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撫料理。
江西切近湖南。
一應用官調兵事宜、時有關涉。
袁州、吉安、一帶餘賊未靖。
應撫輯巢□刀禦、着經略輔臣洪承疇兼理。
敕印即與換給。
爾内院即傳谕行。
○辛酉。
命多羅安郡王嶽樂、為宣威大将軍。
統領官兵、戍防歸化城。
賜之敕谕曰。
敕谕多羅安郡王嶽樂等。
今聞喀爾喀部落相約、舉兵内向。
亟宜預防。
茲命爾為宣威大将軍、屯駐歸化城。
爾受命督師、一切軍務、悉與衆将商酌、相機而行。
毋謂已能而拂衆。
毋恃兵強将勇而輕敵。
營壘偵候、敬慎勿懈。
錄功務實行法務斷。
傥喀爾喀兵至、因利乘便、攻其不備。
傥敵兵勢衆、速行馳奏、以便益兵勿輕易疎失。
務保我師、以圖破敵。
行間功罪、分别奏聞其各官小過、骁騎校、護軍校以下、應處分者、即與衆将商酌處分。
欽哉毋怠 ○刑科給事中陳忠靖疏言、伏讀上谕雲。
朕朝夕乾惕、冀迓時和。
一意修省、祗懼天戒。
臣愚以為遇災知儆、徒言修省、尚屬虛文若不速開經筵于前代所以格天勤民之學、實實講求、終無禆益。
蓋德不日進、則必日退。
義理之言日疎、則逸樂之事日親。
即皇上萬幾之暇、未嘗不讀書稽古然聆言察理、因事納忠、皆于經筵是賴臣又讀上谕雲。
着工部即将文華殿起造、以便講求古訓繼又以錢糧不敷、暫許罷工。
如此因循、恐非汲汲求治之盛意也。
請于太和殿前後左右、擇閑曠殿閣一處、酌定每月講學日期。
令輔臣講官、盡心啟導。
不必效前代經筵故事、儀制畢舉、以為美觀則天下幸甚上以其懸揣沽名。
責令回奏。
○癸亥。
河南巡撫吳景道、以老疾乞休。
允之。
○予衍聖公孔興燮妻馮氏、祭葬如例。
○河道總督楊方興、再疏乞休。
不允 八月。
甲子朔。
喀爾喀部落額爾德尼哈談巴圖魯等貢馬宴赉如例。
○陝西紫陽縣大雨水蝗 ○乙醜。
夕月于西郊。
遣刑部尚書覺羅巴哈納行禮 ○丁卯。
遣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戊辰。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辛未。
降蘇松巡按李成紀三級調外用以按差停止已久、成紀留滞地方且違法市恩、欲為貪官胡必泓等脫罪故也。
○以右贊善曹本榮、為國子監司業。
○壬申。
太宗文皇帝忌辰。
遣官祭昭陵。
○甲戌。
太祖武皇帝忌辰。
遣官祭福陵。
○丙子。
以河北總兵官孔希貴年老。
勒令緻仕。
○丁醜。
先是睿王多爾衮專政。
潛有異志。
上嘗幸睿王邸第、随駕内大臣、及侍衛等、不及二十人。
一等侍衛喀蘭圖聞之。
懼有叵測。
急歸家。
挾弓矢追從、密為防衛。
至是、上嘉其忠誠不怖死、特賞十丁之莊一。
鞍馬全副。
銀五百兩。
升二等阿達哈哈番、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戊寅。
以一等侍衛覺羅馬克蘇、為宗人府理事官。
調兵部啟心郎祁徹白、為戶部啟心郎。
○贈殉難湖廣靖州知州沈一恒、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參議。
蔭一子入監讀書。
○壬午。
以太宗皇帝第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平西王吳三桂子應熊 ○平南王尚可喜等奏報、官兵恢複化州、及吳川縣。
下所司知之。
○甲申。
更定武職品級。
省城掌印都司、從二品。
參将、正三品。
遊擊都司佥書省屯操都司、行掌印都司、行屯操都司、俱從三品。
守備、正四品。
署守備、從四品。
守禦所千總、正五品。
衛千總、從五品。
○刑部題朝審事宜日期、于霜降後十日舉行。
将情實矜疑有詞各犯、分為三項、俱具一本請上□日。
其情實各犯、奉有禦筆勾除者、方行處決。
在外則督撫會同三司、查應決囚犯、酌量行刑其餘仍監候奏聞。
直隸地方、則刑部差司官二員、前往會同督撫審決。
從之。
○丙戌。
起原任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雷興、仍以前銜巡撫河南。
○丁亥。
大學士馮铨、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奏言、今日禮部諸臣、至内院恭傳上谕、察前代廢後事例具聞、臣等不勝悚懼。
竊惟皇後母儀天下、關系甚重。
前代如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皆稱賢主。
俱以廢後一節、終為盛德之累。
望皇上深思詳慮、慎重舉動。
萬世瞻仰、将在今日。
得上□日、據奏皇後母儀天下、關系至重。
宜慎舉動。
果如所言。
皇後壸儀攸系。
正位匪輕。
故廢無能之人。
爾等身為大臣、反于無益處、具奏沽名。
甚屬不合。
着嚴饬行。
○科爾沁國多羅郡王奇他特薨。
以其子額爾德尼襲爵。
○阿霸垓部落達爾漢貝子多爾濟卒。
