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零八
關燈
小
中
大
方官、有能赈恤。
全活五百人以上者。
核實紀錄。
千人以上者。
即與題請加級。
其有紳衿富室、尚義出粟。
全活貧民百人以上者。
該地方官核實具奏。
分别旌勸。
一、各處土司、原當世守地方。
不得輕聽叛逆招誘、自外王化。
凡未經歸順、今來投誠者。
開其原管地方部落、準與照舊襲封。
有擒執叛逆來獻者。
仍厚加升賞。
一、已歸順土司官。
曾立功績、及未經授職者。
該督撫按官通行查明具奏。
論功升授于戲。
祀事孔修。
答高厚生成之德。
孝思用展。
彰聖神作述之猷。
洽萬國之歡心。
備一朝之盛典。
布告天下。
鹹使聞知。
○甲寅。
補原任江南蘇松督糧道宋杞、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内道。
○诏直省學臣、購求遺書。
○定甯夏等衛儒學每科鄉試、另編字号。
額中二名。
○升廣西左江道參議汪繼昌、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下江防兵備道。
○江南江西總督郎廷佐疏奏、請舒江南三大困。
一、江南官多降調、為錢糧積欠多而考成嚴也。
以數年之積逋、追徵于一時。
官有必去之念。
民無懾服之心。
為有司者、尚能力布皇仁耶。
請将考成規則、去其降調之例。
重不過革職戴罪。
仍令在任、課其成功。
必自安心治理矣。
一、江南自八年至十三年、積欠錢糧四百餘萬。
未必盡欠在民。
或官吏侵蝕。
或解役烹分。
新舊牽混。
上下朦胧。
請以十四年為止、通将從前積欠。
總令右布政使、查其已解而無批回。
被經承侵欺那借者。
及某官支用提取、而不應開銷者。
注數清追、分為二冊。
若民間實欠、則又為一冊。
議定一年止徵若幹。
示民知有應完之數分路督催、責成各道。
握總者為右布政使。
按冊而稽、專理舊欠。
一切新糧、專責左布政使。
則徵新補舊之弊可除矣。
一、江南為數省咽喉。
商賈舟楫所聚。
向因大軍經過。
封船載送。
商民坐困。
或謂禁封貨船但封空船。
不知江河之内。
舍貨船空船無幾。
豈能載往還兵馬乎。
臣見江西已經造船備送兵馬。
江南亦可踵行。
庶商困得蘇。
軍機不誤矣。
疏入上以其言深切時弊。
下所司詳議。
○乙卯。
升督捕右理事官楊茂勳、為吏部侍郎。
○升正白旗漢軍甲喇章京徐知通、為梅勒章京。
駐防福建。
○補正藍旗滿洲護軍參領察布丹原官。
○丙辰。
複至聖先師孔子神位舊稱。
從科臣張文光請也。
○升左中允熊伯龍、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右中允諸豫、為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司業張永祺、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左贊善金鋐、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左贊善方猶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講右贊善餘恂、為左春坊左谕德。
兼内翰林秘書院修撰檢讨王紹隆、為右春坊右谕德。
兼内翰林弘文院修撰。
張瑞徵、為左春坊左中允。
兼内翰林弘文院編修。
楊永甯、為國子監司業。
編修宋之繩、為右春坊右中允。
兼内翰林國史院編修。
○升鑲黃旗漢軍牛錄章京王國聲、為甲喇章京。
○以監造皇太後皇貴妃冊寶。
監視繕寫诏赦。
賜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額色黑、禮工二部官員、及太監等、馬匹銀币有差。
匠役、亦給銀兩布疋。
○戊午。
以織造衮衣。
遣官祭司機之神。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滿罴、為工部理事官。
○補原任湖廣右布政使祖重光、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升陝西莊浪道副使班琏、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湖西道。
臨鞏道副使毛一麟、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青登萊道。
○己未。
遣官緻祭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覺羅穆成格。
○庚申。
升工科左給事中郭亮、為本科都給事中。
吏科右給事中嚴沆、為戶科左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黏本盛、為兵科右給事中。
○辛酉。
以鑲紅旗漢軍緻仕阿達哈哈番甲喇章京裴登寬子應虎、襲職。
仍管甲喇章京事。
○甲子。
梅勒章京徐大貴、引疾乞休。
命加太子少保。
以原官緻仕。
○贈巡撫甘肅兵部尚書周文葉、太子少保。
○晉封鎮國将軍蘇努、為鎮國公。
○乙醜。
谕浙江福建總督、巡撫、總兵官等。
逆賊鄭成功、嘯聚海濱。
竊行狡詐。
敢于上悖天道。
下滅人倫。
負恩梗化。
甘為釜底遊魂。
即伊父子至性、亦複悍然不顧。
逆理喪心。
行同禽獸。
真蓋載之所不容。
王法之所必棄。
似此枭獍。
若仍招撫優容。
使得濫膺爵祿。
豈不辱衣冠而羞士類。
