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十二年。
乙未。
十二月。
辛亥朔。
賜内大臣伯索尼敕曰。
卿秉資忠質。
制行端恭。
大節丕着于國家。
小心無斁于險阻。
自皇考時即為近臣。
摅誠弼諧。
朝廷之大業攸濟。
批鱗直谏。
人臣之分誼允昭。
是以鑒爾忠忱。
倚為手足。
用輔朕躬。
方先帝升遐之時。
正群小異議之日。
爾克持大義。
糾正罪人。
朕嗣位入關以來。
欲酬大勳。
用彰寵渥。
不意逆圖起于骨肉。
邪黨共助奸謀媢嫉忠良。
謂其異己。
衆人皆為側目。
惟爾獨不動心。
至于困之于遷流。
餌之以美爵。
終持不回之志。
永堅勿貳之心。
迨後殲除國奸。
朕乃躬親大政。
爾又克殚谟猷無負任使和衷以濟。
擇善而行。
頃因皇後遘疾甚危。
朕心實為憂慮以爾敬慎能副朕懷。
是以簡任内庭。
俾之保護爾立心精白任事勤勞。
慮無不周。
能無不備。
遂爾勿藥而愈立奏康和上釋聖母顧慮之懷。
下慰臣民仰望之意。
朕心不勝嘉悅可謂國之荩臣。
乃心王事者矣。
故特降溫綸。
用旌殊績稽之往古不乏純臣或以直節稱或以忠烈着以爾方之于古尤覺為優社稷之臣。
爾之功勳無愧。
腹心之佐朕之倚毗方殷。
欽哉。
○陝西鞏昌府知府劉芳聲條陳地方事宜四款。
一、革科派花紅一、禁私借錢糧。
一、恤驿遞困苦。
一、複孤貧舊糧。
下所司議。
○壬子。
設印局滿洲掌印副理事官一員。
筆帖式二員。
○贈殉難湖廣彜陵州訓導張作肅國子監學錄。
○是夜、湖廣寶慶府、雷大震。
平明方息。
經略輔臣洪承疇、上疏自劾。
溫上□日慰答之。
○癸醜。
谕吏部。
都察院左都禦史。
職居風憲之長。
必得正直練達之人。
乃足勝任。
況今大計伊迩。
事務繁多。
着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成克鞏、暫行管理。
俟選擇得人之後。
仍回内院、照舊辦事。
○刑部議覆江西興屯道翟鳳翥疏言、嗣後徒犯。
請發遣屯田。
酌其年分。
開墾荒田多寡。
事完釋放。
其願留者、即永為己業。
以沛皇仁。
從之。
○乙卯。
鑄甯海大将軍、甯海将軍、鎮海大将軍、鎮海将軍、揚威大将軍、揚威将軍、征東大将軍、征南大将軍、征西大将軍、征北大将軍、鎮東将軍、鎮南将軍、鎮西将軍、鎮北将軍、靖南将軍、安東将軍、安南将軍、安西将軍、安北将軍、靖東大将軍、靖南大将軍、靖西大将軍、靖北大将軍、撫遠大将軍、鎮西大将軍、安東大将軍、安南大将軍、安西大将軍、安北大将軍、定南大将軍、定西大将軍、定北大将軍、定東大将軍、平南大将軍、平西大将軍、定西将軍、定南将軍、定北将軍、定東将軍、鎮東大将軍、鎮北大将軍、平東大将軍、平西将軍、平東将軍、靖北将軍、靖西将軍、征北将軍、靖東将軍、撫遠将軍、平北将軍、平北大将軍、鎮南大将軍、征東将軍、征西将軍、征南将軍、平南将軍印。
○裁直隸鳳河營遊擊台頭營都司各一員 ○丙辰。
免陝西耀州同官雒南二縣本年分雹災額賦 ○升太仆寺少卿郝惟讷、為通政使司左通政。
吳達、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丁巳。
裁福建操捕屯田二都司。
江西龍泉信豐會昌、南安、四所。
○增設戶部。
副理事官十二員。
筆帖式八員 ○己未。
原任都察院左都禦史龔鼎孳、緣事屢經谪降。
至是以谳朱四獄、仍引前議。
再降一級調用。
○山西右布政使董應徵、以苛派累民。
降五級、調用。
○壬戌。
初婺源縣賊渠洪國柱、被獲後複狡脫。
逃遁江西。
聚衆出沒饒州、廣信間。
乘浙寇魏福賢蠢動。
糾亡命缪我章。
等肆行剽掠。
江西巡撫郎廷佐檄九江道王天眷、廣信營參将王三錫等擊巢□刀。
我章及僞副将周仲之等來歸、遂遣興屯同知葉承祧、詣國柱所招撫國柱遂繳僞劄納款。
至是以聞。
章下所司。
○癸亥。
以陣亡三等精奇尼哈番曹成祖叔義先、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孫龍子延齡、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孫延世弟延昌、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袁道光弟道祿各襲職。
仍各加一拖沙喇哈番。
○戶部奏言今年雖雲小豐而京師尚有饑民請照十年例、每日每城發米二石、銀一兩自本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煮粥赈饑。
