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零七
關燈
小
中
大
天例行。
但系内祭。
惟初奉安神位、應讀祝文餘祭日、不用祝文及福胙福酒。
不燎牛。
其初奉安神位之禮、俟上帝殿各神位恭制畢。
擇吉奉安。
至日、祭物陳設畢。
上親詣神牌處、恭捧神牌、奉安龍亭。
龍亭前行。
上随至上帝殿。
奉安神牌于神位畢。
上複位。
其初奉神位入殿及元旦、皇上萬壽皇太後聖誕并夏秋二孟擇吉行禮儀注。
于本日内府官豫設牛、羊豕及果品等項。
典儀官唱樂舞生、執事官、各司其事。
贊引官奏就位。
上就拜位正中。
北向立。
典儀官唱迎神。
協律郎唱奏始平之章。
樂作。
贊禮官奏升壇導上詣上帝位香案前立。
司香官捧香盒在西跪。
贊引官奏跪上跪。
奏上香。
上舉柱香、上爐内。
又三上塊香畢。
興。
贊引官以次導上詣太祖太宗神位前上香如前儀。
贊引官奏複位上複拜位立。
樂止。
其上帝禦幄門傍兩爐。
令官二員跪上香。
贊引官贊跪、叩、興、上行三跪九叩頭禮。
典儀官唱奠玉帛。
協律郎唱奏景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升壇。
導上詣上帝位前立。
贊引官奏跪。
上跪。
捧玉帛官跪進于上右。
贊引官奏奠玉帛。
上受玉帛獻于案上。
興。
贊引官、以次導上詣太祖太宗神位前。
奠帛如前儀。
贊引官奏複位。
上複位立。
樂止。
典儀官唱行初獻禮。
協律郎唱奏壽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升壇。
導上詣上帝位前立。
執爵官捧爵跪進于上右。
贊引官奏跪。
上跪。
奏獻爵。
上受爵。
獻案上正中。
興。
贊引官、以次導上詣太祖太宗神位前。
獻爵如前儀。
贊引官奏複位。
上複位立。
亞獻儀同初獻。
樂奏嘉平之章。
終獻儀同亞獻。
樂奏雍平之章。
終獻畢。
典儀官唱徹馔。
協律郎唱奏熙平之章。
樂作。
徹玉官至上帝位前。
行一跪三叩頭禮。
徹玉。
樂止。
典儀官唱送神。
協律郎唱奏太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跪、叩、興、上行三跪九叩頭禮。
樂止。
典儀官唱捧帛捧香馔、各詣燎所。
上轉立拜位東旁。
捧帛、捧香馔官、各詣案前。
捧帛民行一跪三叩頭禮。
捧香馔官跪、不叩。
以次捧至燎所。
典儀官唱望燎。
協律郎唱奏安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詣望燎位。
上詣望燎位立。
帛馔焚半。
贊引官奏禮畢。
上還宮。
其祭品禮儀。
應令禮儀監豫備。
得上□日、如議行。
○固山額真伯石廷柱、以年老乞休上以其效力年久。
勤勞素着命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緻仕。
○兵部右侍郎高景以母憂回籍守制 ○乙酉。
東夷托科羅氏南迪歐等來朝進貢花黑狐皮。
賜宴于禮部。
仍赉遣之。
○丙戌。
遣官祭先農之神。
○谕督捕衙門、向來所定隐匿逃人之法。
将窩逃之人。
給發逃人本主為奴。
不意遂有奸徒乘機詐害弊端百出。
後經改議隐逃窩主、拟絞秋決。
每逃一人。
辄置一窩逃者于重辟。
年來秋決重犯。
半屬窩逃。
人命至重。
誰非朕之赤子。
于心不忍。
斟酌前後兩議。
蚤夜思維。
不如将窩逃之人、面上剌窩逃字樣。
并家産人口、發旗下窮兵為奴。
着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
詹事、科道等官、會議妥确具奏。
