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至太和殿禮部官跪接、捧出至午門外、安于亭中行一跪三叩頭禮。
畢、銮儀衛官領校尉舁亭、禮部官、太常寺官、送至先農壇安于神庫。
戶部禮部官、同順天府官、由午門左門至中和殿進耒耜及穜稑種。
上閱畢戶部官捧至太和殿台下。
順天府官接出、由太和殿左門、至午門左門外、安于彩亭。
作樂、送耕耤所。
祭之日、早。
銮儀衛備法駕諸王以下、貝勒以上、俱朝服、齊赴午門内朝房貝子以下、從耕陪祀文武百官、俱于駕未行時、先赴先農壇、分班序立不陪。
祀牛錄章京以下、漢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四品以下、俱朝服、于天安門外金水橋南、分班序立禮部官、奏請聖駕詣先農壇緻祭、行耕耤禮上朝服乘辇王、貝勒、于内金水橋分班序立候駕過、随詣先農壇。
鳴鐘、不奏樂不陪祀文武百官、于外金水橋跪候駕過、駕至先農壇門外下辇。
禮部官太常寺官導駕至具服殿盥手畢導駕至壇祭品禮儀如常祭畢還至。
具服殿更黃袍。
各官俱更蟒服補服。
禮部官太常寺官奏請詣耕耤所。
導駕詣耕耤位、南向立從耕三王、九卿、各就耕位立。
不從耕。
王以下百官、俱在耕耤棚外立。
設彩亭三座于左右。
鴻胪寺官、贊進耒耜、進鞭戶部官、北向跪進耒耜。
順天府尹、北向跪進鞭。
禮部銮儀衛、太常寺官、導引上秉耒、三推三返訖。
鴻胪寺官、贊受耒耜受鞭、戶部官跪受耒耜以耒耜置犁亭。
順天府尹跪受鞭以鞭置鞭亭。
禮部官奏請複位上複位。
戶部官、順天府尹、執青箱播種後。
耆老随覆畢。
導引官導上禦觀耕台、南向坐王、貝勒、貝子、公、陪祀百官、分班序立次三王五推畢、各就位諸王、皆候上□日坐次、九卿九推順天府廳官各執青箱播種訖。
禮部奏耕畢、從耕官各就位教坊司承應畢、禮部官奏禮畢。
禮部官、太常寺官、導駕詣齋宮、升坐。
王、貝勒、貝子、公、文武陪祀各官、入東西門、分班序立、鴻胪寺官、贊順天府官、率兩縣官耆老人等、行三跪九叩頭禮。
農夫三十人、随後行禮。
禮畢、從府縣官出西門、至耕耤所終畝。
王、貝勒、貝子、公、候上□日坐、候耕畢、府縣官從東門入。
鴻胪寺官、贊親耕既成、禮當慶賀。
王、貝勒、貝子、公、百官、行三跪九叩頭禮、序班立。
贊退王于齋宮内、貝勒以下于台下、分班、行叩頭禮、序坐。
上進茶。
王以下文武百官、各于坐次行一叩頭禮、随賜茶。
上禦後殿、少憩、光祿寺設宴。
禮部奏宴完備。
上升座。
衆官各就坐位、行一叩頭禮、坐、進宴。
教坊司奏樂、上進酒。
王以下各官、各于原位、行一跪一叩頭禮、複坐、筵宴。
耆老于壇傍坐。
宴畢、王以下各官、序班立、行一跪三叩頭禮、畢王、貝勒、貝子、公、百官、至齋宮外、候駕還宮。
鹵簿導從。
作樂。
不陪祀文武百官、于天安門外、跪候駕還宮。
報可。
○兵部督捕右侍郎魏琯奏言、籍沒止以處叛逆強盜已無籍沒之條。
乃初犯再犯之逃人、罪鞭一百。
而窩主則行籍沒。
逃輕窩重、非法之平。
今欲除籍沒之法。
須先定窩逃之罪。
請下議政諸臣會議。
務期均平、以便遵守。
下部議。
○戊午。
