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
特賜祭赙。
谥曰莊穆。
仍封王世子淏為朝鮮國王。
承襲如制。
鳴呼盟昭帶砺。
應思華表之歸。
氣蔚松楸。
永郁佳城之色。
靈如不寐、尚克歆承。
○遣戶部啟心郎布丹、侍衛撒爾岱、充正副使。
赍诰命并敕谕、诏書往封朝鮮。
國世子李淏為朝鮮國王。
世子妻張氏為王妃賜淏黑狐大外套一襲。
貂皮百張玲珑鞍馬一匹緞十疋妃緞三十疋。
敕谕朝鮮世子李淏曰覽奏爾父王倧薨逝朕深用憫悼特賜祭赙谥以莊穆前爾父王據爾國臣民公議、奏請封爾為世子朕順輿情已允所請。
賜爾世子封诰。
爾父既薨。
應爾承襲。
特遣官赍诏、示爾國人。
封爾為朝鮮國王。
繼理國政。
仍封爾妻張氏為國王妃。
佐理内政。
并賜爾及妃诰命、冕服彩币。
爾服茲新命克紹前徽屏翰東方。
輯甯邦國。
欽哉故谕。
賜李淏诰命文曰。
立極開天之大義。
王盡稱臣。
建邦錫土之洪庥子當繼父。
藩屏攸賴。
渙号宜加。
爾朝鮮國王世子李淏、秉禮淑躬。
施仁濟物。
肯堂肯構家庭夙信其象賢。
曰孝曰恭臣庶樂推夫雁序。
爰稽舊典。
式沛新綸。
封爾為朝鮮國王。
帶砺山河。
恪職率海東之君長。
苞桑社稷。
贻謀笃奕世之忠貞爾其欽哉。
毋替朕命賜李淏妃诰命文曰。
外藩效順、世錫鴻恩内政克勷、均沾盛典。
古帝王統禦之道也。
是以詩詠靜貞之德。
禮垂愛敬之文。
爾朝鮮國王世子妻張氏、克秉婦儀。
允娴内則。
既隆延世之寵。
宜加從爵之榮。
特封爾為朝鮮國王妃。
其夙夜敬共。
雞鳴交儆。
共效忠誠于上國。
同奠藩服于東維。
敬之哉。
勿負朕命诏谕朝鮮國臣民曰。
帝王保邦緻治。
懋建屏藩。
雖在遐荒、其殚心向化者、鹹得永保山河。
延厥世祀。
此朝廷之钜典。
所以廣皇仁。
風侯服也。
故故朝鮮國王李倧世守禮義。
兼識先幾。
當國家受命之時、摅誠歸順翼翼匪懈于屬國中可謂賢矣。
茲陪臣告訃例當襲封。
故王次子李淏夙着溫恭。
長稱孝友。
既協兄終之義。
宜承先業之傳。
前允爾國王奏請、已封世子。
茲封為朝鮮國王俾綿世澤。
式順群情。
撫爾臣民、無改承先之孝。
安其政教、共堅事大之忠。
特茲诏示。
鹹使聞知。
○戊申。
江西巡撫朱延慶、劾江西右布政使張毓泰、諸貪婪狀。
得上□日、張毓泰着革職。
下撫按鞫訊。
○庚戌。
命定遠大将軍和碩鄭王濟爾哈朗、班師還京。
○辛亥。
以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直隸、山東、河南、巡撫保定等府、提督紫荊等關、兼理海防軍務。
○浙江福建總督陳錦奏報、江右流寇、突入延平。
攻陷大田、尤溪二縣。
臣随調兵會巢□刀。
恢複二邑。
斬馘甚多。
诏下所司。
○壬子。
命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固山貝子鞏阿岱、内大臣鄂齊爾、統領将士、往大同。
○癸醜。
陝西總督孟喬芳等奏報、臣等令協領根特、副将趙光瑞等領兵。
自蒲州赴平陽會巢□刀。
行至臨晉。
聞賊趣榮河。
前往巢□刀捕。