○革職禦史王昌允、以窩盜殺人、及諸不法事。
訊實。
棄市。
○丁亥。
賜衍聖公孔興燮、及五經博士顔紹緒等、宴于禮部。
○戊子。
賜太宗文皇帝第二女固倫長公主、及第三、第四、第五、第八女固倫公主、第十四女和碩公主、金冊。
長公主冊文曰。
典崇厘降。
帝女戒以欽哉。
詩美肅雝。
王姬詠其秾矣。
既娴内治。
宜被殊榮。
咨爾固倫長公主。
乃朕之姊。
敬慎居心。
柔嘉維則。
母儀克奉。
教夙禀于在宮。
婦德無違。
譽尤彰于築館。
出銀潢之貴派。
作配高闳。
備玉牒之懿親。
共襄宗國。
鳳占允協。
象服攸宜是仍封爾為固倫長公主。
賜之金冊。
謙以持盈。
益笃興門之祜。
貴而能儉。
永垂宜室之聲。
勿替令儀。
尚綏後祿。
欽哉。
餘冊同。
○冊封和碩禮親王福金李佳氏、端重親王福金佟佳氏、敬謹親王福金鈕祜魯氏、為和碩福金。
巽親王母納喇氏、莊親王母納喇氏、為和碩福金。
多羅衍僖郡王福金佟氏、敏郡王福金博爾濟錦氏、惠順郡王福金博爾濟錦氏、平郡王福金博爾濟錦氏、為多羅福金。
賜和碩禮親王福金冊文曰。
朝倚親賢之輔。
爰啟藩封。
邦崇雝肅之風。
必端壸教。
既宜家而備美。
應從爵以分榮。
咨爾和碩禮親王福金李佳氏、賦性端良。
秉心淑慎。
發祥華胄。
奉内則以無違。
作配公宮。
供婦職而鹹盡。
屏翰之勳懋着。
閨庭之助實多。
茲封爾為和碩福金。
錫之金冊。
貴極笄珈。
光生袆翟。
詩稱窈窕。
乃克着乎令儀。
易表安貞。
宜益隆乎順德修齊無斁福祿攸同。
欽哉。
餘冊同。
○降補原任吏部左侍郎杜立德、為太仆寺卿。
○升福建右布政使管起鳳、為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東右布政使史記功、為山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西府江道副使王庭、為四川布政使司
但系内祭。
惟初奉安神位、應讀祝文餘祭日、不用祝文及福胙福酒。
不燎牛。
其初奉安神位之禮、俟上帝殿各神位恭制畢。
擇吉奉安。
至日、祭物陳設畢。
上親詣神牌處、恭捧神牌、奉安龍亭。
龍亭前行。
上随至上帝殿。
奉安神牌于神位畢。
上複位。
其初奉神位入殿及元旦、皇上萬壽皇太後聖誕并夏秋二孟擇吉行禮儀注。
于本日内府官豫設牛、羊豕及果品等項。
典儀官唱樂舞生、執事官、各司其事。
贊引官奏就位。
上就拜位正中。
北向立。
典儀官唱迎神。
協律郎唱奏始平之章。
樂作。
贊禮官奏升壇導上詣上帝位香案前立。
司香官捧香盒在西跪。
贊引官奏跪上跪。
奏上香。
上舉柱香、上爐内。
又三上塊香畢。
興。
贊引官以次導上詣太祖太宗神位前上香如前儀。
贊引官奏複位上複拜位立。
樂止。
其上帝禦幄門傍兩爐。
令官二員跪上香。
贊引官贊跪、叩、興、上行三跪九叩頭禮。
典儀官唱奠玉帛。
協律郎唱奏景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升壇。
導上詣上帝位前立。
贊引官奏跪。
上跪。
捧玉帛官跪進于上右。
贊引官奏奠玉帛。
上受玉帛獻于案上。
興。
贊引官、以次導上詣太祖太宗神位前。
奠帛如前儀。
贊引官奏複位。
上複位立。
樂止。
典儀官唱行初獻禮。
協律郎唱奏壽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升壇。
導上詣上帝位前立。
執爵官捧爵跪進于上右。
贊引官奏跪。
上跪。
奏獻爵。
上受爵。
獻案上正中。
興。
贊引官、以次導上詣太祖太宗神位前。
獻爵如前儀。
贊引官奏複位。
上複位立。
亞獻儀同初獻。
樂奏嘉平之章。
終獻儀同亞獻。
樂奏雍平之章。
