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十二年。
乙未。
冬十月。
辛亥朔。
享太廟。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頒順治十三年時憲曆 ○上親試會試中式武舉騎射于景山 ○設尚寶司衙門。
滿洲理事官一員。
副理事官二員。
譯滿漢字他赤哈哈番一員。
滿洲筆帖式二員。
漢官、卿一員。
少卿一員。
司丞一員 ○壬子。
免山西陽和府、陽高衛等處、并蔚州所屬、本年分蝗災額賦 ○予陣亡都司佥書汪吉、祭葬如例 ○賜軍政卓異官。
廣東水師總兵官董大用等、一十五員袍服 ○定殿試武舉儀注。
先一日、兵部官、鴻胪寺官、設策案于太和殿内。
東偏。
又設一黃案于殿外丹陛正中。
光祿寺官、備試桌于丹墀左右。
次日早、候皇上升殿。
讀卷官并執事等官、各具朝服赴丹墀聽鴻胪寺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内院官、進殿内策案前侍立。
兵部官在殿外丹陛西邊侍立。
内院官以策題、付兵部官。
兵部官跪受。
至丹陛正中黃案前。
跪、置案上。
行三叩頭禮。
舉策題案、從丹陛下。
置于禦道中。
衆武舉聽鴻胪寺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分東西侍立。
鴻胪寺官又引衆武舉赴策題案前。
列班。
贊跪。
衆武舉跪。
兵部官散題畢。
贊叩頭。
衆武舉行三叩頭禮。
各就試桌。
其受卷、掌卷、彌封等官、候衆武舉對策畢。
将試卷收貯箱内。
讀卷官于午門外東直房、公閱 ○癸醜。
上親試會試中式武舉步射于景山 ○升工科左給事中許作梅為兵科都給事中 ○甲寅。
谕吏部。
科道職居言路。
缺員即當速補。
爾部将經制若幹員、懸缺未補若幹員、外用出缺若幹員、并見在若幹員、姓名履曆。
及考補事例。
詳悉開列具奏。
○命大學士巴哈納、車克、金之俊、陳之遴、劉正宗、成克鞏、傅以漸、學士能圖、葉成格、石圖、禅代、張長庚、麻勒吉、铿特、胡兆龍、張懸錫、李霨、白允謙、尚書王永吉、戴明說、胡世安、衛周祚、侍郎袁懋功、左都禦史龔鼎孽、左通政董國祥、大理寺少卿楊義、充武殿試讀卷官 ○緻仕工部左侍郎管通政使事張紹先卒 ○轉工部右侍郎朱鼎延為本部左侍郎 ○升宗人府府丞杜笃祜、為戶部右侍郎。
太仆寺卿程正揆、為工部右侍郎。
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魏裔介、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浙江右布政使李日芳、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大理寺少卿楊義、為本寺卿 ○乙卯。
上禦太和殿。
策試會試中式武舉 ○轉吏科右給事中張璇、為本科左給事中。
升刑科給事中饒宇栻、為禮科右給事中。
兵科給事中張文光、為本科右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郭亮、為刑科右給事中。
補原任右給事中董笃行、為戶科右給事中 ○以經略洪承疇軍前辦事原任山西平陽府知府張雲龍、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武昌道 ○丙辰。
設山東萊州鼓鑄爐座 ○升浙江管屯都司佥書薛操、為本省掌印都司 ○丁巳。
谕吏部等衙門曰。
朝廷機務、皆關國計民生。
凡各部院衙門、辦理核議覆奏之事。
自當竭忠盡慎。
夙府匪懈。
俾機務早竣。
方為無忝職守。
乃迩來推诿耽延。
有遲至數月者。
有遲至數十日者。
殊負朕孜孜望治之意。
自今以後。
奉上□日下部、應本部議覆者、限十日内具奏。
需各衙門咨會者、限二十日内具奏。
如或踰限、重治不貸。
其有刑名錢谷等事、繁劇重大。
勢難即完者。
先行題明展限。
着通行申饬 ○吏部奏言、内外官員、有加一級、及從優升轉者。
若止照應得職銜升轉。
非所以旌勸賢勞。
今議于各官應升職銜之上、俱實加一級升用。
至其俸次先後、仍照常叙論。
着為定例。
從之 ○命武殿試讀卷、提調、執事官、俱依文場例賞赉 ○遣官祭一等伯又一拖沙喇哈番議政大臣程尼 ○戊午。
賜殿試中式武舉于國柱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申刻。
日生暈。
黃白色 ○定給無世職官員祭品。
内大臣、固山額真、大學士、尚書、照精奇尼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二隻。
酒三瓶。
侍郎、學士、護軍統領、梅勒章京、照阿思哈尼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三瓶。
滿洲啟心郎、甲喇章京、理事官、照阿達哈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二瓶。
牛錄章京、漢啟心郎、副理事官、主事、鳴贊官、照拜他喇布勒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一瓶。
以上官員、任滿三年者。
給祭文。
遣官讀祝祭奠。
未滿三年者、不給祭文。
委署章京、任滿三年者。
照伊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一瓶。
未滿三年者、不給羊紙 ○己未。
宴武進士于國柱等于兵部。
賜甲胄、弓矢、銀兩有差 ○谕兵部。
國家用人、文武并重。
今科武進士、俱照文進士殿試大典。
一體舉行。
朕思文進士、有考選庶吉士、作養教習之例。
武進士、亦應簡選教習。
