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九

關燈
順治十二年。

    乙未。

    二月。

    丙辰朔。

    命大學士額色黑、金之俊、侍郎恩格德、學士胡兆龍、充會試主考官。

      ○丁巳。

    遣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谕吏部。

    朕觀刑部尚書任浚、年力衰邁。

    部務不能料理。

    每以因循耽延□山戊不□月。

    念其服官日久。

    着以原官緻仕回籍。

    爾部作速會推才品堪任者具奏。

      ○谕刑部。

    近觀爾部凡事延緩。

    不能速結。

    惟以優遊、因循時日。

    若果系轉行督撫者、或須少待。

    至于在京諸事、不行旦夕審斷。

    有何所需、以緻淹滞。

    其中必有情弊。

    故瞻顧不決耳。

    今後當痛改前轍。

    凡遇事務、随至随結。

    如仍舊任意遲誤。

    決不輕恕。

      ○升内秘書院檢讨楊運昌、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講學士。

      ○戊午。

    祭大社大稷。

    遣内大臣公額爾克戴青行禮。

      ○谕兵部。

    前以湖南寇氛未靖。

    殃及生民。

    曾有上□日增遣滿兵、攜家口、駐防武昌。

    今念大軍所過。

    沿途水陸居民、及驿遞、必至騷擾。

    所駐之地。

    又須撥給房屋田土。

    其為民累、更有不可勝言者。

    朕實憫之。

    聞五省經略輔臣洪承疇、在彼操練軍兵。

    修整器械。

    軍威殊壯。

    招徕撫輯。

    民情悅安。

    其停止攜帶家口駐防。

    前所遣兵、照常更換。

    至于增設甲兵。

    繕治軍器。

    俱遵定例行。

    爾部速行傳知。

      ○少保大學士黨崇雅引年乞休。

    得上□日、卿清勤練達。

    佐理着勞。

    覽奏情詞真切。

    特允所請。

    着加太保兼太子太傅。

    馳驿回籍。

    休息頤養。

    以副朕優眷至意。

      ○轉工部尚書劉昌、為刑部尚書。

    升刑部左侍郎李際期、為工部尚書。

      ○己未。

    命大學士車克、學士麻勒吉、傳谕主考官胡兆龍曰。

    會試大典。

    關系人才。

    以爾乃親近儒臣。

    特遣主試。

    爾當克殚敬慎。

    以稱委任至意。

    不得少有忽略。

    緻負朕懷。

      ○庚申。

    谕吏部。

    大學士馮铨、成克鞏、呂宮、前因郝浴一事。

    或降三級。

    或降二級。

    自降處之後。

    勤慎有加。

    辦事無誤。

    且恩诏又有寬宥之條。

    着各複原品。

    以後須益殚公忠。

    以圖報效。

    無負朕赦過任用至意。

      ○宗人府府丞原毓宗條奏、請複禦史巡方。

    命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等會議。

    尋議、應令吏部、都察院、會同考選各部院理事官郎中以下才品兼優者。

    巡曆直省。

    回京之日。

    聽都察院考核。

    稱職者升用。

    溺職者重懲。

    報可。

      ○固山貝子薩弼薨。

    谥懷愍。

      ○辛酉。

    谕吏部。

    臣忠奉上。

    恒循職以宣猷。

    國典酬庸。

    必因勞而晉秩。

    太子太保議政大臣巴哈等、左右朕躬。

    恪勤職業。

    股肱竭力。

    各懷勵翼之忱。

    密勿抒誠。

    共效贊襄之益。

    宜加恩寵。

    用示優隆。

    巴哈、篇古、甯完我、額色黑、車克、巴哈納、郎球、俱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韓岱、哈世屯、圖海、成克鞏、蔣赫德、傅以漸、呂宮、俱加太子太保。

    各照舊辦事。

      ○戶科都給事中朱之弼奏言、朝章國是。

    六部攸司。

    今日諸臣所言之利弊。

    皆六部所當興革之利弊也。

    六部自廢其職掌。

    緻令言官言之。

    又不能實行其所言。

    雖紛紛何益也。

    國家章程。

    燦然備具。

    六部之事。

    各有成書。

    倘部臣實心任事。

    凡職掌内當興之利。

    當革之弊。

    自知之而自興之革之。

    言官不過拾遺補阙而已。

    六部之事。

    言官不勝言。

    且未有職掌内明明當行之事。

    必待人言而後行。

    況言之而又護短匿非。

    不肯盡行乎。

    今日之病在六部。

    六部之病在尚書。

    尚書之病在推诿。

    推诿之病、在皇上不擇人。

    不久任。

    不責成效。

    不定賞罰。

    即使任事之人、視國事如家事。

    猶恐廢弛。

    今則盡如事外之人。

    疑事畏事之念多。

    任勞任怨之意少。

    事稍重大。

    則請會議。

    不則遷延日月。

    诿之行查而已。

    不則卸擔于人。

    聽督撫參奏而已。

    不則畏首畏尾。

    聽科道指名而已。

    不則苟且塞責。

    無容再議而已。

    上下推诿。

    以為固然。

    曾有擔大事、發正言、以圖實濟者乎。

    伏祈皇上面召諸臣。

    親試才品。

    因能授任。

    再考其曆事之後。

    興利幾何。

    除弊幾何。

    視成效多少。

    以定功罪而行賞罰。

    法在必行。

    無少姑息。

    如此、則人知勸懲、而樂于任事矣。

    疏入。

    得上□日、六部推诿。

    不肯實心任事。

    緻被言官如此陳奏。

    自後務必整肅一新。

    不得仍前怠忽。

      ○壬戌。

    大學士呂宮引疾、三疏請告。

    命以太子太保新銜、解任調理。

    病痊候上□日召用。

    仍賜衣服鞍馬。

    馳驿回籍。

      ○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喇馨、為兵部理事官。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奏言、太祖武皇帝開創之初。

    日與四大貝勒、五大臣、及衆台吉等、讨論政務之得失。

    咨訪兵民之疾苦。

    使上下交孚。

    鮮有壅蔽。

    故能上合天心。

    下洽民志。

    掃靖群雄。

    肇興大業。

    太宗文皇帝缵承大統。

    紹述前猷。

    亦時與諸王、貝勒、大臣、講論不辍。

    且崇獎忠直。

    鼓勵英才。

    錄微功。

    棄小過。

    凡下诏布令。

    必求其可以順民心、垂久遠者。

    然後施行。

    又慮武備廢弛。

    不忘騎射。

    時時親行較獵。

    曾有諸王貝勒等、置酒會、優人演劇為樂。

    适值駕還獵次。

    克勤郡王以聞。

    太宗皇帝勃然怒曰。

    我國肇興。

    治弓矢。

    繕甲兵。

    視将士若赤子。

    故人争效死。

    每戰必克。

    以成大業。

    朕常恐後世子孫。

    棄我國淳厚之風。

    沿習漢俗。

    即于慆淫。

    今汝等為此荒樂。

    欲求國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