谕内院。
朕時莅内院、每見秘書院侍講卓彜、在院供職、勤慎可嘉。
着特升一級、以示獎勸。
○己未。
谕吏部前高爾俨告病、朕命在京調理。
原望其即時痊愈。
是以不令。
解任今據所奏病雖漸愈、不耐勞劇。
朕恐伊系心職業、未能遽臻平複茲特許解任安養、勉事醫藥。
在京回籍、聽其從便調理。
俟病痊後、候上□日召用。
○庚申。
以萬壽節、遣固山貝子吳達海、祭太廟。
○遣官祭福陵、昭陵。
○遣官祭真武、東嶽、城隍之神 ○辛酉。
萬壽節。
上禦太和殿、諸王、文武群臣、行慶賀禮。
賜宴。
○湖廣總督祖澤遠奏報、辰常總兵官楊遇明、擊敗賊渠張纏頭、于桃源之兩河口、誅獲無算、生擒僞總兵李陽春等以聞。
得上□日、李陽春等着正法。
○定外藩王、貝勒、貝子、公等、元旦來朝賞例親王等賞一等玲珑鞍辔一。
銀茶筒一、重五十兩。
銀盆一。
緞三十六疋。
茶五簍。
郡王等、賞二等玲珑鞍辔一。
銀茶筒一、重五十兩。
緞二十九疋。
茶四簍。
貝勒等、三等玲珑鞍辔一。
銀茶筒一、重四十兩。
緞二十二疋。
茶三簍。
貝子等、賞一等漆鞍一。
銀茶盆一。
重三十兩。
緞十四疋。
茶二簍。
鎮國公、輔國公等、賞三等漆鞍一。
銀茶盆一、重三十兩。
緞十疋。
茶二簍。
一等二等台吉、塔布囊等、賞三等漆鞍一。
緞七疋。
茶一簍。
三等四等台吉、塔布囊等、賞三等漆鞍一。
緞五疋。
茶一簍。
科爾沁國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達爾漢親王、加賞一等甲一副。
緞八疋。
紮薩克圖郡王、加賞銀茶盆一、重五十兩。
緞六疋。
畢、銮儀衛官領校尉舁亭、禮部官、太常寺官、送至先農壇安于神庫。
戶部禮部官、同順天府官、由午門左門至中和殿進耒耜及穜稑種。
上閱畢戶部官捧至太和殿台下。
順天府官接出、由太和殿左門、至午門左門外、安于彩亭。
作樂、送耕耤所。
祭之日、早。
銮儀衛備法駕諸王以下、貝勒以上、俱朝服、齊赴午門内朝房貝子以下、從耕陪祀文武百官、俱于駕未行時、先赴先農壇、分班序立不陪。
祀牛錄章京以下、漢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四品以下、俱朝服、于天安門外金水橋南、分班序立禮部官、奏請聖駕詣先農壇緻祭、行耕耤禮上朝服乘辇王、貝勒、于内金水橋分班序立候駕過、随詣先農壇。
鳴鐘、不奏樂不陪祀文武百官、于外金水橋跪候駕過、駕至先農壇門外下辇。
禮部官太常寺官導駕至具服殿盥手畢導駕至壇祭品禮儀如常祭畢還至。
具服殿更黃袍。
各官俱更蟒服補服。
禮部官太常寺官奏請詣耕耤所。
導駕詣耕耤位、南向立從耕三王、九卿、各就耕位立。
不從耕。
王以下百官、俱在耕耤棚外立。
設彩亭三座于左右。
鴻胪寺官、贊進耒耜、進鞭戶部官、北向跪進耒耜。
順天府尹、北向跪進鞭。
禮部銮儀衛、太常寺官、導引上秉耒、三推三返訖。
鴻胪寺官、贊受耒耜受鞭、戶部官跪受耒耜以耒耜置犁亭。
順天府尹跪受鞭以鞭置鞭亭。
禮部官奏請複位上複位。
戶部官、順天府尹、執青箱播種後。
耆老随覆畢。
