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四

關燈
征讨流寇。

    後令德豫親王往征江南。

    德豫親王破流寇、克西安、平定江南、河南、浙江、追騰機思俘獲甚多敗喀爾喀二汗兵且叔王原為親王。

    爾原為郡王。

    其一子吾養為子。

    一子承襲王爵。

    何為優異耶。

    鄭親王雖叔父子原系親王爾安得妄思越分、自請為叔王。

    大不合理。

    英王不悛、更請營建府第。

    于是攝政王令諸王貝勒大臣數其罪曰初令爾往征喀爾喀溫布額爾得尼、乃故往大同、又擅加大同宣府文武官、各一級。

    私除各處職官。

    違令攻渾源州。

    又與郡王瓦克達交好數贈财物。

    諸王大臣、議削阿濟格王爵、徹其所屬人員。

    瓦克達、坐以應得之罪。

    并追所贈财物。

    攝政王以英王恃親冒請、非他人摘發、免其罪。

    令以後勿預部務、及交接漢官。

    并宥瓦克達罪。

      ○谕諸王及諸大臣、有幹預各衙門政事、及指摘内外漢官。

    謂某賢能應升某劣應降者。

    不論其言之是非即行治罪。

    今之内外各官。

    應升遷者、升遷。

    應降處者、降處。

    豈如明季偏聽人言輕于進退、或處或縱耶。

    其騙取财物之人不過就中巧撞即行賄之人。

    亦不過枉費金錢而已。

    至于各王有以衙門之事私行傅呼各衙門官至府者、罪在王。

    聽其傳呼而去者、罪在各官。

    遇有啟奏之事。

    必奏明方許傳該衙門官。

    其所傳官員、亦必問明啟奏之人、果系真實、方許前往。

      ○丙午。

    賜故朝鮮國王李倧祭物  ○降精奇尼哈番法喀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其祖阿山、二次逃亡明國故也  ○以故二等阿達哈哈番馬天雲子元龍緻仕二等阿達哈哈番甯紹蘇子天祚故拜他喇布勒哈番梁可大子永清各襲職。

      ○贈理藩院副理事官圖魯西、拖沙喇哈番以其子束菽承襲以頒诏外藩、遇鄂爾多斯部落紮穆蘇作亂被害故也  ○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馬國柱疏報、南贛餘孽擁故明宗室朱由植作亂、官兵讨平之。

      ○己酉。

    遣廣東道監察禦史劉漪巡按江西廣西道監察禦史史詥、巡按福建山西道試監察禦史崔允弘、巡視兩淮鹽課。

    廣東道監察禦史王世功、巡視長蘆鹽課。

      ○攝政王多爾衮谕禮部曰、予師行在外、所出政令、必關六部都察院、銮儀衛等各衙門。

    其原設印信不便攜行。

    今仿古制、每衙門各另鑄印一顆加一行字。

    着禮部作速造辦。

    各該衙門攜用。

    以後差遣侍衛、俱用銮儀衛印信  ○庚戌。

    喀爾喀部落戴青諾顔等貢馬宴赉如例  ○壬子。

    免直隸滄州清苑縣六年以前荒田額賦  ○升通政使司左通政孟明輔、為太仆寺卿。

    行人司司正羅憲汶、為光祿寺寺丞。

      ○改原任内翰林國史院庶吉士王公選、為禮科給事中  ○補原任浙江嘉湖道副使佟國器、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管按察使事。

    原任天津督糧道副使徐永祯、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天津兵備道。

      ○癸醜。

    封張真人五十二代孫應京、為正一嗣教大真人。

    賜敕印。

      ○以随征内國史院中書舍人王原膴、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管左布政使事。

    副将吳之茂、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管右布政使事。

    選貢楊道淳、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管按察使事。

    廪生何啟圖、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松潘兵備道副将梁一訓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安綿石泉兵備道。

    袁一相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川東道。

    王興國、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分巡下川東道。

    高成榮、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川北道趙顯宗、為四川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叙馬兵備道。

    範奇才、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清軍屯田水利道。

    選貢王士彥、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威茂兵備道。

    楊鼎瑞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分巡上川南道。

    内院供事官劉通、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川北道。

      ○甲寅。

    谕凡僧道巫瞽之流、止宜禮神推命。

    不許妄行法術、蠱惑愚衆。

    如有違犯、治以重罪。

    着禮部嚴行稽察  ○授侍衛帕克齊賽音達禮空銜牛錄章京傅喀、護軍校哈爾幾巴拜他喇布勒哈番。

    以其效力年久故也  ○以故三等阿達哈哈番額讷布子額爾特、孫豹子延允、各襲職。

      ○乙卯。

    免江西全省四年分南昌、新建、五年分、逋課。

    其餘被兵州縣、重者免五年分租賦。

    輕者免五年分租賦之半。

      ○丁巳。

    攝政王多爾衮率師征大同叛将姜鑲集内三院、及部院等衙門官谕之曰、爾等皆國之重臣。

    宜各勤職掌予率師西行不日言旋。

    予之行也非以諸王大臣、不勝其任。

    但恐行師之際。

    擾及良民、故為親行。

    予止至甯武關朔州便歸不遠行。

    亦不久留也。

    又谕固山額真譚泰、何洛會内大臣冷僧機大學士剛林、範文程曰、各院部事務、令爾等裁決在部可結之事仍令各部料理。

    其軍國大事集英親王議政大臣固山額真公同商議大事可緩者着候予還不可緩者即行啟知  ○解鑲白旗阿爾津、護軍統領任以索洪為護軍統領。