終獻畢。
典儀官唱徹馔。
協律郎唱奏熙平之章。
樂作。
徹玉官至上帝位前。
行一跪三叩頭禮。
徹玉。
樂止。
典儀官唱送神。
協律郎唱奏太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跪、叩、興、上行三跪九叩頭禮。
樂止。
典儀官唱捧帛捧香馔、各詣燎所。
上轉立拜位東旁。
捧帛、捧香馔官、各詣案前。
捧帛民行一跪三叩頭禮。
捧香馔官跪、不叩。
以次捧至燎所。
典儀官唱望燎。
協律郎唱奏安平之章。
樂作。
贊引官奏詣望燎位。
上詣望燎位立。
帛馔焚半。
贊引官奏禮畢。
上還宮。
其祭品禮儀。
應令禮儀監豫備。
得上□日、如議行。
○固山額真伯石廷柱、以年老乞休上以其效力年久。
勤勞素着命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緻仕。
○兵部右侍郎高景以母憂回籍守制 ○乙酉。
東夷托科羅氏南迪歐等來朝進貢花黑狐皮。
賜宴于禮部。
仍赉遣之。
○丙戌。
遣官祭先農之神。
○谕督捕衙門、向來所定隐匿逃人之法。
将窩逃之人。
給發逃人本主為奴。
不意遂有奸徒乘機詐害弊端百出。
後經改議隐逃窩主、拟絞秋決。
每逃一人。
辄置一窩逃者于重辟。
年來秋決重犯。
半屬窩逃。
人命至重。
誰非朕之赤子。
于心不忍。
斟酌前後兩議。
蚤夜思維。
不如将窩逃之人、面上剌窩逃字樣。
并家産人口、發旗下窮兵為奴。
着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
詹事、科道等官、會議妥确具奏。
○革職禦史王昌允、以窩盜殺人、及諸不法事。
訊實。
棄市。
○丁亥。
賜衍聖公孔興燮、及五經博士顔紹緒等、宴于禮部。
○戊子。
賜太宗文皇帝第二女固倫長公主、及第三、第四、第五、第八女固倫公主、第十四女和碩公主、金冊。
長公主冊文曰。
典崇厘降。
帝女戒以欽哉。
詩美肅雝。
王姬詠其秾矣。
既娴内治。
宜被殊榮。
咨爾固倫長公主。
乃朕之姊。
敬慎居心。
柔嘉維則。
母儀克奉。
教夙禀于在宮。
婦德無違。
譽尤彰于築館。
出銀潢之貴派。
作配高闳。
備玉牒之懿親。
共襄宗國。
鳳占允協。
象服攸宜是仍封爾為固倫長公主。
賜之金冊。
謙以持盈。
益笃興門之祜。
貴而能儉。
永垂宜室之聲。
勿替令儀。
尚綏後祿。
欽哉。
餘冊同。
○冊封和碩禮親王福金李佳氏、端重親王福金佟佳氏、敬謹親王福金鈕祜魯氏、為和碩福金。
巽親王母納喇氏、莊親王母納喇氏、為和碩福金。
多羅衍僖郡王福金佟氏、敏郡王福金博爾濟錦氏、惠順郡王福金博爾濟錦氏、平郡王福金博爾濟錦氏、為多羅福金。
賜和碩禮親王福金冊文曰。
朝倚親賢之輔。
爰啟藩封。
邦崇雝肅之風。
必端壸教。
既宜家而備美。
應從爵以分榮。
咨爾和碩禮親王福金李佳氏、賦性端良。
秉心淑慎。
發祥華胄。
奉内則以無違。
作配公宮。
供婦職而鹹盡。
屏翰之勳懋着。
閨庭之助實多。
茲封爾為和碩福金。
錫之金冊。
貴極笄珈。
光生袆翟。
詩稱窈窕。
乃克着乎令儀。
易表安貞。
宜益隆乎順德修齊無斁福祿攸同。
欽哉。
餘冊同。
○降補原任吏部左侍郎杜立德、為太仆寺卿。
○升福建右布政使管起鳳、為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東右布政使史記功、為山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西府江道副使王庭、為四川布政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