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十二

關燈
封疆。

    請敕處分、以昭國法。

    下部察議  ○丁醜。

    宗人府奏言、襲替諸王、奉上□日各照其父原封号襲封。

    今已薨諸王、應另加谥号勒碑。

    從之。

      ○以正黃旗蒙古固山牛錄章京巴泰、鑲白旗滿洲理事官吳納晉、為甲喇章京。

      ○予殉難湖廣辰常總兵官徐勇祭九次賜葬建祠緻祭  ○戊寅。

    先是、廣東投誠總兵蘇利、以绫書贻李定國、為督标參将張榮所獲。

    總督李率泰以聞。

    下兵部密議。

    部議蘇利所贻绫書、察其詞意、通逆似真。

    但蘇利負嵎碣石。

    遽難深問。

    宜以此事為定國反間之計、請頒溫上□日。

    并發绫書。

    令其自焚、以安反側。

    随下諸王大臣議。

    俱以部臣言是。

    至是、遣侍讀嶽思泰等、赍敕往谕之。

      ○以陣亡湖廣辰州府遊擊張鵬弟勤、襲拖沙喇哈番職。

      ○己卯。

    宗人府題奏、和碩承澤親王碩塞子博果铎、請襲封和碩承澤親王。

    得上□日、博果铎、着封和碩莊親王  ○升右通政潘朝選、為太常寺卿。

    大理寺少卿程正揆、為太仆寺卿。

      ○辛巳。

    命工部立内十三衙門鐵牌。

    敕谕曰。

    中官之設雖自古不廢。

    然任使失宜、遂贻禍亂。

    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劉瑾、魏忠賢等、專擅威權。

    幹預朝政。

    開廠緝事。

    枉殺無辜。

    出鎮典兵。

    流毒邊境。

    甚至謀為不軌。

    陷害忠良。

    煽引黨類。

    稱功頌德。

    以緻國事日非。

    覆敗相尋。

    足為鑒戒。

    朕今裁定内官衙門、及員數職掌、法制甚明。

    以後但有犯法幹政、竊權納賄、囑托内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淩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  ○升戶科給事中宋牧民、為本科右給事中  ○裁江南操捕管屯都司各一員。

      秋七月。

    癸未朔。

    享太廟。

    遣内大臣公額爾克戴青行禮  ○日食  ○甲申。

    增設工部四司副理事官八員。

      ○吏部左侍郎梁清标以生母故、請假治喪、命給假三月。

    依限回部供職  ○厄魯特部落阿巴賴諾顔、噶爾丹霸、俱上表貢駝馬。

      ○戶部右侍郎周亮工、遵上□日回奏逐款陳辯。

    得上□日、知道了。

    周亮工、解任候勘這辯款情節。

    着該撫按一并詳察确議速奏。

      ○乙酉。

    兵科右給事中季開生奏言、臣備員掖垣、竊見皇上圖治惟勤。

    求言若渴。

    精修訓典。

    特遣代巡。

    複講官。

    親谏臣。

    即五帝三、王當不是過矣。

    乃近日臣之家人自通州來。

    遇見吏部郎中張九徵回籍、其船幾被使者封去。

    據稱奉上□日往揚州買女子。

    夫發銀買女、較之采選淑女、自是不同。

    但恐奉使者不能仰體宸衷、借端強買。

    小民無知、未免驚慌。

    必将有嫁娶非時、骨肉拆離之慘。

    且乘機而奸棍挾仇捏報官牙壟利那移。

    諸弊斷不能無矣。

    揚州邊江接海。

    頻受賊氛男子守城婦人饋饷。

    服勞茹苦、正自難堪。

    忽聞此舉、憂懼何如。

    況兵火之後鸠鹄為容使者承命、不能作無米之炊。

    勢必沿江四路搜尋。

    江浙諸郡萬難堪此矣。

    從來歌舞之席、易生怠荒曆史垂戒何庸臣贅今當四方多警。

    楚閩用兵。

    正皇上勵精圖治、寝食不安之際。

    何不移此使以閱旅省此費以犒軍、鼓忠勇而勵防巢□刀之為愈乎伏乞皇上上體祖宗之寄托甚重。

    下念兵民之心力甚勞。

    鑒臣蟻衷、速收成命、則宵旰之勤益專、江海之氛必靖。

    億萬年享久安長治之福矣。

    疏入得上□日、前内官監具奏、乾清宮告成在即需用陳設器皿等項、合往南省買辦故令發庫銀遣人往買。

    初無買女子之事太祖太宗制度、宮中從無漢女。

    且朕素奉皇太後慈訓、豈敢妄行。

    即天下太平之後、尚且不為。

    何況今日。

    朕雖不德、每思效法賢聖之主。

    朝夕焦勞。

    屢次下诏求言。

    上書禁勿稱聖。

    惟恐所行有失。

    若買女子入宮、成何如主耶。

    季開生身為言官、果忠心為主、當言國家正務實事。

    何得以家人所聞、茫無的據之事、不行确訪、辄妄捏渎奏。

    肆誣沽直。

    甚屬可惡。

    着革職。

    從重議罪具奏  ○更定直省文武官相見禮。

    提督、總兵官、往總督衙門、儀門下馬。

    總督往提督衙門、大堂下轎。

    總督上坐。

    提督傍坐。

    提督有精奇尼哈番銜者列坐居右。

    提督、總兵官、與巡撫平行。

    巡撫有部銜者、提督于儀門下馬。

    提督與巡按禦史、及布政使、按察使、各道并知府、同知通判、推官、俱平行。

    府廳于提督儀門下轎。

    知州知縣由提督角門出入。

    提督迎送至堂檐下。

    後堂待茶。

    州縣官傍坐。

    總兵官見總督。

    由儀門步入。

    堂下三揖後堂待茶。

    總兵官傍坐。

    迎送俱至堂檐下。

    總兵官見巡撫平行。

    巡撫川堂待總兵官茶。

    總兵官大堂待巡撫茶。

    總兵官與巡按禦史、各部分司、布政使、按察使、鹽運使、并各道、俱平行。

    總兵官與州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