以其子綽博和襲爵。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綽爾吉孫西喇、二等阿達哈哈番俄習禮叔之子翁俄綽、三等阿達哈哈番巴達子巴特馬什、阿答哈子馬納、得休子額黑、宜珠子額爾虎納、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
江西切近湖南。
一應用官調兵事宜、時有關涉。
袁州、吉安、一帶餘賊未靖。
應撫輯巢□刀禦、着經略輔臣洪承疇兼理。
敕印即與換給。
爾内院即傳谕行。
○辛酉。
命多羅安郡王嶽樂、為宣威大将軍。
統領官兵、戍防歸化城。
賜之敕谕曰。
敕谕多羅安郡王嶽樂等。
今聞喀爾喀部落相約、舉兵内向。
亟宜預防。
茲命爾為宣威大将軍、屯駐歸化城。
爾受命督師、一切軍務、悉與衆将商酌、相機而行。
毋謂已能而拂衆。
毋恃兵強将勇而輕敵。
營壘偵候、敬慎勿懈。
錄功務實行法務斷。
傥喀爾喀兵至、因利乘便、攻其不備。
傥敵兵勢衆、速行馳奏、以便益兵勿輕易疎失。
務保我師、以圖破敵。
行間功罪、分别奏聞其各官小過、骁騎校、護軍校以下、應處分者、即與衆将商酌處分。
欽哉毋怠 ○刑科給事中陳忠靖疏言、伏讀上谕雲。
朕朝夕乾惕、冀迓時和。
一意修省、祗懼天戒。
臣愚以為遇災知儆、徒言修省、尚屬虛文若不速開經筵于前代所以格天勤民之學、實實講求、終無禆益。
蓋德不日進、則必日退。
義理之言日疎、則逸樂之事日親。
即皇上萬幾之暇、未嘗不讀書稽古然聆言察理、因事納忠、皆于經筵是賴臣又讀上谕雲。
着工部即将文華殿起造、以便講求古訓繼又以錢糧不敷、暫許罷工。
如此因循、恐非汲汲求治之盛意也。
請于太和殿前後左右、擇閑曠殿閣一處、酌定每月講學日期。
令輔臣講官、盡心啟導。
不必效前代經筵故事、儀制畢舉、以為美觀則天下幸甚上以其懸揣沽名。
責令回奏。
○癸亥。
河南巡撫吳景道、以老疾乞休。
允之。
○予衍聖公孔興燮妻馮氏、祭葬如例。
○河道總督楊方興、再疏乞休。
不允 八月。
甲子朔。
喀爾喀部落額爾德尼哈談巴圖魯等貢馬宴赉如例。
○陝西紫陽縣大雨水蝗 ○乙醜。
夕月于西郊。
遣刑部尚書覺羅巴哈納行禮 ○丁卯。
遣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戊辰。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辛未。
降蘇松巡按李成紀三級調外用以按差停止已久、成紀留滞地方且違法市恩、欲為貪官胡必泓等脫罪故也。
○以右贊善曹本榮、為國子監司業。
○壬申。
太宗文皇帝忌辰。
遣官祭昭陵。
○甲戌。
太祖武皇帝忌辰。
遣官祭福陵。
○丙子。
以河北總兵官孔希貴年老。
勒令緻仕。
○丁醜。
先是睿王多爾衮專政。
潛有異志。
上嘗幸睿王邸第、随駕内大臣、及侍衛等、不及二十人。
一等侍衛喀蘭圖聞之。
懼有叵測。
急歸家。
挾弓矢追從、密為防衛。
至是、上嘉其忠誠不怖死、特賞十丁之莊一。
鞍馬全副。
銀五百兩。
升二等阿達哈哈番、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戊寅。
以一等侍衛覺羅馬克蘇、為宗人府理事官。
調兵部啟心郎祁徹白、為戶部啟心郎。
○贈殉難湖廣靖州知州沈一恒、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參議。
蔭一子入監讀書。
○壬午。
以太宗皇帝第十四女和碩公主、下嫁平西王吳三桂子應熊 ○平南王尚可喜等奏報、官兵恢複化州、及吳川縣。
下所司知之。
○甲申。
更定武職品級。
省城掌印都司、從二品。
參将、正三品。
遊擊都司佥書省屯操都司、行掌印都司、行屯操都司、俱從三品。
守備、正四品。
署守備、從四品。
守禦所千總、正五品。
衛千總、從五品。
○刑部題朝審事宜日期、于霜降後十日舉行。
将情實矜疑有詞各犯、分為三項、俱具一本請上□日。
其情實各犯、奉有禦筆勾除者、方行處決。
在外則督撫會同三司、查應決囚犯、酌量行刑其餘仍監候奏聞。
直隸地方、則刑部差司官二員、前往會同督撫審決。
從之。
○丙戌。
起原任巡撫陝西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雷興、仍以前銜巡撫河南。
○丁亥。
大學士馮铨、陳名夏、成克鞏、張端、劉正宗奏言、今日禮部諸臣、至内院恭傳上谕、察前代廢後事例具聞、臣等不勝悚懼。
竊惟皇後母儀天下、關系甚重。
前代如漢光武、宋仁宗、明宣宗、皆稱賢主。
俱以廢後一節、終為盛德之累。
望皇上深思詳慮、慎重舉動。
萬世瞻仰、将在今日。
得上□日、據奏皇後母儀天下、關系至重。
宜慎舉動。
果如所言。
皇後壸儀攸系。
正位匪輕。
故廢無能之人。
爾等身為大臣、反于無益處、具奏沽名。
甚屬不合。
着嚴饬行。
○科爾沁國多羅郡王奇他特薨。
以其子額爾德尼襲爵。
○阿霸垓部落達爾漢貝子多爾濟卒。
以其子綽博和襲爵。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綽爾吉孫西喇、二等阿達哈哈番俄習禮叔之子翁俄綽、三等阿達哈哈番巴達子巴特馬什、阿答哈子馬納、得休子額黑、宜珠子額爾虎納、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