途遇僞帥白璋等、領馬步賊六千餘、列營迎敵。
根特等奮擊、大破之。
斬賊二千有奇。
餘賊北遁。
我軍追至黃河。
賊溺死無算。
斬僞帥白璋。
餘賊逃入孫吉鎮、悉斬之。
遂引兵趣猗氏行十餘裡。
僞監軍道衛登方擁賊數千。
依山為營。
以拒我兵。
又有僞帥張萬全率領賊衆前來迎敵。
根特等又分兵奮擊。
斬張萬全、并賊四千餘。
收兵回擊衛登方、斬賊三千有餘。
生擒登方并斬僞副将王國興等三十餘員。
又令章京杜敏等、領兵趣解州。
遇賊渠邊王張五、黨自成等、擊破之。
榮河、猗氏、解州俱複。
疏入。
下所司察叙。
○甲寅。
陝西總督孟喬方奏報、章京杜敏等、兵駐解州。
運城殘孽、勾連南山賊、圍攻解州。
我兵出城、擊敗之。
斬賊甚多。
又根特等由猗氏、趣聞喜、過侯馬驿。
遇僞都督郭中傑率賊萬餘迎敵我兵奮勇沖擊。
大敗之。
追殺三十餘裡斬賊八千有奇。
獲器械馬騾無算。
下所司察叙。
○實授署江西提督事劉光弼為都督同知、江西提督總兵官。
○乙卯。
科爾沁國福妃、賢妃、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紮薩克圖郡王、巴圖魯郡王、冰圖郡王、額驸祁他特、弼爾塔噶爾等、來赴大行皇太後喪。
獻白金、駝馬等物。
酌納之。
○丙辰。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等奏報、甯武關僞總兵劉偉、僞道趙夢龍、率僞副将三員、僞參遊十一員、僞都司守備四十員、馬步兵五千四百名來降。
靜樂縣、甯化等所一帶山寨悉平。
特賜祭赙。
谥曰莊穆。
仍封王世子淏為朝鮮國王。
承襲如制。
鳴呼盟昭帶砺。
應思華表之歸。
氣蔚松楸。
永郁佳城之色。
靈如不寐、尚克歆承。
○遣戶部啟心郎布丹、侍衛撒爾岱、充正副使。
赍诰命并敕谕、诏書往封朝鮮。
國世子李淏為朝鮮國王。
世子妻張氏為王妃賜淏黑狐大外套一襲。
貂皮百張玲珑鞍馬一匹緞十疋妃緞三十疋。
敕谕朝鮮世子李淏曰覽奏爾父王倧薨逝朕深用憫悼特賜祭赙谥以莊穆前爾父王據爾國臣民公議、奏請封爾為世子朕順輿情已允所請。
賜爾世子封诰。
爾父既薨。
應爾承襲。
特遣官赍诏、示爾國人。
封爾為朝鮮國王。
繼理國政。
仍封爾妻張氏為國王妃。
佐理内政。
并賜爾及妃诰命、冕服彩币。
爾服茲新命克紹前徽屏翰東方。
輯甯邦國。
欽哉故谕。
賜李淏诰命文曰。
立極開天之大義。
王盡稱臣。
建邦錫土之洪庥子當繼父。
藩屏攸賴。
渙号宜加。
爾朝鮮國王世子李淏、秉禮淑躬。
施仁濟物。
肯堂肯構家庭夙信其象賢。
曰孝曰恭臣庶樂推夫雁序。
爰稽舊典。
式沛新綸。
封爾為朝鮮國王。
帶砺山河。
恪職率海東之君長。
苞桑社稷。
贻謀笃奕世之忠貞爾其欽哉。
毋替朕命賜李淏妃诰命文曰。
外藩效順、世錫鴻恩内政克勷、均沾盛典。
古帝王統禦之道也。
是以詩詠靜貞之德。
禮垂愛敬之文。
爾朝鮮國王世子妻張氏、克秉婦儀。
允娴内則。
既隆延世之寵。
宜加從爵之榮。
特封爾為朝鮮國王妃。
其夙夜敬共。
雞鳴交儆。
共效忠誠于上國。
同奠藩服于東維。
敬之哉。
