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十一年。
甲午。
二月。
壬戌朔。
○癸亥。
朝日于東郊上親詣行禮 ○甲子。
遣官祭三皇廟 ○授和碩額驸吳應熊、為三等精奇尼哈番 ○升編修阿薩禮、為内秘書院侍讀。
○吏科給事中林起龍奏言、昔兵在盛京、無饷而富。
今在京師、有饷而貧。
揆之時地、似宜變通查會。
典開載馬匹軍裝。
軍器草料諸款舊例全用給兵。
乞皇上垂念八旗舊兵、為朝廷禁旅。
仍照舊通給錢糧。
則人皆蒙恩。
不苦于窮困矣。
下所司詳議。
○乙醜。
谕吏部、前因會議任珍一事、回奏朦混。
與議各官、俱經分别降處。
朕念諸臣皆系股肱耳目之司。
朝廷素所優待今循省既久。
量已改過着各複原銜。
自今以後、當滌舊圖新各殚忠誠、益思報效毋負朕期望至意。
爾部即遵谕奉行。
○禮科副理事官房萬達條奏崇名教以杜頹風二事。
一、命婦守貞、宜加饬勵。
一、梵刹镡創建、宜行禁止。
下所司議。
○丙寅。
谕都察院、六科、朕惟言官耳目之司。
每期直言無諱。
欲聞天下之邪正貪廉大利大害以便發政施令、立緻太平。
故從前屢下明上□日、啟示開導屬望。
于言宮可謂至切。
孰意重違朕心、納交結黨。
或有身被人言、倩人報複者。
或有徇護同黨、代為報複者。
以故多有明知其惡、畏其同黨而不敢言每閱奏章、實心為國者少附黨行私者多。
古雲、欲人不知、莫若勿為。
書雲、自作孽不可逭。
朕今圖治方殷。
豈容比匪成奸。
但念秋霜肅殺。
莫若陽春化育。
自今以後、須各滌肺肝捐舊圖新凡天下邪正貪廉、大利大害務要實心為國。
直言不諱。
則政治新而太平可臻矣。
爾等身家名譽、亦與之俱永豈不美哉。
○以原任吏部尚書金之俊、為内翰林。
國史院大學士、仍帶原加銜級。
○升南雄副将栗養志、為署都督佥事管沅州總兵事。
○丁卯。
遣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戊辰。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調署都督佥事管福建福州府水師副将事範紹祖、為湖廣洞庭湖水師副将。
○己巳。
皇太後聖壽節上率内大臣侍衛等詣慈甯宮行慶賀禮和碩福金固倫公主以下、一品命婦以上俱朝賀賜宴。
○命靖南王耿繼茂、移鎮廣西桂林。
○禮科給事中季開生以海賊。
突犯江北、勢頗猖獗條陳戰守六要一、遠偵探。
一、扼要害。
一、備器械。
一、嚴海禁。
一、杜接濟。
一、密譏察。
下所司議。
○庚午。
甄别各直省督撫加江南總督馬國柱、太子太保直隸總督馬光輝、湖廣總督祖澤遠、俱太子少保漕運總督沈文奎。
操江巡撫李日芃、四川巡撫李國英、俱兵部尚書陝西巡撫馬之先、兵部右侍郎廣東巡撫李栖鳳、加一級浙江巡撫蕭起元、降一級、照舊管事宣大總督佟養量、甯夏巡撫孫茂蘭、俱解任山西巡撫劉弘遇、降一級。
山東巡撫夏玉、降二級調外用湖廣巡撫遲日益、革職。
餘俱留任。
○戶部左侍郎孫廷銈、請假省親。
允之。
○以鑲白旗漢軍梅勒章京楊麒祥、為本旗固山額真。
○升理事官對喀納、為刑部啟心郎。
○允鄖陽撫治朱國柱、解任回京調理。
○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李中梧、引年乞休上以其曆任清勤。
命所司酌議加恩以示優異。
○升河南睢陳道副使祖重光、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湖西道。
湖廣安陸府同知張武烈、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上荊南道經略軍前辦事原任甯羌州知州趙焘、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管參議事下荊南道。
○山東兖西道副使鐘性樸以庸懦、降二級調用。
○辛未。
上幸内院谕諸臣曰。
朕獨理萬幾。
常恐是非失于偏執、故令集衆會議及衆議之時有群以為是而一人堅執己意謬相争論者、殊屬未合夫既群以為是、即當從之若常懷好勝之心明知其非而猶強辨。
不但政事有妨、且虧國家大體。
急宜痛改大學士陳名夏奏曰仰承上谕小事猶煩戒饬若遇大事、何敢不謹識于衷、以圖改易。
大學士馮铨奏曰。
凡謬相争論者。
必不自知其罪、若果知之、豈敢如是。
古雲、君仁則臣直蓋止欲直陳所見、故不覺其言之謬也既承上谕敢不祗遵但恐不自知耳上曰所謂君仁、則臣直者所見是而直陳之斯乃直臣也。
豈飾非強辨之為直乎。
若執意妄行。
緻蹈重罪。
朕雖欲寬、國法難貸。
且朕即寬而用之、彼亦何顔自立。
朕之心、爾等所知。
爾等之心、朕亦知之。
君臣一體、豈有間乎。
谕畢。
大學士額色黑、圖海、議政内大臣巴哈、費揚古等奏曰。
皇上此谕、蓋欲諸臣遇有過失、預行省改恐蹈重罪故煩教誨耳。
俱當悔悟、且謹識之、于是召翰林各官賜茶。
○命大學士甯完我、預滿洲議政大臣之列 ○以故三等阿達哈哈番羅席兄胡通格、納散珠叔黑塞、各襲職。
○以督理織造工部右侍郎周天成、值萬壽節、違例自備龍