朕今獨斷于中、意在必讨。
前已谕爾等曉谕逆黨。
令其擒執來獻。
今當一意捕巢□刀。
毋複姑待。
彼若力窮畏死。
薙
全活五百人以上者。
核實紀錄。
千人以上者。
即與題請加級。
其有紳衿富室、尚義出粟。
全活貧民百人以上者。
該地方官核實具奏。
分别旌勸。
一、各處土司、原當世守地方。
不得輕聽叛逆招誘、自外王化。
凡未經歸順、今來投誠者。
開其原管地方部落、準與照舊襲封。
有擒執叛逆來獻者。
仍厚加升賞。
一、已歸順土司官。
曾立功績、及未經授職者。
該督撫按官通行查明具奏。
論功升授于戲。
祀事孔修。
答高厚生成之德。
孝思用展。
彰聖神作述之猷。
洽萬國之歡心。
備一朝之盛典。
布告天下。
鹹使聞知。
○甲寅。
補原任江南蘇松督糧道宋杞、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内道。
○诏直省學臣、購求遺書。
○定甯夏等衛儒學每科鄉試、另編字号。
額中二名。
○升廣西左江道參議汪繼昌、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下江防兵備道。
○江南江西總督郎廷佐疏奏、請舒江南三大困。
一、江南官多降調、為錢糧積欠多而考成嚴也。
以數年之積逋、追徵于一時。
官有必去之念。
民無懾服之心。
為有司者、尚能力布皇仁耶。
請将考成規則、去其降調之例。
重不過革職戴罪。
仍令在任、課其成功。
必自安心治理矣。
一、江南自八年至十三年、積欠錢糧四百餘萬。
未必盡欠在民。
或官吏侵蝕。
或解役烹分。
新舊牽混。
上下朦胧。
請以十四年為止、通将從前積欠。
總令右布政使、查其已解而無批回。
被經承侵欺那借者。
及某官支用提取、而不應開銷者。
注數清追、分為二冊。
若民間實欠、則又為一冊。
議定一年止徵若幹。
示民知有應完之數分路督催、責成各道。
握總者為右布政使。
按冊而稽、專理舊欠。
一切新糧、專責左布政使。
則徵新補舊之弊可除矣。
一、江南為數省咽喉。
商賈舟楫所聚。
向因大軍經過。
封船載送。
商民坐困。
或謂禁封貨船但封空船。
不知江河之内。
舍貨船空船無幾。
豈能載往還兵馬乎。
臣見江西已經造船備送兵馬。
江南亦可踵行。
庶商困得蘇。
軍機不誤矣。
疏入上以其言深切時弊。
下所司詳議。
○乙卯。
升督捕右理事官楊茂勳、為吏部侍郎。
○升正白旗漢軍甲喇章京徐知通、為梅勒章京。
駐防福建。
○補正藍旗滿洲護軍參領察布丹原官。
○丙辰。
複至聖先師孔子神位舊稱。
從科臣張文光請也。
○升左中允熊伯龍、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右中允諸豫、為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司業張永祺、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左贊善金鋐、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講左贊善方猶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講右贊善餘恂、為左春坊左谕德。
兼内翰林秘書院修撰檢讨王紹隆、為右春坊右谕德。
兼内翰林弘文院修撰。
張瑞徵、為左春坊左中允。
兼内翰林弘文院編修。
楊永甯、為國子監司業。
編修宋之繩、為右春坊右中允。
兼内翰林國史院編修。
○升鑲黃旗漢軍牛錄章京王國聲、為甲喇章京。
○以監造皇太後皇貴妃冊寶。
監視繕寫诏赦。
賜大學士覺羅巴哈納、額色黑、禮工二部官員、及太監等、馬匹銀币有差。
匠役、亦給銀兩布疋。
○戊午。
以織造衮衣。
遣官祭司機之神。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滿罴、為工部理事官。
○補原任湖廣右布政使祖重光、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升陝西莊浪道副使班琏、為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分守湖西道。
臨鞏道副使毛一麟、為山東布政使司參政、青登萊道。
○己未。
遣官緻祭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覺羅穆成格。
○庚申。
升工科左給事中郭亮、為本科都給事中。
吏科右給事中嚴沆、為戶科左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黏本盛、為兵科右給事中。
○辛酉。
以鑲紅旗漢軍緻仕阿達哈哈番甲喇章京裴登寬子應虎、襲職。
仍管甲喇章京事。
○甲子。
梅勒章京徐大貴、引疾乞休。
命加太子少保。
以原官緻仕。
○贈巡撫甘肅兵部尚書周文葉、太子少保。
○晉封鎮國将軍蘇努、為鎮國公。
○乙醜。
谕浙江福建總督、巡撫、總兵官等。
逆賊鄭成功、嘯聚海濱。
竊行狡詐。
敢于上悖天道。
下滅人倫。
負恩梗化。
甘為釜底遊魂。
即伊父子至性、亦複悍然不顧。
逆理喪心。
行同禽獸。
真蓋載之所不容。
王法之所必棄。
似此枭獍。
若仍招撫優容。
使得濫膺爵祿。
豈不辱衣冠而羞士類。
朕今獨斷于中、意在必讨。
前已谕爾等曉谕逆黨。
令其擒執來獻。
今當一意捕巢□刀。
毋複姑待。
彼若力窮畏死。
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