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四

關燈
順治十一年。

    甲午。

    六月。

    己未朔。

    河決大王廟。

      ○庚申。

    谕吏部。

    朝廷設官、各有職掌。

    一日不可缺人。

    科員職在糾彈。

    任居谏诤。

    豈宜虛曠。

    各科右給事中員缺、久懸不補、是何緣由。

    着吏部吏科明白向奏。

      ○辛酉。

    定南武壯王孔有德榇還。

    令和碩親王以下、阿思哈尼哈番以上、漢尚書以下、三品官以上、郊迎。

    既至、諸王各歸第。

    衆官留喪次一宿。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博思喜子鄂齊爾、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折爾門子穆庫理、二等阿達哈哈番何托巴圖魯子席圖庫、額布痕子額爾本、三等阿達哈哈番拜都喇子諾木圖、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鄂博諾子索達塞、拜他喇布勒哈番、董衍福兄子志孝、各襲職。

      ○升吏科給事中郭一鹗、為本科右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周體觀、為本科右給事中。

    戶科給事中周曾發、為禮科右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李<礻因>、為兵科右給事中。

    兵科給事中晉淑轼、為工科右給事中。

      ○癸亥。

    遣禮部侍郎恩格德、赍銀萬兩、賜定南武壯王孔有德女。

    令充日用之費。

    有德女跪受訖。

    随奏曰。

    臣父骸骨、原命歸葬東京。

    但臣兄既陷賊營。

    臣又身居于此。

    若将父骸送往東京、孝思莫展。

    請即于此地營葬、便于守視。

    恩格德以其言奏。

    上允之。

      ○甲子。

    命工部給與定南武壯王孔有德葬地。

    造墳立碑。

      ○革廣東左布政使胡章職、下刑部究問。

    以其劾奏平南靖南二王失實也。

      ○督捕右侍郎魏琯奏言、窩逃之人、審實、例應羁候。

    提到家口、一同發遣。

    今暑疫盛行。

    絡驿病亡。

    屍骸暴露。

    臣思窩主之罪、原不至死。

    況既經監斃。

    其妻子系寡婦孤兒、道路誰為看視。

    即到盛京。

    誰與贍養。

    恐死于饑餓者、不知其幾也。

    祈皇上格外施恩。

    凡窩主已故者、家口免其流徙。

    由宅免其報部。

    則澤及枯骨矣。

    得上□日、滿洲家人、系先朝将士血戰所得。

    故窩逃之禁甚嚴。

    近年屢次寬減、罪止流徙。

    且逃人多至數萬。

    所獲不及什一。

    督捕衙門屢經具奏。

    魏琯明知、何得又欲求減。

    顯見偏私市恩。

    殊為可恨。

    着議政諸王、貝勒、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各官、會同從重議處具奏。

      ○予殉難江南睢甯縣教谕王相呂、訓導李之實、各祭一次。

      ○丙寅。

    陝西西安、延安、平涼、慶陽、鞏昌、漢中府屬。

    地震、傾倒城垣樓垛堤壩廬舍。

    壓死兵民三萬一千餘人、及牛馬牲畜無算。

      ○轉刑部右侍郎李際期、為本部左侍郎。

    升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林德馨、為刑部右侍郎。

    大理寺少卿梁清遠、為大理寺卿。

    順天府府丞原毓宗、為宗人府府丞。

      ○考選内秘書院中書舍人陳嘉猷、湖廣襄陽府推官劉文隽、為吏科給事中。

    陝西隆德縣知縣郭亮、中書科中書舍人宋牧民、為戶科給事中。

    直隸真定府推官杜漺、為禮科給事中。

    浙江錢塘縣知縣張文光、為兵科給事中。

      ○以正藍旗滿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俄莫克圖巴圖魯、為本旗梅勒章京。

    鑲白旗漢軍理事官孫思克、為甲喇章京。

      ○贈巡撫河南右副都禦史雷興、為兵部右侍郎。

    蔭一子入監讀書。

      ○贈殉難廣東羅定道參議邬象鼎、為光祿寺少卿。

    蔭一子入監讀書。

      ○遣官祭定南武壯王孔有德、及其妻殉節白氏李氏。

      ○酉刻。

    日生兩珥。

    色黃白。

      ○丁卯。

    谕兵部。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等、統率大軍定廣東時。

    原任總兵薊利、吳六奇、率所部弁兵迎降。

    授以副将職銜。

    着有勞績。

    又值潮洲郝尚九作叛。

    伊等調集本部弁兵船隻、忘身盡職。

    毫無遲誤。

    故二王奏請加蘇利、吳六奇為總兵官。

    随準部議、授以總兵官職銜。

    先行給劄。

    後領敕印。

    已有谕上□日。

    朕思蘇利、吳六奇、先經投誠。

    後複效力。

    所授官職、不足以償其功。

    宜加超擢。

    蘇利着升水軍左都督。

    統本部官兵、駐劄碣石衛、防禦海寇。

    吳六奇着升左都督。

    統本部官兵、駐劄饒平衛、防禦鄰境盜賊。

    俱換給敕印。

      ○谕宗人府。

    朕思習漢書。

    入漢俗。

    漸忘我滿洲舊制。

    前準宗人府禮部所請、設立宗學、令宗室子弟、讀書其内。

    因派員教習滿書。

    其願習漢書者、各聽其便。

    今思既習滿書、即可将繙譯各樣漢書觀玩。

    着永停其習漢字諸書。

    專習滿書。

    爾衙門傳示。

      ○以固山額真朱瑪喇、為靖南将軍。

    同護軍統領敦拜、統官屬兵丁援巢□刀廣東。

    賜之敕曰。

    茲因逆賊侵犯廣東。

    以爾朱瑪喇為靖南将軍。

    同護軍統領敦拜、總統弁兵。

    前赴廣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處。

    與二王、及督臣李率泰計議、将延擾廣東賊寇。

    相機除巢□刀。

    其廣東地方。

    亦與二王督臣商議、相機巢□刀撫。

    凡一應事宜。

    須同護軍統領、梅勒章京、各營将領、相議而行。

    毋謂自知、不聽衆議。

    毋謂兵強、輕視逆寇。

    仍嚴偵探、勿緻疎虞。

    抗拒不順者誅之。

    有先被賊脅從、聞大兵一至、即時迎降者。

    皆赦之。

    如有擒殺賊渠投誠者、分别奏聞賞赉。

    惟以安民為首務。

    須嚴禁兵将、恪遵紀律。

    凡歸順地方、毋得擾害。

    務體朕定亂安民至意。

    行間将領功罪、察實紀明彙奏。

    有犯小過者、當即處分。

    至骁騎校、護軍校以下、除死罪外。

    其餘過犯、俱與衆将商酌、徑行處分。

    爾等俟賊氛既靖、地方甯谧、方行奏請班師。

    候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