甲午。
二月。
壬戌朔。
○癸亥。
朝日于東郊上親詣行禮 ○甲子。
遣官祭三皇廟 ○授和碩額驸吳應熊、為三等精奇尼哈番 ○升編修阿薩禮、為内秘書院侍讀。
○吏科給事中林起龍奏言、昔兵在盛京、無饷而富。
今在京師、有饷而貧。
揆之時地、似宜變通查會。
典開載馬匹軍裝。
軍器草料諸款舊例全用給兵。
乞皇上垂念八旗舊兵、為朝廷禁旅。
仍照舊通給錢糧。
則人皆蒙恩。
不苦于窮困矣。
下所司詳議。
○乙醜。
谕吏部、前因會議任珍一事、回奏朦混。
與議各官、俱經分别降處。
朕念諸臣皆系股肱耳目之司。
朝廷素所優待今循省既久。
量已改過着各複原銜。
自今以後、當滌舊圖新各殚忠誠、益思報效毋負朕期望至意。
爾部即遵谕奉行。
○禮科副理事官房萬達條奏崇名教以杜頹風二事。
一、命婦守貞、宜加饬勵。
一、梵刹镡創建、宜行禁止。
下所司議。
○丙寅。
谕都察院、六科、朕惟言官耳目之司。
每期直言無諱。
欲聞天下之邪正貪廉大利大害以便發政施令、立緻太平。
故從前屢下明上□日、啟示開導屬望。
于言宮可謂至切。
孰意重違朕心、納交結黨。
或有身被人言、倩人報複者。
或有徇護同黨、代為報複者。
以故多有明知其惡、畏其同黨而不敢言每閱奏章、實心為國者少附黨行私者多。
古雲、欲人不知、莫若勿為。
書雲、自作孽不可逭。
朕今圖治方殷。
豈容比匪成奸。
但念秋霜肅殺。
莫若陽春化育。
自今以後、須各滌肺肝捐舊圖新凡天下邪正貪廉、大利大害務要實心為國。
直言不諱。
則政治新而太平可臻矣。
爾等身家名譽、亦與之俱永豈不美哉。
○以原任吏部尚書金之俊、為内翰林。
國史院大學士、仍帶原加銜級。
○升南雄副将栗養志、為署都督佥事管沅州總兵事。
○丁卯。
遣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戊辰。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調署都督佥事管福建福州府水師副将事範紹祖、為湖廣洞庭湖水師副将。
○己巳。
皇太後聖壽節上率内大臣侍衛等詣慈甯宮行慶賀禮和碩福金固倫公主以下、一品命婦以上俱朝賀賜宴。
○命靖南王耿繼茂、移鎮廣西桂林。
○禮科給事中季開生以海賊。
突犯江北、勢頗猖獗條陳戰守六要一、遠偵探。
一、扼要害。
一、備器械。
一、嚴海禁。
一、杜接濟。
一、密譏察。
下所司議。
○庚午。
甄别各直省督撫加江南總督馬國柱、太子太保直隸總督馬光輝、湖廣總督祖澤遠、俱太子少保漕運總督沈文奎。
操江巡撫李日芃、四川巡撫李國英、俱兵部尚書陝西巡撫馬之先、兵部右侍郎廣東巡撫李栖鳳、加一級浙江巡撫蕭起元、降一級、照舊管事宣大總督佟養量、甯夏巡撫孫茂蘭、俱解任山西巡撫劉弘遇、降一級。
山東巡撫夏玉、降二級調外用湖廣巡撫遲日益、革職。
餘俱留任。
○戶部左侍郎孫廷銈、請假省親。
允之。
○以鑲白旗漢軍梅勒章京楊麒祥、為本旗固山額真。
○升理事官對喀納、為刑部啟心郎。
○允鄖陽撫治朱國柱、解任回京調理。
○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李中梧、引年乞休上以其曆任清勤。
命所司酌議加恩以示優異。
○升河南睢陳道副使祖重光、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湖西道。
湖廣安陸府同知張武烈、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上荊南道經略軍前辦事原任甯羌州知州趙焘、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管參議事下荊南道。
○山東兖西道副使鐘性樸以庸懦、降二級調用。
○辛未。
上幸内院谕諸臣曰。
朕獨理萬幾。
常恐是非失于偏執、故令集衆會議及衆議之時有群以為是而一人堅執己意謬相争論者、殊屬未合夫既群以為是、即當從之若常懷好勝之心明知其非而猶強辨。
不但政事有妨、且虧國家大體。
急宜痛改大學士陳名夏奏曰仰承上谕小事猶煩戒饬若遇大事、何敢不謹識于衷、以圖改易。
大學士馮铨奏曰。
凡謬相争論者。
必不自知其罪、若果知之、豈敢如是。
古雲、君仁則臣直蓋止欲直陳所見、故不覺其言之謬也既承上谕敢不祗遵但恐不自知耳上曰所謂君仁、則臣直者所見是而直陳之斯乃直臣也。
豈飾非強辨之為直乎。
若執意妄行。
緻蹈重罪。
朕雖欲寬、國法難貸。
且朕即寬而用之、彼亦何顔自立。
朕之心、爾等所知。
爾等之心、朕亦知之。
君臣一體、豈有間乎。
谕畢。
大學士額色黑、圖海、議政内大臣巴哈、費揚古等奏曰。
皇上此谕、蓋欲諸臣遇有過失、預行省改恐蹈重罪故煩教誨耳。
俱當悔悟、且謹識之、于是召翰林各官賜茶。
○命大學士甯完我、預滿洲議政大臣之列 ○以故三等阿達哈哈番羅席兄胡通格、納散珠叔黑塞、各襲職。
○以督理織造工部右侍郎周天成、值萬壽節、違例自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