第一甲于國柱、單登龍、範明道、第二甲邵一仁、張其毓、頗君德、
乙未。
冬十月。
辛亥朔。
享太廟。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頒順治十三年時憲曆 ○上親試會試中式武舉騎射于景山 ○設尚寶司衙門。
滿洲理事官一員。
副理事官二員。
譯滿漢字他赤哈哈番一員。
滿洲筆帖式二員。
漢官、卿一員。
少卿一員。
司丞一員 ○壬子。
免山西陽和府、陽高衛等處、并蔚州所屬、本年分蝗災額賦 ○予陣亡都司佥書汪吉、祭葬如例 ○賜軍政卓異官。
廣東水師總兵官董大用等、一十五員袍服 ○定殿試武舉儀注。
先一日、兵部官、鴻胪寺官、設策案于太和殿内。
東偏。
又設一黃案于殿外丹陛正中。
光祿寺官、備試桌于丹墀左右。
次日早、候皇上升殿。
讀卷官并執事等官、各具朝服赴丹墀聽鴻胪寺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内院官、進殿内策案前侍立。
兵部官在殿外丹陛西邊侍立。
内院官以策題、付兵部官。
兵部官跪受。
至丹陛正中黃案前。
跪、置案上。
行三叩頭禮。
舉策題案、從丹陛下。
置于禦道中。
衆武舉聽鴻胪寺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畢。
分東西侍立。
鴻胪寺官又引衆武舉赴策題案前。
列班。
贊跪。
衆武舉跪。
兵部官散題畢。
贊叩頭。
衆武舉行三叩頭禮。
各就試桌。
其受卷、掌卷、彌封等官、候衆武舉對策畢。
将試卷收貯箱内。
讀卷官于午門外東直房、公閱 ○癸醜。
上親試會試中式武舉步射于景山 ○升工科左給事中許作梅為兵科都給事中 ○甲寅。
谕吏部。
科道職居言路。
缺員即當速補。
爾部将經制若幹員、懸缺未補若幹員、外用出缺若幹員、并見在若幹員、姓名履曆。
及考補事例。
詳悉開列具奏。
○命大學士巴哈納、車克、金之俊、陳之遴、劉正宗、成克鞏、傅以漸、學士能圖、葉成格、石圖、禅代、張長庚、麻勒吉、铿特、胡兆龍、張懸錫、李霨、白允謙、尚書王永吉、戴明說、胡世安、衛周祚、侍郎袁懋功、左都禦史龔鼎孽、左通政董國祥、大理寺少卿楊義、充武殿試讀卷官 ○緻仕工部左侍郎管通政使事張紹先卒 ○轉工部右侍郎朱鼎延為本部左侍郎 ○升宗人府府丞杜笃祜、為戶部右侍郎。
太仆寺卿程正揆、為工部右侍郎。
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魏裔介、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浙江右布政使李日芳、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大理寺少卿楊義、為本寺卿 ○乙卯。
上禦太和殿。
策試會試中式武舉 ○轉吏科右給事中張璇、為本科左給事中。
升刑科給事中饒宇栻、為禮科右給事中。
兵科給事中張文光、為本科右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郭亮、為刑科右給事中。
補原任右給事中董笃行、為戶科右給事中 ○以經略洪承疇軍前辦事原任山西平陽府知府張雲龍、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武昌道 ○丙辰。
設山東萊州鼓鑄爐座 ○升浙江管屯都司佥書薛操、為本省掌印都司 ○丁巳。
谕吏部等衙門曰。
朝廷機務、皆關國計民生。
凡各部院衙門、辦理核議覆奏之事。
自當竭忠盡慎。
夙府匪懈。
俾機務早竣。
方為無忝職守。
乃迩來推诿耽延。
有遲至數月者。
有遲至數十日者。
殊負朕孜孜望治之意。
自今以後。
奉上□日下部、應本部議覆者、限十日内具奏。
需各衙門咨會者、限二十日内具奏。
如或踰限、重治不貸。
其有刑名錢谷等事、繁劇重大。
勢難即完者。
先行題明展限。
着通行申饬 ○吏部奏言、内外官員、有加一級、及從優升轉者。
若止照應得職銜升轉。
非所以旌勸賢勞。
今議于各官應升職銜之上、俱實加一級升用。
至其俸次先後、仍照常叙論。
着為定例。
從之 ○命武殿試讀卷、提調、執事官、俱依文場例賞赉 ○遣官祭一等伯又一拖沙喇哈番議政大臣程尼 ○戊午。
賜殿試中式武舉于國柱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申刻。
日生暈。
黃白色 ○定給無世職官員祭品。
内大臣、固山額真、大學士、尚書、照精奇尼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二隻。
酒三瓶。
侍郎、學士、護軍統領、梅勒章京、照阿思哈尼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三瓶。
滿洲啟心郎、甲喇章京、理事官、照阿達哈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二瓶。
牛錄章京、漢啟心郎、副理事官、主事、鳴贊官、照拜他喇布勒哈番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一瓶。
以上官員、任滿三年者。
給祭文。
遣官讀祝祭奠。
未滿三年者、不給祭文。
委署章京、任滿三年者。
照伊品級。
給紙半分。
羊一隻。
酒一瓶。
未滿三年者、不給羊紙 ○己未。
宴武進士于國柱等于兵部。
賜甲胄、弓矢、銀兩有差 ○谕兵部。
國家用人、文武并重。
今科武進士、俱照文進士殿試大典。
一體舉行。
朕思文進士、有考選庶吉士、作養教習之例。
武進士、亦應簡選教習。
第一甲于國柱、單登龍、範明道、第二甲邵一仁、張其毓、頗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