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零三

關燈
文風漸盛。

    再議定額。

    從之。

      ○庚申。

    班第大諾們汗、以疾懇請出邊。

    欲于喀喇沁土默特部落一帶、與席勒圖庫棱相近地方、水味佳處居住。

    命理藩院同伯索尼會議。

    許之。

      ○辛酉。

    上召禦史周季琬、及庶吉士改授科道各官至内院面谕曰。

    國家設立科道、欲其直言得失。

    非可徇情行私也。

    前周季琬裁汰冗員一疏、顯屬徇情。

    但念未經誡谕且系新用、姑從寬宥。

    若再如此、決不輕恕。

    爾等科道各官、皆朕所灼知任用者。

    如負朕任用。

    仍踵舊習、徇情行私。

    豈朕簡拔爾等之意乎。

    所行者是、必不次擢用。

    所行者非、即加等重處。

    爾等識之。

    毋忘朕命。

    諸臣奏曰。

    敢不謹遵谕上□日。

    但臣等庸劣、奏章中過誤不能預科。

    此後唯凜遵上谕而已。

      ○補原任河南大梁道參政祖建衡、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冀南道。

    江西督糧道佥事張汧、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河南道。

    降補原任山東副使鐘性樸、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松龍道。

    升山西陽和道副使劉興漢、為湖廣布政使司參政、分守上荊南道。

    湖廣驿鹽道副使卞三元、為陝西苑馬寺卿。

    福建漳南道參議吳執中、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懷來道。

    山西河東道參議薛陳偉、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薊州道。

    江南甯國府知府秦宗堯、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永平道。

      ○先是、有上□日召外藩土謝圖親王巴達禮、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達爾漢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固倫額驸阿布鼐親王、公主、額爾德尼郡王母公主、弼爾塔噶爾額驸、公主、巴雅思護朗額驸、公主、齊倫巴圖魯額驸、格格等、來見。

    至是俱至。

    上禦太和殿受朝。

    賜宴。

      ○癸亥。

    江南江西總督馬鳴佩奏報、僞總兵顧忠、率衆二千餘、船七十餘艘、就撫。

    下所司議叙。

      ○山東巡按劉允謙奏言、臣審錄重囚、内有斬罪蠹書周一聘、絞罪犯官張晖、多贓未完、請監候追完處決。

    得上□日、貪官污吏、問拟秋決、即按期處決。

    何得以追贓未完、又請監候。

    以後凡系貪污應秋決者、不許再請停決。

    着永着為例。

      ○旌表烈婦、山東曆城縣生員周永淳妻趙氏、給銀建坊如例。

      ○  ○乙醜。

    谕海澄公黃梧曰。

    朕撫禦寰區、綏安黎庶。

    期與天下共底蕩平。

    未歸則廣示維新。

    既歸則丕彰優異。

    蓋不煩師旅以格遠人。

    首錄元功而鼓忠義也。

    近因海氛未靖、特敕谕招徕。

    爾黃梧獨能于敕谕未到之先、即識時知命。

    棄逆來歸。

    且殺賊獻城。

    救阖邑之性命。

    率民薙發。

    遵當代之章程。

    帶領官兵。

    兼多火炮。

    嘉此英勇。

    慕我恩威。

    同德同心。

    先海濱而向化。

    馭富馭貴。

    當爵賞之特頒。

    茲封爾為海澄公。

    給與敕印。

    爾其益奮忠勤。

    滅賊固圉。

    式建膚功。

    用膺懋賞。

    欽哉。

      ○谕刑部。

    去□山戊不□停刑、監候囚犯最多。

    招冊浩繁。

    若朝審稽延、恐臨期迫促、未能允協。

    着作速詳确審結具奏。

      ○戊辰。

    升正紅旗漢軍牛錄章京寇仕、為甲喇章京。

      ○湖廣總督祖澤遠疏報、衡郴等州縣、霪雨為災。

    漂溺人畜、下所司知之。

      ○己巳。

    以正紅旗護軍參領阿裡穆、為前鋒參領。

      ○京察湖廣總督祖澤遠、以才力不及。

    降一級、解任回京。

    操江巡撫秦世祯、以才力不及。

    降一級、調外用。

    湖廣巡撫林天擎、以才力不及。

    降一級、照舊供職。

      ○京察内國史院學士劉肇國、以有疾緻仕。

      ○庚午。

    遣伯索尼、緻祭和碩襄親王。

      ○辛未。

    降原任工部侍郎外轉浙江右布政使李士焜五級。

    以保舉蘇州府知府吳一位、婪贓事覺連坐故也。

      ○議政王、貝勒、大臣等遵上□日會議、應裁直省每年存留銀兩。

    一、撫按道臣、巡曆操賞花紅銀、六千二百九十二兩。

    一、預備過往各官供給下程柴炭銀、一十七萬一千六十四兩。

    一、督撫按巡曆造冊紙張摃箱銀、二萬八千九百一十六兩。

    一、衙門桃符門神價值銀、一千四百二十一兩。

    一、孤貧口糧柴薪布疋銀、八萬七千七百六十七兩。

    俱應全裁。

    其孤貧口糧柴薪布疋。

    于各州縣贖谷預備倉糧内支給。

    一、朝觐造冊送冊路費銀、一萬七千六百二十二兩。

    一、生員廪膳銀、一十九萬二百二十七兩。

    俱應裁三分之二。

    一、考校科舉修造棚廠工食花紅銀、一十七萬六千一百七十五兩。

    一、鄉飲酒禮銀、九千三十兩。

    一、修渡船銀、四萬一千四百一十五兩。

    一、修理察院公館銀、一萬二千一百五兩。

    一、進表路費銀、七千二百五十三兩。

    一、渡船水手工食銀、二萬一千七百七十七兩。

    一、巡檢司弓兵工食銀、四萬六千五百七十九兩。

    俱應裁其半。

    一、督撫書役工食銀、俱應照府州縣例給發。

    凡裁銀七十五萬三千六百三十四兩六錢。

    以濟國用。

    議上。

    報可。

      ○壬申。

    孝慈武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追谥和碩肅親王豪格、為和碩武肅親王。

      ○癸酉。

    谕吏部。

    朕思大學士既在内院辦事。

    不宜又在議政大臣之列。

    今後不必令大學士與議。

      ○升工科給事中王命嶽、為戶科右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張松齡、為本科右給事中。

      ○甲戌。

    谕禮部。

    朕前奉聖母皇太後谕、内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立為賢妃。

    本月二十八日又奉聖母皇太後谕。

    式稽古制、中宮之次、有皇貴妃首襄内治。

    因慎加簡擇。

    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

    應立為皇貴妃。

    爾部即查照典禮。

    于十二月初六日吉期、行冊封禮。

      ○工部尚書孫塔、河道總督楊方興、俱考滿。

    蔭一子入監讀書。

      ○升裁缺都司佥書張述孔、為浙江掌印都司。

    署都司佥書管南城營守備事張永福、為河南掌印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