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九

關燈
飼養。

    恐難贍給。

    分别量支銀兩。

    騎兵。

    無馬者。

    每牛錄發馬十匹。

    複谕統兵固山額真、護軍統領、梅勒章京等曰。

    前軍失機。

    俟到日議處。

    我朝用兵。

    從無此失。

    爾等遇有軍機。

    會同各營将領。

    商酌而行。

    悉心無隐。

    蓋師行原有一定紀律。

    大小将佐。

    果為國盡力。

    豈緻挫衄。

    尚其勉之。

    慎勿藐視主帥。

    更須撫勵士卒。

    果能愛衆而得其心。

    安有遇敵而不争先效命者乎。

      ○丁卯。

    以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書院學士呂宮、為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

      ○補原任巡撫宣府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馮聖兆、仍以原銜巡撫偏沅、提督軍務。

      ○以阿達哈哈番博博爾代、為議政大臣。

    梅勒章京阿思哈、為刑部侍郎。

      ○戊辰。

    贈廣西殉難府江道周永緒、右江道金漢蕙、為光祿寺卿。

    平樂府知府尹明廷、為太仆寺卿。

    平樂縣知縣塗起鵬、富川縣知縣華鐘、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

    各蔭一子入監讀書。

      ○升主事喀代、為禮部理事官。

      ○己巳。

    贈殉難四川安綿道參議梁一訓、為光祿寺卿。

    蔭一子入監讀書。

      ○庚午。

    谕平西王吳三桂曰。

    朕惟折沖禦侮。

    社稷良臣。

    報德崇功。

    國家盛典。

    爾平西王吳三桂、英才自命。

    雄略群推。

    早識天心。

    先歸王室。

    子居甥館。

    親聯帶砺之間。

    身受藩封寵列公孤之右。

    曩入關破寇。

    從定中原。

    暨銜命撫秦。

    共平西陝。

    蓋忠勤之備至。

    亦威惠之交孚。

    繼以巴蜀跳梁。

    特命陳師緻讨。

    成都。

    諸邑。

    悉隸版圖。

    保郡餘氛。

    旋成殄滅。

    厥功懋矣。

    朕甚嘉焉。

    聿彰圖閣之猷。

    爰申诏祿之典。

    茲将功次、續入冊内。

    又于藩俸六千兩外、加俸一千兩。

    以報勤勞。

    嗚呼。

    元老壯猷。

    忠尚資于頗牧。

    戚臣宣力。

    誼更笃于腹心。

    王其鞏固封疆。

    殚抒籌策。

    績益宏于戡定。

    盟永重于河山。

    尚克祗承。

    無斁朕命。

      ○補原任吏科給事中林起龍、原官。

      ○辛未。

    上幸南苑。

      ○甲戌。

    升内翰林秘書院侍讀楊熙為内翰林國史院侍讀學士。

    工部啟心郎孫代為内翰林弘文院侍讀學士  ○吏科副理事官彭長庚疏言、凡八旗世胄之臣在各衙門供職者。

    偶有過失。

    止應革其衙門職銜。

    在旗下犯事者止應革其旗下職掌。

    近或因衙門小過、并革其世職是以微瑕而累全瑜。

    似屬可惜。

    請今後凡陣前疎虞者議革世職。

    其他一生□月。

    止就職掌處分庶賞罰克當。

    下部确議。

      ○免浙江金華府屬八縣九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戊寅。

    順天府進春。

      ○升刑部理事官侯襲爵、為都督佥事、充鎮守廣東肇慶總兵官。

    甘肅副将齊升、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陝西臨鞏總兵官。

    平陽副将範承宗、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河南開歸總兵官。

      ○升工部啟心郎石圖、為内翰林弘文院學士禮部啟心郎禅代為内翰林秘書院學士。

      ○癸未。

    緻仕少師戶部尚書黨崇雅疏言臣蒙聖谕。

    召臣赴京。

    特恩起用。

    誼不敢辭。

    但臣母八旬。

    奄奄卧病。

    臣年七十。

    老态備見。

    傥複任臣以官。

    必至溺職。

    乞收回成命。

    臣母與臣共戴皇仁矣。

    得上□日、卿回籍逾□山戊不□。

    清操懿行。

    實企朕懷。

    今覽所奏。

    以親病不忍遠離。

    且言衰老、步履艱難。

    情詞懇切。

    但朕求賢圖治。

    惓念老成。

    年雖七十。

    猶堪任事。

    宜勉遵前谕速着來京。

    君親兼顧。

    忠孝兩全。

    卿心可安。

    朕懷亦忄□尉。

    命和碩敬謹親王尼堪子尼思哈、襲爵。

      ○設兵部督捕滿漢侍郎各一員。

    增司官各六員。

    另設公署。

    專理緝逃捕寇事務。

      ○以鑲紅旗滿洲阿達哈哈番鄂拜、為本旗蒙古梅勒章京。

    阿達哈哈番羅畢、為議政大臣。

      ○升禮部右侍郎高珩、為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國史院學士。

    内翰林秘書院學士梁清标、為禮部右侍郎。

    仍兼原銜。

      ○總督陝西四川兵部尚書孟喬芳、引疾請代。

    上念其勤勞素着。

    命加少保、馳驿回京高理。

      ○甲申。

    免河南開封、彰德、衛輝、懷慶、汝甯府屬州縣、九十兩年分水災額賦。

      ○乙酉。

    工科給事中張王治疏言、明末侍郎孟兆祥暨子進士孟章明、大理寺卿淩義渠、寺丞申佳允、禦史陳純德、勳臣張慶臻、劉文炳、衛時春、俱殉難情真。

    忠烈照然。

    乞敕部旌表下所司議。

      ○丙戌。

    江甯巡撫周國佐疏報、海逆入犯吳淞遣副将張思達、參将雷應春等、出洋進巢□刀。

    将士奮勇。

    轉戰一百四十餘裡。

    殺賊無算。

    參将張其業、楊國海、先登陣殁。

    命所司叙恤  ○丁亥。

    上自南苑還宮  ○是夜、地震有聲。

      ○庚寅。

    □山戊不□暮、享太廟。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是□山戊不□、人丁戶口、一千三百九十一萬六千五百九十八。

    田地、山蕩、三百八十八萬七千九百二十六頃三十六畝。

    畦地、二萬二千九百八十八個。

    徵銀、二千一百二十八萬七千二百八十八兩四錢。

    米、麥、豆、五百六十七萬二千二百九十九石九鬥有奇。

    草、二百九十萬九千一百一十八束。

    中茶、三萬七千三百五十篦。

    行鹽、三百七十六萬一千五百三十八引。

    徵課銀、二百一十二萬八千一十六兩二錢。

    鑄厘錢、二十五萬二千一百六十六萬三千七百四十文有奇。

    舊鑄銅錢、二十一萬三千三百七十文有奇。

    鈔、一十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二貫四百七十文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