勿負朕命诏谕朝鮮國臣民曰。
帝王保邦緻治。
懋建屏藩。
雖在遐荒、其殚心向化者、鹹得永保山河。
延厥世祀。
此朝廷之钜典。
所以廣皇仁。
風侯服也。
故故朝鮮國王李倧世守禮義。
兼識先幾。
當國家受命之時、摅誠歸順翼翼匪懈于屬國中可謂賢矣。
茲陪臣告訃例當襲封。
故王次子李淏夙着溫恭。
長稱孝友。
既協兄終之義。
宜承先業之傳。
前允爾國王奏請、已封世子。
茲封為朝鮮國王俾綿世澤。
式順群情。
撫爾臣民、無改承先之孝。
安其政教、共堅事大之忠。
特茲诏示。
鹹使聞知。
○戊申。
江西巡撫朱延慶、劾江西右布政使張毓泰、諸貪婪狀。
得上□日、張毓泰着革職。
下撫按鞫訊。
○庚戌。
命定遠大将軍和碩鄭王濟爾哈朗、班師還京。
○辛亥。
以原任浙閩總督張存仁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直隸、山東、河南、巡撫保定等府、提督紫荊等關、兼理海防軍務。
○浙江福建總督陳錦奏報、江右流寇、突入延平。
攻陷大田、尤溪二縣。
臣随調兵會巢□刀。
恢複二邑。
斬馘甚多。
诏下所司。
○壬子。
命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固山貝子鞏阿岱、内大臣鄂齊爾、統領将士、往大同。
○癸醜。
陝西總督孟喬芳等奏報、臣等令協領根特、副将趙光瑞等領兵。
自蒲州赴平陽會巢□刀。
行至臨晉。
聞賊趣榮河。
前往巢□刀捕。
途遇僞帥白璋等、領馬步賊六千餘、列營迎敵。
根特等奮擊、大破之。
斬賊二千有奇。
餘賊北遁。
我軍追至黃河。
賊溺死無算。
斬僞帥白璋。
餘賊逃入孫吉鎮、悉斬之。
遂引兵趣猗氏行十餘裡。
僞監軍道衛登方擁賊數千。
依山為營。
以拒我兵。
又有僞帥張萬全率領賊衆前來迎敵。
根特等又分兵奮擊。
斬張萬全、并賊四千餘。
收兵回擊衛登方、斬賊三千有餘。
生擒登方并斬僞副将王國興等三十餘員。
又令章京杜敏等、領兵趣解州。
遇賊渠邊王張五、黨自成等、擊破之。
榮河、猗氏、解州俱複。
疏入。
下所司察叙。
○甲寅。
陝西總督孟喬方奏報、章京杜敏等、兵駐解州。
運城殘孽、勾連南山賊、圍攻解州。
我兵出城、擊敗之。
斬賊甚多。
又根特等由猗氏、趣聞喜、過侯馬驿。
遇僞都督郭中傑率賊萬餘迎敵我兵奮勇沖擊。
大敗之。
追殺三十餘裡斬賊八千有奇。
獲器械馬騾無算。
下所司察叙。
○實授署江西提督事劉光弼為都督同知、江西提督總兵官。
○乙卯。
科爾沁國福妃、賢妃、土謝圖親王、卓禮克圖親王、紮薩克圖郡王、巴圖魯郡王、冰圖郡王、額驸祁他特、弼爾塔噶爾等、來赴大行皇太後喪。
獻白金、駝馬等物。
酌納之。
○丙辰。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等奏報、甯武關僞總兵劉偉、僞道趙夢龍、率僞副将三員、僞參遊十一員、僞都司守備四十員、馬步兵五千四百名來降。
靜樂縣、甯化等所一帶山寨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