之其人。

    總之卿之忠誠。

    朕所素信。

    既有此物議。

    朕若隐而不以告卿。

    則朕之待卿。

    反不誠矣。

    卿所奏辦、知道了。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耳。

     ○又奏、籌備米石。

    運濟閩省。

    得旨、如此通盤計算。

    不分此疆彼界。

    方為大臣之度也。

     ○又奏、管理南新北新二關稅務蘇赫納。

    委用人役。

    不谙大體。

    得旨、知道了。

    朕即頒旨饬谕。

    卿為大臣。

    即教訓規戒。

    使彼知道。

    亦無不可者也。

     ○湖廣總督宗室德沛奏、由蘭州赴任。

    途次見聞。

    陝西鑿井灌田情形。

    于民無益。

    又河南葉縣等處。

    汝水泛溢。

    應将河身挑挖使深等因。

    得旨、如此不分此疆彼界。

    惟以地方為念。

    而不避嫌疑。

    始為封疆大臣之度。

    朕甚嘉悅覽之。

    待分别情形辦理。

     ○湖北巡撫張楷奏、楚省現辦事宜。

    得旨。

    知道了。

    一切政事。

    須還朕一實字。

     ○又奏。

    楚省積貯事宜。

    得旨。

    好。

    俟德沛到任後。

    再行細酌。

    應具題時具題。

     ○湖南巡撫高其倬奏報、收成分數。

    得旨。

    語雲。

    湖南熟。

    天下足。

    朕惟有額手稱慶耳。

     ○河東河道總督白鐘山奏運河應修閘壩各工。

    酌議分别緩急。

    次第辦理緣由。

    得旨。

    知道了。

    照卿所奏。

    辦理。

     ○山西布政使許容奏、刊定冊結式樣。

    以杜奸胥積弊。

    請通饬各省。

    一體仿行。

    得旨。

    汝試行于汝省。

    至于各省。

    朕自酌量。

     ○陝西巡撫崔紀奏報、開鑿井口數目。

    得旨。

    知道了。

    此等事、若因一時高興。

    冒昧行之。

    則不過徒啟以開銷之塗。

    而究無益于民。

    若要之以久。

    而行之以實。

    則實有益之舉也。

    在汝行之日後難逃洞鑒。

     ○署陝西布政使帥念祖奏、通省積貯事宜。

    得旨。

    俟大學士查郎阿、巡查回任時。

    汝即将此奏。

    交與督撫二臣。

    聽其和衷共議。

     ○兩廣總督鄂彌達奏報、東省收成分數。

    得旨、覽通省收成雖有七分。

    而被災之處。

    自然不同。

    所當加意撫恤。

    以豫籌明歲之計。

     ○又奏、豫備潮、瓊、二屬谷石。

    以裕民食。

    得旨。

    此件料理甚為妥當。

     ○署廣東巡撫王謩奏、動支藩庫存公銀兩。

    周恤台灣失風兵船。

    得旨。

    如此料理甚妥。

     ○又奏、請勘墾歸善縣草地。

    以資民食得旨。

    知道了。

    若果能如是。

    實是有益之舉也 ○署雲南總督張允随奏報、土練追拏思茅猓黑兇犯。

    射死紮可等。

    将首級懸示曉谕。

    得旨。

    知道了。

    若果射殺枭示之兇犯系實。

    則甚佳。

    但恐有了事之思。

    則贻患不小也。

    再與新督臣、詳審妥辦可也。

     ○貴州總督張廣泗奏、全徹楚粵兩省、貼防苗疆官兵。

    得旨。

    知道了。

    遠戍官兵。

    俱得回家。

    免征戍之苦。

    有室家之樂。

    亦可喜之事也。

    但當益謹防範。

    使永無兵戎之事。

    則善矣。

     ○貴州布政使馮光裕奏、除南籠、安南。

    二處。

    零星鹽稅等事。

    得旨。

    着督臣張廣泗、詳議具奏。

     ○内務府員外郎、管淮安關務唐英奏請、期滿回京當差。

    得旨。

    此奏不準行。

    仍時刻約束家人衙役可也。

     ○廣東海關副監督鄭伍賽奏報、廣東省米價。

    及收成分數。

    得旨。

    知道了。

    至督撫散赈。

    若有諱災掩飾。

    及屬員冒銷。

    澤不下逮者。

    應據實奏聞。

     ○直隸正定鎮總兵官徐成貞、奏報到任。

    得旨。

    覽。

    今派汝管轄兵丁口外屯田。

    汝其勉之。

     ○浙江溫州鎮總兵官施世澤奏請、購運米石。

    以濟兵丁家口。

    得旨。

    知道了。

    照所請料理可也。

     ○福州将軍隆昇奏請、成造火藥。

    移交旗營官員領辦。

    得旨。

    交與總督郝玉麟、聽其議奏。

     ○福建汀州鎮總兵官林君升奏、巡防事宜。

    得旨。

    覽。

    勉力整饬營伍。

    和輯兵民。

    以副任用之意。

     ○福建漳州鎮總兵官譚行義奏、查拏長泰、同安、二縣。

    結拜鐵鞭會要犯全獲。

    得旨。

    拏獲要犯。

    甚為迅速。

    可嘉之至。

     ○署廣東提督、南澳鎮總兵官張天駿奏報、收成分數。

    及米糧時價。

    得旨。

    知道了。

    地方水旱之事。

    雖非汝武臣之責。

    而據實奏報。

    則汝分内之事也。

    至于文員散赈不力。

    或有諱災之弊。

    尤不可為之掩飾。

    所當據實入告者也。

     ○又奏、巡緝事宜。

    得旨。

    知道了。

    與督撫和衷共濟。

    以期有益封疆。

    毋存文武兩途。

    而有歧視之心。

    卷之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