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七

關燈
幾筵前緻祭。

      ○戊子。

    孝端文皇後梓宮發引。

    随送各官、詣幾筵殿、緻祭畢、恭奉梓宮發引大學士剛林、詣神位前行一跪三叩頭禮畢。

    捧神主安黃亭内。

    同一等侍衛哈世屯、及禮部各官奉神主還宮。

      ○己醜。

    多羅貝勒吞齊、坐擊敵時、蒙古一旗失利、不發兵救援。

    反誣在陣褚庫巴圖魯戰罷方至罰銀二千兩。

    多羅貝勒尚善、坐本旗失利時、不遣侍衛救援罰銀一千兩。

    刑部以聞。

    命各加倍坐以應得之罪  ○固山貝子薩弼、坐失朝罰以應得之罪。

      ○庚寅。

    谕兵部、凡總督巡撫、總兵官副将、文武官員、及鄉宦、廢紳、富家、有蓄養蒙古人。

    或有雜居編氓蒙古人。

    着令各該地方總督、巡撫、巡按、總兵等官、詳細确察。

    悉行護送爾部、準與滿洲人一體贍養。

    若所屬地方、果無蒙古該管官申送甘結到部。

    如有隐匿、爾部議罪具奏。

      ○辛卯。

    梅勒章京黑成功、坐擅殺家人。

    革職。

    不準世襲  ○升保鎮右營遊擊孫枝芳、為甯武關副将。

      ○甲午。

    以原任安徽巡撫劉弘遇、仍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提督鴈門等關、巡撫山西。

    原任鳳陽巡撫王一品、仍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廣西提督軍務。

      ○升正白旗滿洲甲喇章京車克為本旗梅勒章京。

    張察、為甲喇章京。

    正紅旗滿洲覺羅外庫、為護軍參領。

    蒙古鐘托赉、為甲喇章京。

    鑲藍旗滿洲屠賴、為甲喇章京。

      ○以渥赫為戶部理事官。

    諾雷、為禮部理事官。

    胡西納、阿爾珠、為兵部理事官。

    碩理喀、圖席海、朱成格巴圖魯覺羅巴爾布、為刑部理事官。

    額赫理、為中城理事官。

      ○内大臣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鄂齊爾、坐通其妻父之婢、削内大臣、降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贈故戶部右侍郎梁雲構、左副都禦史孫昌齡、俱為都察院右都禦史。

    各蔭一子入監讀書。

      ○革浙江巡按趙<山耑>職以違例題留巡撫蕭起元又濫舉屬官故也。

      ○征西大将軍多羅郡王瓦克達疏報、大兵平定潞安、平陽、澤州、僞總兵申亥、郭中傑、魏闵、各率餘黨歸順。

    廢官李建泰據太平。

    我兵圍之。

    二十餘日。

    勢迫出降。

    命誅建泰。

    并其兄弟子侄黨羽。

    俘其妻室。

    籍其家産入官。

      ○命官兵駐防順義、昌平、三河、漷縣、良鄉、固安、采育、東安等處。

    每城滿洲章京二員。

    蒙古章京一員。

    每牛錄兵四名。

      ○乙未。

    以軍功加南贛左協副将高進庫都督佥事、鎮标中軍參将楊遇明、都督同知  ○改江甯國子監、為江甯府學。

      ○丙申。

    宣大總督佟養量疏報、姜逆倡亂雲鎮時、章京鐘固、佟養昇、遊擊劉懋德、千總劉懋謙、及聽用官江山定等巷戰死。

    冀北兵備道宋子玉、通判楊逵、自盡兵備。

    道徐一範、渾源州知州榮爾奇朔州知州王家珍、罵賊死。

    以不屈遇害者遊擊魯學禮、兵部副理事官能能格、原任冀北道童可選、參将佟國仕、管一舉、李向堯、都司謝應舉、同知張肇斌、通判李三元、旗鼓董廷儒、守備位進學、徐進第耿烺、李良臣、趙坤、李長盛、楊弘祖等、以不受僞職死。

    獄者大同府經曆陳瑞麟、衛經曆、屠大棟、陳光世、請加恤典以慰忠魂事下所司。

      ○丁酉。

    遣大學士剛林祭先師孔子。

      ○以軍功加浙江提督總兵田雄、為左都督。

      ○戊戌。

    祭大社大稷遣固山額真覺羅郎球行禮。

      ○己亥。

    升總河中軍參将梁武、為都督佥事、充鎮守天津總兵官。

    補原任江西都司柳同春、為浙江掌印都司。

      ○命續順公沈永忠、移駐寶慶。

      ○乙巳。

    喀爾喀部落綽克圖衛徵諾顔等、表貢馬匹。

    宴赉如例。

      ○丁未。

    祭曆代帝王。

    遣固山額真明安達禮行禮。

      ○遣雲南道監察禦史王國楠、巡按淮揚。

    河南道監察禦史盛複選、巡按江甯。

      ○起革職固原總兵官臧延齡、為平陽副将。

      ○山西巡按蔡應桂、疏舉節婦。

    安邑縣吏員馬國良妻呂氏、年十九夫亡。

    矢志守節。

    父母欲奪其志。

    氏齧指自矢。

    孝養公姑、撫育孤女。

    苦節四十七年。

    請照例旌表。

    章下所司。

      ○己酉。

    孝端文皇後梓宮至盛京。

    各官出郊跪迎。

    奉梓宮安于昭陵殿内之右。

    内大臣冷僧機、同各官祭告昭陵。

      ○辛亥。

    攝政王傳谕。

    各部事務、有不須入奏者。

    付和碩巽親王端重親王、敬謹親王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