導引官導上禦觀耕台、南向坐王、貝勒、貝子、公、陪祀百官、分班序立次三王五推畢、各就位諸王、皆候上□日坐次、九卿九推順天府廳官各執青箱播種訖。
禮部奏耕畢、從耕官各就位教坊司承應畢、禮部官奏禮畢。
禮部官、太常寺官、導駕詣齋宮、升坐。
王、貝勒、貝子、公、文武陪祀各官、入東西門、分班序立、鴻胪寺官、贊順天府官、率兩縣官耆老人等、行三跪九叩頭禮。
農夫三十人、随後行禮。
禮畢、從府縣官出西門、至耕耤所終畝。
王、貝勒、貝子、公、候上□日坐、候耕畢、府縣官從東門入。
鴻胪寺官、贊親耕既成、禮當慶賀。
王、貝勒、貝子、公、百官、行三跪九叩頭禮、序班立。
贊退王于齋宮内、貝勒以下于台下、分班、行叩頭禮、序坐。
上進茶。
王以下文武百官、各于坐次行一叩頭禮、随賜茶。
上禦後殿、少憩、光祿寺設宴。
禮部奏宴完備。
上升座。
衆官各就坐位、行一叩頭禮、坐、進宴。
教坊司奏樂、上進酒。
王以下各官、各于原位、行一跪一叩頭禮、複坐、筵宴。
耆老于壇傍坐。
宴畢、王以下各官、序班立、行一跪三叩頭禮、畢王、貝勒、貝子、公、百官、至齋宮外、候駕還宮。
鹵簿導從。
作樂。
不陪祀文武百官、于天安門外、跪候駕還宮。
報可。
○兵部督捕右侍郎魏琯奏言、籍沒止以處叛逆強盜已無籍沒之條。
乃初犯再犯之逃人、罪鞭一百。
而窩主則行籍沒。
逃輕窩重、非法之平。
今欲除籍沒之法。
須先定窩逃之罪。
請下議政諸臣會議。
務期均平、以便遵守。
下部議。
○戊午。
谕内院。
朕時莅内院、每見秘書院侍講卓彜、在院供職、勤慎可嘉。
着特升一級、以示獎勸。
○己未。
谕吏部前高爾俨告病、朕命在京調理。
原望其即時痊愈。
是以不令。
解任今據所奏病雖漸愈、不耐勞劇。
朕恐伊系心職業、未能遽臻平複茲特許解任安養、勉事醫藥。
在京回籍、聽其從便調理。
俟病痊後、候上□日召用。
○庚申。
以萬壽節、遣固山貝子吳達海、祭太廟。
○遣官祭福陵、昭陵。
○遣官祭真武、東嶽、城隍之神 ○辛酉。
萬壽節。
上禦太和殿、諸王、文武群臣、行慶賀禮。
賜宴。
○湖廣總督祖澤遠奏報、辰常總兵官楊遇明、擊敗賊渠張纏頭、于桃源之兩河口、誅獲無算、生擒僞總兵李陽春等以聞。
得上□日、李陽春等着正法。
○定外藩王、貝勒、貝子、公等、元旦來朝賞例親王等賞一等玲珑鞍辔一。
銀茶筒一、重五十兩。
銀盆一。
緞三十六疋。
茶五簍。
郡王等、賞二等玲珑鞍辔一。
銀茶筒一、重五十兩。
緞二十九疋。
茶四簍。
貝勒等、三等玲珑鞍辔一。
銀茶筒一、重四十兩。
緞二十二疋。
茶三簍。
貝子等、賞一等漆鞍一。
銀茶盆一。
重三十兩。
緞十四疋。
茶二簍。
鎮國公、輔國公等、賞三等漆鞍一。
銀茶盆一、重三十兩。
緞十疋。
茶二簍。
一等二等台吉、塔布囊等、賞三等漆鞍一。
緞七疋。
茶一簍。
三等四等台吉、塔布囊等、賞三等漆鞍一。
緞五疋。
茶一簍。
科爾沁國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達爾漢親王、加賞一等甲一副。
緞八疋。
紮薩克圖郡王、加賞銀茶盆一、重五十兩。
緞六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