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八

關燈
圖汗、俄木布額爾德尼等、會同遣使輸誠。

    朕遂遣使同往谕之。

    饬彼還二楚虎兒所掠巴林牲畜。

    贖俄木布額爾德尼巴爾布冰圖侵犯之罪。

    及巴爾布冰圖、擅入土默特殺掠之罪。

    并還所掠人畜。

    令其部落之長及貝勒貝子誓告天地然後罷兵息戰。

    永通和好。

    違則必行征讨爾等既已效順。

    傥朕再征喀爾喀、爾不得與之通好。

    爾其思之。

      ○丙申。

    晉封貝勒張繼倫為郡王。

    以其祖有大功故也  ○升大理寺少卿張鼎延、為大理寺卿。

    通政使司右通政段國璋、為太常寺卿。

    吏部文選司郎中孫廷銈、為提督四譯館太常寺少卿。

    吏科都給事中韓源、為太仆寺少卿。

    吏科左給事中高桂、為禮科都給事中。

    刑科右給事中杭齊蘇、為戶科左給事中。

    工科右給事中魏象樞、為刑科左給事中。

    禮科右給事中姚文然、為工科左給事中。

    吏科給事中陳扆銘、戶科給事中杜笃祜、俱為本科右給事中。

      ○改山海總兵、通州總兵、俱為副将員缺。

      ○己亥。

    調吏部尚書覺羅郎球、為刑部尚書。

    工部侍郎濟席哈、為刑部侍郎。

    升工部理事官星鼐、為本部侍郎  ○以朱成格巴圖魯覺羅伊爾門、為兵部理事官。

    胡世納、都察院理事官。

      ○調兵部理事官屠赉、護軍參領噶爾哈圖、阿爾山格爾忒、東城理事官蔔爾孫、為刑部理事官。

    覺羅巴爾布、為東城理事官。

    升兵部副理官洪尼禮、刑部副理官郭科、各為本部理事官。

      ○以鑲黃旗滿洲多孛羅、為甲喇章京。

    正黃旗滿洲前鋒侍衛覺羅巴克善、正白旗滿洲席北辰、鑲藍旗滿洲讷爾特、為護軍參領  ○月食。

      ○解吏部理事官褚庫巴圖魯任。

    以其直宿失印鑰也。

      ○庚子。

    孝端文皇後忌辰。

    遣官祭昭陵。

      ○辛醜。

    以繙譯三國志告成。

    賞大學士範文程、剛林、祁充格、甯完我、洪承疇、馮铨、宋權、學士查布海、蘇納海、王文奎、伊圖、胡理、劉清泰、來衮、馬爾笃、蔣赫德等、鞍馬、銀兩有差。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言、甘州犭□回賊、乘調兵下川之隙。

    遂行作亂。

    戕殺撫鎮道将。

    臣督兵馳巢□刀。

    斬米喇印于水泉。

    丁國棟等、城破就擒。

    正法傳示。

    諸城次第俱複。

    報聞。

      ○癸卯。

    賜凱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金二百兩。

    □□艮二萬兩。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金五十兩。

    銀五千兩。

    公杜爾祜顧爾瑪洪蘇布圖、富喇塔銀各六百兩。

    固山額真阿濟格尼堪、銀五百兩。

    尚書管梅勒章京事阿哈尼堪、署梅勒章京事覺羅郎球、固山額真伊拜、梅勒章京碩詹前鋒統領席特庫、前鋒參領鄂碩、銀各三百兩。

    餘各賞赉有差  ○予天津陣亡遊擊趙成功恤典如牛錄章京例。

      ○甲辰。

    征西大将軍多羅謙郡王瓦克達班師還京。

      ○丙午。

    以原任副将毛貴、為河道督标中軍副将劄委副将劉有源為署都督佥事管涼州副将事。

    蔔愛、為參将。

    管西甯副将軍。

    漢中參将齊升、為肅州副将。

      ○己酉。

    立福陵昭陵石像生。

    福陵、卧駱駝、立馬、坐獅子、坐虎各一對擎天柱四望柱二昭陵、立象、卧駱駝、立馬、坐獅子、坐獸、坐麒麟各一對。

    擎天柱四望柱二。

      ○庚戌。

    免福建四五兩年東路逋欠鹽課。

    以賊據其地故也  ○辛亥。

    予殉難浙江署上虞縣事紹興府推官劉方至祭葬如例  ○壬子。

    升太仆寺卿孟明輔、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大理寺少卿王邦柱、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順天府府丞張若麒、為大理寺少卿。

    湖廣道禦史高去奢、為大理寺寺丞。

      ○補原任吏科左給事中孫襄、原官。

      ○升福建汀州府知府李友蘭、為山東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福建延平府知府趙秉樞、為長蘆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福建邵武府知府陳喆、為河東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戶部等衙門會議兵饷缺額事宜。

    奏入。

    得上□日、巡按禦史、已到地方者。

    奉行事件、無論已完未完。

    悉将文卷冊籍、移送該巡撫料理。

    即便出境。

    已差未行、已行未到者。

    俱不必前去。

    以後巡行察舉、不拘年分。

    候上□日特遣。

    引部裁徹作速回京。

    裁并監司等官、歸并江南學差、酌汰無用兵丁、皆依議行。

    内庫錢糧、工部織造、各處抽分、江南蘆課、及各衙門錢糧額數不多者、并已裁衙門錢糧、俱歸并戶部管理。

    禮部、兵部、工部、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國子監等衙門、原管錢糧、俱着照舊管理。

    自順治五年十二月以前、仍着戶部察核完欠。

    明白奏繳。

    六年正月起、一年之内、着該管衙門、照依原冊。

    會同戶部。

    将直隸各省府州縣衛所等衙門、完欠數目、詳細對察。

    已經完解。

    取有戶部批回實收者、仍聽戶部奏銷。

    未經完解者、着各衙門行催速解。

    奏請支用。

    七年正月以後、戶部各衙門、各照職掌管理。

    一應催解、□山戊不□參考成、奏銷事宜、悉依舊例舉行。

    從前錢糧款項、如有遺漏、未經報明者。

    姑免追究。

    自今以後、必須徹底清察。

    各歸款項。

    傥或隐匿欺朦。

    被人告發。

    審究得實。

    必殺不赦。

    仍行籍沒。

    人口入官。

    家産充告發之賞。

    各處關稅、以前缺額者。

    因地方多事、曾經奏明、俱免追賠。

    各官俱免補考。

    以後不必定額。

    恐有餘者自潤。

    不足者橫徵。

    俟回部之日、酌量商賈通塞。

    徵解多寡。

    有無擾害地方。

    嚴加考核鹽課内水鄉等項應解者着戶部作速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