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五

關燈
大兵、移鎮閩浙之間。

    呼吸援應。

    庶不至孤危隔絕矣。

    下所司議奏。

      ○甲辰。

    升他赤哈哈番韓世琦、為吏部啟心郎  ○升内翰林國史院侍讀馮溥、為國子監祭酒。

      ○浙閩總督劉清泰、以病請假。

    允之。

      ○乙巳。

    命固山額真卓羅、署吏部尚書。

    宗人府啟心郎覺羅伊圖、署刑部尚書。

    工部侍郎郭科署本部尚書。

    梅勒章京覺羅阿克善、署都察院左都禦史。

      ○丙午。

    索倫部落索朗噶達爾漢等、來貢貂皮。

    宴賞如例  ○戊申。

    免陝西鎮原、廣甯本年分雹災額賦  ○己酉。

    轉侍講黃機、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

    升編修李昌垣、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讀。

    谕德李目、為内翰林弘文院侍講。

    司經局洗馬章雲鹭、為右春坊右谕德。

    兼内翰林弘文院修撰。

    中允王熙、為司經局洗馬。

    兼内翰林國史院修撰。

    轉右中允左敬祖、為左春坊左右允。

    兼内翰林秘書院編修。

    升國子監司業曹本榮、為右春坊右中允。

    兼内翰林秘書院編修。

    贊善姜元衡、為國子監司業。

    轉右贊善王清、為左春坊左贊善。

    兼内翰林弘文院檢讨。

    右贊善張士甄、為左春坊左贊善。

    兼内翰林秘書院檢讨。

    升檢讨範廷元、為右春坊右贊善。

    兼内翰林秘書院檢讨。

    李儀古、為右春坊右贊善。

    兼内翰林國史院檢讨。

      ○擢河南洛陽縣知縣武攀龍、為刑科給事中。

      ○庚戌。

    工科給事中翁自涵奏言、近見投揭紛紛。

    不曰某官贓污。

    則曰某人冤屈。

    投揭之後。

    未聞明白具告。

    顯系挾詐惡習。

    飽欲則止。

    弁髦功令。

    長此安窮。

    乞敕部刊示嚴禁。

    有敢于長安門、及京城内外、擅行粘遞揭帖者。

    責成該司坊官、緝擒造謀夥黨。

    按律治罪。

    至叩阍奏牍。

    果系奇冤異枉、曾經督撫問理失實、通政使司、都察院、扶同蒙蔽者。

    當與申雪。

    傥本無冤屈、辄敢渎擾。

    宜盡法究治。

    以儆奸頑。

    下所司議奏。

      ○辛亥。

    予故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禦史房可壯、祭葬如例  ○壬子。

    大學士馮铨奏言朝廷設官分職。

    各有司存。

    惟近密之臣、則以弼成君德、保護聖躬為任。

    昨叨預侍宴。

    承聖谕雲。

    朕因脾胃不調、今朕不用肉。

    又谕雲。

    自海子回。

    即有此證、至今未愈。

    竊惟我皇上一身、乃天地祖宗所付托。

    億兆臣民所瞻依。

    動靜出入、宜何如慎重。

    今谒陵之舉。

    道路雲遠、豈若法宮之安。

    寒暑互侵、更非海子之比。

    臣謂稍展日期。

    俟聖躬康健。

    擇吉舉行。

    目下所急者、在于慎起居。

    調飲食。

    謹醫藥頤養元和。

    式迓鴻祉。

    乃聖孝之大也。

    報聞。

      ○禮科給事中季開生奏言、天心仁愛。

    變不虛生。

    乃河決方張。

    繼以地震。

    夫地道不靜、民不安也。

    民之不安、官失職也。

    今皇綸諄切、臣工誰不洗心。

    而親民尤在有司。

    謹擇其賊民召祲之大者、約有十端。

    曰格诏上□日。

    皇上轸念民瘼。

    遇災必蠲。

    遇饑必赈。

    乃積棍蠹役、表裡為奸。

    道府州縣、通同欺隐。

    緻百姓不沾實惠。

    此罔上害民者一也。

    曰、輕民命皇上清問下民。

    熱審方行、繼之恩恤。

    乃暴橫有司、以酷濟貪。

    無所不至。

    而最慘者、莫若取病呈一節。

    暗施毒計。

    冤斃無辜。

    此恣意害民者二也。

    曰、縱豺虎。

    佐貳不受詞、律也。

    乃堂官受其饋遺。

    不得不任其漁獵。

    上下苞苴通行而小民家傾命絕矣。

    此怙奸以害民者三也。

    曰、庇狐鼠。

    吏胥原無善類。

    況仗為爪牙、任其線索。

    州縣火票。

    道府油牌。

    星飛電掃。

    此徇役害民者四也。

    曰、重耗克。

    天下火耗之重。

    每銀一兩、有加耗至五錢者。

    白糧每百石、官耗至五十兩。

    百姓勉供正賦、物力已艱。

    徭役辦納、為勞更甚。

    入有秤耗。

    出有扣減。

    此出入交剝而害民者五也。

    曰、陰市易。

    介壽稱豜古亦有之。

    乃重納紳衿之饋、陰以事酬。

    廣徇鄉故之托、中分其有。

    緻土着挾寵而淩鄉曲遊各沒利而剝小民此上下交徵、而害民者六也。

    曰、喜株連事非大朔、罪止其身。

    今則一盜之獲、必令誣攀富室。

    一贓之比、必令延蔓親知。

    是盜止一家、捕盜者飛殃一邑、贓止十百、追贓者槖飽百千。

    此為民害者七也。

    曰、安怠荒。

    夫狀詞速結、所以寝弊惜民也。

    乃淫佚是耽。

    案牍不理。

    而急務深冤、悉歸沉閣。

    防閑不固。

    緻主文家隸。

    内外勾通。

    雖欽件之大、動經年月。

    此為民害者八也。

    曰、失彈壓。

    夫殚壓有司、藩臬之責也。

    果其清慎率下、誰敢不從。

    奈徇情面。

    貪饋遺。

    愛憎不當。

    是非失宜。

    有奸不舉。

    是與于害民者九也。

    曰、漫糾彈。

    夫糾彈不職、責在督撫。

    詳察核實、人豈難知。

    但借下官之品題為耳目。

    賢否混淆。

    舉劾不當。

    民害無由而除。

    十也。

    凡此者、置民墊溺、甚于決河。

    殺民軀命、甚于地震。

    乞敕督撫嚴行剔濯。

    如有不悛、立行參處。

    下所司議。

      ○甲寅。

    補服阕太仆寺卿黃徽允原官。

    轉通政使司右通政朱鼎延、為左通政。

    升太常寺少卿高景、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太仆寺少卿曹溶、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

    降補原任兵部督捕右侍郎魏琯、為通政使司右參議。

      ○調鎮守江西九江等處署都督佥事總兵官楊捷、以都督佥事、充鎮守陝西興安等處總兵官。

      ○丙辰。

    升吏部右侍郎屯泰、為兵部尚書。

    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總督浙閩等處軍務  ○丁巳。

    谕禮部。

    朕方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