用
乙未。
十二月。
辛亥朔。
賜内大臣伯索尼敕曰。
卿秉資忠質。
制行端恭。
大節丕着于國家。
小心無斁于險阻。
自皇考時即為近臣。
摅誠弼諧。
朝廷之大業攸濟。
批鱗直谏。
人臣之分誼允昭。
是以鑒爾忠忱。
倚為手足。
用輔朕躬。
方先帝升遐之時。
正群小異議之日。
爾克持大義。
糾正罪人。
朕嗣位入關以來。
欲酬大勳。
用彰寵渥。
不意逆圖起于骨肉。
邪黨共助奸謀媢嫉忠良。
謂其異己。
衆人皆為側目。
惟爾獨不動心。
至于困之于遷流。
餌之以美爵。
終持不回之志。
永堅勿貳之心。
迨後殲除國奸。
朕乃躬親大政。
爾又克殚谟猷無負任使和衷以濟。
擇善而行。
頃因皇後遘疾甚危。
朕心實為憂慮以爾敬慎能副朕懷。
是以簡任内庭。
俾之保護爾立心精白任事勤勞。
慮無不周。
能無不備。
遂爾勿藥而愈立奏康和上釋聖母顧慮之懷。
下慰臣民仰望之意。
朕心不勝嘉悅可謂國之荩臣。
乃心王事者矣。
故特降溫綸。
用旌殊績稽之往古不乏純臣或以直節稱或以忠烈着以爾方之于古尤覺為優社稷之臣。
爾之功勳無愧。
腹心之佐朕之倚毗方殷。
欽哉。
○陝西鞏昌府知府劉芳聲條陳地方事宜四款。
一、革科派花紅一、禁私借錢糧。
一、恤驿遞困苦。
一、複孤貧舊糧。
下所司議。
○壬子。
設印局滿洲掌印副理事官一員。
筆帖式二員。
○贈殉難湖廣彜陵州訓導張作肅國子監學錄。
○是夜、湖廣寶慶府、雷大震。
平明方息。
經略輔臣洪承疇、上疏自劾。
溫上□日慰答之。
○癸醜。
谕吏部。
都察院左都禦史。
職居風憲之長。
必得正直練達之人。
乃足勝任。
況今大計伊迩。
事務繁多。
着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成克鞏、暫行管理。
俟選擇得人之後。
仍回内院、照舊辦事。
○刑部議覆江西興屯道翟鳳翥疏言、嗣後徒犯。
請發遣屯田。
酌其年分。
開墾荒田多寡。
事完釋放。
其願留者、即永為己業。
以沛皇仁。
從之。
○乙卯。
鑄甯海大将軍、甯海将軍、鎮海大将軍、鎮海将軍、揚威大将軍、揚威将軍、征東大将軍、征南大将軍、征西大将軍、征北大将軍、鎮東将軍、鎮南将軍、鎮西将軍、鎮北将軍、靖南将軍、安東将軍、安南将軍、安西将軍、安北将軍、靖東大将軍、靖南大将軍、靖西大将軍、靖北大将軍、撫遠大将軍、鎮西大将軍、安東大将軍、安南大将軍、安西大将軍、安北大将軍、定南大将軍、定西大将軍、定北大将軍、定東大将軍、平南大将軍、平西大将軍、定西将軍、定南将軍、定北将軍、定東将軍、鎮東大将軍、鎮北大将軍、平東大将軍、平西将軍、平東将軍、靖北将軍、靖西将軍、征北将軍、靖東将軍、撫遠将軍、平北将軍、平北大将軍、鎮南大将軍、征東将軍、征西将軍、征南将軍、平南将軍印。
○裁直隸鳳河營遊擊台頭營都司各一員 ○丙辰。
免陝西耀州同官雒南二縣本年分雹災額賦 ○升太仆寺少卿郝惟讷、為通政使司左通政。
吳達、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丁巳。
裁福建操捕屯田二都司。
江西龍泉信豐會昌、南安、四所。
○增設戶部。
副理事官十二員。
筆帖式八員 ○己未。
原任都察院左都禦史龔鼎孳、緣事屢經谪降。
至是以谳朱四獄、仍引前議。
再降一級調用。
○山西右布政使董應徵、以苛派累民。
降五級、調用。
○壬戌。
初婺源縣賊渠洪國柱、被獲後複狡脫。
逃遁江西。
聚衆出沒饒州、廣信間。
乘浙寇魏福賢蠢動。
糾亡命缪我章。
等肆行剽掠。
江西巡撫郎廷佐檄九江道王天眷、廣信營參将王三錫等擊巢□刀。
我章及僞副将周仲之等來歸、遂遣興屯同知葉承祧、詣國柱所招撫國柱遂繳僞劄納款。
至是以聞。
章下所司。
○癸亥。
以陣亡三等精奇尼哈番曹成祖叔義先、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孫龍子延齡、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孫延世弟延昌、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袁道光弟道祿各襲職。
仍各加一拖沙喇哈番。
○戶部奏言今年雖雲小豐而京師尚有饑民請照十年例、每日每城發米二石、銀一兩自本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煮粥赈饑。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